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兵鋒直指(二)

且不說朱影龍這個皇帝與徐如瑩母女三人一家團聚,共敘人倫之樂,熊廷弼帶着一百親兵進入陝西盧象升的剿撫大營已經有一個月了。

熊廷弼一到陝西給各鎮發出調將軍令,從遼東抽調過來的左良玉、曹文詔等數位將官,京營新軍也抽調了黃得功、賀人龍等十幾位將佐,邊鎮中也抽調出甘肅甘州總兵楊肇基、遊擊曹變膠等數十位中高軍官,原來洪承疇帳下參將艾萬年、劉成功、柳聞鎮,遊擊王錫歸於李應期、盧象升統領後,現在又全部歸熊廷弼這個新任的湖廣、陝西總督節制,原節制湖廣、四川、陝西的總督朱燮元,改爲只節制四川一省。然後啓用在山西老家賦閒的孫傳庭參贊軍務,厲兵秣馬,從四川、山西、河南等省份調集衛所軍,以補充剿撫大營的軍力,不然等他的大軍出征,李應期和盧象升手上豈不是無一兵一卒去完成朝廷交與他們的剿撫事宜,衛所軍正好充當這個角色。

雖然招安流民爲官軍有一定的難度,但幸好陝西布政使李應期和按察使盧象升蒙朱影龍重用之後,一心一意的撲在了剿撫流民的工作上,朝廷一連出臺許多減免賦稅的政策,在洪承疇時期,更是高舉鋼刀殺了不少貪官污吏,他那個“殺人魔王”的稱號可不止是完全只對流賊的,這樣一來陝西的官場風氣爲之一清,讓接班的盧象升輕鬆不少。

熊廷弼到達陝西之後,李應期、盧象升先後招撫了數十萬的流民,朝廷出錢出糧,給他們劃給土地,推廣種植玉米、番薯等耐乾旱的糧食作物,最早接受朝廷招撫安頓下來的流民已經在夏收中獲利,雖然因爲老天的原因。沒有獲得大的豐收,但他們總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能夠穩定下來地希望,也看到了如今的朝廷與以前的朝廷不一樣了,所以越來越多的流民主動接受朝廷招撫,甚至有附近省份的流民聞訊趕來,這樣一來,頓時給李應期、盧象升兩人造成了大的壓力。因爲人太多了,所以兩人才不斷的上書朱影龍要錢要糧,現在熊廷弼一來,倒是來給他減輕壓力的,他一下子幫他解決五萬人,這筆開銷可算在兵部身上,就不關他地剿撫大臣的事情了,所以熊廷弼要多少人。他在一個月之類就給他調撥齊了,除了兵器甲仗、軍需糧草,幾萬人要吃飯着實讓熊大總督頭疼了一下,他原以爲,招撫流民爲官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已經做到了最壞的打算,卻不料李應期、盧象升給他來了這麼一手,還好這盧象升並不是有意的爲難他。這五萬人的糧草他可以供應,但必須要他歸還,還逼着他簽字畫押,搞得熊廷弼苦笑不得,他還沒有見過這樣的朝廷封疆大吏。

“大帥,朝廷下令從各省武庫調撥的兵器、鎧甲、火器、火藥、鉛彈還有軍服什麼時候到呀?”左良玉被熊廷弼賞識,這次南征湖廣,吳三桂在軍校學習。於是就把他調到自己身邊聽用了,算地上是半個弟子吧。

熊廷弼內心比這個年經的愛將更急,看着穿的破破爛爛的朝廷正規軍,他對這些東西也是望眼欲穿呀!

熊廷弼正好張口斥責左良玉幾句,忽見一親兵護衛急匆匆的跑進來,跪下稟告道:“稟告大帥,京城來了一名便衣大內侍衛,說是有急事求見大帥!”

“大內侍衛?”熊廷弼一愣。驚詫地問道。“驗明身份了嗎?”

“回稟大帥,腰牌、官憑確認無誤!”熊廷弼自己帳下這一百親兵。可都是從遼東大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百里無一的,心疼的袁崇煥直哆嗦,這些人放到普通軍隊當衆,起碼也是個把總。

“把人帶進來!”熊廷弼返身坐回帥位。

“大內侍衛展元浩叩見雄大帥。”

“你有何事要見本帥?”

“請雄大帥摒退左右!”那名叫展元浩地大內侍衛擡頭看了一眼站在熊廷弼左側的左良玉道。

熊廷弼思量了一下,看了左良玉一眼道:“左良玉!”

“標下在!”

“你暫且退下,本帥與這位展侍衛有話要談,命令閒雜人等不得靠近中軍大帳半步!”

“是,標下領命!”左良玉俯首抱拳道,然後轉過身去斜眼瞥了跪在帥案之前的展元浩一眼,似有許多疑問,但軍令已下,他還是快步走出了中軍帥帳。

展元浩聽的左良玉遠去的腳步聲,於是從懷中掏出一份密信道:“小人奉我們統領周大人之命,前來給熊大帥送信。”

熊廷弼走下來接過密信,除去錫封,展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急忙俯身攙扶道:“展侍衛請起!”

“謝大帥!”周元浩站起來道。

“皇上讓我提前十日南下,究竟朝中出了什麼事情?”熊廷弼不解的問道。

“皇上駕臨通州軍校,在回來的途中遇到刺客,幸虧統領大人以人代替皇上,皇上這才倖免於難,皇上借這個機會,決定假裝重傷,麻痹敵人的戒心,爲地是讓大帥出其不意的突襲武昌取得成功。”展元浩道。

“皇上此舉似乎過於冒險了,萬一北面的皇太極得知皇上傷重,豈不是會撕毀和平協議,邊關重起戰火?”熊廷弼擔心的道,他內心更加擔心朝局的動盪和弄巧成拙。

“元浩只負責傳信,其他的事情元浩並不知情!”展元浩俯首抱拳道。

“如此,你現下去休息一下,然後回京覆命去吧。”熊廷弼道。

“皇上還有一個口諭,讓元浩傳給大帥!”

“什麼口諭?”

“皇上說,各省的兵器,盔甲還有火器、火藥、鉛彈軍服已經隨各省衛所軍啓運,大約十五日後就能到達大帥的大營,還有皇上特地給大帥調來兵工廠新鑄造地大炮二十門,也隨行起運,本來這二十門大炮是要運往遼東地,現在全部撥給大帥,除了新式火槍之外,各式地雷炮、手雷炮等火器優先調撥給大帥,希望大帥能夠旗開得勝!”

熊廷弼一聽,頓時緊蹙的眉毛一下子就撫平了,臉上頓時有了喜色,有了火炮,再堅固地城池他都能攻下了,洞庭湖水師的那點舢板船,更加不堪一擊,他焉能不喜出望外。

還是作國丈好呀,換了別人,皇上或許也會全力的供應,但恐怕不會如此偏愛,簡直快把家底都給他了,這樣的仗再打不贏,他熊廷弼真的是羞愧的要找條地縫鑽進去了。

除去這些東西在路上的時間,真正留給他讓將士們熟悉手中的兵器和各種火器的使用就只有五天時間,好在他的手下將佐都是常年在邊關作戰的,先可以對下面進行理論講解,以各種替代物進行訓練,盧象升給的兵員素質也都不差,有的還是以前戍邊的將士,雖倉促成軍,但比烏合之衆還是高了那麼一點點,經過先前一個月的順利,也拿着雜七雜八的兵器與誓死不投降朝廷的流賊打過幾仗,算是鍛鍊過,基本上不會上了戰場就腿腳發抖的那種,一旦發現,直接找盧象升換人,這樣搞下來,除了穿的五花八門,破破爛爛之外,當流民四處搶掠的痞氣和匪氣逐漸被消磨,正規官軍的模樣初見雛形。

雖然一個個看上去瘦不啦嘰,身子骨可是硬邦邦的,他們都是從災荒年景裡活下來的,能活下來的都是生命力和韌性最強的,只要給了他們飯吃,給他們衣服穿的暖,並且立下軍功可以升職,光宗耀祖不說,再給他們種種榮譽以及許許多多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死後家人還能得到高額的撫卹,並且名字還能永久的受後人的香火,從他們炯炯有神的目光中,熊廷弼看到的不是一支烏合之衆,而是一支雄師勁旅。

出征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着,因爲要提前出征,所以訓練任務逐漸加大,熊廷弼將五萬人馬編成十個營,分別以第一營到第十營命名,分諸將統領,甘州總兵楊肇基爲自己副手,孫傳庭參贊軍務並領額外加編一營三千人馬負責後勤保障,這樣簡單方便,更加容易指揮,尤其是將兵之間的磨合期太短的情況下,搞的太複雜不利於指揮。

魏忠賢已經猜到雄霸的真實身份,故而對朱影龍遇刺重傷一事產生懷疑,因爲朱影龍幾個月前假意調走袁崇煥,迷惑麻痹了建酋,發動突然襲擊,收復錦州,逼其簽訂和平條約的,熊廷弼先到的陝西,大量徵召流民建軍,所圖昭然若揭,必定是的爲了南下來打自己,所以他下令內緊外鬆,對朱影龍遇刺重傷只是不痛不癢的迴應了一下,南京朝堂之上爭吵了一番,並無實質性的東西,着實讓朱影龍納悶了一下。

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6章 救美(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6章 定計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2章 演變(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9章 步步緊逼(一)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上架了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6章 張榜求醫(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1章 早朝風波(二)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2章 人才第6章 特種作戰(三)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9章 無奈紫荷(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12章 袁崇煥(二)第9章 主動權(二)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5章 風暴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7章 夜審(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2章 盛京風雲(六)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3章 聖姑(一)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7章 刺客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9章 海蘭珠(三)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10章 秦淮(二)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7章 條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