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慈恩寺

張若鎬心中騰起一股怒意,崔圓借刀殺人之舉他怎麼會不知道,在回紇人距開陽郡還有百里時,朝廷便接到開陽刺史韋寬的飛鴿傳書,當夜內閣便緊急開會決定增派援軍,但崔慶功卻足足晚了三天才到,崔圓用心之險惡已不言而喻。

但在張煥面前他卻不想表露出來,他岔開話題笑道:“我說十八郎怎麼今天才到,原來是走隴右,在隴右可遇到什麼有趣之事?不妨給我講一講!”

“有趣事沒有,驚險之事倒有幾樁,不過現在想想也只能稱爲有驚無險。”說着,張煥便將他們如何救韋夫人,後來又救了韋清之事詳細說了一遍。

張若鎬撫掌大笑道:“如此一來,韋家真要對你感激涕零了,不錯!不錯!有勇有謀,那後來呢?你又怎麼逃脫回紇斥候的追趕。”

張煥笑了笑,繼續道:“我們布了疑陣,讓回紇斥候向東追去,實際上我們卻向西逃,天亮時我們逃到一處山嶺,現在我才知道它叫馬鞍嶺。”

“馬鞍嶺?”張若鎬似乎聽過這個名字,他仰頭思索片刻,臉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他注視着張煥道:“接着說下去!”

“然後我們爲了躲避回紇斥候的搜尋,便上了馬鞍嶺,在下山時無意中發現了藏在山灣裡的回紇軍後勤糧營,後來我潛水進了糧營,一把火便將它們燒了。”

說到此,張煥又想起來酒肆中的傳言,‘崔小將軍單槍匹馬殺入回紇人的糧草重地,火燒二十萬石軍糧’,他淡淡一笑道:“再後來我們去唐軍營報信,是崔慶功接見了我們!”

“果然是這樣!”張若鎬忍不住一陣冷笑,“崔家那小子作惡有一套,卻從沒聽說他能做成一件正經事,我上午和裴相國還談及此事,我們都認爲其中必定不會那麼簡單,原來他竟是奪了我張家的功勞。”

他一擡頭,目光炯炯地盯着張煥,“被人冒功!十八郎可是想讓我來替你討回這個公道?”

“不!”張煥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悠悠笑道:“我倒認爲這未必是一件壞事,家主以爲呢?”

張若鎬一怔,他隨即反應過來,會意地笑了笑,他又沉思了片刻,便再次問張煥道:“你可告訴崔慶功,你是張家子弟?”

張煥淡淡一笑,“他壓根就沒有問我們的姓名!”

張煥忽然想到劉元慶,他遲疑一下道:“崔慶功派偏將劉元慶護送我們進京,我看出他是想殺人滅口,但劉元慶聽到我是張家子弟後,卻將我們放了,惟有此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劉元慶?”張若鎬有些詫異,劉元慶他是知道的,崔慶功手下三猛將之一,他可是崔慶功的心腹,竟肯放張煥一馬,這讓他也難以理解,張若鎬走了兩步,他猛地想起一事,“難道是因爲他!”

張若鎬冷冷笑了一下,看來想對付崔圓還大有人在,他坐下來輕輕拍了拍張煥的手背,眼睛裡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你說得對,既然崔雄想冒功,就讓他去冒,讓他爬得越高越好,此事我不會袖手旁觀,你儘管安心去準備科舉好了。”

.......

今年氣候異常,十二月下旬已到隆冬,長安城本應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的季節,但這些日子卻豔陽高照,使人渾身暖洋洋的,彷彿到了仲春時節,院子裡的幾株蠟梅也被欺騙,爭相綻開了嬌嫩的花瓣。

張煥等人包了一座獨院,十分安靜,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可以靜心讀書,一早,院子裡便傳來林知愚琅琅的讀書聲,他去年已經落榜一次,今年的壓力格外重,若妻子能產下麟兒,自己又金榜高中,那林家就雙喜臨門了,所以來長安已經六、七日,他天天閉門讀書,連在長安服兵役的弟弟林知兵也沒有去探望一下。

今天天氣溫暖,又是出門吉日,趙嚴便決定帶林巧巧去慈恩寺替母親還願,小兩口一大早便收拾好東西,剛一出門,卻迎面見張煥從外面歸來,趙嚴立刻將他拉到一邊低聲笑道:“說老實話,是不是昨晚一夜未歸,去哪裡鬼混了?”

張煥隨手給了他一拳,笑罵道:“你當我是鄭清明嗎?我起牀時你們還酣睡正香呢!”

“和你開個玩笑罷了!”

趙嚴指了指剛剛僱來的馬車道:“我和巧巧要去慈恩寺還願,去病可想一同前往?”

張煥想着自己閒來無事,他欣然地點了點頭,“也好,慈恩寺有玄奘法師遺蹟,一起去看看吧!”

這時,鄭清明正鬼鬼祟祟沿着牆根走來,他一擡頭見張煥與趙嚴正站在門口,嚇得轉身便走,卻被張煥一眼瞥見,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肩頭笑道:“你不是說一路勞累嗎?怎麼這麼早就起牀了?”

鄭清明臉一紅,半天說不出話來,張煥也不再說什麼,他笑了笑道:“我們正要去慈恩寺上香,你也一起去吧!”說罷,也不管鄭清明願不願意,強行拖上他一起向慈恩寺進發。

慈恩寺位於長安萬年縣的昭國坊內,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皇太子李治爲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而擴建爲大慈恩寺,後來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爲上座並主持翻經院,此寺便成爲爲佛教法相宗的祖庭。

雖然時辰還早,但慈恩寺附近已頗爲熱鬧,大多是來瞻仰‘雁塔題名’的士子,這可是新科進士獨有的殊榮,也就是新科進士在塔內題上自己的名字、族譜,以流芳百世,鄭清明呆呆地望着,他久聞‘雁塔題名’之名,不知不覺,他便隨着士子們一齊涌了進去。

張煥也不攔他,帶他來就是爲了讓他收心,看看大雁塔倒也能刺激他上進,他和趙嚴相視一笑,繼續向慈恩寺走去。

相比大雁塔的熱鬧,慈恩寺內倒很安靜,大門處只停着一輛華麗的馬車,十幾個家人無精打彩地在門口候着,看來也有大戶人家今天過來上香。

三人走進院子,老遠便傳來舒緩悅耳的誦經聲,讓人內心寧靜,這時,一名知客僧匆匆上前合掌施禮道:“三位香客可是來敬佛?”

趙嚴亦合掌答道:“兩年前家母曾在慈恩寺佛前許願,今天我與妻子特來爲家母還願,師父可否帶我們去大雄寶殿?”

知客僧遲疑一下,他回頭望了一眼大殿,有些爲難地說道:“現在大殿內正有貴客在上香,三位隨我去客房等待片刻,先準備一些功課如何?”

林巧巧點頭答應,旁邊的張煥卻笑道:“你們去吧!我四處走走。”

慈恩寺號稱長安第一名剎,據說僧人最多時是永徽年間,達三千人之衆,僅做飯的特大鐵鍋便有五口,但從開元后期起,唐明皇李隆基興道教以削弱佛教的勢力,慈恩寺也漸漸走向下坡路,即便如此,慈恩寺規模宏大,有僧侶近千人,層層疊疊佛堂寺院,走了幾圈,便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張煥也不例外,他瞻仰完韋陀像後便迷了路,轉了幾圈,竟到了觀音院裡。

院子裡很安靜,只有一個小沙彌在掃地上的落葉,見張煥進來,他急忙合掌施一禮,張煥向他點點頭,便跨進了高坎。

慈恩寺的魚籃觀音像十分有名,是用一塊白玉完整雕刻,大士一手託淨瓶,一手挑着魚藍,寶相莊嚴、栩栩如生,讓人一見便忍不住有頂禮膜拜的衝動。

觀音像前跪着兩名中年農婦正虔心祈禱,張煥也悄悄跪下,合掌默默唸道:“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請護佑我娘在太原平安無事,請護佑弟子今年科舉金榜題名!”

正在祈禱,忽然院內傳來一個男子的厲喝,“不行!崔小姐要上香,叫裡面的人立即給本公子出來!”

隨即一輕柔的聲音傳來,“楚公子,人有先來後到,我們稍待片刻,又有何妨?”

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24章 玄武門之變(中)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74章 爭兵權(三)第30章 唐兵營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56章 危險邊緣第3章 揮琵琶(中)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9章 千里追獵.第13章 抓把柄(下)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71章 射胡月(四)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44章 斬草除根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32章 慈恩寺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65 章 慢收官第180章 磨刀(下)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59章 兩帝會晤第59章 兩帝會晤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22章 離別日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58章 鳳翔之變(下)第40章 視察工坊第58章 小酒肆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4章 揮琵琶(下)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72章 私塾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87章 長孫家(上)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79章 計中計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73章 爭兵權(二)第37章 綁佳人(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32章 慈恩寺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1章 碎葉截銀(上)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148章 聞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