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毒牙

時光飛逝,轉瞬間已然是寒冬來臨。

天空中朵朵雪花飄然落下,令整個天地全都朦膿一片,而那奔流不息的江流似是也耗盡精力,再也難以抵住冬魔的威能,以至於整個江面都徹底凝結住了。

看着窗外之景,餘玠甚是擔心,暗道:“爲何臨安還沒消息?”

彼時蒙古侵入川蜀時候,正是秋季之時,但眼下已然是寒冬時候。

也不知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近幾年的冬天都比以往來的更爲寒冷,爲了保暖人們必須要穿上厚厚的棉襖,才能夠避免被這冰冷異常的天氣所凍死。

但釣魚城建造的匆忙,而且儲備物資也不是很多,尤其是度寒用的棉衣,更是捉襟見肘。

若要滿足城中所有人的需求,實在是難上加難。

爲此,餘玠數度書信送往臨安城,請求派出支援,但臨安城卻久久未曾迴應,着實讓人氣惱無比。

“還在想臨安的事情嗎?”不知何時,王堅出現在了這裡。

“沒錯。”

餘玠點點頭,回道:“雖然此地距離臨安甚是久遠,但按照往常推論,臨安城應當早有反映了。就算是沒有糧餉以及棉衣送來,但至少也應當有信函送來。爲何他們卻毫無反應?”

王堅搖搖頭,苦笑道:“也許他們忘了?畢竟那些人,你應當知曉究竟是什麼貨色。”

“忘了?這怎麼可能!”餘玠旋即驚起,復有辯駁道:“要知道若是這一次,咱們若是無法守住此城的話,那整個川蜀就會徹底淪入蒙古手中。到時候掌握了整個川蜀的蒙古,便可以自背後攻擊臨安。這一點,難道他們就不清楚嗎?”

“清楚?但是清楚又如何?”王堅冷笑一聲,繼續說道:“你也不是不知曉這些傢伙的想法。天理如何?百姓如何?社稷如何?他們從來都不會在意,只在乎手中是否有足夠的金錢,以及是否能夠在黎民頭上作威作福罷了。”說到關鍵點的時候,王堅又是俯身長嘆道:“他們,從來就沒將人民真真的放在心上。”

“你這話說的……”

餘玠拍了拍頭,一臉無奈的看着王堅。

王堅輕笑到:“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

“就算是事實,也麻煩你說的委婉一點。可以嗎?”餘玠無奈回道。

“好吧。不過既然援軍是無法指望了,但你打算如何面對蒙古大軍?”王堅繼續問道。

這蒙古大軍可不是他們南方部隊,作爲長久以來生存在大草原的蒙古人,經常面對的便是這席捲一切的狂風和大雪,這才鍛鍊了他們堅韌的體格和意志,就眼下川蜀一代的冰天雪地,和漠北之上的狂風大雪是根本無法媲美的。

屆時風雪交加,蒙古大軍在趁着這個時候直接攻城,只怕整個釣魚城便沒辦法繼續維持之前的模樣了。

果不其然,於城腳之下,立時傳來一陣槍聲。

伴隨着槍聲,更有無數人紛紛叫了起來,兩人彼此看了一下,也是露出些許疲倦之色。

“敵襲。蒙人朝這邊殺過來了。”

熟悉的聲音再度響徹整個釣魚城,也令那長久以來駐守在釣魚城的士兵倍感懊惱。

然而此刻,他們除卻挺身對抗蒙古之外,便沒有了其餘的道路可言。

只不過,那劃過天空兩道赤芒,卻是讓他們稍感安全。

只需餘玠和王堅在的話,他們還是能夠支撐下去的。

…………

“真冷啊。這年。”

喝了一杯熱茶,蕭鳳眸中泛起點點熒光,折射着遠處的雪花。

進入冬天之後,這川蜀比往常時候要冷了許多,若是這種環境還呆在外面的話,非得給凍死不成。不過這房中早已經被放了火爐,火爐之中那被火焰盡數吞噬的煤炭,正發出“噼啪”的聲音,令整個房間暖哄哄的。

蕭景茂掃了一眼窗外,又問:“確實如此。只是主公,咱們還在這利州繼續等下去嗎?”

雖是已經確定了入川計劃,但是自十月時候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了,自己的主公卻始終未曾出動,實在是讓人疑惑,她究竟在想什麼。

“當然。畢竟現在這狀況,無論如何都不是適合出兵的時候。”放下茶杯,蕭鳳微微頜首。

蕭景茂頓感懊惱,但他資質尚且,卻也不敢擅自觸怒眼前女子,便問:“那咱們什麼時候出兵?”

“別急。總有出兵的時候的。”蕭鳳嘴角微翹,嘴脣忽的開啓,卻是問道:“只是蕭景茂,你覺得今日這冬天,是不是有些不尋常?”

“不尋常?是比往常時候,要更爲寒冷嗎?”蕭景茂神色一愣,復有問道。

蕭鳳又是不禁意之中,隨便的說了一個理由:“沒錯。根據臨安城之中的探子回報,便是臨安城都下起雪來了,雖然只是毛毛小雪,但是你可知曉那臨安城至少數百年之內,都沒下過雪。你說奇不奇怪?”

“臨安城?我確實聽人說過了,那裡今天也下雪了。對此,就連朝中的諸位大臣也認爲此乃不祥之兆,要求當今聖上下罪己詔,並且昭告天下。”蕭景茂眼見蕭鳳提及此事,立刻便恍然大悟,卻是想起之前發生的事情。

若是內陸區域,下雪不過是稀疏平常之事。

但對於沿海之城來說,尤其是靠近南方的江南之地,所謂的大雪卻是稀罕無比,以至於若當真下雪的話,都會被當作凶兆而記載在史冊之中。

之前臨安城下雪一事,便是如此。

“不祥之兆?的確如此。畢竟就連臨安城都開始下雪了,那對於漠北的居民呢?他們那裡,又會如何?”復有擡起頭,蕭鳳滿是戲謔的看着蕭景茂,眸中盡是冷漠之色。

被這一說,蕭景茂腦中立刻竄入之前蒙人狀況,旋即叫了出來:“主公,你是說那漠北也遭遇了同樣的狀況,甚至比往常更遭?”

比之尚且可以靠着儲存的糧食過冬的中原,那漠北之上的遊牧民族對天氣變化更爲敏感。

若是這風吹的大一點、雪下的更多一點,而天氣也更冷一點,那便會導致更多的牛羊因冬天而凍死。牲畜若是死的太多的話,那能夠養活的生命也就少了許多。

爲了奪取能夠活下去的物資,這羣世世代代生存在漠北的遊牧民族只能南下,入侵到長城之中奪取糧食。

因爲唯有如此,才能夠讓他們活下去。

“沒錯。這天氣變化,本來就是籠罩整個華夏之事,絕不僅限於一隅之地。你道那蒙古爲何如此兇殘,但你可知曉這蒙古爲何屢屢南侵?其原因便是在於這些。因爲天氣越發冷酷,而漠北所生產的牲畜也遠遠無法滿足牧民所需,被逼之下只好做出南下決定。”蕭鳳點點頭,回道:“這,便是蒙古帝國建立的最初原因了。”

蕭景茂卻是有些茫然,繼續問道:“但是主公,這和咱們此番入川,究竟有什麼聯繫?”

“當然有聯繫。”

蕭鳳雙眸微動,又是落在蕭景茂身上。

被這兩顆黑眸盯着,蕭景茂卻無半分竊喜,反倒感覺心中滿是寒意,對眼前之人他實在是畏懼的很,若非是不得已根本就不願意來到這裡。

“你應當知曉。咱們這次入川,一者乃是爲了控制整個川蜀,確保我軍後方穩定,二者則是一舉殲滅以蒙哥、郭侃等人爲首的蒙古大軍,進而摧毀對方有生力量。這兩個計劃若是能夠順利進行,那便可真正奠定我軍立國根基,更能有二十年發展計劃。二十年,已經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局面了。”

充滿蠱惑的話,令蕭景茂心有異動,問道:“立國?莫非主公當真打算自立?”

雖是早就知曉蕭鳳早有異心,但蕭景茂卻始終未曾確認,如今從蕭鳳口中親耳聽到立國一詞,不禁感到無比興奮。

他們乃是北人,對宋朝並無分毫感情,所以當初蕭鳳踏入臨安之中行稱臣之舉,着實令軍中之內陷入混亂之中,以爲蕭鳳只求自身榮華富貴,卻是將衆人的未來給忘卻了。

不過在之後建設關中時候,他們見到蕭鳳將自己等人一一安排妥當,方纔放下心來,但那宋朝臣屬一詞,卻向來礙眼,一直都想要將其拔掉。

“當然。”

蕭鳳點點頭,大大方方的承認了下來,眉目之中神采飛揚,自然帶着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

“而且你也見到如今宋朝模樣。那蒙古此番精銳盡出,但也不過是勞師遠征,更是客軍作戰,並無半分優勢。若是宋朝上下認真對待,集全力於一處,未嘗沒有徹底擊敗對方的可能。但眼下已然臨近冬天,卻遲遲未曾動作。如此行徑,又豈有匡扶天下、復興華夏之志?既然如此,那我取而代之,又有什麼不可?”

話中傲氣,彰顯於外。

聽到興奮時候,蕭景茂更是大聲回道:“主公。這一次,定然要那些韃子有來無回。”

“那便好。還有,你務必要記住,此番作戰,並不以攻城奪寨爲能,須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爲主。畢竟那蒙古麾下具是騎兵,來去如飛、着實難纏。只有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殲滅對方,才能夠沉重打擊對方,令對方再無南下可能。”蕭鳳眼見蕭景茂鬥志盎然,又是指導了一句。

對於此戰,她早有諸般設想,而參謀部之中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推算,爲的便是在此戰之中將對方徹底滅掉,而不是如同往常一樣僅僅只是挫敗對方的攻擊罷了。

自潞州起事以來的諸多犧牲,也將從今日開始,展開真正的復仇。

…………

閬州。

“哥哥。爲何那赤鳳軍就在眼前,我等爲何還不進攻?”

一臉懊惱,汪良辰擡起腳,便踹開府衙大門。

“呼啦”一聲,狂風捲着風雪一起涌入府衙之中,讓正在裡面辦公的汪德臣頓感溫度下降數度,不悅的擡起頭看向汪良辰。他起身將門關上,擋住外面的風雪,然後轉身看向汪良辰,問道:“又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這般憤怒?”

“哥哥。你應當知曉,那殺害二哥的兇手就在不遠處的劍閣關。既然如此,那你爲何始終按兵不動?”汪良辰一震雙臂,對着汪德臣便是喝道。

距離攻陷此城,已經過去了數月時間。

而這段時間之內,汪德臣也在蒙哥等人的嚴令下,絕不北上進攻赤鳳軍,只是四處攻打宋軍駐地,順便蒐羅境內物資,好確保軍中補給不斷。

對於這般狀況,汪良辰這個好戰之人自然不滿,故此忍耐到現在,方纔徹底爆發。

汪德臣面色黝黑,冷笑道:“我當然知曉。但是你覺得我們能鬥得過對方嗎?莫要忘了,對方麾下可是有三萬精銳士兵。記住了,不是那些衣衫襤褸、嘯聚山林之中的殘兵敗將,而是個個都身披堅甲、手持銃槍的精銳士兵,並且還配備上千門火炮的鋼鐵戰士。你覺得就憑咱們麾下的不到三千人馬,能夠戰勝對方嗎?而且其首領,更是蕭鳳。此人乃是赤鳳軍首腦,一身清淨琉璃焰深不可測,以你我實力,如何抵擋?”

“但是!咱們就一直窩在這裡,什麼也不做嗎?”

汪良辰一時啞然,復有有些不甘,繼續問道。

“也不盡然。你也知曉如今天氣寒冷,而我們雖是早早備有足夠的冬衣,不懼這嚴寒。但也因爲孤軍深入,糧草消耗甚多,若是不及時補充的話,只怕明年便會糧食短缺。所以你且退下,確保軍中糧草無憂再說吧。”汪德臣吩咐道。

“好吧,我知道了。”

汪良辰雖是接受了,但依舊悻悻不已。

汪德臣也並不在乎,只是一想如今川蜀狀況,又是取過一封書信,卻是在上面一陣揮舞。

喚來信使,讓他將這封信送給蒙哥之後,汪德臣方纔鬆了一口氣,復有凝神望向劍閣方向,暗道:“希望能夠在這冬天未曾度過之前,便能夠順利攻下釣魚城。不然的話,等到那赤鳳軍南下時候,只怕我軍便糟糕了。”

他雖是不明爲何赤鳳軍遲遲不曾南下,但卻也隱隱之中覺察到蕭鳳心思,知曉對方只怕就在等着一個恰當的時機。

而那個時機若是暴露出來的話,那對方便會如同那潛藏在黑暗之中的毒蛇,將充滿毒素的獠牙直接咬在致命之處,然後徹底殺死對方。

第十章驚變第七十六章證據確鑿遭入獄,火災之後謀復興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六十六章議會中暗潮涌動,主席位選舉開始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九十六章恩怨殺陣困仙子,氣衝八荒斷九霄第一百二十章入棋局生死決勝,四方齊亂招迭出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四章清官?庸官?貪官?第五十二章一人擋關開生路,鳳凰涅槃末世劫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二百六十一章聖威難敵第一百三十八章撤軍第一章彈劾?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四十四章辯忠奸,高僧化厲鬼第五十三章來來回回皆徒勞,匆匆忙忙又一圈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五章故友相逢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三百三十八章死路!活路!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六十九章形勢急再論戰事,撤軍起衆人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一百一十二章邯鄲起義(一)第十一章身悲心仁慈,臨街有娃生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一百八十七章冤家路窄第六十章怨隙悄然出,兇手究竟誰?第八十三章噩耗第六十章出事了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十五章身隕開通途,如來定樂土第六十七章兵戈起,全真制三魔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三章定計劃蝸皇爲餌,破封印埋伏成型第一百二十八章爭執中盟約破碎,地宮內屍體遍地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神合一,破碎蒼穹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三百六十六章暗流第一百一十章最新任務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二百五十三章又犯事了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十六章真定府利劍出鞘,入臨城議定抵抗第八十七章念衆生命運難斷,露身份攻勢已開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十二章軍陣鬥武者,八相狼狽逃第十三章佛道辨緣由,全真亦敗走第三十九章再聚首,此生永相隨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一百一十八章仗人勢衆人受辱,擂臺上段陵逞威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四十六章儒學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二十二章攻勢起韃子分兵,雨臨近小麥搶收第三百二十章擁立新君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一百五十八章末途(三)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三百六十八章贈送的禮物第二百六十二章當改之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四百零六章誰知道?第三百二十九章安慶之戰(二)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四十七章兵危急戰事已開,火獄現一人孤戰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二十八章人心易散煙花冷,月冷霜凍論黨爭第十九章叛亂再起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