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

“改名兒?”李吳山覺得很奇怪,不解的看着張大娃:“爲啥要改名字?”

“老爺,”張大娃故意不稱“大帥”,而是依舊使用多年前在大旗莊之時的老舊稱呼,因爲他覺得這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我覺得吧,俺原來的名字忒土了些。大娃大娃的,一聽就曉得是鄉下的泥腿子。所以就讓劉學究幫俺取了個響亮的大號,叫做張鵬程……”

如張大娃這種出身鄉野的農家子弟,大多沒有正式的名字,都是按照在家的排行隨口叫個名字也就是了。更有甚者,秉承着“歪名好養活”的傳統觀點,父母總是故意給孩子取個很難聽的名字,在大旗軍中,諸如“狗蛋兒”“醜郎”這一樣充滿了鄉土氣息的名號也不的有多少,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

現在的張大娃早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不僅是大旗軍中的高級軍官,還是名動天下的超級戰鬥英雄,他總是覺得“張大娃”這個名字太過於土氣,所以就請劉學究幫他重新取了個響亮的名號——張鵬程。

這個名字取得就是“鵬程萬里”之意,預示着會有一個非常遠大的前程。

張大娃非常喜歡自己的這個新名字,因爲他知道宋時的武穆爺爺就是姓岳名飛字鵬舉。

嶽武穆叫做嶽鵬舉,他張大娃叫做張鵬程,都有一個“鵬”字,古今輝映前後比肩,以後自己定然可以成爲武穆爺爺那樣的大英雄。

除了名姓之外,還應該有一個字。

劉學究說了,大人物的字號都有非常重要的含義,如張大娃這樣的英雄,又是李大帥的嫡系,最好讓李大帥親自給他取一個字,才能更加彰顯身份和榮耀。

“老爺就幫俺取個字號吧,最好響亮一點兒,體面一點兒……”張大娃嘿嘿的笑着說道。

張大娃的這番作爲,讓李吳山很不高興,卻又不好說什麼,提筆在手寫了兩個字交給他。

“憶本?”張大娃捧着李吳山寫的這倆字哈哈大笑:“俺以後也是有名有字的人了,百年之後上了史書也更光彩,憶本,憶本,還是老爺取的名號好……”

李吳山反問道:“好在哪裡?”

“老爺給俺取的名字,當然是好的。至於說好在哪兒,那俺就不曉得了。”

張大娃的文化水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粗通筆墨”,其實那根本就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和很多出身大旗莊的年輕人一樣,他不過是稍微認識些字而已,這還主要是拜劉學究所賜。

以前在大旗莊的時候,每年的冬閒時節,作爲村子裡唯一的“知識分子”,劉學究就會辦“義學”。

劉學究辦“義學”的根本目的當然不是爲了給同村的孩子們傳授文化知識,而是爲了貼補家用。

作爲家中的長子,張寡婦對張大娃寄予厚望,每年都咬着牙拿出幾升穀子送給劉學究,好讓張大娃去讀書認字。

雖然劉學究總是把自己標榜成爲“清流斯文”的讀書人,其實不過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半吊子水準,爲了賺取幾升穀米黑豆而教出來的學生是什麼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張大娃認得“憶本”這倆字兒,若要說出這個兩個字的含義那就真的爲難他了。

“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希望你能不忘根本,明白了麼?”

“明白,明白,”張大娃嘿嘿的憨笑着:“俺的根本就是老爺您吶,俺的一切都是老爺給的。俺這一輩子就跟定了老爺,等俺以後有了子孫後代,就讓俺的兒子跟着老爺的兒子,讓俺的孫子跟着老爺的孫子,這就是根本……”

張大娃的想法,幾乎代表了大半個大旗軍,尤其是當初出自“沿河十三莊”的那一批嫡系元老:我們就是你李吳山李老爺的人,我們是追隨你李吳山一起打天下的,以後的榮華富貴自然就應該落在我們這一批人的身上。我們的子子孫孫和你李老爺的子子孫孫永享富貴……

這是最傳統的想法,單純而又現實。

這樣的想法不能說就是錯了,但卻和李吳山的期望相去甚遠。

“憶本”這兩個字的初衷,就是希望張大娃能不忘自己的出身,你原本就是一個出身寒苦的鄉野少年,不要因爲有一點名聲就忘記了自己的本質……

現在的局面大好,光復北地中興大明僅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到時候必然是要酬功封賞。以張大娃爲代表的這些人,已經開始想以後的高官厚祿甚至是身後之名了——這是幾乎所有老式軍隊的通病。

在經歷了艱難困苦和掙扎求存之後,隨着局勢的好轉就開始追求富貴功名這些個東西。沒有堅定信仰的軍隊,無論多麼忠誠,都始終跳不出這個範圍。若是如此的話,現在的大旗軍和當年的闖軍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人都是有私心的,張大娃他們這些人的想法不能說就是錯的,只能說是沒有達到李吳山的要求,沒有跟上李大帥的腳步而已。因爲李吳山要的不是功成名就,也不是王侯將相,而是更加宏大的東西……

“老爺,”因爲李吳山親自給他取了個表字的緣故,張大娃愈發的感覺到自己就是李老爺的嫡系心腹了:“看這架勢,是要和清廷決戰了吧?”

就在兩日之前,留守在吳山軍校的部分四期生和部分五期生到了高郵,順便還帶過來九十多門炮和一應的補給,幾乎把軍校裡邊能夠用於參戰的人員抽調一空。

現在的形勢如此大好,根本就用不着再行抽調人馬,僅憑江北的這點兵力就足以擊敗清廷了。那些學生們是李大帥的心尖子,剛剛走出學校就走上戰場,就算傻子都可以看出來了。

這是要決戰吶。

一舉掃平整個清廷,徹底光復河山。

不論是戰略格局還是兵力對比,李吳山都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大家都對未來的戰爭持一種非常自信的樂觀心理,都在潛意識裡當做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我的忠心老爺是知道的,能踢能咬能砍能殺,只要老爺讓我做先鋒,一定玩兒了命的打,一直打回老家去……”

張大娃的老家在大旗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第一個打到北京城,先佔住這光復故都的第一功。

李吳山就應該把這肥的功勞留給如張大娃這樣的嫡系,在他看來這完全就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這事兒我還沒有想好,想好了再說不遲。”

“想好不想好的不打緊,只要老爺想着俺就行了……”

李吳山笑罵道:“我有多少事情要忙,哪有那麼多心思想你?趕緊滾蛋。”

張大娃這樣的高級軍官,威嚴漸重,平日裡已有了些“將軍”的架子,也就只有面對李吳山的時候還象個毛頭夥子,嬉皮笑臉的說道:“老爺罵俺幾句,也是不羞的,那俺就想滾蛋了,千萬不能把這事兒交給別人哩……”

“滾蛋,滾蛋。”笑罵聲中,象趕鴨子一樣把張大娃給趕走了。

張大娃前腳剛走,李吳山馬上召開軍議。

這次軍議的規模很,除了李吳山本人之外,只有七個人。

這七個人,全都是吳山軍校第二參謀組成員。

“《天樞》計劃需要再次修改……”

天樞,北斗七星之一,在星相學當中代表着中樞和皇權,以此爲作戰計劃的代號,用意已經十分明顯了:這個作戰計劃的目標就是故都北京。

“是,校長。”作爲第二參謀組成員之一,洛晴天甚至沒有問起原因:“校長想要修改哪些細節?”

“把《天樞》計劃的最高執行者修改爲我本人。”

雖然僅僅只是修改一個具體的執行人,但是對於龐大而又精細的作戰計劃而言,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變。僅僅只是紙面做出的微調和修改就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再牽扯到其他的具體事務,龐大而又繁雜。

攻取北京的《天樞》計劃本已確定下來,卻不得不再次修改,這意味着這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又要延後不少時日了。

在原本的作戰計劃當中,具體負責縱覽全局的根本就不是李吳山本人,而是由洛晴天、沈從文他們七個組成的這個參謀組。

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參謀組足以勝任這個任務,但是現在看來,還是不行。

不是說第二參謀組的能力不行,而是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

現如今北地殘破,清廷內戰打的如火如荼,基本不可能會對大旗軍構成太大威脅。在這種情形之下,李紹、湯江流等人早就找過李吳山了,都是主動請纓毛遂自薦,其實就是爲了爭奪光復故都的天大功勞。

今天張大娃又專門提起這個事兒,搶功的跡象已經出現,這讓本不打算親自率隊出征的李吳山不得不臨時改變了計劃。

只有他李吳山親自出徵,才能平息大旗軍內部的“爭搶軍功”行爲。否則的話,不管換做是誰,都不可能讓張大娃、楊樹林、湯江流等人心服口服,說不得就會橫生枝節。

如張大娃他們這一批高級軍官,多以“大旗軍元老”“李大帥嫡系”自居,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服從幾個學生的指揮調動?萬一鬧出什麼爭端來,就真的耽誤事兒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只有李大帥親自率隊出征,才能壓服住已生出驕縱之心的老部下們。

以張大娃爲代表的大旗軍軍官們,完全就把這次光復故都的軍事行動看做是給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的心思已不是那麼單純了。

與他們這一批人相比,沈從文、洛晴天等學生參謀們則單純的多,他們完全是從戰爭的角度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不摻雜哪怕一丁點兒的私心雜念。李吳山只用了一句話,就剝奪了他們建立功勳的機會,卻沒有絲毫怨言,甚至沒有多問過一句。

戰場不是名利場,戰爭只爲民族利益服務,舍此無他,這纔是純粹的軍人。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們死了我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四十五章 討債鬼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備份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章 銀雀兒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