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省親之路(一)

過了一年,人又長了一歲,朱影龍都覺得自己好像又成熟了些,整個人看上去也棱角分明瞭許多,當然人也頗爲有一點自戀,因爲,現在宮裡許多美貌的宮女都帶着花癡的眼神不時的偷偷朝他身上瞄來瞄去,搞得他渾身不自在,心道,難道自己越長越帥了不成?

這可是一件好事,爲此他還美滋滋的得意了好幾天呢!

春節過後就是上元燈節,照樣與民同樂,但是這一次身邊卻多了林蓉和李瑤兩人,她們一個是禁軍副統領,一個是貼身的侍衛,同樣有都是朱影龍的女人,安排她們兩個在皇帝身邊,一來是隨行保護皇帝的安全,當然了,這也是到了最嚴重的時候,二來,是看管皇帝的言行,省的出去拈花惹草,再帶幾個姐妹進宮來,現在都已經僧多粥少了!

當然除了這兩女之外,其她諸女都把陪伴朱影龍逛街遊樂的機會都給了康妃,康妃在上元節後就要回草原省親,這一去就是好幾個月,而且康妃回去一次不容易,下一次回去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而她們則幸運了,只要她們高興,隨時可以見到家人,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把時間都給了康妃,連晚上的侍寢制度都暫時停了下來。

朱影龍自然知道諸女的想法,也樂得接受,藉此機會好好的陪陪康妃,也彌補一下感情上對她的忽視。

康妃本就美麗動人,這一得到朱影龍的滋潤和呵護,便更加嬌豔不可方物了。

當得知朱影龍不僅派了大明最精銳的特戰大隊護送她回察漢浩特,還特意的從遼東抽調了兩千鐵騎沿途護送,這下更是芳心嫣然,幸福的如住雲端。

正月二十,是康妃回草原省親出發的日子,料圖臺吉也帶着自己的隨從一同返回。

永定門外,兩千關寧鐵騎嚴陣列待,整齊肅穆,旌旗飄揚,黝黑的鋼甲,殷紅色的盔纓,胯下都是上等的戰馬,雖然這一隻隊伍還沒有經歷過實戰檢驗,但是光從這一往無前的氣勢上看,就足以能夠看出這一支隊伍將會將橫在自己面前的一切敵人撕成粉碎!

兩萬關寧鐵騎,而站在衆人面前的兩千人馬是從裡面十中選一,而且這些士兵都是經歷過血戰的百戰老兵,從他們眼神的冷漠和身上濃烈的殺氣就可以看出來。

儘管他們曾經是步兵、弩兵甚至伙頭軍,但是一旦被挑選進入關寧鐵騎,他們就是戰場上無敵的殺神!

此去蒙古,千里之外,途中不知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所以特戰大隊和兩千關寧鐵騎必須統一指揮,於是朱影龍將這個重任交到剛滿二十的吳三桂肩上,吳三桂經過這兩年的歷練,行事愈發的成熟,再輔助以顏佩偉,康妃一路的安全就有了絕對保證。

而吳三桂此行也不僅僅是護送康妃這麼簡單,他還有秘密任務在身,事關機密,這些是不可能讓康妃知道的。

“皇上,臣妾走了,你要多多保重。”泰鬆緊緊的抓着朱影龍的大手,眼圈紅紅的道。

朱影龍也頗有些離別的傷感,雖然他對泰鬆的愛不是很多,但畢竟也是同牀共枕了三年多的夫妻,不可能一點感情都沒有的,眼睛也不由的稍稍溼潤,眼神柔和了許多,摩挲着泰鬆柔嫩的小手,深情的道:“愛妃此行風寒露宿,路上可要小心。”

“臣妾記下了。”泰鬆展顏一笑,連連點頭道。

又交代了小公主的事情,朱影龍將泰鬆扶上了馬車,然後揮手暫別。

“姐姐,大明皇帝對你可真好!”走了一段路程後,休息時,料圖臺吉跳上泰鬆的馬車,四下打量了裡面華麗的陳設,不由的露出一絲貪婪之色道。

泰鬆剛離開丈夫和女兒,情緒有些低落,眼角還有些淚痕未乾,精神不太好,便不想理睬自己這個掉進錢眼裡又好色的弟弟。

可料圖自己卻是興致高昂,姐姐泰鬆乘坐的這輛馬車他可是從來沒有見過,不但寬敞舒適,而且吃喝拉撒睡樣樣具備,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房子,直把料圖饞的流口水。

“姐姐,弟弟跟你商量個事?”料圖貪婪的心開始活動起來了,掭着臉求道。

“什麼事?”泰鬆有些不悅的道,就因爲料圖在京城乾的那些事,還有討要宮女的事情讓她這個做姐姐的丟盡了臉,好在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不過姐弟倆的感情卻明顯的產生了一道裂痕,但是看在姐弟的份上,又不能不理這個弟弟。

“姐姐,到了草原之後能不能把這輛馬車送給弟弟我?”料圖厚着臉皮求道。

“不行!”泰鬆斬釘截鐵的道,她可是知道這輛馬車的價值,整個大明也不超過三輛,這一次爲了她的安全,朱影龍特地撥給她一輛,平時朱影龍本人都捨不得乘坐,這輛馬車不但防爆、防刺,而且用上了大明至今爲止所有能用上的先進技術,剛纔若不是泰鬆撤去了機關消息總控,像料圖那樣東摸摸,西看看的,早已變成死人一個了,可見這輛馬車的價值了,絕對是有價無市!

“姐姐,不就一輛馬車嘛?”料圖有些不高興道,“有什麼了不起的,你回去讓大明皇帝再送給你一輛不就行了,這輛就送給弟弟怎麼了?”

“我說了不行,就不行,別的什麼姐姐都可以送給你,但是這輛馬車絕對不能送給你。”泰鬆再一次拒絕了料圖的無禮要求。

“姐姐,你不要忘了,你是我們蒙古人,雖然你嫁給了大明的皇帝,但身體裡流淌的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血液,我是你的親弟弟,區區一輛破馬車,我還不稀罕!”料圖怒氣衝衝的下了馬車。

料圖有一個感覺,現在這個感覺更大強烈了,姐姐雖然這一次回蒙古省親,但心卻還留在了大明,留在了那個孱弱的男人身邊,像姐姐這樣的女人,應該是被強大的蒙古人擁有才對,真搞不清楚,爲什麼當初大哥要給大明聯姻,還把自己喜歡的妹妹嫁給了大明的皇帝,只做了一個普通的嬪妃。

馬車之中的泰鬆何嘗不是也有一種感覺,她感覺自己裡弟弟愈來愈遠,離蒙古也愈來愈遠,她似乎已經忘記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忘記了祖先偉大的抱負和黃金家族的榮耀,而不是心裡只有丈夫和女兒的小婦人。

泰鬆的心情是複雜的,回蒙古省親是她自己決定的,但是她現在居然有些後悔自己這個決定是不是對的,回去了又能怎麼辦?以她的聰明又豈能看不出大明跟察哈爾蒙古的關係,她夾在其中是何等的尷尬和爲難,一邊是兄長,一邊是丈夫,這兩個人都不是自己能夠影響的了的,他們的宿命,也許到最後只能有一個存在!

自那日料圖索要馬車未果,幾日下來,不管泰鬆以什麼名義邀見,甚至想主動解釋一下,緩和一下姐弟關係,都沒有成功,因此,泰鬆的心情愈發的沉重起來。

這些自然逃不過隨行護送的吳三桂的眼睛,如果沒有料圖跟隨,朱影龍也不會讓吳三桂暗中監聽泰鬆的言行了,現在這些消息每天吳三桂都會命人飛鴿傳書到京城,朱影龍要隨時瞭解泰鬆一行的動向。

料圖的貪婪和好色朱影龍自然是見識過了,敢向自己索要宮女的人現在才只有他一人,但是他沒有想到料圖會打自己暫時撥給泰鬆乘坐的那樣馬車的主意,如果換了自己是料圖的話,這輛馬車固然會讓他心動,但絕對不會開口索要,因爲就算要到了,這輛馬車到最後也不會屬於自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讓林丹汗看到這輛馬車,會是什麼結果呢?

料圖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擁有這輛馬車!

在大明境內,就算沒有兩千關寧鐵騎護送隨行,也是非常安全的。

按照行程,泰鬆一行兩千多人先要經過九鎮之一的大同,經由大同出關,途經歸化城、趙城,東進路過赤峰新城,然後北上到達察漢浩特,行程兩千多裡,預計需要時間一個多月,如果中途遇上什麼變故,比如雨雪什麼的,可能還會延遲。

就在泰松北上回蒙古省親之時,大明和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通過激烈的談判達成了一些列的協議,雖然這些協議對於歐洲的殖民國家來說只是幾張紙,隨時可以撕毀,但它畢竟標誌着東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也標誌這大明終於走出了陸地的縛勃,正是向海洋進軍。

荷蘭在大明強大的近海海軍面前屈服了,他們作出了極大的讓步,在臺灣南部,除了幾個荷蘭人修建的城市,其他土地,包括當地土著居民都將屬於大明,大明將在臺灣設立府縣,選派官員前往管理教化當地百姓,目前暫歸福建省轄制,而大明則允許荷蘭商船在福建、廣州的泉州、彰化等八個海港登岸,並在泉州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與大明開展茶葉、絲綢、瓷器、香料、皮毛等一系列的貿易,同樣西班牙也獲得上述權力。

大明這麼做也是讓兩國競爭,最大限度的保證和擴大大明的利益。

對於荷蘭在臺灣島上修建的那幾座城池,大明還保持隨時收回的權力,條件是荷蘭不可以與大明爲敵,當然荷蘭擁有這幾座城池的時間也有限制的,如果在九十九年內,荷蘭一直跟大明保持這種友好的貿易關係的話,九十九年後,這幾座城池將會自動屬於大明,如果中途發生什麼不友好的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大明隨時可以使用武力將島上的荷蘭人趕下海,並且收回島上所有城市的控制權。

雖然朱影龍很想收回這幾座城池的領土權,但爲此切斷與歐洲的商路顯然不明知,雖然有西班牙和英吉利可供選擇,但國內發展需要錢,一條成熟的商道是大明目前最需要的,而且自己建設一條商道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朱影龍覺得一方面利用荷蘭的海上成熟的商道,另外一方面藉助西班牙和葡萄牙暗中的力量建設屬於自己的商道,因才才答應了威廉姆斯看起來已經到了實在不能接受的條件。

但是這一些列的協議荷蘭東印度公司會不會同意,這還是個未知數,聽說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到巴達維亞的總督布勞沃爾是個典型的戰爭狂人。

從威廉姆斯的眼神中的擔憂就可以看出,布勞沃爾是不可能答應這些“屈辱”的條約的。

不過打一仗也好,讓這些西方殖民者清醒一下子,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第4章 挑撥(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4章 真相(一)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5章 歸順(二)第5章 真病(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8章 破臉(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2章 精兵簡政(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4章 兄弟反目(一)第10章 通州軍校(二)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6章 救美(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5章 風暴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三)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8章 救人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5章 多爾袞(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0章 吳三桂詐降上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1章 寧遠(一)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5章 歸順(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七)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7章 開戰(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11章 張嫣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三)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8章 破臉(二)第7章 條件(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2章 兵臨城下(二)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8章 交換(一)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5章 選秀危機(二)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5章 梁園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3章 揭開謎底(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1章 停戰和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