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

對馬島上有銀礦和鉛礦,附近漁業資源豐富,這裡將要大力發展礦業和捕撈業。

百廢待興,赴任的張溥有太多實實在在的事情要做,相信他把過剩的精力用在治理一方,一定能夠把這裡治理成爲一個富庶的樂土。

陳明遇被任命爲五島縣縣太爺,兼職把總、馮厚敦當上了平戶縣令,兼職衛所軍千戶。

其他文官武將暫且不論,經過歷史證明的閻應元、張溥、陳明遇、馮厚敦這四人都不是等閒之輩,有強大的“紅旗軍”體系爲後盾,他們肯定能夠在濟州府有一番作爲。

眼看着就是八月份,十幾萬軍民出力流汗半年左右,赤峰衛城和所有的中小型棱堡都完成了主體建築,現在到了掃尾工作,已經具備了防禦功能。

由於大量勞改犯送達,鐵礦、煤礦的開採已經形成了規模,從事採掘業的青壯年高達四萬,其中有八成是來勞動改造。

不僅僅是自由人攜帶家小,被判處勞改三到十年的流寇、流民也基本上是攜家帶口而來。

原因很簡單,在被“紅旗軍”俘虜前,這些人都是因爲失去了土地、糧食淪落爲流寇、流民。

青壯年男子是家庭的依仗,哪怕家中的青壯年被判流放、充軍,家小都願意跟着去。

況且“紅旗軍”鎮撫官還支持勞改犯攜帶家小,並且保證不會餓死一個老百姓,明確指出勞改犯的家小也是老百姓,屬於被“紅旗軍”保護的弱者。

隨時面臨餓死或者被打死命運的流寇家眷能夠苟活於世就算幸運了,可供選擇的路不多,得到了肯定不會餓死的承諾足夠了,沒人在意是去哪裡。

來到赤峰衛勞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比在家鄉土裡刨食兒還得不到溫飽要強了不少,最起碼最基本的溫飽足以做得到。

勞改犯們每天都會被組織學習半個時辰,談不上是洗腦教育,基本上是明確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外加掃盲。

這些人又剛開始的不安逐漸穩定了情緒,下死力氣幹活兒爭取減刑成爲拿月錢的自由工人,成爲了絕大多數勞改犯的追求。

大量鐵礦石都會在赤峰衛城的鍊鐵廠加工成生鐵運出,整個流程需要的勞動力又是成千上萬,僅僅是粉碎鐵礦石就得不低於五千壯勞力。

城池、堡壘初步建成,住房還沒有動工,軍民依舊擠在在蒙古包內,需要修建的房屋何其多也。

燒轉、燒製水泥需要的勞動力也是海量,勞改犯中擁有木匠、泥水匠、鐵匠手藝的都被獲准重操舊業。

塞外有了許多出大力、流大汗的青壯年勞動者,直接帶動了三產的發展。

畢竟赤峰衛到寧遠防線有駐軍兩萬左右,有拿工錢,而且月錢不低的自由工人上萬,消費的需求何其大也。

工人、軍人、勞改犯的家眷們不僅僅能夠種糧食、種蔬菜瓜果,還可以養雞鴨鵝,放羊、餵豬,銷路不愁。

縫縫補補,開個小吃店,去被服廠、酒作坊、醬醋作坊、磚窯、陶瓷窯等等產業打工,婦女也能抵半邊天。

估計到了明年秋天,赤峰衛城就會發展成爲一座繁華的資源型城市,經濟圈可以輻射周邊三百里。

楊大年的加強營留守赤峰衛,一個乙種營和六個千戶總衛所軍歸屬於他指揮,還有三天一練的鄉勇不低於五千,他們的任務是確保截下所有接近防線的任何人。

不少經歷過對陣豪格率領的滿蒙騎兵的蒙古人得到了正兵待遇,也有不少學院派青年成爲了騎兵戰士,使得“紅旗軍”甲種營達到十五個,加強營達到六個。

親衛營經過八個月的訓練加實戰,能夠騎戰的人數提高到九成。

這就意味着在遼東集中使用騎兵之時,“紅旗軍”正規軍騎兵高達三萬六千,雖然這個數量對陣清軍不具備壓倒性優勢,但是形成奔襲也足夠建奴喝一壺。

清軍沒有堅守錦州的自信,深諳兵法的紅歹是不可能把滿蒙騎兵分散使得“紅旗軍”能夠各個擊破。

五月份回防錦州的豪格軍團駐紮了不到一個月就被崇德調回盛京,現在守衛錦州的絕大多數是漢軍,錦州東留有杜度率領的一萬滿蒙騎兵。

縮短補給線,集中精銳在盛京城下來一場決戰是奴酋的既定方略,他心志堅定不太容易被動搖。

至於漢軍能夠起到多大作用紅歹是也考慮過,現在重點訓練在盛京城外駐紮的烏真超哈營兩萬餘人。

這兩萬餘漢軍是從十幾萬漢軍中選拔,都是炮手和銃手,崇德不僅僅給了他們相對於其他漢軍比較高的待遇,這些人的家小也得到了照顧。

錦州是否守得住,祖大壽能夠撐多久,崇德心裡沒有底,留在錦州城裡少量滿蒙騎兵的任務就是督戰,爭取在城池爭奪戰之時能夠更多消耗“紅旗軍”。

八月一日,眼看着遼東就要秋收之時,收復錦州的戰役正式打響。

減去佈防赤峰衛、寧遠必須的騎兵數量,集中使用的騎兵兩萬八千由憨子、王志誠、桑羽等等率領直撲錦州東的杜度軍營。

與此同時步兵、炮兵爲主的攻堅軍團從四個方向開始部署對錦州城的圍困,錦州城裡還有漢軍高麗僕從軍不下於四萬,滿蒙騎兵應該不足三千。

總贊畫部沒有期望得到圍點打援的機會,因爲孫傳庭、陳奇瑜、宋鵬飛等等高參根據情報分析,已經逼迫採取守勢的清軍不具備出動大軍來到錦州城下決戰的可能性。

事實證明果然如此,杜度早就得到了崇德不可以跟“紅旗軍”在錦州外圍拼消耗的命令,他發現“紅旗軍”騎兵鋪天蓋地殺來之時,立刻率領人馬放棄營地往東跑了。

憨子等等率領的騎兵軍團一直追殺一百里才收兵。

由於錦州主將祖大壽如同行屍走肉沒有了靈魂,整日喝酒買醉,根本沒有派兵出城襲擾,“紅旗軍”佈置包圍圈進行得相當順利。

半個月後防線完成,達到了把錦州圍得水泄不通的效果。

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一百一十二章:榜樣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十一章:投軍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一百三十七章:空耗光陰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二百六十三章:神佛庇佑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