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兵臨膠州

海州,東臨大海,背面便是山東青州府。而在歷史上,海州原本便和臨沂等山東領土同爲東海郡、東海國,大明時才把海州劃到淮安府治下。事實上海州人和山東人語言風俗更爲接近。

陳越率領兩萬主力偃旗息鼓,以金鑫爲先鋒,從淮安渡過黃河後徑直向北,經沭陽折往東到了海州。

而現在的海州,還是大明的治下,大明在海州有知州等地方官和千餘士兵。聞知大軍前來,海州知州慌忙出城迎接,陳越卻沒見他,而是由一員偏將接見了他,告訴他大軍是途徑海州往北進入山東,支援山東義軍去得,卻是連陳越的身份都沒有暴露。

秘密行軍突襲山東,本就是事先指定的策略。雖然大軍行進不可能做到沒人知曉,但至少不能暴露陳越在軍中的消息,否者若是爲清軍得知,肯定能弄清明軍意圖。

而這一年多來,經常有朝廷的人從海州北上,甚至有船隊經海州海岸來往在山東和大明之間,海州知州對此早已見慣不慣,他只是關心這支大軍的糧草補給問題。畢竟一支多達兩萬的軍隊,若是糧草需要由海州支應,他的壓力會很大。而按照大明的規矩,軍隊在境內路過時,糧草都應該由途徑的地方官府負責。

好在這支軍隊並未難爲他,沒有提出糧草的要求。因爲在出發前,陳越早已下令製作了大量的乾糧隨軍攜帶,以麪粉摻着芝麻花生,炒製成炒麪,裝在長條形的布袋裡,每隻布袋能裝十五斤炒麪,斜挎在士兵背上。

光是這些炒麪便足夠大軍半個月的口糧,而從淮安到膠州,也就七百里,按照每日行軍五十里的速度,用不了半月便到,到了膠州,便能和海路的呂泰會合,在呂泰的船隊裡,裝載着十萬擔的糧食,足夠大軍一年所需。

軍隊連海州城都沒進,只是派人採買了一些蔬菜糧食,全軍飽食一頓在城外紮營休息,次日一早便繼續往北。

第二天上午,得報官兵已經離開,海州知州出了城門,看着空蕩蕩的營地,暗自感慨,這支軍隊行止有矩,買賣公道,不擾民不肆掠,有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軍隊了。

出了海州,經沂州、呂州便可進入青州府中部,這裡路途平坦人口稠密。不過陳越並沒有選擇這條路,而是選擇了五蓮山東麓的海邊地帶通過。

自東北向西南方向的五蓮山坐落在青州府東側,在山脈大海之間有寬十數裡的陸地,但是因爲海水的侵襲,多是鹽鹼地形,不適合耕種,除了一些竈戶在此熬海煮鹽,普通百姓並沒有多少。

陳越要去的是膠州,從海邊行走距離最近,五蓮山東麓又是平坦的地形,方便大軍快速通過,再加上他手下的都是輕裝步兵,沒有車馬輜重沒有火炮,士兵們除了隨身攜帶的武器糧食以外,便連盔甲都裝在了海船上,所以行軍速度很快。

當然這樣的軍隊防禦力很差,沒有盔甲沒有盾牌,沒有支援作戰的輜重,一旦遇到清軍主力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陳越沒選擇從臨沂呂南人口稠密的地方行軍的原因。不攜帶輜重盔甲行軍速度自然快,當然要避開清軍主力。

不過長時間的連續行軍,哪怕一日行走的路程只有五十里,對每個士兵來說盡都疲憊不堪,不過所有人都咬牙堅持着,因爲他們的齊王就在他們中間。

是的,陳越也同樣行走在隊列之中,靠着自己的雙腿行走,並沒有仗着身份騎馬坐車,或讓士兵用轎子擡着他。這兩萬軍隊,一半是東番的精兵,一直跟着陳越,另一半也是從餘楓金聲桓手下抽調,都有着平南軍的背景身份,都是陳越的嫡系。所以哪怕是爲了收買軍心,陳越也得做出同甘共苦的姿態。一個將軍,要想得到士兵的擁護,要想得軍心,就必須想法採用很多手段,陳越做不到舔吸膿液這麼噁心的事情,也不願刻意的噓寒問暖,不過身體力行同甘共苦他還是能夠做到的。

況且陳越正當壯年,平日的伙食極好,身體素質遠勝於普通士兵,每日行走五十里的路程對他來說壓力不大,頂多是腳累了一些罷了。不過這種效果很是明顯,每當看到飄揚的將旗,以及將旗下陳越那堅毅的面容,士兵們都莫名的心安了起來,想想王爺和自己一起走路,便又充滿了力氣。

軍隊中自然有馬匹的,除了主力騎兵在餘楓的帶領下隨同李奕行軍以外,這兩萬人中也有百十個騎兵,不過這些騎兵都是作爲哨探使用,負責查探周圍的清軍的動靜,所以哪怕是陳越也不願佔用寶貴的馬匹代步。

沿海地區除了竈戶外,還有一些堡壘,都是原來大明設置的衛所,用於防範倭寇。當然到了明末,這些衛所早就荒廢,衛所裡的軍戶或者種田打魚,或者煮海製鹽爲生,和普通百姓無異了。

滿清佔領山東不久,再加上義民暴亂四起,根本沒時間處理這些衛所,所以一些衛所還打着大明的旗幟。在吳平登州舉義後,幾個月時間地盤擴展到整個膠東,很多衛所軍戶都都投到了吳平的麾下,當然被困在登州城中,不過士兵們的家屬還在原來衛所的墩堡裡。

當看到一支明軍突然從南方而來,這些軍戶家屬們激動地熱淚盈眶,直言朝廷終於想到了他們。這一年多來,山東百姓起義頻繁,一直遭受着滿清的屠戮鎮壓,而朝廷卻根本無力支援。

安東衛千戶馮永五十多歲,卻披上了祖傳的鎧甲,口口聲聲要爲大軍先鋒。陳越看着他站都站不穩的樣子,微笑着拒絕了,只讓他派出嚮導,引導大軍前往膠州灣。

崇禎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陳越率領兩萬大軍到達膠州,而呂泰的水軍已經到了膠州灣兩日,正在試圖攻打膠州城,正和綠營將領郭虎對陣。

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193章 範天宇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501章 大雨第973章 無題第473章 抉擇第887章 激戰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719章 形勢險惡第691章 尾韻第898章 追與逃第236章 李自成(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193章 範天宇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417章 異心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868章 寧遠第996章 謀求西域第一百七十章 你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929章 雨中攻城第849章 處置第233章 宣武門第345章 佈置(第三更)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292章 船隊南行第261章 激戰第285章 絕望的史可法第463章 缺口激戰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671章 陷阱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853章 局勢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49章 吞併第223章 勸降第627章 大員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八章 算賬第947章 收服閻應元第443章 撤離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備道(第四更)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873章 初戰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232章 衝陣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銃和工匠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291章 泥沙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853章 局勢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713章 計毒莫過絕糧第794章 分歧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216章 天津衛第476章 襲擊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530章 陰狠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910章 撤退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534章 勸降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有主意弄銀錢!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441章 劉能的計策第442章 刺許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908章 佈局(下)第530章 陰狠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460章 攻防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398章 驅逐陳越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1000章 被迫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