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

秋夜裡清爽,寂靜的客廳中油燈數盞照着三人的身影。

“唉…”

李子遠長嘆一口氣,打破平靜。他剛剛還以爲張昭說不出什麼東西來,不想張昭的剖析竟然是如此的高屋建瓴,鞭辟入裡,發人深省。他不如也!

李教諭固然不懂政治、軍事,且是傳統的儒家文人,但他明辨是非,判斷得出對錯。很明顯,張昭這番話指出問題的本質。看着張昭,由衷的嘆道:“子尚有王佐之才啊!”

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近日朝廷戶部熱議的統計之法就是出自張昭的手。

換言之,張昭對財政很見地,可以管後勤。再加上今天這番論斷,以他的年齡再磨練幾十年,皇明若以傾國之力滅蒙古,這便是漢相蕭何般的人物。

他定要將張昭的話轉述給李閣老。這麼精彩、精闢的論斷不應該埋沒在他的客廳中,隨風消散。而是要讓其出現在廟堂之上!

張昭忙謙虛道:“先生過譽。”

問題提出,得到解答。席間的氣氛就變得輕快起來。李教諭還破例多喝幾杯。飯後,張昭、李子遠兩人告辭。

從李教諭家裡出來,衚衕中燈火點點。俱是中式風格的院落。梧桐樹、槐樹遮掩着月光。

李子遠走路搖搖晃晃,微醉的樣子,見張昭接過其長隨遞來的馬繮,敷衍的拱手,“子尚,你我就此別過。”

張昭對北虜的看法確實一針見血。但他是一個驕傲的人,沒興趣舔張昭。所以,大家就此別過,日後少見面纔是正經。至於老師說的,要上呈李閣老,關他屁事。

他只是一個無法出仕的童生!

張昭翻身上馬,居高臨下的看李子遠半秒,微微一笑,說道:“我有點事要麻煩李兄。李兄消息靈通,想必對大宗師的履歷有所瞭解。我想知道大宗師出題的偏好。”

李子遠當然知道張昭看他是什麼意思。他上午在四海居里混了張昭一壺酒,這時總得有個交代。只是,見張昭這麼說,心裡有頗爲鬱悶。老師誇張昭好學,哪裡知道這孫子一樣是打着押題的主意啊!

李子遠含糊的道:“我打聽着看看吧。”

張昭笑一笑,補充一句道:“若是消息物有所值,我會考慮送李兄兩罈美酒。”

李子遠眼睛頓時變得清明起來,一改懶洋洋的模樣,仰頭道:“那你且等幾天。有消息後,我們在四海居見面談。”

張昭微微頷首,約好見面時間,打馬離開。他不喜歡給別人當做傻子,所以把話點明。

而這位酒色之徒李子遠挺有意思的。他雖然決定潛心做兩個月的八股文,但增加通過率的事情還是要做。他希望知道北直隸提學大宗師何愈的考試風格。

張昭當晚因城門關閉,在皇城中住了一晚,第二天返回南城客棧,然後潛心學習、背誦李教諭批改後的文卷、時文集。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傍晚時分,夕陽徐徐照落。

陳康從四海居返回,將馬丟給客棧照顧,回到住處小院中,見張昭還在讀書,說道:“少爺,那個李書生還沒消息。我看他就會吹牛、說大話。”

張昭將手裡的文卷放下,擺擺手,“再等等吧。”李子遠這人還是很有點水平的。

陳康道:“少爺,那我們去北城等吧。倒不是我每日跑一趟覺得累。這南城客棧環境是清幽,花銷卻很大。”兩匹馬花掉三十兩,再加上從家裡出來這些天日常的開銷,七八兩銀子都沒了,少爺口袋裡還剩下十幾兩銀子。

張昭拿起茶碗喝一口,笑道:“還是那句話,再等等。”他之所以還停留在南城客棧是在等錢寧。這是一步閒棋。

陳康無奈的嘆口氣。這時店小二在廂房門口露面,說道:“張少爺,有個叫錢寧的校尉來拜訪你。正等在前面大堂裡。”陳康嘴角禁不住抽了抽。

“好的,我知道了。”距離當日來京已是第四天,張昭給了店小二幾文賞錢,吩咐陳康去將錢寧請進來。片刻後,就見錢寧進來。

錢寧年齡約二十六七歲,五官分明,眉如墨畫,眼睛有神。更兼之皮膚白皙,顯得英俊。他穿着件青色罩甲,行走間步履輕盈,蜂腰猿背,雙臂修長。一看就知道身懷武藝。

明史記載:錢寧本來在成化朝的大太監家中爲奴,後來得錢能寵愛,才改姓錢。錢能死後,推恩給他,封錦衣衛百戶。而且,正德皇帝喝醉後喜歡枕着錢寧睡覺。

所以,除開此人會拍馬、會鑽營外,他長的難看是不可能的,反而是容貌更勝常人。

錢寧進屋後,見張昭正站在客廳中,作揖行禮,口中道:“在下見過張相公。這兩日給胡小旗派了個差事,今日才得以抽身來拜訪張相公。”

錢寧很恭敬。這可以說是延續從胡小旗那裡的態度。胡小旗是得到蔣太監的二管家的吩咐,且兼之要糊弄張昭,他壓榨劉、方二人的錢財一分都沒給張昭。所以對張昭很恭敬。

但是,錢寧只要不是傻的,就會明白鬍小旗只是口惠而實不至。而此時,他還對張昭如此恭敬,足以說明此人的城府!

張昭當然不會認爲錢寧在他面前一副小弟般的態度是因爲他地位比錢寧高。他一個小童生怎麼比一個錦衣衛校尉強?裡面的門道,他看得清楚。

張昭並不點破錢寧。能成爲大反派的人要是性格純良,那就奇怪了!這幾日,焉知不是錢寧在暗中觀察他呢?笑着道:“錢校尉客氣,請坐。”

等上茶寒暄幾句後,張昭挑明約錢寧見面的緣由,說道:“我有件事要麻煩錢校尉幫忙。不過在此之前,我倒是有樁賺錢的生意說給錢校尉聽聽。”

錢寧忙道:“不敢當。”但微微前傾的身體,暴露出他的心思。

張昭道:“我這幾日在皇城外閒逛,發現城外的市集中有衙役、青皮惡霸、叫花子騷擾坐商。這一塊,錦衣衛爲何不管起來呢?給每個商家頒發一個門牌,但凡有騷擾,由錦衣衛保護他們的利益。當然,他們要給錦衣衛孝敬。”

話說在整個明朝,要論收保護費,誰收得過錦衣衛?這可是情報組織外加國安!

錢寧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譬如,順天府的捕快在市集裡拿點東西,或者吃頓飯,哪個商家敢要錢?心裡頓時意動。在錦衣衛裡面,會摟錢的人升的快!這於他而言,是大功一件!

錢寧乾脆的站起來,抱拳道:“張相公有什麼事請吩咐。在下一定辦到。”

張昭笑一笑,徐徐的道:“錢校尉,劉、方二人在錦衣衛中交了多少錢纔出去,這和我沒關係。我希望錢校尉幫我澄清一下。”

錢寧一臉恍然大悟的神情。胡小旗不待見他,但他很清楚,其實當日不管張昭來不來,胡小旗都是要放人的。都已經通知到劉、方二人的家屬。

所以,張相公這是對胡小旗不滿,想要藉機拱翻他?要知道,胡小旗沒給張相公分錢,這有些壞規矩。若是上頭知道…。張相公可是蔣府二管家關照的。

胡小旗倒黴,他日子也好過。想到這裡,錢寧躬身向張昭行一禮,恭敬的道:“我懂。請張相公放心!我保證辦妥。”

你要懂纔怪?

張昭心裡搖頭。他知道錢寧想太多,但沒點破。錢寧以爲是他對胡小旗沒分錢不滿。他其實只想撇清關係而已。更重要的是,藉機和錢寧接觸。

至於說,他對錢寧的定位,是旁觀其發展成反派大佬,還是壓制其成長,這看日後的需求吧。身爲一個穿越者,縱然錢寧狡詐,但這點自信他還是有。

他現在只是落下一步閒棋!

見過錢寧的第二天,張昭就得到消息,於上午時到四海居和李子遠見面:他拿到一個關於本次院試非常重要的消息。

“李幽,字子遠。北直隸宛平人,與(李)東陽同族。少有大志,腹有韜略。十三年秋,遇(張)文候於道左。文候生而美姿觀,風采玉立,與客談笑,才華橫溢,每語必中。幽見而心折,遂許驅馳。”

——《新明書》,列傳第十。

第兩百八十三章 對錢寧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六十章 壓制第七百一十四章 戰、和之論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六百六十五章 換你三封信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兩百九十二章 稅務使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終章(上)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自的難題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聚阿城(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七章 劉大戶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五十章 進宮(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軍衛抵達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乾二淨第六百九十九章 蕭敬教太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殺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三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兩百七十七章 休閒數日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