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

“吧嗒”一聲輕響,那道六百里加急的軍情急報從珠簾之後丟了出來,緊接着就傳來太后怒不可遏的聲音:“五天,五天就把開封丟了,誰之過也?”

在兩旁伺候着的宮女太監紛紛跪爬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太和殿上文武百官更是噤若寒蟬,連頭都不敢擡起來。

“垂簾聽政”的太后直接從後面走了出來,指着那幾個官員厲聲喝問:“就在昨日,你們還信誓旦旦的說開封固若金湯,至少能守半年,今天就丟了,你們作何解釋?”

開封雄城,城高池深火炮衆多,其堅固程度號稱天下第二,僅次於寧城南京,是北方的第一堅城要塞。這個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經過了實戰的檢驗。

當年李闖的“百萬大軍”三次圍困開封,打了幾個月之久都沒有打下來,若不是最後掘開黃河玩兒了一手“水淹七軍”,能不能攻佔開封還真的說不準呢。

既然當年的明軍能在開封守幾個月之久,現在的清軍怎麼說也能守半年吧?雖然大旗軍確實很能打,終究人數有限,兵力遠不能和當年的李自成相提並論,守住開封半年的時間已經算是比較保守的估計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打了五天,開封城就陷落了。

若說是守將無能,那就是睜着眼說瞎話了。開封守將阿爾斯楞是個科爾沁人,還算是太后的半個孃家人呢,素來勇武剽悍足智多謀,崇禎三年的時候就跟着太宗文皇帝南征北戰了,絕對是一員身經百戰的悍將,卻戰死在開封,連屍首都沒有搶回來。

自從大旗軍開始大舉北伐以來,丟城失地的狀況屢見不鮮,比如說重鎮淮安,只用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就丟了,朝廷也並沒有感到很意外。畢竟淮安兵備空虛,佟圖賴走了之後幾乎已成軍事真空地帶,輕而易舉的被張大娃佔領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兒。

但開封不一樣啊。

開封是黃河樞紐,是大清國非常重要的戰略支撐點。開封丟的這麼幹淨利索,不僅僅只是在於失去了對黃河一線的控制權,更重要之處還在於徹底打亂了清廷的通盤部署。

開封一丟,黃河以北頓時門戶大開,既無險要的山河阻隔又無雄峻的關卡可守,大旗軍完全可以長驅直入。

“皇上……太后……不是下面的人太無能,是大旗軍太能打……”

這就話根本就是“不是皇軍太廢,而是八路太狡猾”的翻版,氣的太后真想直接衝過去給他一耳光。

開封爲什麼會失陷的如此之快,原因自然有很多,但說法更多。

有人說是因爲軍制雜亂,當初爲了固守開封,在倉促之間調集了很多人馬,彼此之間互不統屬,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完全沒有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的氣勢,焉有不敗之力?

也有人說是後勤不足給養受限,究其根本就是因爲各級官員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導致糧草供應出現了問題,士兵們沒有拿到足夠的賣命錢,自然不肯一力死戰到底。

還有人把開封的戰敗歸咎於“友軍的支援不利”,若是封丘、延津等地的清軍及時支援,肯定可以把大旗軍盡數殲滅與開封城下……

一個個說的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其實全都是事後諸葛亮,他們連開封大戰的具體情形都不知道呢,就開始滿嘴放炮胡說八道了。

“臣以爲,當今之計唯有退守。”就在衆人說着沒有營養的廢話之時,合度終於說了點有用的:“開封一失,全線皆崩,只有速速退守黃河以北。”

作爲重要戰略支撐點的開封都丟了,其他的地方肯定守不住,還不如主動收縮兵力,退守到黃河北岸。

“以延津至陳橋一線,組織防禦……”在羣情惶惶之際,合度卻是一副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鎮定神態:“大旗軍數日即下開封,必有大量敗兵蜂擁北退。雜亂無章輜重全無,毫無約束之下,打砸地方署衙哄搶民間財物之事定然不少,河北諸地一定會伏乞救援之師。不若遣一精幹穩重切又足以服衆之人前往,一來是爲了穩定局勢,再者也可以收攏敗兵潰師以圖再戰。情狀若有所峙,尚能穩住黃河一線……”

開封的陷落,必然引起河北清兵的極大震動,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爲了穩住局面,確實應該派遣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前去住持局勢。

“臣舉薦一人,必可勝任。”

“誰?”

“禮親王之子薩哈林。”

這薩哈林是代善的兒子,努爾哈赤的孫輩,徵蒙古伐朝鮮,頗有能戰之名,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肯定足以勝任“河北總司令”一職。

“就是不曉得禮親王舍不捨了?”

“有何捨不得?”在這個問題上,禮親王代善表現出了非常寬廣的胸襟和氣度:“咱們大清的江山當然要由太祖的子孫還守,縱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亦是莫大榮耀。當此朝廷用人之際,自當奮勇……”

說了一大堆慷慨激昂的話語之後,代善的話風忽然一轉:“當此內憂外患之際,朝廷府庫空虛,國家兵力捉襟見肘,一味求戰終究力不從心。臣以爲,攘外必先安內,內憂不出則外患綿延……”

內憂指的就是豪格,其實就是在暗示阿濟格應該儘快去和豪格決戰,而不是始終駐守在城外按兵不動。

就在衆人以爲代善要對阿濟格橫加指責的時候,老奸巨猾的代善再次轉了風向:“英王始終不敢輕易去平叛,不敢貿然與逆賊決戰,想是出於穩固京師根本之地的考慮……”

大旗軍已經到了黃河邊上,說不準哪天就會兵臨北京城下了,到時候阿濟格怎麼辦?

所以,要想讓阿濟格放心大膽的去平定大清國的內亂,就必須先想方設法的穩住大旗軍。

“近日,大旗軍遣使與臣秘密接觸……”

大旗軍的手能伸到北京城?竟然和代善秘密接觸了?

這句話就好像是一顆炸彈,把所有人都震懵了。

代善卻面色不改的侃侃而談:“大旗軍言及之事,不過是爲了換回史環……”

既然合度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索性不再保密,而是直接公佈出來,讓他抓不住自己的辮子……

史環這個人,作爲欽命的要犯,太后是知道的。但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那李吳山竟然要把她換回去,而且是用洪承疇來做交換。

雖說史環史可法的遺女,名氣很是不,但她能有洪承疇更重要嗎?

李吳山用洪承疇換史環,豈不是虧了?

或許太后還很看中洪承疇,但是對於代善他們這些人來說,洪承疇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罷了,他的死活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史環作爲敲門磚,儘快展開和談。

雖然連代善本人都不看到所謂的和談,但這畢竟是個很不錯的機會。要是能夠談出個結果來自然是最好,只要能保住大清國,就算是做很大的讓步也並非不能接受。就算是和談最終失敗,也可以爲大清國爭取到很多寶貴的喘息之機……

總之,只要開始和談,無論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樣子,都對大清國有百利而無一害處。

對於太后本人而言,能夠把洪承疇這個鐵桿的心腹換回來,也是個很不錯的結果。

“禮親王所言俱是老成謀國之見,不過這合議之事終究關係重大,還要顧及到朝廷的體面,需擇一穩重之人才行……”

都在主動開始和談了,卻還在口口聲聲的說着“朝廷體面”,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法罷了。

“以哀家之意,這兩國合議之事,就交給禮親王辦理好了,皇帝以爲如何?”

坐在龍椅之上的真命天子雖然擺出了一副氣度莊嚴的帝王架勢,其實完全就是個應聲蟲,想也不想的直接說道:“允。”

自從豪格進京之時,代善把太后甩開之後,太后對代善的觀感就差了很多,再也不復以前的信賴和倚重,僅僅只是維持着一個面子上的“政治聯盟關係”,其實這個聯盟早已破裂,不過是自說自話而已。

剛纔那麼痛快的答應了合度的建議,讓代善的兒子去收拾黃河以北的局面,看起來好像是對代善的莫大信任,其實根本就是藉機削弱他在中樞的實力。其實太后的內心深處,甚至很期望代善的兒子能夠死在戰場上……

相較於越來越惡化的局勢,太后反而更關心洪承疇本人,她真的很希望可以用一個的史環把洪承疇換回來。

畢竟洪承疇是她的一條忠犬,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他且又不必擔心會遭到反噬。

現如今,帝黨一系早已離心離德,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裂痕,太后手邊嚴重缺乏能用的人手。要是洪承疇能夠回來,必然會更加的感恩戴德賣力報效,雖然不能從事實上改變什麼,總比回不來要好的多吧?

就這樣,和議的框架基本確定,緊接着又開始商議具體的細節,僅僅只隔了兩日之後,就派遣了一支由三十多人組成的“遣明使團”,試圖用外交手段解決明清之間的爭端……

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十六章噩耗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