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

就在母子二人敘話之際,外面已傳來陣陣沉重的腳步聲。

聽到腳步聲的福林似乎稍顯緊張,目光中流露出明顯的畏懼之色。

能夠不經通傳候見直闖禁宮之人,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一個人了:攝政王多爾袞。

即便是在這個越來越悶熱的時節,多爾袞依舊穿着那套標誌性的甲冑,腰懸佩刀大踏步的走進來。

目光凌然如電環視四周之後,微一叉手大聲說道:“見過皇帝。”

還不等福林開口,孝莊太后就已盈盈起身先說話了:“皇帝快來見過叔父攝政王。”

面對嚴苛的太后之時,福林偶爾還會頂嘴,但是面對多爾袞的時候,多了幾分明顯的畏懼,規規矩矩的行了個禮,然後安立一旁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多出一口。

多爾袞徑直走過來,看了看案上的書籍筆墨,很是不屑的說道:“漢人的書全都無用之物,只會把自己讀成個呆子。平日以詩詞經要騙一騙那些個想做官的漢人也就罷了,皇帝怎能讀這些個東西?讀來有什麼作用?還不如勤習弓馬刀石……皇帝的身子骨太弱了,丁點兒英武氣概都沒有,如何統領萬千大清勇士?”

“咱們大清以弓馬立國,只要力氣夠大刀子夠銳,就是萬世不拔的基業,以後不要讀這些個沒用的東西了……”

“皇帝一定要仔細聆聽叔父攝政王的教誨,多習弓馬刀石,如叔父攝政王一般的雄壯,纔是好皇帝。”剛剛還勸告福林多讀書,現在卻轉了風向,太后笑着說道:“叔父攝政王是咱們大清的柱石,他的話一定不會有錯。”

所謂的皇帝,不過是個傀儡而已,這大清國真正的主人是多爾袞而不是福林。

福林雖然年紀幼,卻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我府上有幾個布庫,全都是剽悍勇武之人,回頭讓他們進宮來,好好的調教調教皇帝,免得他成了騎不得馬拿不起刀的軟弱之君……”

多爾袞總是往宮裡塞人,連宿衛都是他派來的人,就連那些個宮裡的雜役們都對此頗有微詞,甚至傳出來不少風言風語,但孝莊太后卻不怎麼在意,反而下了嚴旨:嚴謹任何人私下妄論攝政王之事。

“如今我大清開疆拓土,正是銳意進取之際,多少軍政大事等着攝政王處理,今日怎麼有了閒暇到宮裡來了?”孝莊始終面帶微笑禮數週全,就好像是在說起一件無關緊要的事般輕描淡寫:“今兒個朝會上的事情,本就不是什麼大事。要我說呀,皇叔父攝政王的尊號恰如其分,早就應該上了……”

現如今的多爾袞已是叔父攝政王,大清一多半的軍政大權都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心兒裡,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尤顯不足,其實根本就是大清的主宰,眼前的皇帝不過是擺在明面上的傀儡,就連孝莊太后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近日來,有幾個朝臣上了聯名的摺子,想要在叔父攝政王這個尊貴無比的頭銜之前再加一個“皇”字,成爲皇叔父攝政王。

多爾袞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毫不猶豫的否決了這個事情。

但太后卻很清楚的知道這件事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多爾袞本人,所以才“力排衆議”,以自己和皇帝名義要給多爾袞上這個尊號。

“什麼尊號不尊號的,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太后的態度讓多爾袞很滿意,默認了這個安排之後,開門見山的說起了此行的真正目的:“關於剃髮令一事,太后怎麼看?”

剃髮令,本是經過多爾袞首肯的事情,但是現在他卻有些後悔了。

剃髮令一下,激起了漢人的激烈牴觸,甚至有人藉着這個事情攪動風潮,原本已經穩固下來的局面竟然再次波瀾。爲了抵抗剃髮令,很多百姓紛紛加入反清的隊伍當中。

雖然這些人註定掀不起多大的浪花,終究是個不的麻煩。

多爾袞已經感覺到剃髮令下的有點早了,尤其是在還沒有平定江南、巴蜀等地的情形之下,這個看似不怎麼要緊的法令會給統一天下的大業造成很大的困擾。

所以,他想收回剃髮令,至少現在還不能全面施行。

但是,剃髮令本就是他下的,現在又要把拉出來的屎吞回去,威望一定會受損。所以他希望太后能夠出面,先緩一緩剃髮令的執行。

“剃髮易服,本是鞏固我大清根本之事,縱是一時有些難行,也需堅定的執行之下。”孝莊太后依舊面帶微笑:“我大清取明而代之,本就是天意,從我大清的冠服完全就是順理成章之事。若是因爲些許刁民的反抗就朝令夕改,豈不損了攝政王的顏面?如何能讓八旗子弟心服?”

太后很重視多爾袞的剃髮令,並且一意要堅定的推行下去。這個態度,讓多爾袞有點騎虎難下,但很快就釋然了:若是漢人反抗就收回法令,以後大清的法度還怎麼執行下去?既然有人反對,那就把反對之人殺了。八旗雄兵可不在乎多殺幾個人呢!

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再無更改的可能。

多爾袞大馬金刀的坐到了太后的對面,毫不避諱的說道:“我聽說豪格那個傢伙又派人進宮了?是不是又來遊說太后?”

連宮裡的宿衛都是多爾袞的人,這種事情又怎能瞞過他的耳目?

太后笑道:“有這回事。”

“豪格說了些什麼?”

“不過是老調重彈罷了。”太后很直接的說道:“肅王也是憂心國事,見到豫王徵南不順,想要派兵去援……”

肅親王豪格的皇太極的長子,年歲和多爾袞差不了多少,本就和這位攝政王不合,這是全天下的知道的秘密。多爾袞動用權勢強行命令豪格去征伐巴蜀,卻把富庶的江南留給了多鐸,擺明了就是排擠豪格一系人馬的架勢。

但那豪格卻陽奉陰違,始終在路途中磨磨蹭蹭,不願意去征伐巴蜀,反而不斷的派人進宮遊說,想要取代多鐸去平定江南。

完全就是不想多爾袞一方獨大的緣故,不少老派的八旗勳貴都使出了借力打力的手段,竟然公開支持這種論調。其中的代表人物就代善和濟爾哈朗。

代善是隻成精的老狐狸,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公然和多爾袞做對,卻始終在暗地裡推波助瀾。和隱忍的代善相比,濟爾哈朗就顯得有些咄咄逼人了。

這兩個老傢伙一唱一和,分明就是要和多爾袞分庭抗禮的架勢。尤其是濟爾哈朗,處處給多爾袞一系人馬使絆子,真不是個好東西,偏偏多爾袞卻無法在一時三刻動不了他們,真是頭疼的很。

“其實……不光是肅王爲此事憂心,便是禮親王和莊親王也在徵南之事操勞……”宮裡的事情瞞不過多爾袞的耳目,還不如主動說出來:“豫王徵南,頓兵於揚州城下,天下矚目,幾位王爺多操點心,也是爲了大清的萬年基業着想。”

代善和濟爾哈朗這兩個老傢伙,竟然和豪格一個鼻孔出氣了。

“皇帝年紀幼,我又是一介女流,大家理應多多幫襯纔是。咱們大清的事千頭萬緒,總是勞煩攝政王一人,累也累死了……”

“哼!”多爾袞重重的哼了一聲:“多鐸平定江南本就是既定的方略,到了這個時候,代善和濟爾哈朗又出來扯後腿,豪格也是心懷鬼胎,難道太后看不出來?”

當初皇太極暴死,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的厲害,恰恰是因爲代善和濟爾哈朗等老派勳貴出於平衡局面的考慮,才擁立了年幼的福林,從本質上來看,豪格應該算是太后的敵人才對。

“豪格是什麼樣的心思我也能猜到幾分,無非就是攬權罷了。”太后做出一個雲淡風輕的笑容:“我們孤兒寡母的,本無意爭甚麼,也無力去爭。只是這祖宗傳下來的基業卻一定要守住,總不能壞在你我的手中,若是一味爭奪,禍起蕭牆之內,反而不好……”

無論太后的言辭有多麼婉轉,也不管她表現出來的姿態有多麼柔弱,在這個問題上,多爾袞和她的意見空前一致:絕對不能爲了爭權奪勢而讓大清陷入分裂的局面。

現如今福林年幼,根本就是一個各方相互妥協的擺設兒,若是多爾袞硬來的話,必然會激起老牌勳貴的集體反彈,到時候這大清國會不會分裂成好幾個部分是誰也說不準的事兒。

那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豫王能征善戰,實爲我大清柱石。自入關以來,屢屢摧敵破陣,立下無雙戰功。”簡簡單單的誇讚了多鐸幾句之後,話風陡然一轉:“自關外而至山陝,又轉戰河洛、淮泗而至揚州,頓兵於揚州城下屢攻不克,倒也怪不得豫王……”

“千里轉戰,師勞兵疲,便是最鋒銳的鋼刀也早就使喚的鈍了。不如先撤回來修整,由豪格輪換頂上……”

多鐸確實很能打,但卻早已經疲憊成了強弩之末,不如趁這個機會撤下來修整一下,由豪格頂替他完成平定江南的大業。

又是這一套老掉牙的說辭,多爾袞已經聽過好幾遍了。

在平定江南這事情上,多爾袞說什麼也不肯把視爲左膀右臂的多鐸撤下來,那隻會便宜了豪格與代善等人:“禮親王年事已高,早就沒了銳氣,行軍打仗的事情他關心過多少?我看他更善於圈地斂財,在京裡享享清福也就夠了,平定江南之事……我信得過多鐸,還望太后不要聽信讒言……”

“這是科爾沁新貢的奶磚,味道很不錯,最能提神醒腦,我尤其喜歡,專門留了一些給攝政王品嚐,只是恐攝政王不習慣這樣的味道。”太后起身親自斟了一碗濃濃的奶茶遞到多爾袞手中。

多爾袞嘿嘿的笑了兩聲,端起奶茶一飲而盡,斜着眼睛看了看旁邊的福林,意有所指的說道:“太后喜歡的好東西我也喜歡,真是很不錯呢……還是說正事吧。”

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四十五章 討債鬼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七章 姐妹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楚帝王氣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