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

張昭沒從南面的宣武門進城,而是沿西繞行到城北,一路飽覽弘治年間京城近郊的世情風光:市集成片,街巷縱橫,人煙稠密。上午九時許,由北面的安定門牽馬入城。

一路到順天府府學門口。

張昭讓長隨陳康牽着馬在路邊等候,他正要入內尋找李教諭,正好一名青衫小吏急匆匆的走出來,拱手行禮道:“學生前來拜會李教諭,敢問該如何走?”

小吏看看張昭的裝束,再看看張昭隨行的兩匹馬,耐着性子道:“李老大人今日休沐,不在府學中。你往坊中他家裡去尋他。”

張昭謝過,順着小吏指點的路,往府學東的街巷而去。陳康牽着兩匹黃馬,機靈的道:“少爺,幸好我們出門前買了馬。剛纔那小吏要不是見我們有兩匹馬,未必肯說的這麼這麼仔細。”

張昭調侃道:“小康,想拍馬屁可以直白點,我不介意。走吧。自古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

陳康嘿嘿笑着撓頭。

至於張昭是不是預見這一幕所以纔買馬,這就自有他自己知道。

李教諭的住處在順天府府學東的一處衚衕中。張昭帶着陳康一路問着抵達。和門房老僕問詢後才知道李教諭外出訪友,可能要晚上纔回。張昭登記後,留下名帖,帶着陳康離開。

“少爺,現在該怎麼辦?我們回南城客棧?”陳康看着衚衕中的蒼黃的梧桐,氣餒的說道。

張昭搖搖頭,“在附近找個地方歇腳。等李教諭回來。”

如果說正常的備考,他只有10%的概率考中秀才,那麼到李教諭請教八股文技巧、考前押題,大概能把這個概率提高到20%。他不想輕易放棄。

陳康嘆口氣,“好吧。”牽着兩匹馬,跟着張昭到街角一處三間開的酒館。

張昭剛纔過來時就看到這間名叫“四海居”的酒館中有許多書生聚集。吩咐店小二照看好馬匹,當先一步走進去。喧鬧的酒館中不少書生看過來,見是個生面孔,各自繼續閒談。

“將你們招牌的酒菜上幾個來。”

張昭環視一圈,見臨窗的位置都被擠得滿滿當當,心裡疑惑但並沒問什麼,讓陳康坐下,等店小二上菜後慢慢吃着。酒館裡的話題聲飄到耳朵裡來。

只見左手邊隔着的酒桌中,一名身材短小的文士正舉杯暢飲,站着高談闊論:“

蔡朋友,你未免想的太美好。大宗師已經定下順天府的院試時間:十月初十。還有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蔡朋友平日成績如何,難道沒有點自知之明?

便是李教諭私下裡押了幾道四書題,給你你就能考中?府衙中的數據,去年院試報考的童生足有兩千多人,大宗師只錄取五六十人。你覺得你能取中?”

正在被“鄙視”的蔡書生勃然變色,“李子遠,你不願意幫忙就直說,別扯這些話來噁心人!告辭!”說着,拂袖而去。

叫“李子遠”的書生鼻子裡冷哼一聲,神情不屑一顧,端着酒杯,仰着脖子猛灌,模樣狷狂。

張昭心中一動,走過去,邀請道:“這位兄臺請了。不知道可願過去和在下喝一杯?”

他來找李教諭不就是爲了考試的事嗎?要知道,府學教諭是必然會被大宗師抽調參加院試的!

李子遠慨然的道:“有酒喝有什麼不願意的?”跟着張昭過來,示意旁邊的少年(陳康)給他倒酒,說道:“閣下若是要問院試的消息,需得請我喝四海居里最好的竹葉青。”

張昭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道:“請。”

李子遠看看酒杯,鼻子聳一聳,微微吃驚的看向張昭。四海居在京城裡算不得什麼上好的酒樓,但對他們這些窮書生而言卻還是不錯。一壺上好的竹葉青要五十文。

“閣下衣衫普通,不想卻有些家底。”李子遠語氣傲然,悶一口酒,道:“在下和府學李教諭同宗。知道點內幕消息。你有什麼想問的問吧。”

張昭微微點頭,說道:“院試在即,在下正是要問問院試的事。還請李兄講給我聽聽。”

李子遠上下看張昭幾眼,似乎胸有成足,嘴角露出譏諷的笑容,問道:“閣下年紀輕輕,是哪一年過的府試,放榜的成績如何?現在何處就讀?”

張昭坦然的道:“我今年四月過的府試。倒數第二名。現在京西青龍鎮中的明理書院就讀。”

李子遠“呵呵”一笑,奚落道:“那閣下還真是勇氣可嘉。所謂的明理書院我聽都沒聽過,可見水平一般。而以閣下的成績,數月的時間便想考中生員?

未免把我順天府的童生想的太無能了!我當年十四歲過府試,被族中譽爲神童,但八年來連年不中,蹉跎至今。閣下若是想着請李教諭押題,還是趁早死心,早點返鄉吧!押題若是有用,我豈不是早取中。”

李子遠說完,拿起酒壺倒酒,連飲三杯,用衣袖一抹嘴,轉身離開。

陳康不忿的道:“少爺,這…”這矮個書生不僅奚落少爺一通,還厚着臉皮把酒喝光。真是豈有此理?

張昭擺擺手,輕輕的嘆口氣,讓店小二再上一壺酒,酒入咽喉,心中惆悵。

他心中虛幻的“希望”被這個李子遠戳破了啊!明朝的科舉哪有那麼簡單、容易?按照後世的說法,明清時的秀才都有國學大師的水平。而他呢?

他心裡其實有點數。但還是那句話,他掃除了徐郎中的“障礙”,事到臨頭反而要放棄考試嗎?總得試一試的!不然,如何甘心?他儘量在增加勝算。

然而,此時他恐怕不得不想一想這個問題:假設他今年沒中,他的計劃又當如何?

下午四點許,張昭讓陳康去一趟李教諭府上,得知李教諭已經回來,便提着禮物登門拜訪。

李教諭在花廳中招待張昭,寒暄幾句後,捻鬚笑道:“有道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子尚有什麼事可直說。”

府學教諭是從九品的官職。相當於是府學的校長。李教諭五十多歲,一輩子教書育人,私下裡並不刻板,而是很風趣。張昭拜訪他的時間太敏感。

張昭第一次登門拜訪,當日不會貿然就請李教諭給他幾道“真題”。這是基本的人際交往常識。而李教諭隨和的一問,他也不好虛僞的說:“李先生送我一卷時文集,我特來感謝。”

張昭從袖袋裡拿出他最近做的文卷,道:“學生近日寫了些時文,感覺未得要領,特意登門請先生指教。”

李教諭微怔。他其實是準備給張昭幾道題目。至於,是否押中那就不管他的事。這時,禁不住微微頷首,道:“子尚有心向學。這是極好的。隨我去書房。”

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第三百八十四章 營救成功,只是開始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勝之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兩百六十五章 你當這是玄幻嗎?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五百二十三章 將軍百戰死第兩百四十五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三百零四章 湯玄策的人生(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完)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園林暢想第五百五十七章 瀋陽城中(上)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四百零九章 張昭的調整(下)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誘敵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六百一十六章 謠言如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兄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達成一致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六十章 壓制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瀋陽城中(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七十二章 生員(十二)-打臉、逃離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