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見異思遷

祖府來了幾大十將領,亂哄哄的,早就驚動了祖大弼、祖可法。

他倆還以爲諸將又是趕來等着開宴接着往死裡喝,搖搖晃晃來到了後花廳。

見到了老朋友劉天祿、孫定遼、曹恭誠等等,祖大弼笑罵道:“纔剛剛過了中午,難道你們的酒蟲就上來了,此時開宴也太早了。”

一等副將劉天祿是祖大壽的舊部,跟祖家關係不錯,他心急如焚,沒有搭理祖大弼,用力搖晃着祖大壽的雙肩道:

“王爺,錦州被‘紅旗軍’圍困二十幾天了,駐紮在城東三十里的杜度連招呼都沒打,自己帶着一萬人馬跑了,咱們怎麼辦?”

祖大壽大着舌頭道:“還能怎麼辦,兵來將擋爾,死戰直至戰死而已,哈哈哈……”

在一旁看着的曹恭誠怒道:“這是什麼話?很明顯錦州已經是棄子,咱們犯得着爲了拋棄咱們的建奴拼命嗎?”

劉天祿道:“拼命?怎麼拼?拿什麼跟人家拼?即便咱們想去拼一拼,人家‘紅旗軍’也不肯啊!難道你們沒瞧見那天上飛的大傢伙?如果有‘萬人敵’扔下來,誰接得住?”

祖大壽反問道:“那又如何?燒死、砍死、被火銃打死有區別嗎?爾等的家小都在盛京呢,你們希望看到他們被殺頭?”

崇德當然不放心漢軍,遊擊以上將領的家小都在盛京居住。

原關寧軍將領跟姜新、張洪謨等等援遼將領截然不同,他們是當地人,由於是主動投降家庭完整,一大家子幾十上百口很正常。

二等副將韓大勳、裴國珍、孫定遼三人也是祖大壽的麾下,此時面如死灰,孫定遼道:“咱們即便真跟‘紅旗軍’血戰而死,主子能知道實情嗎?家小真能夠被恩養?”

祖大壽看了看衆將,搖頭道:“黃漢那廝太陰毒,錦州發生了什麼不重要,想讓盛京知道什麼掌握在他手中。你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各賭運氣,別來問本王。”

劉天祿鄭重其事看着祖大壽,發現老上級不像作僞,道:“下官明白了,感謝王爺給兄弟們一條生路。”

祖大壽長嘆一聲道:“生路?咱們以前就跟‘紅旗軍’不睦,如今落到這步田地,哪有生路?你們好自爲之吧!”

說完祖大壽閉上了雙眼,再也不發一言。

他知道自己裡外不是人,早就有了決斷,與其投降黃漢受辱還不得好死,還不如自行了斷。

劉天祿揮揮手,曹恭誠、韓大勳、裴國珍、孫定遼等等幾十將領都跟着他離開了歸順王府邸。

見外人都走了,祖大弼打了個飽嗝吐出一股酒臭,問道:“大哥,劉天祿、曹恭誠他們好像是準備投降啊?您爲什麼不阻止?”

祖大壽慘笑道:“天要下雨孃要嫁人由他去吧,錦州肯定是守不住了,何苦讓太多人枉送性命?”

祖大弼試探道:“既然明知錦州不可守,大哥爲何不嘗試派人跟‘紅旗軍’談談?”

祖大壽愣愣神,一臉痛苦道:“祖家兩三百口都在盛京住着呢,你忍心你的兩個兒子被凌遲?

那黃漢陰毒得很,我即便投降過去恐怕也得不到好下場,橫豎都是一死,投降還要連累一大家子,何苦來哉?”

幻想能夠苟且偷生的祖大弼頓時泄了氣,投降未必能夠保全性命,他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都未成年,無論如何也不能連累他們。

一直默不作聲的祖可法道:“死則死耳沒什麼大不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祖大壽哈哈大笑道:“確實如此,老子早就活夠了,來呀!繼續擺酒,咱們接着喝。”

劉天祿、韓大勳、孫定遼等等將領離開祖大壽府邸後當然沒有各司其職,都聚到了劉天祿的家裡繼續議事。

投降建奴是爲了保命,希望得到榮華富貴,現如今這個希望已經破滅,這些軟骨頭當然見異思遷。

他們從來不以再投降大明爲恥,最擔心的就是投降後也不得好死。

剛剛在客廳坐定,曹恭誠就迫不及待道:“歸順王跟‘紅旗軍’有仇衆所周知,可是跟咱們挨不上啊!

咱們聯合起來倒戈投降‘紅旗軍’,即便保不住官位,難道連保住腦袋都做不到?”

劉天祿道:“‘紅旗軍’成了氣候,黃漢胸有大志,來日全取天下登基稱帝已是必然。

他承諾只要投降都既往不咎,本官認爲可信度很高。他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怎麼可能發展到今日的地步?”

孫定遼道:“然也,諸位敢不敢賭一把本官不強求,反正本官想試一試。”

韓大勳問道:“咱們在盛京的家小怎麼辦?幾大十口人呢,建奴殺人不眨眼,恐怕連襁褓中的幼兒都會被殺頭。”

劉天祿道:“你傻啊?咱們可以跟‘紅旗軍’談條件,請求封鎖消息,故意讓盛京得到咱們最後都是堅守錦州直至戰死,誰能夠得知真相?”

孫定遼笑道:“確實如此,‘紅旗軍’兵強馬壯,想來奪取錦州後用不了多久就會攻打盛京。

建奴哪裡有守城的本事,現如今‘紅旗軍’都能夠上天了,盛京無論擁有多少紅夷大炮也是枉然,肯定守不住。

建奴如果不想亡國滅種肯定是往大草原逃竄,以後如同蒙古人那樣在漠北放牧。屆時咱們的家小肯定能夠奪回。”

劉天祿道:“此時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婆婆媽媽肯定是自尋死路。本官想好了,倒戈拿下錦州向‘紅旗軍’投誠,願意跟着本官共同舉事的表個態。”

沒有人反對,幾十個漢奸將領都是牆頭草,都選擇倒戈,他們決定今晚就派人出城聯絡“紅旗軍”。

歷史上這些前關寧軍將領大多數是建奴入關之時的急先鋒,參與了所有的大屠殺,間接、直接死在他們手中的漢民成百上千萬。

可惜這羣選擇投降的大漢奸運氣到頭了,他們患得患失耽誤了時間,還沒來得及派人出城跟“紅旗軍”談判,城頭就出現了變故。

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穩蜀北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十章:遭遇戰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四十章:傷亡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八十六章:帥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