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方來賀(二)

轉瞬間,崇禎四年最後幾天也悄悄的從手指縫隙裡溜走,漢人傳統佳節——春節到了。

中國人對傳統非常看重,尤其是這大人、小孩都盼望的春節了,雖然剛遭了一下雪災,但京城裡節日的氣氛不減,到處都是歡樂祥和的氣氛,而今年的氣氛卻是特列的濃烈,特別的真切,而且還有一年比一年好。

皇宮裡面自然也是張燈結綵,全民動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每個太監或者宮女臉上都似乎帶着滿足的笑容,他們開心的忙碌着,洗刷着,貢獻着自己熱情和努力。

就在大明國內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在興高采烈的準備過一個祥和溫暖的春節之時,大明北面幾大勢力似乎暗流涌動,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料圖得知姐姐泰鬆春節之後就會回蒙古省親,自然賴着不肯走了,說什麼也要跟姐姐一起回去,其實他還是有些擔心索尼那件事,萬一哥哥不相信,到時候還有姐姐幫他證明,如今姐姐身份不同,就是哥哥也不敢把姐姐怎樣,而且大明皇帝還會派軍隊沿途護送,這更加多了一層保護傘,反正晚回去幾天也沒有什麼,正好在南朝花花世界多享受幾天!

林丹汗自然不會輕易的將元廷的傳國玉璽交出來,這個朱影龍也早已料到,這麼大一筆賭注押了下來,如果沒有嚐到一點甜頭,對於一個賭徒來說,無論怎麼樣他都不會輕易把寶全押上的。

所以朱影龍想得到那方元廷的傳國玉璽還需要費一些手腳,當然了,那塊爛石頭對林丹和皇太極責意義非凡,對他來說根本就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就算林丹把傳國玉璽送給他,也不見得他會臣服大明,但是這個東西要真的從林丹手裡轉到自己手裡,一旦消息外露,那林丹汗可就有大麻煩了,隨時會衆叛親離的,這個險太大,林丹不敢隨便就冒。

但是料圖傳來的信息是自己這皇帝妹夫對錢財不敢興趣,稍微有點興趣的就只有戰馬了,唯獨對自己手裡的傳國玉璽還有些意思,這可是自己最後一道籌碼了,一旦交出,等於把自己跟大明捆綁在一起,而他便成全蒙古的罪人,到時候部下不分崩離析纔怪,當初他對料圖這麼說只是讓他到萬不得已或者條件談不攏之時拋出的一個誘餌,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將傳國玉璽送出。

林丹汗的八位翰耳朵中,他最寵幸的是第三位翰耳朵,也就蘇泰,蘇泰不但貌美,而且還替林丹汗生下唯一的兒子,額哲,額哲更是娶了大明的公主,蘇泰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若非排名第一的囊囊也懷有身孕,否則蘇泰早已將囊囊的權勢壓了下去了。

蘇泰出身葉赫部,葉赫部本爲女真三部中海西女真中最強大的一支,與建州女真一直是恩怨糾纏,好的時候雙方聯姻不斷,壞的時候,恨不得治對方於死地,直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葉赫部也併入後金,皇太極的母親就是葉赫部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濟爾哈朗的大福晉正是蘇泰的姐姐,而葉赫部的前身卻屬於蒙古的土默特,而葉赫部首領布揚古臨死前曾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因此這葉赫與愛新覺羅家族的糊塗賬真的是很難算清。

林丹汗最寵愛蘇泰,因此把許多重要機密以及物品也都交給她掌管,傳國玉璽自然也在內,而蘇泰人也本就聰明,許多時候都充當着智囊的角色。

做爲母親,蘇泰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汗位,但是林丹汗畢竟還春秋鼎盛,現在一個不留神囊囊就懷了身孕,要是生下女孩還好,萬一生下一個男丁,那可就不一樣了,以囊囊大婦的身份,定會穩壓自己一頭,尤其囊囊背後科爾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勢力強大,不但與蒙古諸部有聯姻,與後金愛新覺羅更是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而葉赫則是敗軍之將,雖然同爲女真,但手上籌碼太少,大明就成了她唯一的選擇,而且她也沒得選擇,因爲兒子已經娶了大明的公主,她身上已經打下了“親明”的印記了。

八大翰耳朵分爲三大實力,一方自然是以囊囊娜木鐘爲首,一方以蘇泰爲首,還有一方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當然,林丹只要一日還在,無論是娜木鐘還是蘇泰都不敢表現出過多的“親明”或者“親金”,當然蘇泰的有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大明現在跟察哈爾蒙古是盟友關係,她可以名正言順的跟大明的使節官員保持良好的關係,娜木鐘同樣也可以,但她要取得大明的支持就顯得有些先天不足,根本比不上蘇泰“一家人”的優勢,因此娜木鐘要取得優勢,就必須要孃家人的支持,但是孃家人是靠後金的,而後金與察哈爾簡直仇深恨重,因此娜木鐘雖然懷了龍種,依然隱約的被蘇泰壓了一頭。

林丹汗也懶得管這些女人之間的事情,只要她們不出賣自己不出賣察哈爾蒙古,兩個女人怎麼鬥都行,一切靠實力說話!

蒙古人奉行的是“強者至上”的理念,誰能笑到最後纔是勝利者,長勝天是不會挑選一個弱者來做蒙古人的領袖的。

草原上風聲越來越緊,漸漸的一個驚天的消息飛快的在草原上傳播開來,金帳汗國的天聰可汗皇太極要跟察哈爾蒙古林丹大汗開戰了。

一時間小的蒙古部落開始慌張起來,兩虎相爭,必定是打的天翻地覆,到時候遭殃就是他們這些沒勢力、沒實力的在強者勢力夾縫中求生存的小部落了。

一時間,草原上風聲鶴唳,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一次局部的小震盪,如同一根插了捻子的炮仗,不知道什麼時候捻子會點着,然後“嘭”的一聲爆炸開來!

這些當然是有人暗中推波助瀾的,不用說,命人在草原上搞風搞雨的自然是大明瞭。

林丹知,皇太極也知,但是誰都沒有證據,也抓不到證據。

大明想看皇太極和林丹兩敗俱傷,但又不想看到其中一方實力大損,皇太極想要的是滅掉林丹汗,把漠南蒙古征服,同時他也知道明廷是不會眼睜睜的看着滅掉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林丹汗呢,他想統一漠南蒙古,首先想要的是大明能拖住後金,等到他統一漠南蒙古,然後坐山觀虎鬥,看大明與後金打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再漁翁得利。

三方算盤都打的很精,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但是想法都好,關鍵還是要看實力的,三方中大明實力最強,因爲兵多將廣,但缺陷也很大,騎兵太少,野戰最弱,其二是後金,八旗鐵騎銳利無匹,但是攻城雖然不弱,但遇上善守的大明軍隊,也沒有辦法,實力最弱的是察哈爾蒙古,攻城不必說了,幾乎沒有任何攻城器械,但是十萬蒙古鐵騎卻是相當厲害,尤其再獲得不少火器之後,在防守之上加強不少,八旗鐵騎想要一舉攻破察哈爾蒙古的防線也不是那麼容易。

戰場既然設定在草原上,大明註定只能當陪襯,但是一個合格的陪襯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的,這裡面不但要較力還要較心。

皇太極這個人不僅膽大,而且很喜歡用險,就看上一次親征朝鮮,攻佔漢城,策反東江毛文龍後,突然率軍秘密返回,想趁遼東羣龍無首之下,突襲錦州,幸虧滿桂將軍重傷而返,這才讓他功虧一簣。

盛京,又下了一場大雪,天氣極其嚴寒,怕有零下二十幾度,街面上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影,天陰沉沉的,北風呼號,刺骨的寒風肆虐着這座新都城。

金帳汗國,皇宮,崇政殿中數十根嬰兒手臂粗的紅燭的火焰跳躍着,發出輕微的“噼噼啪啪”燃燒聲。

殿首正中金色的龍椅之上鋪着一張巨大的白虎皮毛,上面端坐這一位面目赤紅,樣貌英偉的中年男子,頭戴金冠,身着黃馬褂,一臉凝重的看着下面站着的兩排臣子,一排武將以代善爲首,後面是阿敏、莽古爾泰、豪格、多爾袞等人,一排是文臣,以希福爲首,范文程等人。

大殿之中的氣氛略顯的有些壓抑。

“怎麼都不說話,這麼冷的天朕召集你們來不是來看你們一個個摏在那兒像一個個木樁似的。”皇太極支起身子掃視了殿中的臣子兄弟們一眼道。(更正注:從天命元年開始,也就是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金帳汗國,就黃衣稱朕了,但是卻沒有登基稱帝,所以自稱爲朕,但臣子們還得稱他爲大汗)

“大汗,南明一項視我大金爲心腹大患,這一次謠言一定是卑鄙的南人所爲!”代善一臉氣憤,第一個站出來道。

這一點皇太極何嘗不知道,爲了來年征伐察哈爾蒙古,他已經下令秘密準備了三個月了。

不可能因爲一個謠言而放棄已經決定發動的戰爭的,這是皇太極堅持的原則。

“大汗,臣弟認爲這可能是南明的詭計,目的是爲了讓我們放棄攻打察哈爾蒙古。”多爾袞出列道。

皇太極聽了點了點頭,多爾袞越來越表現出一種大將之才,這是他開心的也是他擔心的,畢竟他的汗位原來是屬於多爾袞的,道:“十四弟說的也有些道理,不過如今的南明皇帝不同了,恐怕不那麼容易揣度了。”

“大汗不必擔心,南人雖然這幾年國內頗爲平靜,皇帝也算的上是勵精圖治,但天災不斷,國力虛耗十幾年,就算與民修養生息,起碼也得幾年甚至更差時間才能恢復過來,而我大金則不同了,如今國力蒸蒸日上,兵多將廣,南人體質孱弱,有先天缺陷,我大金又有何懼?”代善長子嶽託大言不慚道。

“嶽託所言雖然也不無道理,我大金人口雖有百萬,但是南人何止千萬?這又如何能比呢?”莽古爾泰反駁道。

“五叔何必長南人志氣而滅我金人威風呢?”嶽托出言諷刺道。

“嶽託,你……”莽古爾泰氣急,加上身體每況愈下,帶病前來朝議,頓時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

“大汗,南明與察哈爾蒙古是姻親關係,聽說南明皇帝對那位泰鬆公主還算不錯,如果他們之間這一次真的達成什麼協議的話,微臣擔心這會對我們大金極爲不利!”大學士希福忙站出來岔開話題道。

“希福大人未免太過於杞人憂天了,南明雖然與察哈爾蒙古聯姻,可怎比的上我大金呢,想我大金與蒙古各部多有聯姻,大汗的后妃之中也多是蒙古部族酋長之女,大金和蒙古本來就是一家人,南明就嫁了一位公主就想控制蒙古,未免太兒戲了吧!”阿敏嗤之以鼻道。

“父汗,偵知處傳回來的消息,說泰鬆公主,也就是南明皇帝所冊封的康妃將於年後回察哈爾蒙古省親,隨行人員衆多,可能還會有軍隊護送。”豪格掌管戶部,同時皇太極也把大金最機密的秘諜組織交給他統領,這就是偵知處。

當然皇太極不可能就一支情報力量,另外一支更加神秘的情報組織在他最信任的漢臣范文程手中,這一支情報組織中多以漢人爲主,因此情報來源和機密程度遠在偵知處之上,在情報上,豪格負責蒙古各部,而范文程則側重南明,現在南明的情報讓居然讓偵知處搶了先手,這讓范文程臉上有些掛不住,豪格與他暗中爭鬥這是皇太極默許的,但是還從來沒有拿到檯面上,直接公諸人前,豪格這麼做明顯觸到了皇太極的底線。

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6章 探監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7章 刺客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9章 新的一年(四)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3章 時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10章 簽訂協議(一)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9章 青城之戰(四)第11章 張嫣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3章 聖姑(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1章 返回(二)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11章 又是刺客(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9章 步步緊逼(一)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7章 有鳳來儀(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九)第11章 周王(二)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6章 探監第1章 赴遼(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9章 上元燈節(三)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1章 草原來客(四)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2章 出關(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9章 海蘭珠(二)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第12章 強勢介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