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朝廷的動靜

在總督府的步步緊逼下,鹽商們終於動作了。

二百多裡外的南京城,已經是風雨滿樓。陳越針對鹽商們的舉動已經傳到了這裡。

鹽乃國之大計,鹽稅是朝廷的重要收入來援,每年的稅收比田稅還要多,自然牽動着朝廷的神經。

平南侯陳越悍然對鹽商們動刀,雖然打着抓捕叛逆餘黨的名義,可在朝堂官員們的眼裡,其目的昭然若揭。

在鹽商們背後勢力的鼓動下,南京城內暗潮涌動,正醞釀着又一輪討伐陳越的浪潮。

和兩月前毆打了士子不同,陳越這次針對鹽商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

幾個年輕的御史率先發難,彈劾陳越不該爲了錢財構陷罪名查抄鹽商。

不過陳越終歸在朝堂還是有些朋友的,不說王寅和袁可望,內閣大學士路振飛和錢謙益就和陳越交情匪淺。

在錢謙益的壓制下,依附他的東林黨人並沒有做出多少動作,彈劾陳越的規模不是很大。

然而,現在的東林黨並非錢謙益一家做大,實際上自從錢謙益迎合福王失分以後,東林黨已經分裂,衆多年輕的黨人圍攏在首輔史可法的身邊,把忠貞的史可法看作新的領袖。

而對陳越的舉動,史可法很是不滿,因爲陳越此舉太不利於局勢的穩定。

“揚州乃是江北重鎮,鹽稅又是最重要的稅收,萬萬輕忽不得。平南侯此舉必然陷揚州於震盪之中,還請陛下能夠約束於他。”

史可法面前崇禎,如是道。

史可法知道陳越是不可替代的重將,有他和平南軍在,才能保證守住兩淮。而陳越在崇禎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聖眷還在自己這個首輔之上,一般的彈劾對陳越毫無作用,反而會使朝堂陷入爭鬥。唯有請崇禎發話,才能約束陳越。

對史可法的話崇禎自然認同,鹽稅對朝廷的重要性他這個皇帝比誰都知道。這幾年來,大明每年國庫的收入也就是兩百多萬兩銀子,其中鹽稅超過了半數。

可是,對史可法請求支持陳越崇禎卻猶豫了,因爲歷史證明,陳越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對大明對他這個皇帝有好處。

在北京時,陳越折騰出的蜂窩煤給崇禎帶來了二十多萬兩銀子的收入,很好的填充了他的內庫。而陳越查抄西山煤礦之後,更是給他這個皇帝上交了足足五十萬兩的銀子,頂國庫半年的收入。

而前些時日,陳越抄了南京所有勳貴的家,查抄出來的財富價值上千萬兩,當然其中大多是不好變現的不動產,可是光是金銀細軟已經使他這個皇帝眉笑眼開。現在皇家再也不想北京時那麼貧窮,這個月崇禎更是爲張妃打了全套的頭面首飾.....

現在陳越又對揚州的鹽商開了刀,那意味着鹽商大部分的家產財富又到了手,雖然這次陳越也許不會給自己上交多少。可是陳越有了錢,自己就不需要再給平南軍撥付多少銀子,也就意味着自己省錢了。

而經過陳越這一折騰,說不定以後鹽稅會上繳的更多。

不過是抄了幾個鹽商的家而已,又算得了什麼?

左思右想之後,崇禎還是決定相信陳越,對御史們的彈劾,對史可法的勸誡置若罔聞。

當一封封的奏摺送入了內廷,卻如同石沉大海一般被崇禎留中不發,衆官員們便知道了皇帝的態度。

一部分官員便沉默了下來,還有一批鍥而不捨的繼續彈劾着。

內閣大學士以及朝堂上的其他大佬對此事都保持沉默,即使史可法本人也沒有直接發表意見。於是,衆官員便知道陳越在朝中的地位,不是幾個御史所能搬動。

要是這樣下去,這件事將會不了了之。可是數日後,查抄鹽商們的惡果不斷顯露出來,令御史們精神大振。

首先,淮鹽供應的主要地方,江西湖廣先後出現了鹽慌,食鹽的價格飛漲,從每斤二錢三錢銀子已經漲到了一兩一斤,一兩白銀一斤鹽,這已經近乎天價,恐怕絕大部分百姓都吃不起鹽了......

而食鹽對人體的作用衆所周知,飯食沒有鹽味道寡淡不說,長時間的不吃鹽會使人沒有力氣。

江西和湖廣的官員紛紛上奏,告知朝廷出現的鹽慌,請朝廷趕緊想辦法。

“陳越構陷鹽商,查抄鹽商們的府邸店鋪,使得食鹽無法運往各省,這才造成了鹽慌,懇請陛下給予平南侯陳越嚴懲,並責令其早日宣佈鹽商無罪,督促儘快運送食鹽到各個省份,以疏百姓之難!”戶科給事中熊汝霖在奏摺中言道。

面對各地出現的鹽慌,面對再次洶涌而來的彈劾浪潮,崇禎終於不鎮定了,派遣太監盧一峰火速前往揚州,向陳越發出質詢。

......

在太平坊的另一個街道,則是新建的公主府,看似公主府門和平南侯府門分別在兩條街道上,距離很遠。可是若是在上空向下看去,會發現平南侯府和公主府其實只是一牆之隔,而這道牆上如今開了一道小門。

坤興公主雖然還在守孝中並未出閣,可卻經常出宮在公主府小住。

平南侯府內宅,寬闊的房間內安放了一排排的書架,書架上堆滿了賬本,是四海商行幾百家店鋪的帳冊。

吳婉兒和坤興公主正伏案查賬,算盤珠子撥的噼啪直響。

侯府的外宅,十幾間廂房內,有二十多位聘請的賬房先生在這裡上班,不時有丫鬟抱着賬本穿梭於內外兩宅,負責內外的溝通。

一個丫鬟匆匆從內宅出來,進入了外賬房,把一份文書遞了過來。

“速派出船隊往湖廣採購糧食,不計成本多多益善!”總賬房李先生看着文書,眉頭緊皺。

“夏季大豐收,四海商行名下的田地收入了二十多萬石糧食,爲何又要大肆採購,囤賣糧食的利潤並不高啊,好像不怎麼划算。”李先生自言自語道。

想了一會兒以後,還是覺得不妥,便把自己的問題寫了下來,派小廝火速送往內宅。那小廝快速到了內宅月亮門口,把寫了問題的紙張交給了守在門內的丫鬟,由丫鬟送給吳婉兒。

很快小廝回來了,把內宅的答覆遞到了李先生手裡。李先生仔細看了,紙上就兩個字“照辦”!

快到過年了,比平時忙的更很,都是些瑣事,也不知忙個啥,這一更有些晚了,抱歉!

第356章 狼狽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588章 發了第197章 馬匪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282章 馬士英的決斷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一百二十九章 爭執 (第三更)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210章 罪己詔第706章 流言第461章 城破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587章 行情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563章 安葬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959章 和盤托出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829章 我要看看明軍還有多少花招沒用!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476章 襲擊第647章 過年的喜悅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03章 兵發東臺第195章 養軍難(兩合一的大章)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二十章 建房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433章 勸降第841章 洪承疇被俘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843章 決策第971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802章第九十六章 製作火藥第400章 新編十營第936章 史可法的無奈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272章 淮揚巡撫路振飛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中計第423章 無題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750章 齊國公反了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850章 臨戰第427章 暗潮第四十四章 大戰鐵獅子(下)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3章 範天宇第334章 激戰第九十五章,腰牌第二十二章 買場地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815章 還有條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876章 騎兵衝營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649章 破口大罵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570章 談判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