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

將星璀璨,大將雲集,在李吳山面前的這幾十個人無一不是大旗軍的中流砥柱。

“整個作戰計劃就是這樣,你們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當李吳山李大帥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張大娃第一個站出來發言:“老爺,我想……”

“這是軍議,沒有什麼老爺少爺。”

“是,大帥!”已經更名爲張鵬程的張大娃趕緊換了一個稱呼:“我認爲,由我與劉三房負責中路,比李紹更加合適。”

《天樞》作戰計劃雖然龐大繁雜,但最主要的輪廓卻非常清晰:兵分三路,光復北地。

在這個作戰計劃當中,作爲大旗軍總教官的劉三房和李紹他們的幾個營,被放在中路,而張大娃和湯江流則被部署在東路,作爲支援和策應。

東路是經淮安到山東,明顯就是一支偏師。

對於這個安排,張大娃根本難以接受,連湯江流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神態。

攻取北地光復故都,這是多大的功勞啊,大家都是擔綱主攻方向,誰他娘願意做偏師?都是打仗,憑什麼別人的撈取很大的軍功,而我張大娃卻只能在邊邊角角的地方吃殘羹剩飯?

若是中路由李吳山本人坐鎮指揮,那誰說不出什麼來。就算這些軍官們再怎麼驕縱狂妄也不敢生出和李大帥本人搶功的心思。

這叫水大漫不過船,再怎麼大的功勞,還能和李大帥去爭搶不成?

偏偏在中路的是李紹。

他李紹能和我張大娃比嗎?甚至連湯江流都比不了吧?

張大娃就不必說了,大旗莊出身,是李大帥從看着長起來的,是嫡系中的嫡系,又是曾經生擒過多鐸的戰鬥英雄。他李紹雖然也是元老,參軍入伍的時間卻比較晚,論資格論名望都比不過張大娃。甚至比不過湯江流,好歹人家湯江流還是出自“沿河十三莊”的呢。

張大娃不想做東路的偏師,他想在中路主攻,最好一口氣打進北京城出,活捉了清廷的僞皇帝,那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對於這個作戰計劃,不僅張大娃有意見,連韓福財和莫田基他們都表達了不滿的意思。

丁字營營官莫田基被部署在西路,接受李吳山本人的指揮,而韓福財則負責指揮李大帥本人的兩個直屬隊。

別人都放出去獨當一面,做方面軍的指揮官了,這二人卻還要在李吳山的手下做事,發揮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誰不想獨當一面啊!

李吳山什麼話都沒有說,而是默默的看着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軍官們議論紛紛。過了好半天才慢悠悠的說出一句話來:“看來,我還真的指揮不動你們了!”

此言一出,嘈雜的議論聲頓時消散到了九霄雲外,軍議現場鴉雀無聲一片死寂。

剛纔還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高級軍官們全都傻了眼,張口結舌做聲不得,誰也不敢說話了。

“指揮不動你們”這句話雖然說的輕描淡寫,卻重若泰山。

“老爺……”

張大娃似乎想要說點什麼,卻迎來了李吳山的一記耳光,暴怒的咆哮聲振屋瓦:“叫大帥——”

這一巴掌直接就把張大娃給打懵了,他呆呆的站在原地,茫然的看着憤怒的李吳山。

這個時候的李吳山,就好似一座噴發的火山,吐沫星子直接飛濺到了張大娃的臉上,他以手戟指衆人,就好像是一頭髮怒的獅子:“你們這些混蛋,把我這兒當什麼了?鬧市街頭嗎?這是軍議之所!什麼時候大旗軍的軍令都可以討價還價了?”

“你們真以爲比我還要厲害了嗎?連我的命令都不遵了?誰給你們這麼大的膽子?你們又是仗了誰的勢?”

李吳山確實被氣壞了,憤怒的狂風暴雨席捲開來。

早已生出驕縱之心的高級軍官們沒有一個敢開口的,好像做了錯事的孩子一樣低着頭,根本就不敢看他一眼。

“你們是不是以爲我李吳山沒有了你們就不是李吳山了?”李大帥依舊在咆哮:“誰要是這麼想就站出來給我瞧瞧,我給他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你們不是有很多話要說嗎?說,都給我說——”

一直以來,作爲大旗軍的締造者,李吳山李大帥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是永遠都無法逾越的高山。就算他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威勢,卻自有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強大壓力。即便是這些個身經百戰的軍官們,也全都噤若寒蟬一個個冷汗淋漓。

“張大娃,你不是對我的安排不滿意啊?那我就給你一個機會,說說你自己的安排,看看比我高明多少……”

“老……大帥!”張大娃從未見過李吳山會憤怒成這個樣子,腦門上的冷汗出了一層又一層,已經把頭髮打溼了,緊緊的貼在額前:“我……我真的沒有……我生是大帥的人,死是大帥的鬼,大帥指到哪兒我就打到哪兒?我這一切都是大帥給的,從來就沒有二心……”

“我把你部署在東路,你好像意見不哇。”

“我沒有意見,絕對沒有,大帥讓我在哪兒我就在哪兒……”

“混蛋,那你爲什麼嘰嘰歪歪?”

“我……大帥我錯了,我真的錯了,以後再也不敢……”

就好像是剛纔的那場爆發消耗了他全部的力量,李吳山無力的癱坐在地上,呼呼的粗喘着……

看大帥的怒火已不似剛纔那麼狂暴,衆人才終於稍微鬆了一口氣。

在大旗軍中素有“老好人”之稱的劉三房壯着膽子走過來,輕聲的安慰着:“這幫混球就沒有一個曉得事理,大帥不值得和他們動真火,氣大傷身吶……”

“他們就是想活活的氣死我,好去做朝廷重臣……”

“我心裡只有大帥,沒有什麼鳥的朝廷。”湯江流趁勢湊上前來:“剛纔是職下一時糊塗,大帥就只當我是被豬油蒙了心,我這就去自領二十……五十軍棍……”

李吳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緩緩的吐出來,努力平復了一下激動的情緒,冷冷的看了看張大娃。

張大娃趕緊說道:“我也去自領五十軍棍,只要老……大帥別生氣了就行。若是大帥的火氣還沒有消,就再打我幾巴掌……”

李吳山的態度終於有所緩和:“你知道我爲什麼要把你部署在東路嗎?”

“不用知道原因,服從乃我輩軍人之天職……”

“現在你想起天職了?”李吳山冷笑着說道:“好在你終於想起來了,那我就告訴你吧。”

“我知道你一直都想佔光復故都的這個功勞,但功勞有個屁用?”李吳山語重心長的說道:“我讓你在東路,就是爲了讓你去收拾山東的局面,讓你把山東給我牢牢的佔住,你明白嗎?”

張大娃明顯愣了一下,忽然擡起手來左右開弓,接連抽了自己十幾個脆生生的耳光,打的嘴角鮮血流淌才終於罷手,卻早已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大帥之恩天高地厚,我明白了,這一回是真真正正的明白了。我這條命就是大帥的,誰敢踏進山東一步,我拿命去和他拼……”

鰲拜跑去打豪格了,山東本就有韋無病他們那一支在活動,只要把大軍開赴過去,輕而易舉就能掌控於手心之內。

什麼叫做“牢牢的佔住”?

別人不明白,作爲李大帥的嫡系還能不明白嗎?

大帥這句話的意思,分明就是不準備把山東“歸還”給朝廷了,而是要張大娃行佔領之實。

我把山東給你了,以後你就是山東王!

這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要裂土封疆啊,諸侯纔有的待遇。

就算你戰功高到天上去,朝廷能給你個行省嗎?

但李大帥能。

一個的鄉野之人,成爲掌控一方的諸侯,這是何等的信賴?

偏偏張大娃就是不理解,竟然把李大帥給的金餅子當成了屎片子,李大帥能不寒心嗎?

李大帥自己都還沒有穩固的地盤呢,就先把山東“給”了張大娃,這份崇信這份恩情也就只能用天高地厚來形容了。

“你還有什麼可說的麼?”

當李吳山問起這句話的時候,張大娃的嘴角還在淌着血呢,卻顧不得擦拭一下,慌慌張張的跪了下去:“大帥說啥是啥,我……都怪我腦袋笨,不知道大帥的良苦用心,惹的大帥動了肝火……”

“李紹,你知道我爲什麼要把你放在中路嗎?”

對於這個問題,李紹是真心不知道,但他已經不想再問了:“大帥的安排必然就是最好的,我不需要知道原因,只有服從,絕對服從……大帥若是不信,我……我把老婆兒子,還有新娶的兒媳婦,全都壓在大帥這兒,我用一家老的腦袋擔保……”

“我要你一家老做什麼?”李吳山苦笑着說道:“看來你還是不明白呀,你的中路實力最弱,且又是直取北京故都。攻堅克難怕你多有損傷,就算攻下了京城也會實力大損,這才把你放在中路,爲的就是有個照應。你也是咱們大旗軍的元老,克服京師之後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唯大帥之命爲命。”

只有你李大帥的命令纔是命令,其他任何人的命令……我就只當他是放狗屁了。

“高監軍若是命令你做什麼事情,你怎麼辦?”

“我只知道有大帥,不知道有什麼鳥監軍!”

東、西、中三路大軍當中,東路幾乎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對手,中路則是爲了做出攻克京城的架勢,真正的重點在西路。

由李吳山親自統率的西路軍,幾乎包含了整個北伐大軍的四成主力和揚州軍的半數,還有兩萬多近三萬的新附軍,除了這些之外,李吳山已經把所有的學生兵全都放在了西路。

一舉蕩平吳三桂,截斷吳三桂西竄的通道,這纔是西路軍的戰略核心。至於說攻城略地反是等而下之了。

消滅敵之有生力量,纔是重心中的重心。

全面鋪開的北伐,對於大旗軍自身而言,就是打着光復北地的幌子行佔領地盤兒之實。

一場軍議下來,讓李吳山筋疲力竭,這種疲憊感不是來自於肉體,而是來自於精神。

穿越者就能號令羣雄?憑藉巨大的威望和締造者的身份就可以讓手下人心悅誠服?只要自己一指手下的將士就會熱血沸騰不顧一切的去拼命?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是真實的戰爭,而不是電腦遊戲,不是說鼠標輕輕一點手下人就會無條件的去廝殺。大旗軍中上到高級軍官下到低級士兵,全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個體,而不是工具。他們一樣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的慾望,同樣會追求富貴榮華的實際利益和名垂千古的生前身後之名。尤其是在經歷了最初的艱難求存之後,隨着大環境的逐步好轉,早已不似當年那支心思單純的隊伍了。

爲了讓這支隊伍繼續前進,李吳山不得不使用了權謀和駕馭人心的手段。

無論如何,都要先把這三萬裡河山給恢復了,然後再找機會慢慢的改造大旗軍吧。

大旗軍舊有的將士,勇氣和堅韌程度都毋庸置疑,絕對屬於這個時代所有軍隊當中的佼佼者。無論是血戰淮揚還是保衛江南,都是屬於他們的榮耀。他們擁有一切,但卻確實未來,因爲未來不屬於這樣的羣體。

無論大旗軍曾經有過什麼樣的輝煌,都已是午後的太陽,就算依舊耀眼卻失去了上升的勢頭,並且在朝着下方滑落,若不加管束,勢必會墮落成爲這個時代其他軍隊的那種狀態,這僅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而軍校裡的學生纔是初升的朝陽,他們纔是希望和未來

舊有的大旗軍必須接受思想改造,必須把民族意識上升到最高地位,只有裝備了思想武器的軍隊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才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至於最終能不能把自己一手締造出來的大旗軍改造成爲心目當中的狀態,連李吳山自己都沒有多大的把握。

能夠改造的更好一些,當然是他樂於看到的情形,若是實在無法改造,李吳山也絕對不會停下來等他們,他不會等任何人,因爲時間緊迫。

在爲民族而戰的過程中,如果有誰掉隊了,李吳山最多會拉他一把,但卻絕對不會停下腳步……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一媒婆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一百二十九章 熊衛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