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

“嗚……嗚……”

一連串的進攻的號角聲從後金大營傳出,後金在九月九日拂曉對寧遠城發動了第九十八次攻城戰。

皇太極命人推出了好幾天沒有使喚的紅衣大炮,這種玩意後金還造不出來,炮彈打一個就少一個,所以皇太極寶貝的不得了,他就不明白了明朝那麼多威力大的先進的火器,怎麼屢屢敗在自己手裡呢,除了騎兵的因素,自己八旗子弟兵一個能打大明的士兵三個,甚至還不止,爲什麼會這樣呢,這麼些年與明軍作戰,他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能不能打勝仗,武器、糧餉固然很重要,關鍵還是靠人,靠腦子,他熟讀精研《三國》,那裡面以弱勝強,以小勝大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太極每每入睡前都要翻一翻《三國》,雖然他很崇拜那個什麼《孫子兵法》什麼的,三十六計也很熟,但讀那些兵書,遠遠不如《三國》領悟的多,每翻一次《三國》,他都能從中領悟點什麼來,從而運用到自己治國統軍上來,十幾年來,一部《三國》都被他給翻爛了,他還示若珍寶的藏在牀頭的寶匣之中,並且還要求手下這些臣子們都要讀《三國》,從中學習謀略和智慧。

從後金鐵甲軍開始攻城,袁崇煥就帶着心腹死士謝尚政親臨城樓上身先士卒,指揮城上大明軍官反擊。

這一次皇太極是玩真的了,三樽紅衣大炮集中一點不停的發射炮彈,企圖轟踏寧遠城的北門,袁崇煥洞悉皇太極這個陰謀,除了不斷的令城上的紅衣大炮朝後金的繳獲的三門紅衣大炮開炮外,不斷的指揮城中的百姓將石塊往北城門口運,萬一城門撐不住了,這些石塊可以迅速堵住城門口,不讓後金的軍隊進來。

鐵甲軍悍不畏死,前面倒下了,後面的補上,揮舞鋒利的戰刀前赴後繼的往寧遠城樓上爬上來,明軍也不甘示弱,他們佔着防守的優勢,還有部分火器鳥銃、三眼鳥銃和佛朗機小炮不斷的朝城下射擊,射死射傷後金八旗鐵甲軍無數!

“大帥,我們的火yao不多了最多隻能堅持到天黑了,如果後金猛攻不停的話!”趙率教戴罪立功,自然是親自上陣,在東門指揮明軍殊死反擊,渾身上下沒一塊乾淨的地方,胳膊上還纏着一塊白布,鮮血不住的往外滲透,急匆匆的跑到袁崇煥面前稟告道。

“是呀,大帥,我剛纔清點了一些庫存,糧食我們還能堅持兩天,但火yao、炮彈我們就只能堅持到今晚了。”監司邢慎言這個時候業已放下私人恩怨,灰頭土臉的跑過來稟告道,剛纔後金一發炮彈正好落在的庫房左近,差一點就把他給活埋了。

“媽的,皇太極想幹什麼,這麼迫不及待的,逼急了老子跟他拼了!”大淩河總兵左輔手執鮮血淋淋的大刀,也跟着跑了過來。

“皇太極想要幹什麼?”諸將心裡都想着這個問題,如此發瘋的攻打寧遠,而且不計傷亡,從拂曉到到現在快一個時辰了,就沒有停過,三門紅衣大炮也給寧遠樓上的紅衣大炮轟掉一門,炸堂裡一門,就剩下這一門紅衣大炮,還在不停的朝寧遠城上發射炮彈,寧遠城上紅衣大炮總共也只有四門,其中兩門在前面幾次攻城作戰中報銷了,剩下的兩門現在正全力打擊後金僅剩的那一門紅衣大炮呢,第一次寧遠大戰是各種打法都已經用遍了,眼下就只有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拼本事了。

“大帥,寧遠頂不住了,您帶着人突圍吧!”趙率教彎膝跪在袁崇煥面前哭訴道,“您老人家那二十軍棍,屬下只有來世再還了!”

“趙率教,你胡說些什麼,本帥什麼時候說要丟下寧遠獨自突圍嗎?”袁崇煥站了起來,狠狠的瞪了趙率教一眼道:“四十軍棍,等打完了這一仗,不管你立多少軍功,這四十軍棍一棍都不會少!”

“大帥……”趙率教泣不成聲,猛的戰起來朝四周的明軍將士吼道:“我趙率教自知只會投機奉迎,大帥對我恩重如山,我能有今天這樣的地位都是大帥?的,弟兄們,寧遠城的百姓看着我們呢,關內的百姓看着我們呢?我們都是大明的血性男兒,絕對不能讓金人侵佔我們的家園,欺辱我們的父母百姓,你們說是不是?”

“是!”四周響起震天般的回答聲。

“隨我殺!”趙率教頓覺渾身熱血沸騰,自己跟滿桂鬧矛盾的時候,是大帥袒護了他,反而將滿桂調到山海關去了,現在,還是大帥袒護了他,讓他沒有人頭落地,現在他明白了,是自己該報答大帥的時候了,所以勇氣倍增,帶頭抽出沾滿熱血的戰刀衝了過去。

“殺……”尾隨他的數百將士高聲呼喊着衝上了東面的城牆!

回首望去,卻發現袁崇煥眼中已經溼潤了。

“大帥!”四周的將領都跪了下來。

“傳本帥的將令,突擊營行動!”袁崇煥在心中發下誓願,誓與寧遠共存亡。

“大帥,您隨我們突圍吧!”突擊營首領,大淩河總兵左輔懇求道。

“不必多說,快去!”袁崇煥反起一腳將左輔踢倒厲聲喝道。

“大帥!”隨突擊營突圍的將領跪成一地懇求道。

袁崇煥氣的火起,拔出自己的佩劍,指着這些將領道:“誰不尊將令,本帥就先斬了了誰,山海關要是有什麼閃失,你們將會是我大明朝的罪人,就算本帥不殺你們,你們必將留下萬世的罵名,還不快去!”

衆將圍了袁崇煥叩了三個響頭,然後飛身上馬,朝袁崇煥抱拳道:“大帥,我們會盡快趕回來的,保重!”

“突擊營,隨我走!”左輔一夾馬肚朝身後的官兵下令道。

明軍的騎術在總體上是大大不如後金的八旗兵,但這三千突擊營是從寧遠四萬官兵中挑出來的,百里無一的精兵,騎術自問每一個不在後金精銳的騎兵之下,尤其還有左輔這員猛將統帥,突出皇太極的重圍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眼看着三千突擊營衝出南門,袁崇煥帶着剩下諸將,繼續投入到殘酷的守城作戰當中去了。

皇太極之所以要猛烈攻擊寧遠,一方面是想讓八旗兵增加一些攻城經驗,二是逼着那個雄霸的三萬多援軍加速馳援寧遠,這樣他就沒有機會回援山海關了。

“大汗,阿濟格貝勒來報,寧遠城中突然從南門衝出大約三千左右的騎兵,企圖從他的防線突圍,現在已經被阿濟格臺吉阻擋在城南三裡處一個小山坡前!”

“什麼人領的兵?”皇太極眉頭一皺,問道。

“是袁崇煥的副將左輔。”阿濟格派來的傳信親兵道。

“憲鬥,雄霸馳援寧遠的三萬三千援軍到了何處?”皇太極低頭沉思了一下,朝左近的范文程問道。

“根據斥候來報,這個雄霸的前鋒營現在大概在八十里開外,大約還有一個時辰左右就到了。”

“何人所領?”

“領兵之將名叫吳三桂,今年十六歲,是我們俘獲的錦州總兵吳襄的第二個兒子!”

“哈哈,這真是天助我大金,有吳襄在手,這個吳三桂還不手到擒來,這個雄霸怎麼用兵的,還有那個乳臭未乾的信王,不,現在的北京朝廷的皇帝,這個時候居然還敢用吳三桂,他難道不知道這個吳三桂的父親在本汗手中嗎?自以爲是,南明的氣數看來是快要走到勁頭了。”皇太極聽了之後大笑起來,他原本對南明那個什麼信王登基後還有一絲不安,信王在北京的一些動作,他派去的細作都一一向他稟報過了,本來對新登基的信王還起了深深的戒心,現在看來,他的擔心根本就是多餘的。

皇太極身後葉臣、李永芳等人頓時眉開眼笑的奉承起來,把皇太極說成了比成吉思汗還偉大的君主,聽的皇太極是得意洋洋,開懷大笑。

“大汗,這個吳襄到現在還不肯歸順我大金,恐怕這個吳三桂不那麼容易降服。”范文程小心進言道,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不管那個君主都一樣,都不喜歡煞風景是情形出現。

皇太極是個有心胸的人,他告訴自己,如果一個人沒有心胸就成就不了大業,所以雖然心中有些不快范文程剛纔說的那句話,但並沒有怪罪,道:“那以憲鬥,你的意思?”

“前些日子我們散步謠言出去說吳襄已經降了我大金,明朝的皇帝不但沒有把這個吳三桂抓起來,反而委以前鋒營的重任,可見吳三桂已經得到了明廷的信任,所以離間之法已經不可用了,而且他已經率領三千前鋒營到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吳襄逼迫吳三桂投降!”

“萬一沒有用呢?”皇太極反問道。

“臣調查過了,這個吳三桂雖然頑劣,但極爲孝順,忠孝之間臣想他會選擇的。”范文程微微一笑,頗爲自信道。

“好,此事就由憲鬥你親自去處理,本汗給你派五百軍士隨你一同去!”皇太極聽了大喜,渾然沒有左輔率三千突擊營出南門之事放在心上,有阿濟格這樣的猛將兼兄弟在,就是三萬明軍也不一定能從他那兒過去。

;

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3章 聖姑(二)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1章 甦醒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4章 意外收穫(四)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6章 定計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7章 除夕晚宴(二)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6章 定計第9章 海蘭珠(二)第10章 戰局(二)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5章 悲城南京(五)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3章 皇帝萬壽(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12章 演變(一)第2章 賜婚第10章 誤入第3章 時局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9章 主動權(二)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二)第9章 血戰(二)第7章 夜審(三)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9章 勒索第11章 琉球行省(二)第9章 步步緊逼(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8章 倭寇(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3章 聖姑(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13章 來信(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1章 開封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4章 真相(四)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五)第5章 大清國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