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

從被征服的蒙古部落中精選三十控弦人來到“紅旗軍”中作爲輔兵服役。

他們的表現直接跟他們部落的待遇掛鉤,被選上衛所軍、正兵的比例越高,部落得到的糧食、鐵器、絲綢、布匹等等物資的配額越多。

他們獲得的牛羊、馬匹、皮毛訂購數量也會按照比例提高,不僅僅得到正兵待遇的軍屬家庭走向小康水平,還能夠直接導致整個部落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人性的特點就是隻會被自己的利益驅動,黃漢明白這個道理,從來不講假大空的理想主義,而是讓選擇追隨自己的人得到更多利益,對待韃子也儘可能誘之以利。

征服之後接下來採取懷柔政策,但是跟滿清拉攏上層王公貴族、利用宗教信仰來統治大草原截然不同。

“紅旗軍”乃是採取消滅上層王公貴族,淡化宗教信仰,給予平民博取軍功翻身做主人的機會。

大講從奴隸到將軍的故事,鼓吹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打破原有的統治,建立新的秩序。

草原名族雖然窮,但是王公貴族一樣的驕奢淫逸,基層牧民同樣是敢怒不敢言。

“紅旗軍”殺到大草原,原有的統治者被殺或是被抓走送到礦山、石場勞動改造。

苦哈哈的牧羊人得到了糧食、鐵器、棉布甚至於絲綢。

還得到了公平,有了做頭人當將軍的機會,絕大多數底層牧民覺得揚眉吐氣。

再加上“紅旗軍”實際控制區沒有了大部落,北方應該能夠保證太平二三十年。

消弭了來自於北方的威脅,黃漢終於騰出手入關。

就在這時,有好消息傳來,遠航美洲的船隊在施大瑄、王徵、俞飛等等率領下再次安全歸來。

由於積累了經驗,做足了準備,這一次送到海南島移植的橡膠樹能夠成活最少八千株,帶回來的生橡膠高達五十幾萬斤。

馬鈴薯和玉蜀黍的新品種又找到了許多,金雞納樹也帶回來了若干,還有不少農作物、瓜果、堅果的種子有待於研究。

這兩年,施大瑄、黃義、俞飛等等帶領將士們不斷攻伐,整個中美洲已經納入囊中。

龍武水師有三十幾艘戰列艦,如此資源怎麼能夠浪費,打海盜、搶武裝商船忙的不亦說乎。

“紅旗軍”開拓團在南、北美洲西海岸已經建立了八座擁有良港、船塢的城池,鋼鐵廠、水泥廠、船塢等等都在生產。

回航的船隊中已經有了二十幾艘在美洲生產的商船,三十幾艘繳獲自海盜或者西夷的戰船、武裝商船。

美洲資源太多,地盤太大,敵人太弱,現如今最缺的就是人口。

黃漢當機立斷,從被判處勞動改造的囚犯中選出兩萬表現不錯的青壯年,其中建奴、韃子有八千人,有家小的統統帶上,湊足六萬移民美洲。

採取自願原則,抽調八千“紅旗軍”步兵,兩千以蒙古籍爲主的騎兵遠赴美洲,當然,戰馬不可能運走,屆時可以在美洲就地解決,那裡的馬匹很多。

第三次遠航美洲的船隊實力更強,因爲除了二十幾艘風帆戰列艦還有七艘已經完成了試航的蒸汽機鋼鐵輪船加入編隊,排水量都不低於一千噸,裝備火炮不少於六十門。

憑藉這七艘戰艦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如果遭遇西夷上百艘戰船編隊也不怕,大不了利用速度優勢在海上跟敵船玩“曼古歹”戰術。

早在四五月份,錢謙益、張採就開始悄悄地拜訪清流,參加行動的不僅僅有旗衛還有他倆的十幾個門生故吏、同年、好友。

他們整理了一套說辭,頗有蠱惑力,如劉宗周、黃道周等等學者型的官員本來在大明朝堂上就不得志,二人其實已經丟了官。

但是他們心在朝廷,總希望爲大明盡微薄之力,渴望探索到富國強兵之路。

錢謙益、張採大談“漢王”系的所見所聞,劉宗周、黃道周等等被深深地吸引了。

得知錢謙益等等是準備組織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僚去“漢王”系實地考察,還高調闡明,非道德君子、不是兩榜進士出身的清流,他們不屑於搭理。

清流絕大多數清高,他們自認爲才高八斗,胸懷韜略,只是沒有發揮的機會而已。

他們鄙視阿諛奉承之人,厭惡貪贓枉法的官員,得知錢謙益、張採只聯絡、組織德高望重的清流大臣前去“漢王”考察、取經,絕大多數都樂見其成。

於是乎,在職的清流紛紛以各種名義告假,然後坐車、乘船趕往天津衛、南通州集結乘坐遊輪出海。

遊輪乃是“日月海運”設施最好的客輪,排水量在一兩千噸之間,一等艙跟不夜城的客房設施相差無幾,服務也差不離。

蒸汽機大型輪船率先應用於軍事,目前還沒有建成的熱動力客輪下水,清流們乘坐的依舊是風帆遊輪。

一大羣志同道合的清流聚在一起行萬里路,自然而然感到心情舒暢,他們中九成以上的沒有出過海,領略到大海的浩瀚後,不由得感悟到胸懷更加博大。

在“漢江省”考察一個月,他們甚至於來到了漢江省最南邊的幾個州城府縣船,沿途所見所聞,讓他們感觸良多。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爲何耳中聽到的都是南腔北調的“紅旗軍”官話,心中充滿疑惑,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去哪兒了?

蘇州府太倉州人張採一直在“漢江省”做官,而且政績突出,他最有發言權,大講建奴多麼殘忍,把高麗人殺得十室九空。

竭力標榜“紅旗軍”多麼仁慈,不僅僅不屠殺高麗人,還給糧食、種子、耕牛、田畝,不但授人以魚,而且授之以漁。

他還特意帶領以範景文、黃道周爲首的清流們去參觀張溥治下的村鎮,走訪一些高麗人家。

張溥跟張採乃是同鄉,亦是同道中人,倆人曾經頗有野心,嘗試結黨針對時弊、掌握話語權從而改變大明。

即便東林黨、應社、復社等等黨派都無一例外是爲官僚、士大夫集團代言,也不能否認他們其實也有積極的一面,最起碼證明張溥、張採的思想很活躍。

第七十一章:殷勤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八百零八章:等待觀望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搶行動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十四章:疾馳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五百零三章:官軍殺賊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