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崔家主

崔圓今年已近六十歲,他體格胖大,臉頰鏤刻着深深的法令紋,一隻碩大的鼻子分外招眼,但他待人接物溫文而雅,從沒有人見他發過怒,總是掛着一種溫和笑容,尤其受中低品階的小官員敬愛。

這幾日,隴右的戰事頗耗他的心力,錢糧調撥、民夫徵用、軍械製造,乃至於穩定關中民心,抑制米價,每一件小事都需他親力親爲,不過這些比起維護崔家的地位來,又算不了什麼。

從慶治六年起他接任裴遵慶的相位至今已愈十年,按當年七大世家的約定,慶治六年應是張若鎬接任相位,但張家嫡庶之爭使他們家族分裂,張破天繼相位不到一月,八萬河東軍便成了崔家囊中之物,崔圓也將張破天趕下臺,一步踏上了權力的頂峰。

明年便是慶治十六年,按約定將由韋諤接任相位,他崔圓退爲左相,而現任左相裴俊只任戶部尚書,周而復始,七大世家輪流執政,至於大唐皇帝不過是個名義上的君主,並沒有任何實權。

但權力也是一種甜蜜的毒藥,讓他欲罷不能,無論如何,這個右相之位他不能失去,就在崔圓殫精竭慮準備對付韋氏之時,回紇人卻意外地幫了他的忙,他抓住了時機,借回紇人之刀,使韋家本宗在一夜之間消亡殆盡。

事情開始有了轉機,明年韋氏能否執政已經變得模糊,現在需要做的事,是再一次削弱韋家,徹底斷了他繼任相國的希望。

崔圓盤腿坐在幾前沉思不語,要想再一次削弱韋家不是那麼容易,回紇人已經退兵,至少撤到賀蘭山以北去了,沒有外力可借,那隻能從內部來想辦法,最好是能接成強有力的同盟。劍南節度史楊錡年老多病,又是他的親家,可不用考慮;山南王昂最近因爲和張若鎬交惡,從以前暗地倚靠他,變成明目正大地投靠於他,這也可以不用費神。

淮南楚行水勢力微弱,又有王家這個天敵,況且他的嫡長子一直在追求寧兒,這倒是個機會,不過此人頗爲圓滑,也不能太樂觀。

剩下的就是韋諤、張若鎬和裴俊三人,韋諤就不提了,他將是反對自己的急先鋒,張若鎬和他崔圓是世仇,他必然和韋諤站在一起,這也不容質疑。

崔圓最後便想到了裴家,若韋諤接任相位,他裴俊也將丟掉左相,在這一點上,崔、裴兩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有結盟的可能性,只是結盟需要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契機,沉思中,崔圓的筆不知不覺便在眼前的素箋上寫下了兩個字:裴瑩。

這時,門外傳來管家急促的腳步聲,崔圓立刻將眼前的素箋撕得粉碎,算時間,應是二弟崔慶功來見他了。

“老爺!京兆尹蘇震在外求見,說有緊急情況要稟報。”

“蘇震?”崔圓微微一怔,今天是休朝之日,他來做什麼?難道是入城的崔雄出了什麼問題嗎?他隨即對管家道:“帶他到我外書房去。”

崔圓很快便來到外書房,走到門口,只見蘇震在房內走來走去,顯得十分急促不安,他呵呵一笑道:“讓蘇使君久等了!”

蘇震見崔圓進來,趕緊上前長施一禮,“本不該打擾相國休息,但實在是有重要之事要稟報!”

“不急!坐下慢慢說。”

二人盤腿坐下,使女上了兩杯茶,崔圓端起茶杯這纔不急不緩道:“說吧!什麼事?”

蘇震當即將鄭清明的供詞遞了上去,他心裡也明白,崔雄恐怕真是冒功,他見崔圓看得仔細,便揣揣不安地補充道:“雖然這兩個士子都沒什麼後臺,可屬下擔心消息一但傳開,極可能會引發長安十萬士子鬧事,所以屬下建議立即封鎖消息,將那兩人移到大理寺去”

崔圓看着供詞一言不發,他臉上的笑意漸漸地消失了,臉色越來越陰沉,此事他並不知曉內情,他一直以爲二弟不過是將其他軍官的功勞安在其子身上,這倒也無妨,不料竟是奪了一羣士子的功勞,太原張煥、金城辛朗,這麼多敏感的名字,難道二弟竟無動於衷嗎?

崔圓心中異常惱怒,現在正是扳倒韋諤最關鍵的時候,二弟竟惹出這種事,這個把柄若被韋諤抓住,他豈不是前功盡棄?

雖然崔圓心中惱怒,但他臉上卻絲毫沒有顯示出來,他沉吟一下,便對蘇震笑道:“這也不是什麼大事,用不着興師動衆,那兩人就暫時留在萬年縣衙,待我查明情況,若真是崔雄冒功,我便要親自向他們道歉!”

蘇震見相國並不在意,只得尷尬地站起來告辭,“是屬下小題大做了,打擾相國休息,屬下這就告辭!”

“去吧!此事你就不要過問了。”

崔圓一直目睹蘇震背影消失,他臉色忽然一變,立刻低聲喝道:“來人!”

幾名家將當即在門前出現,“卑下在!”

“去!立即將二老爺給我叫來!”

一名家將領命而去,崔圓揹着手走了兩步,他想了想又回頭道:“再派人去平康坊高升第六客棧,將住在那裡面的每一個士子都給我監視起來,尤其是要盯住那個叫張煥的,記住!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得打草驚蛇!”

約半個時辰後,崔慶功匆匆趕來,他是今天上午纔回到長安,和崔圓不同,他根本就沒有將張煥等人放在眼裡,所以劉元慶說路上遇到辛雲京派人來接兒子而無法下手,他也只是責怪幾句便算了,這也難怪,整個戰局都是他控制,十幾個讀書人沒有證據,還能將功勞搶去不成?

“看你做的好事!”

崔圓一見到他,劈頭便是一頓臭罵,“你若想讓雄兒要那功勞也就罷了,爲何還留下後患,放他們進京!”

崔慶功從小就十分害怕崔圓,見兄長髮怒,他趕緊解釋道:“我也曾想殺他們滅口,可裡面有辛雲京之子,我怕殺了反而會引起麻煩,至於雄兒之事,我的軍功簿上寫得明明白白,現場有他遺留的劍,還有不少回紇戰俘都能證明,而十幾個讀書人既然沒有半點證據,就不怕他們翻天去!”

崔慶功的解釋讓崔圓的怒氣略略平息一點,他坐了下來,望着兄弟語重心長道:“你長期在外領兵,很多朝中之事你尚不清楚,比如我爲何命你遲遲不去救開陽郡,借刀殺人不假,可我的目的是什麼?明年我右相之職就要任期屆滿,如何才能連任下去?這纔是我們崔家所面臨最緊迫之事,如果此事你能先和我商量,我會讓你把這個功勞給裴勇,這樣我就能借這個契機融解我與裴俊的僵局,同時也造成裴俊和張若鎬的不合,可謂一石二鳥之計,可惜你偏偏把這個功勞給了自己的兒子,哎!”

崔慶功慚愧地低下了頭,大哥說的這些,他確實想不到,不僅如此,他還因爲裴勇是裴俊的侄兒,根本就不給他立功的機會。

“那這件事怎麼辦?”

崔慶功一咬牙道:“不如趁現在事態未擴大,早一點派兵去將他們抓起來!”

崔圓輕輕地搖了搖頭,“不,事情瞞不過那幾只老狐狸,現在派兵去便是欲蓋彌彰,反而讓人心疑。”

他站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眼睛裡慢慢閃過一抹陰陰的笑意,“既然那張煥連回紇人軍糧也敢燒,那我就不妨和他賭上一賭!”

.......

第69章 射胡月(二)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65 章 慢收官第50章 鳳翔行第41章 公主歸來第5章 張家主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14章 小聚會第15章 不速客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40章 視察工坊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50章 吐蕃贊普的決定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39章 綁佳人(下)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65 章 慢收官第144章 使者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91章 導火線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80章 穩軍心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52章 回紇內訌.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13章 重返西域第87章 長孫家(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168章 抉擇(下)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33章 碎葉風雲(十四)第73章 爭兵權(二)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4章 崔家主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31章 長安行第94章 綾綺殿第12章 抓把柄(上)第166章 機會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