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

《入都》這首詩本是清代那位著名的李文忠公所作,其時正當年少入京趕考,意氣風發。

是以,這首《入都》做的是豪氣吞雲天。

吳鉤,出自《吳越春秋·闔間內傳》。其曰:

“闊間即寶莫耶,覆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爲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衆。”

本意爲鋒銳兵戈,後則演化爲殺敵報國之徵。

如唐時詩鬼李昌谷《南園十三首·其五》,作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南宋之稼軒居士辛忠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詩首化用“男兒何不帶吳鉤”句,作“丈夫隻手把吳鉤”。

此更顯豪邁意氣,有着捨我其誰之姿!

配之以接下來那句“意氣高於百尺樓”,頓時會當天下是雄姿撲面而來。

而“百尺樓”,則取之《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句。

乃蜀漢先主斥許汜之句,此用“百尺樓”則寓意自己不予田舍當如丈夫爲蒼生之寓。

當然,張小公爺用在這兒可就不止是這個意思了。

劉晦庵用曹子健七步成詩與他比,張小公爺就用“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做迴應。

曹子健是被他哥拿着刀逼着七步成詩的,我玉螭虎可是手持吳鉤殺出塞外的“丈夫”。

他那“求田問舍”弱雞,能跟我這“意氣高於百尺樓”的相比麼?!

再下句的“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亦有上下呼應。

上句呼應的是宋末寧死不降文忠烈公《過伶仃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

下句“八千里外覓封侯”這既是說明自己的志向,又是再打了劉健一巴掌:

我玉螭虎那志向是殺出國門外,爲國開疆擴土封侯拜相!而且咱也做到了。

曹子健那丫啥德行?!

陳承祚作《三國志》說他“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

又載“太祖以植爲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

這特麼能跟我玉螭虎殺出九邊、血戰韃靼,如今受封獲賞來比麼?!

跟着的那句“定將捷足隨途驥,哪有閒情逐野鷗?”,則是嘲諷劉健拿他跟曹子健比了。

小爺志向遠大努力奮發,哪兒有閒情跟他曹子健似的。

就寫個《洛神賦》風花雪月的“逐野鷗”,小爺可是少年出征“定須捷足”的。

最後那兩句更是對劉健拿他跟曹子健比這事兒,嗤之以鼻。

“笑指瀘溝橋畔月”這句則是指自己身在京師英姿勃發、逍遙自在,曹子健數次被遷怎麼比?!

“幾人從此到瀛洲!”這裡用的是唐時李里居《翰林志》所載。

其曰“唐興,太宗始於秦王府開文學館,耀房玄齡、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學士,給五品珍膳……”

“時人謂之‘登瀛洲’”,是以後人以此爲典寓意榮寵之至。

我玉螭虎那是陛下親贊爲“文武雙全,拱衛大寶”的,賜字“螭虎”。

他曹子健飲酒無度以致誤事,更被曹魏帝王所忌。這能比麼?!

直白的說,就是張小公爺藉着李中堂的這首《入都》,將劉閣老的臉翻來覆去、噼裡啪啦的抽了好幾遍。

抽的劉閣老那叫一個欲仙欲死,尤其是特麼這麼多重臣面前。

心裡嘆氣,自己就特麼不該腦子抽抽了去招惹這玉螭虎。

如今這大明帝國上下,誰不知道這小子雖是文采風流卻也嘴毒無雙啊!

這事兒劉閣老也知道,得怪自己總是下意識用長輩的身份轉着彎給人指點。

張小公爺這哪裡需要他什麼指點啊,之前李東陽回來的奏摺那堪稱是血淚控訴啊!

對於玉螭虎甩手掌櫃,怎麼逼他幫忙都死不肯幹活兒的行徑表達的極大的憤慨。

玉螭虎的自辯摺子回來了,那嘴裡振振有詞:我管打仗,不管政務。

這叫“軍政相離”,這是爲國朝好!

連後續抵達火篩老營的軍伍,咱都交給成國公管了。

小子這多好啊!槓槓的呢!

自辯摺子里人家還要求回來就卸掉兵權,軍部趕緊收回去。

不然天天得盯着軍伍訓練,咱也是人啊!得休息!

軍部的事兒軍部自己操心去,咱已經爲帝國大勝仗了……

一番話直接把弘治皇帝都給氣笑了,這小混蛋爲了躲懶什麼藉口都能找出來。

還偏偏叫你無話可說。

賜宴自然是不會那麼快結束的,宴席飲至夜半方纔散去。

而宴席上玉螭虎所作的《憶秦娥·居庸關》和《入都》,則是風一樣的飛快傳遍了大明。

張小公爺沒喝酒,即便是宴席上弘治皇帝亦只是讓他飲些許清茶。

弘治皇帝對於張小公爺當時表述的,喝酒容易誤事此項很是稱讚。

宮門外,家中的馬車早已在等候了。

妙安、足利鶴亦是帶着格根塔娜在車裡等着小公爺,格根塔娜是火篩之女。

火篩現在投奔大明來了,憑藉着他韃靼如今共主的身份。

他的女兒來到了京師,兩宮自然是要見上一見以示恩寵的。

有着格根塔娜在,妙安足利鶴自是不好如以往一般湊上來。

只是在車上給張小公爺掖好了薄毯子,然後便一併回了桃林。

歸來後的數日熊孩子沒敢上門打攪,他嘴裡雖然說着要讓張小公爺給他湊錢。

可實際上他自己也虛的很,這事兒他其實也知道不太靠譜兒。

張小公爺剛回來,自然是要到軍部述職的。

首先就是要親自與弘治皇帝、軍部諸大佬,把草原的情況陳述一番。

其次就是各部功績的確認,並還得將韃靼這次抵達的數千騎安頓好。

剛剛安置好這一切,熊孩子終於鼓起勇氣找上門來了。

“呃……你要築城?!”

張小公爺倒是有些詫異,這熊孩子歷史上好像沒玩過築城啊!

“對!虎哥兒,我想築城!築一座新京師!!”

熊孩子目光堅定的望着張小公爺,鼓起勇氣道:“虎哥兒,幫我!!”

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二十五章 御前閣老難題試,天下風雲麒麟兒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九邊烏雲壓城來,家賊難防有熊孩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七十五章 雍容豪遮,套話好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中)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宦商賈皆驚懼,粵北闖海盜匪多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第四百零四章 粵北好事接連至,羨煞無數商宦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五百六十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便是踩你國子監,兩大尚書護財神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二十二章 稿費用時方恨少,宮中有人要催更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堅持築城朱厚照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少狐狸初定計,打上門來成國公第七百五十二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六百零九章 朝堂紛亂有信至,聰慧異常朱厚照第三百四十七章 炮臺收得朝臣志,畢業堪備新軍服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二百一十七章 武舉會試考三月,天子門生不易得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賊遠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中)第八百零六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捌)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十章 京師議紛紛,皇子聞其名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炮臺收得朝臣志,畢業堪備新軍服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一百二十九章 胖瘦二怪桃林前,欲剝面皮馬伯穎第六百九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肆)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七百九十八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拾)第五百四十三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三百一十三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