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

李大帥親自率領的西路軍整體越過拒馬河之後,並沒有直撲京城,而是朝着朝着西北方向進發,沿長城一線推進,擺出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包抄姿態。中路軍則沿盧溝(永定河的下游段)一線北上,所指的方向同樣不是近在咫尺的京城,而是西山一帶。

到了這個時候,只要吳三桂不是傻貨,就能看出大旗軍的意圖了:他們的目標根本就不是京城,這是奔着我吳三桂來了。

大軍迫近,這是一個非常不友好的姿態,但吳三桂還是有點不敢相信,他不相信李吳山會直接對自己下手,但這個局勢卻已十分明顯。

疑心極重的吳三桂馬上命令軍隊保持警戒狀態,同時派出使者去和李大帥聯絡,希望雙方可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一直等到第二日晚些時候,派出去的使者還沒有回來,而大旗軍的兩路大軍則馬不停蹄的從兩個方向包抄上來。

到了這個時候,吳三桂已經徹底明白過來:李吳山要撕毀“盟約”,直接對自己下手了。雖然局勢對自己很不利,但吳三桂卻並不是很擔心,因爲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

現在的關寧軍兵精糧足,有三萬餘衆,光是精銳的戰兵就有近兩萬,其中有三成多是甲冑齊全的騎兵。

這可不是左夢庚那種用數量取勝的烏合之衆,而是真正的精銳部隊,是大明朝用幾十年的時間養出來的虎賁強兵。自甲申國變之後,關寧軍一刻都沒有閒着,始終處於戰鬥狀態,一路西進轉戰南北,擊闖軍破山陝,轉戰中原進取湖廣,全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底子。哪怕是在錦州蟄伏其間,深知軍隊纔是安身立命根本的吳三桂也從來沒有放鬆過,時刻厲兵秣馬加強訓練,關寧軍的規模有所擴充。

放眼天下,關寧軍就算不是當世第一強兵,至少也是強兵之一了

所以,吳三桂並不怎麼害怕大旗軍,而是馬上做出了正確的反應:先下手爲強。

既然大旗軍明顯不懷好意,那就把他打回去,讓李吳山領教一下關寧鐵騎的厲害。

在戰術的運用上,吳三桂顯然不會犯下任何錯誤,而是選擇了最正確的做法:讓左夢庚墊在西線、盧溝之北一帶,自己則率領關寧軍主力向西移動,準備率先擊破李吳山的西路軍。

只要擊敗了李吳山的主力,在廣闊的北地,他吳三桂就是最強大的存在。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就是吳三桂的想法,不知李吳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念頭。

吳三桂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以前所未有的果斷和電閃雷轟般的速度,搶先越過永定河的中上游,並且毫不猶豫的率先發動了進攻。

於是乎,北伐過程中最激烈的戰鬥打響了,決戰不是發生在明軍和清軍之間,而是在大旗軍和關寧軍之間爆發。

大明朝的北伐大軍與挑着“反清復明”旗號的關寧軍展開激戰,戰線綿延數十里,而決定成敗的決戰則發生在一個叫做田頭莊的地方。

在這片長不足七裡,縱深只有兩千多步的狹區域之內,雙方都毫不猶豫的把自己最具戰鬥力的精銳投入進去……

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李吳山卻犯一個明顯的錯誤:他分兵了。

把大旗軍的主力分離出來,留下一部分兵力踞守田頭莊一線,自己則親自率領過半的大旗軍老兵繼續沿長城迂迴,準備去抄吳三桂的後路。

正常來看,這樣的部署雖然談不上驚豔,卻也中規中矩,完全符合正面堅守側翼用奇的兵家思想,但他卻忽略了關寧軍的戰鬥力。

關寧鐵騎,大明第一強兵,面對這樣的對手,必須傾盡全力認真對待,但他卻在這個時候分兵,等於是主動削弱了自家的實力,給對手以各個擊破的機會,這是兵家大忌。

踞守田頭莊的兵力有一萬一千多人,看起來人數好像不是很少,但其中有一半的原本在淮揚一帶歸順過來的新附軍,這些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很成問題,偏偏李吳山卻把這樣的魚腩不對部署在了最關鍵的節點上。

李吳山不知道自己正在犯一個巨大的戰術錯誤嗎?

他當然知道,而且知道的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原因只有一個:他對田頭莊那另外一半守軍擁有絕對的自信。

五千四百多名學生還兩百二十多門火炮,全都擺在了田頭莊一線,這是李吳山壓箱底的寶貝。

五千多學生構成的陣地絕對是最堅固的,在這個時代,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更強的武力了,絕對沒有。

五千多被李吳山當做種子的學生們,若是連吳三桂都擋不住,乾脆就把吳山軍校解散算球了。

這麼多年來,吳山軍校培育出來的菁英全都擺在這裡,就算是硬碰硬的正面作戰,也能和吳三桂拼個難分高下,又何況是學生們最擅長的陣地戰?

李吳山有這個信心,他的學生們更是信心爆棚。

吳三桂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對手的錯誤,而他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優勢兵力,用最兇猛的姿態猛烈攻擊對手的支撐節點,毫無疑問這是絕對正確的作戰手法。

吳三桂沒有犯任何錯誤,而且速度足夠的快,但卻始終無法突破,反而損兵折將。

在經過一個上午的激戰之後,老獨眼和他手下那三十幾個新附軍絲毫也沒有意識到這一戰的意義,也不知道這一戰註定會成爲新舊兩種戰鬥方式的經典戰例而載入史冊,作爲一個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老兵,他甚至對眼前的大戰持一種相當無所謂的態度:

“銅牆鐵壁,他吳三桂也敢衝陣?真是蠢的可以,衝的越猛就會死的越快……”因爲有了沙坡口一戰的經驗,即便是面對數倍的關寧軍,老獨眼卻毫不在意,反而不住的搖着頭:“都說關寧鐵騎天下無敵,我看也就那麼回事兒。說什麼世之名將,盛名之下其實難負啊!”

在老獨眼和“酉”字營的士兵們的心目當中,所謂的關寧鐵騎完全就是一羣不知道死活的蠢貨。甲冑再也怎麼精良,還能抵得住火炮的轟擊不成?密集的排槍面前,悍不畏死的精兵猛將與烏合之衆沒有任何分別,結局都是一個“死”字。烏泱泱吶喊着衝擊學生們的陣地,一陣排槍就倒下去一片,還不要命的往前衝,這是在打仗?根本就是送死嘛!

都說吳三桂是能征善戰的世之名將,卻爲何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看不破?

吳三桂真有那麼傻嗎?

當然不是。

對於吳三桂本人而言,他的戰術安排沒有任何缺陷,在最短的時間內集合起所有的優勢兵力猛衝對方的薄弱環節,無論什麼時候這都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而且他必須這麼做。

真正的區別就在於老獨眼他們深信學生們的陣地堅不可摧,無論衝上來多少人都不夠是送死而已。同樣,吳三桂也深信他的關寧軍就是無堅不摧的力量,一定可以衝破敵人的陣地。

在同一場戰鬥中,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截然相反的看法,就是因爲敵我雙方對於戰鬥本身的理解存在巨大差異。

作爲冷兵器時代的勁旅之一,無論是吳三桂本人還是關寧軍,都固執的堅持着原本的思維方式,對於戰爭完全就是傳統的理解方式。

在嶄新的戰鬥模式出現之時,他們還不能適應甚至不能理解。他們依舊以爲可以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和士兵的勇武剽悍就能取得勝利。

這當然沒有錯,只是過時了而已。

火器的使用不僅僅只是武器的更迭,更多還是對戰鬥方式的一種顛覆,對於殺傷概念的重新定義。

但是,吳三桂和他的手下還沒有完成這種轉變,甚至沒有意識到戰爭早已經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樣子,而是將眼前的敵人當做是和自己一樣的對手,這是一個執行的錯誤。

“王爺,衝不動了!”王輔臣的頭盔早已不知丟在了什麼地方,舉着一把沒有鞘的刀,用帶着哭腔的語氣說道:“是真的衝不動了!”

連續兩次衝鋒,都被打了回來,損失了千把號人,是真的把王輔臣打的心寒了。

但吳三桂卻不爲所動,他依舊面色如鐵:“兩軍陣前,後退者斬。”

鐵一般的戰場紀律面前,王輔臣只能咬緊牙關,好似發狠一般的大吼着:“得令!”

“夏國相。”

“末將在。”

“率你的人馬頂在王輔臣後面,我親自爲你督陣,若是不能在天黑之前殺過去,提頭來見。”

“是。”

“馬寶。”

“末將在。”

“你部從側翼迂迴,包抄上去。”

“是!”

吳三桂不停的調兵遣將重新部署,很快就做好了再一次衝擊的準備。

衝鋒陷陣浴血廝殺,這不正是關寧軍最熟悉的戰鬥方式麼?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不變的真理。

雖然大旗軍真的很強,但關寧軍從來都不弱,對此吳三桂絕不懷疑。

關寧軍不是沒有打過艱難的硬仗,當初在一片石,在潼關,都打的異常慘烈,卻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他覺得,這次一定要衝破對手的堅固防線,將這股頑強的守軍一口吞下去。

在一片鋪天蓋地的吶喊聲中,遠遠的看到關寧軍又要發起衝鋒,老獨眼兒用一根乾枯的草棍剔着牙花子,毫不在意的說道:“又來送死了,真以爲自己個兒有九條命?就算真有九條命,也架不住這麼糟踐啊……”

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一章 吃大戶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三百一十五章 效忠對象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十章 大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