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

“豪格這個人,雖有些心眼兒,卻素有勇名打仗還是很不錯的,若是率部平定江南,定然可以摧枯拉朽一戰而競全功……”眼看着多爾袞已經露出很不耐煩的神色,孝莊太后笑着說道:“我當然知道豪格是存了爭功的心思,卻也是爲我大清的江山考量。”

“我大清入關時日尚淺,北地臣民心懷前朝也是可以想見的事情,更何況前明尚保有江南半壁?豫王大軍頓於揚州久攻而不克,這天下人的心思難免就會活泛起來,剃髮令也就不那麼好推行下去了……”

多鐸攻打揚州並不順利,所謂的平定江南也就成了空口白話,大清到底能不能取代大明也就成了誰也說不準的事情,萬一局面出現反覆大家一定會給自己留條後路,強力推行的剃髮令也就更加的困難重重。

揚州之戰已經和剃髮令聯繫起來,愈發顯得意義重大,也就更沒有理由拖延下去了。

平定江南和剃髮令都是多爾袞的手筆,偏僻這兩件事都進行的非常之不順,若是半途而廢必然會極大影響到了多爾袞的威望:“這體罰易服一事,干係到我大清國本,如今我大清得了這花花江山,必然一力推行到底。那些個漢人穿了前朝的服色留着前朝的髮飾,必然心存前朝不服管束。”

“四川、甘陝的亂民就不說了,這幾日我聽蘇克薩哈說,光是真定、大名各府造反的漢人就有十幾處之多,且全都挑着前明的由頭。雖是無關緊要的疥癬之疾,若是任由他們興風作浪終究會落個疲於應付局面……”

說着說着,多爾袞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就在昨日,鰲拜還在朝堂之上公然頂撞於我,說什麼江南未平川蜀未定,不宜頒行剃髮令,還搬出太宗文皇帝來壓我……”

這剃髮令一事並不是多爾袞的首創,早在清軍入關之前的皇太極時代就曾經頒佈推行,同樣激起關外漢民的激烈反彈,當時的皇太極看架勢不對,馬上就又撤了回去。

鰲拜拿當年的皇太極說事,弄的多爾袞很沒有面子。

“那鰲拜終究是個莽夫,勇猛有餘而見識不足,只知道衝鋒陷陣卻不知朝廷大事。”和以前一樣,每當多爾袞對鰲拜表示不滿的事情,太后就總是替鰲拜講幾句好話:“鰲拜還是有些個忠誠之心的,又是先皇使出來的奴才,攝政王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當初皇太極身死,豪格、代善、多爾袞三系人馬爲了爭奪帝位,鬧的劍拔弩張不可開交,正是這個鰲拜帶刀上殿,死死護住了福林,並且表示出“不立福林就血濺當場”的亡命姿態。

福林能夠成爲大清的皇帝,和鰲拜也有很大的關係,自然會被太后器重。

但多爾袞卻不怎麼在意這些,他始終把鰲拜當做是有勇無謀的莽夫:“崇德年間,太宗文皇帝沒有把剃髮令推行下去,是因爲還有集中全力對抗明廷,不得不暫時放縱漢人,那不過是一時的權益之策。如今這局面早已不同,當然不能一概而論。若是一味的遷就漢人,如何才能彰顯我大清威嚴?”

“我大清治下的疆土,心懷前朝終究是不行的。如今我大清君臨天下軍馬雄壯,再也沒有當初的顧忌。不肯剃髮的一律砍了腦袋,我倒是要看看,剃髮與砍頭究竟哪個更可取?”

“多鐸頓兵揚州城下久攻不克,天下人必定以爲前明還有莫大希望,就連北地的漢人也會生出反覆的二心來。只有動了刀子見了血,把頭髮剃了,才能斷絕他們的僥倖之心,他們纔會乖乖的當咱們的好奴才。”

“就算是有幾個不肯剃的,統統砍了腦袋去。我八旗戰兵橫掃天下,我還就真的不信了,區區幾個不肯剃髮的亂民還能比百萬闖軍更強?”

“再用不了幾日,多鐸就一定可以拿下揚州。江南民風柔弱,到時候傳檄可下……”

太后笑着說道:“全賴攝政王運籌之功,只要平定了江南,我大清這萬世不拔的基業也就穩了。既然攝政王以爲豫王能夠平定江南,不妨再多寬限他幾日看看。至於說山東造反的亂民,便由鰲拜去平定,免得他在京裡阻礙了攝政王的大事……”

把礙事的鰲拜調到無關緊要的山東,確實可以讓多爾袞更加隨心所欲,自然也就應了。

這大清國的局面又一次按照多爾袞的意志運行開來,但他卻知道這個暫時平穩的局面完全取決於多鐸的徵南大軍。

若是能夠迅速拿下揚州進軍江南,自然一切好說。若是多鐸還是拖拖拉拉的在揚州磨磨蹭蹭,必然會激起代善、濟爾哈朗等老牌勳貴的反彈,到了那個時候局面可就不這麼好控制了……

八旗兵馬士氣正昂,摧枯拉朽一般席捲大半個天下,但這大清國卻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平穩。

闖軍主力雖然已被擊潰,卻遠沒有達到讓人放心的地步,巴蜀之地還沒有平定,江南依舊還有前明的半壁江山。和這些外患相比,真正不穩定的因素則在這北京城的內部。

當初皇太極死的太過於突然,缺少一個能夠統領全局的人物,而皇帝福林不過是各方妥協的產物,真正執掌大局的則是各方的實力派。

多爾袞一系當然是最強的,以代善和濟爾哈朗爲代表的老牌勳貴也遜色不了多少。除此之外,還有豪格一系人馬也不甘寂寞。

幾股涌動的暗流當中,反而是以太后爲代表的“帝系”實力最弱,除了作爲太后孃家人的科爾沁之外,也就只有鰲拜等皇太極的嫡系死忠而已。

太后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現在的局面到底有多麼微妙,她甚至知道多爾袞早就有了廢掉福林的心思,並且有這個能力,所以始終做出一副謙卑恭順的樣子,身段非常柔軟姿態也擺的很低,一直都在極力避免和多爾袞正面衝突。

心翼翼的和多爾袞周旋,憑藉女人特有的柔弱和聰慧,心翼翼的遊走在權利爭鬥的漩渦之中,藉助錯綜複雜的局面和盤根錯節的勢力,把相互牽制的制衡之術玩弄的淋漓盡致……

多爾袞已經離去,太后看了看閣角的西洋自走鍾:“時辰已到了,範師傅差不多也應該來了。讓無干的人等都退下去吧,免得耽擱了皇帝的功課……”

那老太監籠着手應了一聲,象往常一樣驅散了宮人,習慣性的站到了門外,就好像是個把門的衛兵!

范文程,皇太極時代的重臣。

在關外的時候,就多獻良策,很多重大國策的指定都有他的參與。自從入關之後,卻少有建樹,而且自稱“年邁體衰”,竟然以次爲藉口離開了權利中樞。

太后很清楚的知道這是范文程的自保之法。

現如今當家做主的是多爾袞,隱然已經是漢臣領袖的范文程很清楚的看到了朝局的微妙,爲了避免自己捲入兇險的高層爭鬥,很明智的做出了明哲保身的舉動。

太后深知此人的能力,所以一力挽留,雖然幾乎卸下了所有的官職,卻被太后強拉着做了福林的老師。

每隔五日,范文程就進宮一次指點福林的功課學業。

當然,這只不過是表面,其實范文程還是太后的謀主。

“虛與委蛇”“示之以弱”“制衡多爾袞”就是范文程幫助太后制定好的方略。

雖然范文程從不參與政爭,其實早已是太后集團的“文膽”級人物了。

太后之所以對范文程言聽計從,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太后本就是范文程的弟子。

太后的漢話、漢文功底全都拜范文程所賜,各種手段計謀也多是經過范文程的指點。

藉着給福林指點功課的機會,其實就要進宮和太后商議下一步的方略與步驟……

時辰不大,范文程果然如約而來。

站在門口的老太監根本就不知道太后和范文程說了些什麼,只是隱隱約約的聽到“蒙古”“山東”“剃髮令”這樣的字眼兒被反覆提及……

這些字眼到底隱含着什麼樣的含義,老太監毫不在意也懶得去想,那不是他應該關心的事情。

以前,這個老太監是太后的貼身之人,他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秘密。現在,太后把他派到了皇帝身邊,自然要肩負起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房門打開了,太后很有禮貌的親自送范文程出來。

老太監下意識的看了看裡面,皇帝福林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很顯然,范文程根本就沒有給皇帝指點功課方面的事情,而是始終在和太后密談。

至於談了些什麼,那就無從得知了。

“鰲拜要去山東了,你去告訴他。”

wWW ¸тtkan ¸¢O

鰲拜要被調到哪裡去,自然會有朝廷的旨意,似乎用不着多此一舉。

太后甚至沒有點這個老太監的名字,但老太監卻很清楚的知道這事兒只能自己去辦,因爲宮裡到處都是多爾袞的耳目,必須做的人不知鬼不覺。他甚至已經領會到了太后的意圖:這是秘事,一定要讓鰲拜提前知道早做準備。

久居深宮的太后勢單力孤,真正可以信賴的人屈指可數,除了范文程這個“文膽”之外,也就剩下一個還算有些個愚忠的鰲拜了。

但是,不管是對范文程還是對鰲拜,太后都有所保留,並非是那種無條件的絕對信賴。政治鬥爭當中,從來就不存在絕對信賴的說法,一切的合作與爭鬥都不過是利益使然的結果。

只有這個老太監,纔是真正的超然物外,是太后絕對信賴的人物……

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七章 姐妹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四章 銀雀兒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