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

北京

經歷過伐明失敗,內部動亂之後,滿清朝廷內部再也沒了剛入關那種跋扈,那種自信。

原先的時候,八旗兵驕兵悍將都以爲明軍孱弱,消滅明軍指日可待,而現在卻沒人再這麼想。

要知道,南下是被殲滅的兩路大軍中,光是滿八旗的勇士便有四萬人,滿人總人數有多少?連着包衣也不過四十多萬而已,成年的男丁全加起來也就十多萬人,而一戰下來等於是三分之一的男丁損失殆盡,即便滿人全民皆兵,能迅速從旗丁裡補充兵力,可戰鬥經驗卻是無法彌補的。

所以,哪怕山東河北漢人暴亂連連,滿清朝廷內部卻爭論不休,不願再派出旗兵前去鎮壓。而攝政王多爾袞的威嚴卻隨着一場大敗降了許多,朝廷中多有敢當面質疑者。所以沒辦法,多爾袞只能以洪承疇爲總督軍務大學士,帶領綠營兵負責鎮壓山東叛亂事宜,爲了讓投降的漢軍將領能夠聽命,多爾袞不惜大肆封賞,把姜瓖唐通這些將領統統封王......

然而沒了八旗老爺爲後盾,綠營兵們的戰力也降了許多,任是洪承疇使了渾身的解數,卻遲遲無法平定山東的叛亂。

要知道,自從伐明失敗之後,退回東北老家的呼聲在滿清朝廷內部塵囂其上,明人衆多,又出了齊王陳越這樣的狠人,很多滿人都滅掉大明失去了信心。

然而進入了北京,見識了漢地的繁華之後,也同樣有很多人不願失去現在的一切,不願重新回到東北老林子裡過那種茹毛飲血的日子。

多爾袞尤其不願,因爲若是退回東北,意味着他主導的伐明徹底失敗,他休想再有今日的地位。而孝莊太后同樣不想,她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她想着自己的兒子順治能夠一統天下,做個真正的皇帝。

孝莊太后是科爾沁蒙古人,親自與蒙古王爺交涉,才從蒙古各部抽調了兩萬騎兵到了北京,編入了蒙八旗,從而震懾住了蠢蠢欲動的朝堂,這纔有了派博洛吳三桂等出兵平定陝西順軍殘部之舉。

誰知道,博洛和吳三桂正在猛攻潼關和順軍交戰,另一路偏師姜瓖卻突然造反,並且迅速攻佔了太原府。

山西西鄰黃河東面便是河北平原,對位於燕山南麓北京有着高屋建瓴之勢。若是任由姜瓖佔據山西,其隨時便能出兵攻伐北京,而北京卻還無險可守。

滿清朝廷緊張的討論之後,決定必須先平定姜瓖之亂。

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命博洛吳三桂停止攻打潼關,帶兵渡過風陵渡進入山西,從南面向姜瓖發動進攻。吳三桂手下士兵家屬都在遼東,多爾袞絲毫不擔心他會生出異心。

可是多爾袞也知道潼關以西是順軍的天下,若是博洛和吳三桂停止進攻,順軍很可能會追擊,或者試圖通過潼關佔據河南,所以博洛吳三桂不是想撤便能撤的。

而山西現在事態緊急,必須立刻發兵平定。所以,多爾袞決定親自帶兵出擊,經宣府攻打大同,平定姜瓖之亂。

北京城內的八旗兵有八萬人,其中兩萬是蒙古兵,兩萬多是經歷了多年廝殺的八旗老兵,剩下的都是旗餘。而漢軍旗都被派出鎮壓叛亂去了。所以,這八萬軍隊便是滿人最後的依仗。當然,在東北還有一些留守的軍隊,不過數量已經不多。

爲了迅速平定姜瓖叛亂,多爾袞帶出了其中的五萬人!

五萬大軍,在多爾袞以及其他滿人眼中,已經是一支非常龐大的力量,在和明朝二十多年的戰鬥中,便是最大的戰役薩爾滸之戰,滿清投入的軍隊也不過這麼多,所以對平定姜瓖之亂,多爾袞充滿了信心。

而事實也證明如此,明軍還是一如既往的爛,隨着八旗兵的進軍,宣府的叛軍輕易被剿滅,很多人投降。爲了瓦解敵軍的鬥志,多爾袞對投降的叛軍既往不咎,編組成軍用作攻城的炮灰。

十月十六日,多爾袞帶兵包圍的大同,叛軍守將牛光天寧死不降,死守大同。在八旗兵的威逼下,投降的炮灰綠營對着大同展開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卻始終無法攻克。

清軍的幾十門紅衣大炮架在城外日夜轟擊,但大同城身爲明朝九邊重鎮之一,其城牆的堅固非同尋常,想輕易破城談何容易?在另一個時空,姜瓖便死守大同將近半年之久。

而現在,牛光天死守大同,姜瓖兄弟已經攻克了太原,招募義民從軍,兵力擴展到了十萬之多。

以太原代中爲根基,姜瓖分派軍隊四下攻城掠地,而各地大明士紳義民也紛紛舉義,除了平陽、汾州少數府縣以外,山西大部分城池地方重歸大明治下。

姜瓖親自帶領五萬軍隊出雁門關,在馬邑和清軍狠狠打了一仗,不敵之後退回了雁門關。而姜瓖雖然沒有擊敗清軍,卻也使得清軍無法全力進攻牛光天鎮守的大同。而同時,長城外的鎮羌堡、玉林衛的守軍也舉兵相應山西起義,將領們帶兵增援大同,卻被多爾袞指揮着清軍擊敗。

然而,多爾袞雖然擊敗了姜瓖以及其他援軍,卻無法及時攻下大同,也沒法攻破雁門關進入太原盆地,而此時的山西幾乎全部都是暴民,起義軍總數加起來數十萬之多,山西一省不復滿清所有。

就在多爾袞在大同進退失據之時,突然傳來情報,南明齊王陳越親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其先鋒已經攻入了兗州。多爾袞大驚!

姜瓖反叛,明軍北伐,雙方配合的密絲合縫,而此時的八旗兵被牽制在山西戰場上,想及時增援山東都不可得。

而山西還是山東,對北京來說猶如左右兩臂,失去任何一個都如芒在背。而若是兩省都失的話,受到兩面夾擊的北京已經無法再守。

而現在,山西的叛軍無法平定,南明的軍隊又攻入了山東,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這一刻,便是以睿智勇武著稱的滿清睿親王多爾袞,也不由得迷茫了起來。

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832章 城陷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441章 劉能的計策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368章 各償所願第800章 妥協第859章 勸降吳三桂?第268章 武邑知縣錢楓林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893章 吳三桂馬踏八旗軍陣第627章 大員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657章 殺人立威(加更)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203章 大雪第452章 武昌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698章 着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286章 弘光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456章 撤退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七十三章 西山巡檢司第九十二章 孤獨的衝刺第910章 撤退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694章 順軍困境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737章 中風第821章 圍城第762章 密議第435章 範中行第一百五十章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289章 金聲桓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二十章 建房第741章 坤興公主要出手第七章 騙局第593章 李國助第191章 凱歌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819章 對峙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229章 揮劍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421章 安東尼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65章 造船第711章 膽大妄爲第887章 激戰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843章 決策第1022章 這些銀子都是海貿賺的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586章 海上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247章 面見李自成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890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瓜分戰利品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854章 入聊城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買場地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266章 海上第1005章 情況變化第595章 奪船第873章 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