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

當然,所謂的“江左三大家”,吳偉業、龔鼎孳、錢謙益都是軟骨頭.

不用看過程,只看結果,因爲他們最終都做了漢奸無一例外。

這三人有才名無風骨,比黃道周差遠了,不值一提。

然改朝換代之時,作爲篡位者,黃漢倒是希望士大夫失了氣節,別飛蛾撲火寧折不彎,選擇歸順。

觀摩研習十幾天時間,被準基層官員學習氣氛感染的錢謙益心悅誠服。

他認爲兩千多接受了新爲官之道的教育、且忠於“漢王”的官員下放到地方,天下大治肯定由此開始。

識時務者爲俊傑,此時不能再猶豫了,早日投靠“漢王”爭取做個成龍之臣,錢謙益再次被“漢王”召見之時主動跪下三叩九拜。

這個東林黨大佬的態度明擺着,黃漢根本不矯揉造作,接受了錢謙益的投靠,跟他一番長談後交給他一個任務。

黃漢讓錢謙益想方設法邀請範景文、倪元璐、黃道周、劉宗周、李邦華、施邦耀、王家彥、凌義渠等等在職、在野的清流大臣參觀“漢江省”。

這些都是旗衛羅列的知名清流,絕大多數又臭又硬,搞不好就有可能在“漢王”進京之時來一場死諫,不惜血濺五步。

揚湯止沸莫如釜底抽薪,在敏感時期,莫要讓這些清流出現在京城,就能夠較好的避免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壞壞的黃漢給經費讓錢謙益牽頭,並且派遣已經歸心的張採協助。

張採有名氣、有手段,這幾年在“漢江省”幹得風生水起,已經被提拔三次,如今是從五品吏部員外郎,常駐漢城。

他協助錢謙益用參觀、學習、以便於改革大明吏治的由頭,把範景文、李邦華、倪元璐等等騙出京城。

不要怕多花銀幣,一路上招待好,安排清流們吃好、玩好,接下來甚至於再騙他們遠赴美洲考察。

讓這些人玩上一兩年,等他們回來之時,“大漢帝國”已經建立,處處朝氣蓬勃,億萬子民安居樂業,他們恐怕再也不會有以死相諫的理由。

估摸着劉宗周、李邦華等等也是百思不解爲何“漢王”系會強大如斯,有了親眼看一看的機會應該不會放棄。

再加上錢謙益、張採在士林的號召力,他們有針對性遊說清流,成功的把握很大。

這應該不是想當然,後世的官員有了公費出國調研、考察、學習的機會,哪個不趨之若鶩?

雖然國家花了一些冤枉錢,但是讓官員拓寬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應該是利大於弊。

張採、錢謙益帶着黃道周、範景文等等前往“漢江省”,其實也類似於出國考察。

大明的官員還是肯接受新生事物的,說不定轉一圈回來之時,拓寬了眼界的清流們思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大有可能,改弦易轍入新朝爲官的人數應該不會少。

唉!沒辦法,黃漢還是不夠心黑手很,實在下不去手殺害黃道周、範景文這樣的道德君子,只能用善意的欺騙來達到目的。

清流們不領情不要緊,求心所安爾!

送走了錢謙益,黃漢自然聯想到了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這個女人倒是個敢愛敢恨,肯以死殉國的烈女。

一棵好白菜萬萬不能讓豬給拱了?

黃漢至今都沒有轉換現代人的覺悟,從來沒想過利用權勢爲自己收羅美女,如何把柳如是弄到手真是個難題。

他思考再三,決定先創造機會再說。

黃漢交代劉在旗,以秘書處需要增加人手的名義,調已經進入宣傳部下屬的宣傳隊劇組的柳如是到秘書處提拔任用。

理由很簡單,在“漢王”治下沒有賤籍,優伶有了傑出貢獻同樣能夠獲得官職,女人也不例外。

柳如是已經成爲一線大腕,票房號召力不同凡響,被認定有大功,讓她擺脫優伶身份走上仕途更加能夠激勵所有的劇組成員。

一來就委以重任不切合實際,柳如是來到秘書處從掛正九品主簿衘的最低級速記員做起。

這幾年黃漢身邊的貼身大秘書一直是徐妙妍、徐妙茹兩姐妹輪着來,前年又多了陳圓圓。

只是不知柳如是來到秘書處工作,會不會甘心被“漢王”收了?

兩廂情願是原則,黃漢也不知道此時的柳如是有沒有跟錢謙益有過實質性交往。

反正黃漢內心裡認爲強扭的瓜不甜,永遠不會脅迫任何女人,哪怕柳如是最後還是選擇嫁給錢謙益爲妾,黃漢都不會爲難她。

誰知黃漢多慮了,柳如是來到秘書處工作,整個宣傳部都認爲是“漢王”瞧上了她,阮大鋮甚至於親自送她來報到,一路上獻殷勤,全然不顧自己乃是大了柳如是十幾級的上官。

阮大鋮有眼力,他跟柳如是半開玩笑,把“漢王”的秘書處跟大明的內閣相提並論,還拜託柳如是“苟富貴,無相忘”。

感覺到如同一步登天的柳如是心情很複雜,不是原本驕傲的她心裡已經有了人。

而是在“漢王”耀眼的光輝下,柳如是自慚形穢極度不自信,她無法想象能夠成爲如今的“漢王”日後皇帝的女人,總是由恐是夢中。

還好,徐妙妍和陳圓圓都認準了是“漢王”瞧上了柳如是,對她另眼相看,經常安排柳如是在黃漢身邊貼身伺候。

十幾個速記員的具體工作是記錄下“漢王”每天的指示,包括接待官員之時談話內容摘要等等。

速記員有男有女,親衛弟子初來時一般情況下都兼職輪值秘書,工作也跟速記員差不離。

柳如是身穿九品官服經常在黃漢面前出現倒是一道異樣的風景線,有時候女人穿制服別有一番風味……

“河東君”入仕當官了,還是在“漢王”系權力中心——秘書處任職,她大有可能成爲王側妃……

這樣的美談在“漢王”體系被傳得家喻戶曉,簡直如同灰姑娘傍上王子的故事那般勵志。

直接的結果就是,阮大鋮安排劇組到“虎穴城”軍事學院爲培訓班學員演出之時,所有的一線大牌都趨之若鶩。

如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等等都希望通過激情演繹讓“漢王”瞧上眼……

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六百五十三章:披堅執銳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六百八十章:半渡而擊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一百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險性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十九章:殺建奴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八百四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