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

熊廷弼率三萬三千大軍一路向寧遠進發,但是大軍剛過前衛,他便下令大軍紮下營盤,修築防禦工事,這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大軍便不走了,屬下衆將,包括前鋒營的吳三桂都摸不着頭腦,正所謂救兵如救火,走到半道上停下來這算什麼意思?

衆將不明情由,簇擁着軍中新貴吳三桂一齊來熊廷弼的中軍帥帳,想問個清楚。

熊廷弼在遼東之時跟皇太極亦有幾次交手,對皇太極是相當的瞭解,皇太極的雄才大略他非常清楚,雖然他在努爾哈赤面前表現的也不是很搶眼,但就因爲這樣,他對皇太極能夠穩坐四貝勒的位置的能力一點都不懷疑,四個人當中他最年輕,野心最大,而且狡詐多端,朝廷派出援軍馳援寧遠,他豈會收不到一點消息,必然會派軍中途攔截,萬一山海關中有後金的間隙,把關中自己帶走兩萬五千精銳的消息通報給他,以皇太極喜歡冒險的性格,必然會派一支精銳的偏師繞過自己,南下山海關,所以他的大軍不能走的太遠,保證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馳援山海關,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更是爲了抵禦後金強大的騎兵,這是一場無法預知之戰,只要過了明天,如果皇太極的精銳騎兵還沒有出現的話,那麼他就要回師山海關了。

吳三桂等諸將求見,他自然知道這些人是不明白自己的將令而來的,吩咐親兵將人帶進來。

“大帥,爲何突然在此處停下,救兵如救火,如今寧遠危在旦夕,大帥爲何不快些行軍,好解寧遠之圍呢?”偏將尤世威第一個站出來着急的詢問道,三屯總兵尤世祿是他的哥哥,現在就被困在寧遠城內,叫他如何能不急?

帳中諸將都是一副不理解的模樣看着熊廷弼,每個人臉上都寫着想知道答案的渴望,吳三桂更是一張稚嫩的臉脹的通紅,在山海關內眼前這位雄大帥與滿桂大帥聯手清洗了四鎮中不聽話的庸將,並且以山海關之兵代四鎮之兵援遼,這一手已經讓年紀輕輕的吳三桂佩服的不得了,內心對熊廷弼已經起了敬畏之心,他相信大帥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目的。

“本帥知道你們心中急切,想早一點解除寧遠之圍,不過解圍也不能不顧一切的衝殺過去,眼下我們的兵力加上寧遠城中的兵力相加起來和皇太極的兵力基本相當,我軍不善於野戰,皇太極兵鋒勢盛,就這麼莽莽撞撞的過去,基本上毫無勝算可言,皇太極本來就想誘使山海關出兵救援寧遠,然後他好派偏師輕取山海關,然後前後夾擊將我們吃掉。”熊廷弼的看法與袁崇煥是不謀而合,而皇太極從內線得到山海關內兵將都是從內地臨時抽調,精銳的守軍出關馳援寧遠的消息之後,頓時欣喜若狂,馬上密令正黃旗副都統圖賴又率一萬精兵尾隨跟過去了,兩萬精銳的騎兵全部歸莽古爾泰統一指揮,目標就是中原的門戶山海關。

“皇太極困住寧遠圍而不攻,目的一是困死寧遠,袁大帥缺衣少食,到時候餓的不行了,自然不攻而下,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誘使山海關內的守軍馳援寧遠,因爲朝廷發生巨大變故,就算能抽調的兵馬也不會很多,這樣一來關內兵力大大的削弱,他派一支偏師悄悄的繞過援軍,等我們到達寧遠城下之時,這支偏師就會兵臨山海關下,到時候皇太極必然會竭力的拖住援軍,不讓其回援山海關,就算這支偏師打不下山海關,以騎兵的機動力,前後夾擊吃掉援軍還是輕而易舉的,到時候不管是寧遠,就是關外都已經是皇太極的天下了。”吳三桂這一通如倒豆般的分析,讓帳中諸將頓時感到身上升起陣陣寒意。

“大帥英明,屬下等服了!”這些將領原本也不服這個空降過來的主帥,只是他們是滿桂和祖大壽手下的兵,軍紀嚴明,由不得他們不聽熊廷弼的,這些將領中也有幾個是見過熊廷弼的,還在他手下出過力的,不過熊廷弼相貌大改樣,一改以前豪爽的性格,變的有些沉默寡言了,這個轉變也是朱影龍影響他的,做爲一個統帥不僅僅要有過人的智慧,過硬的軍事素養,更重要的是要有比常人難以達到的冷靜,所以頭腦在每一刻都是清醒的客觀的,這一點朱影龍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還沒能做到,但有着幾十年閱歷的熊廷弼現在已經完全能做到了。

熊廷弼給了吳三桂一個微笑,以示讚賞他剛纔的那一通分析,覺得這是一個可造之才,應該可以好好的培養一下。

皇太極的戰略意圖是什麼,就在這兩天之內見分曉了,熊廷弼揮手退去帳中諸將,單獨留下吳三桂,因爲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要他去完成。

“二娃子,本帥可以像你舅舅那樣稱呼你嗎?”熊廷弼以難得慈愛的目光看着吳三桂道,雖然兒女都非常的出色,但此刻他突然萌生想收一個弟子的想法,他看中了吳三桂。

“當然可以,這幾天大帥待二娃子如親生父親一般。”吳三桂單膝給熊廷弼跪下道。

“本帥之所以對你如此器重,一是你是皇上看中的人,二來本帥很欣賞你的軍事才華。”熊廷弼緩緩的道,“當今皇上是個可以成就千古未有的絕世帝王,記住效忠皇上是你這一生唯一要記住的話。”

“二娃子明白,謝大帥教誨!”吳三桂誠懇的道。

“你起來吧,本帥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讓你去做,做成了,你將會天下聞名。”熊廷弼突然間面色凝重起來道,“但這件事情的危險性很大,可能你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了了,本帥問你,你願不原意去?”

吳三桂頓時在心裡涌起復雜的鬥爭,但是他卻知道,如果自己說不,恐怕他的人頭明天就會掛在轅門的旗杆之上,一狠心,有道富貴險中求,當即跪下道:“二娃子願爲大帥赴湯蹈火,死而後已!”

“錯,你不是爲我,而是爲天下百姓,爲江山社稷,還有爲皇上!”熊廷弼厲聲糾正道。

“是大帥,二娃子明白了。”吳三桂低頭俯身道。

“好,吳三桂聽令!”熊廷弼抽出一根令箭朝吳三桂喝道。

“本帥命你率本部三千前鋒營,還有本帥從薊鎮調來的五千兵馬也歸你調遣,往寧遠方向行軍,拉開了走,能扯的旗子都給本帥扯開了,一定要讓皇太極的斥候認爲你這八千人馬就是本帥的三萬三千人馬,你可能做到?”

“屬下一定盡力辦到!”吳三桂接過令箭道,他已經明白了,他這八千人馬根本就是一個幌子,是個誘餌,引誘皇太極上當的,好讓他可以突然回師出現在山海關下,與滿桂前後夾擊皇太極這支偏師,然後轉過來再馳援寧遠,如此一來皇太極損失了這支偏師精銳,必然會從寧遠退兵,而自己這支孤軍就成了炮灰,生死都聽天由命了。

熊廷弼也知道跪在下面的這個年輕人很聰明,已經明白了他的戰略意圖,他既然想收吳三桂爲徒弟,自然也不希望他就這麼死了,他那三千前鋒營可全部都是騎兵,如果以吳三桂的資質和能力不能活下來的話,他也就沒有必要收這個徒弟了,其實這也是一個考驗,考驗吳三桂能不能做他熊廷弼的弟子,但是這個想法他可暫時不能告訴吳三桂,置之死地而後生,他要看的就是他的潛力!

“去吧!”熊廷弼平靜的道。

“是,大帥!”吳三桂手執令箭走出了中軍帥帳。

;

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3章 情爲何物(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0章 沈溪第11章 軍制改革(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1章 春闈出貢(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6章 時不待我(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4章 真相(二)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2章 東林黨(一)第10章 岳父周奎(一)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8章 九·一八(二)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7章 刺客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二)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11章 寧遠(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6章 獻身(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11章 周王(二)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12章 創業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1章 甦醒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8章 交換(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