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

吳三桂回到軍營之後,他手下的那些個心腹部將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懸在心頭的那方巨石終落在了實處:“王爺去了這麼久,我等好不擔心……”

“有什麼好擔心的?”吳三桂冷笑着說道:“擔心宮裡埋伏下了刀斧手?只要太后摔杯爲號就會一擁而上把我給剁了?”

夏國相笑道:“王爺還真的說着了,我們兄弟真的擔心王爺進宮之後就再也出不來了呢,我已急的讓軍隊待命了。若是天黑之前王爺還不回來,就殺進城裡去把王爺搶回來……”

“沒有那個必要,想要對我下手,她還沒那個膽子!”吳三桂口中的“她”到底是指誰,自然不用明說:“只要你們在外邊,她就不敢真的把我怎麼樣了。要不然的話,這京城的天就得翻過來。”

“太后對王爺說了些什麼?竟然耽擱了這麼久?”

吳三桂好整以暇的坐了個穩穩當當,身形雖然矮,卻自有一股大馬金刀的梟雄氣概:“還能說什麼?無非就是虛言恫嚇而已。把嶽託的西大營和蒙古各部的人馬一個擺在我的眼前,想要把我嚇住,嘿嘿……這個女人,心思還是有的,但卻終究只是個女流之輩,格局太了!也就是玩弄一下權術平衡的手段而已。”

在看待孝莊太后的問題上,吳三桂和李吳山的觀點出奇的一致:這個女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實力可言,最擅長的不過是借力打力的手段,玩弄一下權術耍點自以爲是的聰明,卻嚴重缺少深邃悠遠的大局觀。

用西大營和蒙古各部的那點人馬來嚇唬吳三桂,想要實現軍事層面上的平衡狀態,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嶽託的西大營,看起來好像很有幾分威武雄壯的樣子,說破了天去也不過是地方駐軍而已,又怎能和身經百戰的關寧軍相提並論?

野戰軍和地方駐軍,有着本質的區別,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至於說那些雜七雜八的蒙古精兵,不過是互不統屬的散兵罷了。若是吳三桂被這麼點局面給嚇住了,他也就不是吳三桂了。

“不過呢,我進攻這一趟也不算白費力氣。”吳三桂的嘴角勾了起來,愈發顯得臉色陰沉:“太后雖然沒有把我嚇住,卻讓我看的更加清楚了……”

是的,對於京城裡邊波譎雲詭的局勢,吳三桂看的更加分明。

雖然太后虛張聲勢,擺出了一副對吳三桂冷眉相對高高在上的姿態,至少她還有點底氣,還能拼湊出一點實力,又有君臣大義的名分壓着,顯然比多爾袞更有優勢。

現在的多爾袞,雖然還沒有到山窮水盡末路窮途的窘迫境地,但手裡卻已沒有幾張牌可打了。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如此不顧一切的把吳三桂調回來。

從大的方向來看,以然後爲代表以代善老牌勳貴爲支撐的“帝黨”,比多爾袞的攝政王黨要稍微強了那麼一點點,但卻不足以形成絕對優勢。

雙方還保持着一種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

到了這種境地,吳三桂的地位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相對於京城的平衡局面而言,吳三桂已經在事實上成爲“助楚楚興,助漢漢勝”的韓信,無論他倒向哪一方,都會徹底打破平衡,讓勝利的天平出現明顯的傾斜。

但吳三桂終究不是韓信,他從來就不打算“幫楚”,也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助漢”,他的算盤就是另起爐竈,成爲這盤棋局中的棋手,而不是一枚棋子。

再怎麼重要的棋子都不如棋手。

因爲棋子只是任人擺佈,棋手卻可以參與到博弈之中主宰自己的命運……

“攝政王那邊先好好的支應着,無論他說什麼都先答應下來,然後想方設法的擺出一大堆難處。至於說太后那邊……夏國相你想辦法給走走代善的門路,給他們塞些金銀珠玉之物……”

“王爺,賄賂禮親王真的能成?”

“當然不能!”吳三桂笑道:“我只是做一個樣子出來,讓他們以爲我想要改換門庭效忠朝廷,僅此而已。”

“末將明白了。”

對攝政王多爾袞,繼續大表忠心,不停的索要種種好處。對以太后爲代表的帝黨一系,則乾脆做出一副“我真的被太后給嚇住了”的嘴臉,不停的走門子託關係大肆賄賂,就好像他真的想要投靠太后似的……

“我不管是哪一方的勢力,到了關鍵時刻一定會有求於我,到時候怎麼做還需繼續觀望。”

“觀望什麼?”

“觀望湖廣,只要湖廣的那邊有了結果,這京城的局面也就有了結果。在這之前,我們依舊要保持兩不得罪的姿態。”

“我們是外來之兵,恐怕無法長久逗留,王爺不宜長時間等待……”

吳三桂摸着下巴笑了笑:“不會等太久,若我所料不錯,不日之內湖廣就會有消息傳來。”

“王爺何出此言?”

“那李吳山以少兵臨湖廣,只有速戰速決一途可走,他不敢拖延,也拖延不起。要不然的話洪承疇趁虛而入,江南就真的要完蛋了!”

江南的復隆新朝同時面對湖廣和江北兩個方向上的軍事壓力,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一個方向,然後才能騰出手來傾盡全力解決另外一個方向上的敵人。若是拖延日久必然生變,一定會面臨兩線同時開戰的窘迫局面,到時候就真的危險了。李吳山一定會拼盡全力,就算不能順利的攻克武昌府,也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鎖死長江,然後馳援江南。

這是大局,無法改變的大局。

京城的局面取決於湖廣的局面,而湖廣的局面則取決於李吳山,這是一連串的反應方程式,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能不能守得住武昌,其實並不要緊,關鍵是阿濟格還能擁有多少實力。若是他依舊保有相當實力,這京城裡的局面就還能維持得下去。若是一場大敗損兵折將,這京城的立刻就要掀起滔天巨浪,會在一瞬間分出勝負……”

部將馬寶說道:“攝政王與太后鬥法已這麼多年了,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慢慢的磨一陣子才能分個高低出來……”

吳三桂意味深長的說道:“一旦局勢有變,必若電閃雷轟,旦夕之間已底定大局,且等着吧,等湖廣那邊有了消息,這邊就只需要一個偶然事件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八十二章 只爲求財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章 軍閥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