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奸邪當道、忠良落難

董槐於前方走着,而丁大全則在身後跟着。

眼見遠處那人昂首闊步,僕人低聲問道:“大人,接下來難道當真押着他前去大理寺嗎?”

此番行動,本就是丁大全個人行徑,並無趙昀旨意,若是當真到了大理寺之後,屆時互相對峙之下,定然會導致整個佈局徹底敗露,故此僕人方有這一問。

丁大全也是忐忑,低聲囑咐道:“你且將此事告知翁應弼、吳衍兩人。他們知曉情況之後,自然會助我一臂之力。”

說到這翁應弼、吳衍兩人,也是和丁大全一樣,全都是暗裡藏刀、笑面狐狸一樣的小人,只因爲爲了共同對抗政敵,所以才達成了共同陣線。

那僕人得了消息,立刻便從此地離開。

董槐瞧見這一幕,心生懷疑:“那人,到什麼地方去了?”

“哼。秉承聖人旨意,爲了能夠將你押解到大理寺之中,我可是一宿未吃,如今已然是飢餓難忍,故此方纔令他前去買些吃食了。怎麼了?莫非你也餓了?只可惜,你若是想要充飢,頂多也只能在牢獄之中罷了。”丁大全冷笑一聲,卻將董槐質疑置若罔聞。

董槐雖覺丁大全此行疑竇重重,但苦無證據證明,更不敢貿然衝出此地。

以他修爲,若是當真出手,這裡的人包括丁大全,全都無法阻擋,全因爲董槐一片忠誠,不肯輕易觸犯國朝律典,否則這一趟根本無需走上一遭。

幾人就這般,一路朝着北方走去。

也不知曉走了多遠,此刻遠處已然泛起了白肚皮,一輪紅日已然自天邊躍出,照射萬千華彩。

看着這一幕,董槐更感疑惑,又道:“此地乃是北門,而大理寺則是在東門之處。你爲了帶我來到這裡?”

他對臨安城甚是熟悉,自然知曉大理寺所在之地,然而且看眼下狀況,所在之地卻是位於北門之處,根本就不是通往大理寺的方向。

這般南轅北轍,可不是應該前往大理寺的地方的。

察覺到董槐狐疑目光,丁大全身形一愣,復有衝着前方領路之人喝道:“不是說了前往大理寺嗎?爲何卻是來到此地?”

那領路之人亦是錯愕,渾然弄不清楚狀況,狡辯道:“可是,不是——”

話音剛出,從旁邊卻“嗖”的一聲竄出一人來,照着那人腦殼便是一敲,罵道:“肯定是你這廝昨夜喝酒了,以至於頭暈目眩,帶錯了方向。”

“方向?難道真的是這樣?”

被這一說,那人方纔醒覺過來,搖頭晃腦裝出喝醉酒的模樣來。

其餘人一起起鬨道:“沒錯。定然是你這廝喝醉酒,否則如何會鬧出這種事情來?”

董槐站在一邊,看着衆人表演,卻覺得甚是浮誇,心中便是起了疑惑,問道:“喝醉酒?如此之事,爾等竟然如此敷衍?若是當真錯過了大理寺審判時候,莫說是那衆位皇親國戚,便是爾等,也要到監獄裡面走一遭。”

“哼。你這廝嚇唬誰啊。都一個快要死的人了,有何本領在這裡囂張?”丁大全輕哼一聲,心中卻是緊張萬分。

如今時候,董槐明顯已經懷疑到了他身上,若是再繼續深究下去,難保自己的陰謀算計會徹底暴露。

董槐雖是走在前方,但餘光卻始終落在丁大全身上,對於這人他向來抱有十二分的警惕,爲的便是避免自己會被對方給暗算倒地不起。

“哼!若是陛下,臣拜見都來不及呢,如何可能囂張!倒是你,可知僞造聖旨的罪孽?”話一出,董槐死死看着丁大全的臉色,想要從他的臉上看出點什麼來。

只不過丁大全也算了得,臉上竟然未曾看出絲毫端倪來。

但董槐這一句話,卻也令丁大全額頭冒汗,顯然是心虛極了。

若是繼續下去,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董槐也許便真的會將他的面目給揭穿。

丁大全卻也有些手段,反駁道:“僞造聖旨?你這罪名可真大。不過你說,我若是當真僞造了聖旨,會有什麼罪愆?”

“僞造聖旨,乃是誅九族的大罪。你這廝若當真這膽色,倒也不枉一生逍遙了。只可惜,我朝之中自有天律,又豈會容你在這放肆?”董槐朗聲笑道,聲音宏大,傳蕩數裡之遙。

丁大全深吸一口氣,復有取出之前僞造的聖旨,將其輕輕一抖,便將那捲軸拉開,露出裡面的字樣來:“既然如此,那我便真的告訴你,這聖旨的確是假的。”

“假聖旨?你這廝當真膽大,竟然敢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做出這等行徑?”眼見丁大全坦然說出這樣話,董槐不覺倒吸一口氣,感覺心中有心血莫名涌動。

丁大全哈哈一笑,訴道:“有何不敢?而且現在你也知曉我僞造聖旨之事,那你何不就此離去?如何?”

他這一說,反倒讓董槐心中生疑了,心中又想:“此人如此行徑,實在是太過反常。竟然將這僞造聖旨一事告訴我,更是口出狂言?莫非對方所說之話應該反過來,所以那聖旨可能是真的?”

董槐倒是想要將此事告訴趙昀,但轉念一想,卻有止住腳步。

若聖旨當真是真的,那董槐此舉只怕是意在趕走丁大全,好順勢掌握整個朝堂。

若聖旨乃是假的,那自己雖然可以將此事告訴陛下,但對方到時候定然是死不認賬,至於其麾下的那些狐朋狗友,更是不可能出席做證,也一樣難以直接將董槐定罪。

仔細一想,董槐自陷矛盾之中。

丁大全偷眼看了一眼,立時笑道:“既然這聖旨乃是假的,那我們也沒必要繼續呆在這裡。大家都散了吧。”

一揮手,他直接自懷中取出一些銀子,朝着空中輕輕一擲,地上立刻灑滿滿地的銀兩,又道:“這些銀子,權且送給大家,作爲此番前來的禮品吧。拿到了就各自散去,知道了嗎?”

“丁大人果然是辦事利索,日後如有機會,不如再來找咱們?”

“沒錯。這些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可不是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交子。”

“有這麼些錢,總算可以逛一趟‘迎春院’了。小桃紅,你可得等我啊。”

“……”

那些隅兵全都興奮起來,紛紛彎下腰將這些銀子撿起,從口中道出自己那渴求依舊的東西,然後朝着臨安城之內走去。

董槐在旁邊看着啞然,心中疑惑更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不遠處,丁大全亦是對着董槐屈身一拜,“董大人。既然聖旨是假的,那你也不必前往大理寺了。而我呢,這個時候可要上朝去了,所以也不能在這多等候了。若是有冒犯的地方,還請董先生多多諒解?”話音落,也是不曾理會董槐,轉身便從此地離去,毫無任何留戀。

董槐眼睜睜看着這麼一羣人散開,腦中更是一片漿糊。

“那傢伙所說的,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而我,究竟是去大理寺,還是不去大理寺?”

百般思考終不得解,董槐長嘆一聲,暗道:“罷了。我先去大理寺看看情況,若當真無人知曉此事,那便是丁大全假傳聖旨。若大理寺之內,當真如同丁大全說的那樣,那我便是就此就義,又有何妨?”也不理會那離去之人,他卻是找了一條通往大理寺的偏路,一路朝着大理寺奔去,

丁大全乃卑劣無恥之輩,對於欺騙以及撒謊,那是司空見慣了。

但董槐終究乃是君子,更不可能因他人挑撥,而觸犯國朝法律,所以目前也只有先確定一下情況如何,然後再做準備。

至於今日朝覲一事,他也只有暫時朝後推延而以。

…………

垂拱殿。

昔日莊嚴肅穆的大殿,如今殿上卻有兩人你來我往,說的是天花亂墜。

“翁應弼、吳衍,你們兩人聯袂而來,莫非便是爲了這事?”趙昀看着底下兩人,感到有些頭疼。

這兩人素有名聲,於朝中之內,也是文采斐然,廣播於衆。但今日,他們兩人卻一同前來,所說的卻是關於董槐一事,這一弄自然令趙昀頭疼無比。

畢竟現在正是整頓軍務的關鍵時候,若是在這時鬧出什麼事情來,那可就糟糕了。

而且,趙昀更不知曉如今川蜀狀況還有蒙古攻勢,否則若當真讓他聽到了,只怕他便會整個暈厥過去。

翁應弼立時訴道:“啓稟陛下,正是關於董槐此人。據臣所知,自董槐就任樞密院一職之後,便動用手中權力,數度裁撤軍中禁軍。以至於多年老兵,只能於街道之上流連,終日以乞討爲生。更甚者,還有嘯聚城外,暗中劫奪居民者。便是我朝衙門,也數度遭到他們衝撞。整個臨安城之內,莫不是怨氣沖天。”

“哦?竟有此事?”

趙昀故作驚訝,張口問道。

對於那些禁軍,他其實並無多少感情,之所以會露出這幅悲傷表情,卻也不過是應對朝中士大夫的手段罷了,至於那些禁軍是死是活,他更是毫不介意。

翁應弼點點頭,回道:“沒錯。確有此事。”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還望陛下知曉。”另一側吳衍也是跨步上前,回道:“更爲關鍵的是,董槐此人更是經常於舍中私設學堂,將軍中將官全數集中起來,說是讓他們熟悉熟悉火器使用手法。但根據臣暗中調查,他卻每每趁着這個時候,以諸般手段排擠異己,搭建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此行徑,豈能容忍?”

“什麼?”

聽到這話,趙昀方纔驚起。

對於禁軍還有臨安百姓,死就死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無法威脅到趙昀。

但這私設學堂,排擠異己之術,卻着實令趙昀感到刺眼,畢竟宋朝起家時候,便是得了趙匡胤這勾連之法,否則如何能夠趁着柴榮去世趁勢搶了天下呢?

似是察覺到自己太過驚訝,趙昀連忙坐下,故作寧靜的問道:“此事當真?”

“啓稟陛下。那些被排擠的將領,全都在臣奏摺之中,就等着你過目。陛下若是存有疑惑,大可以將這些人叫來,看看是否爲真!”吳衍自袖中取出一個奏摺,交由董宋臣交到了趙昀身上。

趙昀接過奏摺,掃過了上面一個個名字時候,眉間盡是愁容。

等到看完之後,趙昀“啪”的一聲,將奏摺合上,然後掃了一眼衆人,不覺感到有些不滿,又問:“董槐呢?爲何我今日未曾見到他人?”

“啓稟陛下。臣等不知。”

一行人紛紛搖頭,透着一股茫然之色。

恰逢此刻,於殿外那丁大全已然來到這裡。且看他在董宋臣引導之下走入羣臣之中,然後便對着趙昀鞠躬道:“此番貽誤上朝時候,屬下實在是罪該萬死。”

“罪該萬死倒也不必了。只不過朕想問你一件事情。你知道董槐在哪裡嗎?”趙昀又是問道。

丁大全搖搖頭,復有露出一副苦笑來:“啓稟陛下。臣今日上朝時候,曾見董槐帶着一隊人馬朝着北城之外走去,不知道正在做什麼?”

“什麼?竟有此事?”

趙昀更感驚詫無比,腦海之中那曾經謙良恭順的一位臣子簌起變化,卻是顯得無比的猙獰。

丁大全點點頭,回道:“沒錯。我因爲好奇他究竟所爲何事,所以便在其後面追蹤,故此來的有些遲了。至於那董槐?”搖搖頭,他繼續解釋道:“根據我的猜測,只怕此人早已經是暗懷野心。”

“這,如何可能?”

趙昀有些不敢相信,畢竟董槐可是他一手提拔的,依照常理來說,是斷然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

丁大全搖搖頭,回道:“陛下。可莫要忘了史彌遠之事!昔日時候,史彌遠借除去韓侂冑之事而上位,如此一來也難保不會出現下一個人。畢竟當初時候,便是此人一力主導與赤鳳軍聯盟之事。若是此人依仗赤鳳軍軍威倒逼陛下,到時候陛下又該如何?”

“赤鳳軍?”

趙昀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若以他一生最忌憚的,除了那蒙古,便是以赤鳳軍爲第一了。

畢竟這赤鳳軍可是首開宋朝先河,依靠外軍方纔苟延殘喘,甚至還被迫封女子爲晉王,這些斑斑事蹟若是寫在史書之上,自然令趙昀分外丟臉。

“沒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陛下,下決定吧。”

眼見趙昀露出動搖,三人一起說道。

被這三人一說,趙昀一時恍惚,復有閃過蕭鳳那倔強臉色,隨即光影一閃,卻有變成董槐模樣來,雖是相貌、性別、乃至於年齡皆有不同,但這倔強性情卻如此相似。

他心中立下決斷,“既然如此,那便傳達朕的旨意。撤去董槐官職,革爲平民。“

聽到這話,丁大全、翁應弼、吳衍具是嘴角之處露出一絲得意笑容,具是爲此事而感到高興。

至於外面的董槐就算是當真發現聖旨有假,又能改變什麼呢?

一切,全都已經註定了,改變不了了。

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六十三章獻計策,隱患如何解?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一百零九章汴京內蒙軍撤退,城頭前兩軍交匯第四十章兵發直指榆社城,重回山廟定分途第六十二章守本心,玄功方顯威第三十四章均州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四十一章府衙中,血戰幾人還第六章長安新貌第五十一章全真無奈去,南宋有人來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八十六章北宋遺產第十章驚變第二百七十三章師徒之情第一百六十二章末途(七)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五十七章形式逆,生死再錯位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一百七十三章終路(十一)第七十八章逸軒樓情報到手,錢莊中洽談貸款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第九十六章再相見父子成仇,鬧矛盾兄弟鬩牆第七十一章奪高苑一劍封喉,遇朱豔劍指艮丘第兩百一十三章被認出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二十章傳玄功上下一心,送兄弟情感動天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六十九章奪工廠意圖反抗,商榷中生產爲先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二百六十九章新舊交替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一百七十五章終路(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一百九十五章火箭車第三百八十六章九曜天焰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七十四章貪狼盛白麟解圍,火焰怒難敵淨水第五十章定裝後膛槍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一百九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四百二十二章承天殿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三百五十七章未來之局第六十五章驗屍尋證據,屍體訴真相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二百八十七章來者是客第五十四章又是軍火第七十四章佈陣、闖關、暗局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四十九章傷勢重潤甫潛修,見舊人隱患重重第五十章兵勢再轉進,仲威訴密談第一百一十九章敗虎臣段陵稱雄,問根源方知功績第三十七章奸臣當道害天下,關公一怒斬邪佞第一百三十七章目標蕭月第七十六章鏖戰終突圍,戰事猶未完第二十六章背後意圖第二百九十三章終點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二十六章入隆興佛光普照,濟萬民金身遭焚第兩百一十九章來自朝堂的反撲第五十九章誰是傻子?第九十三章論方案錢莊開啓,問部長決心下定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第五十八章天下事,羣雄紛紛出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二十九章平叛逆黨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十四章聞人訊,江湖波瀾興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四十章慈恩寺第兩百三十七章太子妃第五十八章來人少林寺,再說往前事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六十九章奪工廠意圖反抗,商榷中生產爲先第三百五十六章祖律誕生第一百七十二章消失的龍椅第五十九章戰事絕,衆志擒兇魔第九十二章入川之機第一百零五章緊急中全真相救,成功後變化再起第二百四十章有趣的傢伙第一百三十四章諜影重重第一百二十一章戰略方向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