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

狹義的武昌是一座城,專指府治之地,廣義上的武昌則包括一江之隔的漢口、漢陽,涵蓋上游的東江口和下游的白鹿磯,是一片廣大的區域。

在和方圓一百多裡的範圍之內,敵我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之數。(總兵力和可以直接上戰場廝殺是戰兵是兩個概念,讀者需要區分開來。)

隨着各路兵馬的陸續到來,光是大紅狼部就有四萬之衆,還有左夢庚的三萬多人馬,光是北線了有七萬人馬在對峙,但北邊從來就不是主戰場。

大紅狼也好,左夢庚也罷,都僅僅只是對峙罷了,並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因爲彼此之間都很清楚的知道,這麼多人馬不過來“湊熱鬧”“打秋風”的,真正的決戰一定會發生在東線。

東邊由李吳山親自率領的學生兵才絕對的主攻力量,阿濟格也把何洛會的近四千辮子兵和武昌的兩千多精銳全都壓在了東線……

“阿瑪,吳三桂進京了,還帶着關寧軍。”穿了一件薄薄綾子衫的合度更象是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輕輕的搖晃着一柄白紙扇,頗有幾分斯文儒雅之氣:“是奉攝政王之命入關的,沒有朝廷的聖旨也沒有兵部的調令。這京城已是劇變在即,阿瑪需早做打算。”

吳三桂抵着軍隊進京了?什麼時候的事兒?

“十三日之前。”

山水阻隔南北相亙,還要穿過好幾個戰亂區域,北京那邊的消息傳到湖廣已滯後了十幾日之久。

對於阿濟格而言,這個消息簡直就是石破天驚的一聲炸雷。

就算是政治嗅覺再怎麼遲鈍,聽到這個消息也能察覺到一點什麼了。

若不是攝政王多爾袞被擠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絕不會走這一步棋。

“還是我兒機敏,早早就看出蘊含於京城之內的風雨。若是沒有我兒輔佐,這一次就真的要手忙腳亂了。”素來能征善戰見多識廣的阿濟格越來越倚重於自己的兒子,他已不再把長子合度視爲後生晚輩,而是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大腦:“以我兒的心思,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攝政王與太后的惡鬥,已到了刀刀見血的程度,說不得勝負馬上就要分出來了,阿瑪應該急速北上。”合度輕輕的搖晃着白紙扇子,說的從容不迫:“吳三桂一到,雙方必然會做出激烈反應,到時候無論勝負誰屬,都對阿瑪非常不利。只有提軍北上,震住京城才能保住咱們的利益。”

“帶着軍隊回京城?這好像不合適吧?”

“吳三桂回京難道就合適了?已到了非常之時刻必須要有非常之手段,阿瑪切不可墨守成規束手束腳。”

京城裡的高層惡鬥,牽扯到的利益極大。若是多爾袞勝利了,吳三桂就會空前膨脹,而阿濟格就一定會被邊緣化。要是太后最終戰勝了多爾袞,就只能說明吳三桂叛變了攝政王轉投到了太后門下,到時候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阿濟格了。

無論如何,都要快速北上,就算是鞭長莫及不能回到京城,也一定要把軍隊撤退到黃河以北,對京城保持強大的威懾力和影響力。只有那樣,纔可以完全不管攝政王和太后之間的勝負,隨便找個“回京平亂”之類的消息,行“清君側”之實。到了那個時候,阿濟格就是第二個多爾袞了。

當初沒有和李吳山決戰,就是爲了保存實力,以做好隨時應對京城亂局的準備。事實證明了合度的目光極其深遠,要不然的話,現在的阿濟格應該正在和李吳山死拼,不論能不能戰勝李吳山,最後一定會實大損,再也無力影響大局了。

現在的阿濟格依舊擁有相當的實力,若是一心一意固守武昌,還有很大的機會,但卻一定會失去對中樞的影響力。若是直接放棄武昌,則有可能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成爲多爾袞的繼任者,或者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丟掉整個湖廣,與丟掉大清的控制權相比,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代價。

自從撤離黃石之後,阿濟格就已經有了全盤放棄湖廣的打算。現如今極力收縮兵力,做出一副固守武昌在姿態,其實就是爲了放棄湖廣做最後的準備。

他必須帶着浩浩蕩蕩的人馬回去,要不然的話就毫無意義。

在這個紛爭不休的局面當中,軍隊就是根本,實力決定一切。

吳三桂進京這個事件,給了阿濟格極大的刺激和心理壓力,讓他更加清醒的意識到局勢已緊迫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一次他沒有絲毫猶豫:“好,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合度這個人,看起來有些陰柔隱忍,做事的手段卻是雷厲風行。在得到了父親的同意之後,馬上開始着手辦理。

先是用阿濟格的名義召集何洛會、左夢庚等人進城“軍議”,然後突然提出“放棄武昌”“提軍北上”的戰略計劃。以半脅迫的方式逼着衆人不得不遵從……

湖廣的清軍主力本就聚集在武昌一帶,調動起來非常方便快捷,僅僅過了四天就已準備妥當。

第五日,清軍主力近五萬人馬,從漢口出發,經孝感朝着隨州方向進發,浩浩蕩蕩北上了。

作爲斷後的李國英部率領一萬多人馬緊緊跟隨……

在幾乎所有人的心目當中,關係到湖廣大局的武昌之戰必然血腥慘烈曠日持久,誰也沒有想到阿濟格會在還有一戰之力的情況之下這麼“爽快”的直接放棄武昌。

這一手,連素有戰神之名的李吳山都沒有料到。

阿濟格又一次主動放棄了地盤,讓剛剛清掃完外圍的李吳山撲了個空。

“阿濟格如此急匆匆的朝着西北撤退,絕不是因爲軍事原因……”現在的李吳山根本就沒有那個閒心思去理會阿濟格的動作,他甚至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追趕,更沒有正式進入武昌,而是直接下達了轉向的命令。

親率學生兵、廉金斗部、地支營,包含東線所有的人馬折而向北,與大紅狼匯合。

四日之後,從北線抽調出三個天干營主力和一個直屬隊,浩浩蕩蕩順江而下……

《西江月》作戰計劃提前四十多天完成,李吳山李大帥揮師東進,目標一定是江北的洪承疇。

至於湖廣……則留給了大紅狼、劉春生等人。

李吳山從來就不在乎一城一地的佔領,甚至不在意能不能對湖廣實現有效佔領,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儘可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殺人!

就如同大部分人所料想的那樣,阿濟格和李吳山這兩支具有決定作用的主力軍一走,湖廣就成了軍事真空地帶,局面一下子就逆轉過來,各地的闖軍再次變得空前活躍。整個湖廣完全成爲大紅狼、劉體純、郝搖旗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以大紅狼部氣勢最盛,形勢又一次回到了清軍到來之前的樣子

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四章 銀雀兒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十章 大比賽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八十二章 只爲求財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排除異己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