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

“如果說我們還有一個盟友的話,那就是你們手中的武器。”李吳山在咆哮:“除此之外,我們沒有盟友,絕對沒有。”

“任何勢力,任何軍隊都是我們的敵人。”

“我們的任務消滅他們,冷酷而又無情的消滅他們。”李吳山環視衆人,目光中全都是騰騰的殺氣:“你們還有任何疑問嗎?”

這一番話,是對最近一些傳言的迴應。

因爲吳三桂和左夢庚全都打起了“大明王師”的旗號,正在賣力的攻打京城,這讓有些產生了疑慮,甚至連中路軍的李紹和高起潛都專門派人來詢問過這個事情:

“是不是應該和左、吳二人形成一定的戰略默契?哪怕是稍微克制一下進取的速度也好,這樣就可以形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而大旗軍,剛好可以做這個漁翁。

李吳山用非常強硬而又明確的態度做出了回答:我們是在孤軍作戰,視野範圍之內的所有人都是敵對關係,必須消滅,毫不留情的消滅。在這之前,因爲吳三桂曾經派遣手下的心腹愛將馬寶和李大帥做過溝通,說起過“反清復明”這件事。

當時李吳山的態度是默許,承認吳三桂的行爲就是“舉義反正”“反清復明”。如此一來,吳三桂和與他聯合在一起的左夢庚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洗白了,變成了“大明王師”的一部分,並且馬上發動了對清軍的攻勢。

但是現在,李大帥不再承認吳三桂和左夢庚的合法性,而是將他歸屬到敵人的範疇之內,並且以不容置疑的態度表示一定要把他們堅決消滅。

出爾反爾也好,賣隊友也罷,反正他李吳山的實力最強,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李吳山曾經做出過賣隊友的破事兒,至於說吳三桂和左夢庚……那真不是他的隊友,賣起來更加的肆無忌憚。

這番表態,不僅把左部和吳部視爲仇敵,還很清楚的表明了一個態度:北方不允許有其他的勢力存在,這是我們的地盤兒!

關於這一點,對大旗軍將士尤其重要。

這等於是表明了一個事實:我們不是在爲朝廷打仗,而是在爲我們自己作戰。

大旗軍已經自成體系,第一次公然喊出了要擁有自己地盤的口號。

大戰在即,自從北伐以來,李吳山第一次把所有的學生們召集起來,發表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戰前演說:

“掃除腥羶光復北地之使命已到最後關頭,你們所能看到的都是敵人,你們的使命就是消滅他們,爲我族長興掃平一切障礙。”

“唯有剷除這樣橫亙在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才能踏上新的征程。”

“你們全都是我的學生,全都是我的弟子,將繼承我的衣鉢,爲我族奮鬥終生。”

“一直以來,你們都是學生,以前是,現在也是,但以後就不是了。”

“你們的先輩父兄,曾在大旗軍編組成軍。我會大旗莊,在我們大旗軍的搖籃,那你們編組成軍,以後你們就不是學生了,而是戰士,爲了我族可以犧牲一切的戰士。”

“光復北地,克復故都,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都很清楚自己的肩頭的責任,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我們前進的路途還有萬里之遙,路途之上必然荊棘密佈伏莽處處,但你們已經長大,將以戰士的昂昂之姿登上這個時代的舞臺。”

“我知道你們的力量,你們也知道。但這個世界還不知道。”

“現在,就讓這個世界知道你們的強大,讓這個世界明白你們的堅強。”

“太平盛世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用自己的雙手拼出來的。此一戰,必須打出我族的威風,讓九州四方在百年之後聽到你們的名字都爲之顫抖。”

“五千年的生聚,五年前的榮光,全是你們的身上。”

“掃平一切敵人,用最徹底的方式消滅他們,這是我族崛起的第一步。而你們——就是爲我族披荊斬棘的利刃!”

“此生再無他想,唯願我族長興。”

當李吳山振臂高呼只是,一張張年齡的臉龐之上全都洋溢着狂熱的喜悅,因爲他們馬上就要完成從學生到戰士的轉變。

這不僅僅只是身份的變更,還意味着使命的延續和發揚。

噴薄欲出的狂熱撲面而來,每一個學生都跟着李吳山的呼喊振臂高呼:

“我族長興!”

“我族長興!”

馮生民、楚天生、鄧繼賢、郎太平、張三娃等等無不熱血沸騰,因爲他們都很清楚的知道,萬里征程纔剛剛開始,克復北地光復故都只不過是征程的第一步。

能夠在父兄先輩成軍的地方完成從學生到戰士的轉變,代表着一種傳承,代表着一種精神的延續。

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將在大旗軍的搖籃之地完成一次更迭,結果先輩手中的旗幟,繼續爲我族長興的終極使命而奮鬥終生。5

身爲幾千學生當中的一份子,化名爲朱季興的永王同樣熱血沸騰心緒澎湃,和其他的同學們一起高聲嘶吼着,振臂高呼着。

但他終究不是一般的學生,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當一切結束之後,沸騰的熱血漸漸冷卻,朱季興忽然意識到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自己和同學們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成軍?

在這之前,無論學生們的表現有多麼驚豔,也不管他們戰勝了多少敵人打出過什麼樣的輝煌大勝,真正的身份都是學生,忠勇公李吳山的學生。

克復北地收復故都之後,最主要的敵人肯定已不復存在,爲何還要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地點把最能打的學生們編組成爲軍隊呢?

難道說,忠勇公李吳山還要掃平四方?或許真的是這個樣子吧。

畢竟西邊還有虎視眈眈的豪格,也許李吳山李大帥在光復了故都之後還要進一步的收復關外之地,畢竟那裡曾經是大明的奴兒干都司嘛。也許他還要進兵漠北,六伐大漠九徵蒙古的壯舉大明朝不是沒有做過,太祖皇帝和成祖永樂皇帝都是那麼做的,曾經打出了大明朝的赫赫威名。

李大帥再做一次也是說得過去的。

但是,朱季興還是有點無法理解:憑藉他李吳山現在的軍事實力,足以橫掃天下了。就憑這幾千學生,就能把吳三桂的幾萬關寧軍打的找不到北。不僅僅只是李吳山本人有這個信心,連朱季興這樣的學生都對此充滿信心。

既然有這些兵力已經足夠,爲什麼吳山軍校那邊還在培養更多的學生?

第六期軍校生的規模最爲龐大,竟然有兩千多人,聽說還在準備招募第七期學生,或者說已經開始招募了。

按照李吳山本人的說法,從吳山軍校裡邊走出來的學生,只要有一萬人,就能橫掃天下。事實上根本就用不了那麼多,但爲何還在不停的擴充規模呢?

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們死了我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三百零八章 導火索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排除異己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