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隨手籌謀風雲起,天下大儒聚京師

不來,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了。

到時候一番經筵場上走下來,各家遴選出來的人可就得做主了。

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定下的短句模式將會成爲整個帝國官方認可的範本。

那還有其他傢什麼事兒麼?!

現在距離春闈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春闈後近一個月纔會放榜。

也就是說,現在聖旨下達後他們有兩個月的時間往京師趕、來準備。

“道理不講不清,真理不辨不明!”

張小公爺笑吟吟的對着方誌方信之輕聲道:“且讓他們辯上一番,拿出章程來咱們就好定論了。”

方信之這一拍大腿,是這個理兒啊!

讓他們撕逼去,撕出個結果來咱直接用上就是了唄!

他們反正撕來撕去,老夫根本就不必出頭啊!

內閣和陛下居中做個裁判,他們哪方不得討好着咧?!

“新科進士、各部官員亦需參與評議、不記名票選,經筵辯講決出十五人評斷會專事經典斷句。”

張小公爺笑眯眯的再次拋出一枚炸彈,方信之頓時咧嘴笑開了。

對!些許腐儒經常詬病吾等國朝之臣,是醉心仕途不精學問。

這回咱們手上可都有票權,老夫倒要看看他們還裝不裝犢子了!

方信之有了方向後頓時越琢磨越有味道,趕緊跟張小公爺告辭拔腿就往皇宮裡跑。

張小公爺亦是笑眯眯的目送他離去,然後回去琢磨一會兒該怎麼吊打熊孩子。

伯虎他們幾個前幾天可都說了,這特麼狗崽子趁着自己沒在家幾乎都要鬧翻天了。

這屬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啊!必須揍一頓!……

弘治皇帝的御書房裡,除了可憐外派還在漠北喝風的李東陽之外謝遷、劉健都到場了。

馬文升這個即將要滾蛋到元老院的老傢伙,這次也破天荒的被找來。

方信之很快的把自己從張小公爺那裡得來的主意,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盤托出。

時間緊迫啊,眼瞅這春闈就要開始了。

這件事情越早開始越好,畢竟籌備還需要時間的。

再說了,這天下舉子幾乎全數都在京師。

還有比這個時候,更好進行這類經筵的嗎?!

天下士子們雖然不能入場觀摩,但這麼多的儒學大師前來京師。

他們肯定也要講學,大明現今可不是後世資訊大爆炸的時代。

這個時候大家很多就看看朝廷的邸報,瞭解外面的世界。

當然,現在多了《帝國時報》、《帝國旬刊》、《粵北時報》……等等。

但總的來說消息還是相對閉塞的,能夠一下子聚集這麼多大儒前來講學可堪爲國朝盛事了!

弘治皇帝聽完也很激動,那些士子們學到的越多可就不意味着人才越多麼?!

帝國掃蕩了好幾波朝堂之後,現在各部的缺額不斷增加。

很多部門的工作不斷放緩,這同時還導致的是帝國本來可以趁粵北、黔州空虛之際加大掌控力度。

然而就是因爲極度缺乏人手,於是現在對黔州的掌控力度都沒有讓弘治皇帝滿意。

兩位大學士和馬文升那都不是白給的,方信之剛把方案提出來他們就琢磨開了。

很快的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議案:

第一、經筵的形式首先是各自尋題講述,其次便是雙方相互出一題讓對方陳述並行辯駁。

最後則是諸部尚書、內閣,及弘治皇帝出一題雙方各自表述。

經筵講由新科進士、各部侍郎尚書進行不記名投票,內閣驗票、蕭敬唱票以示公正。

第二、便是資格遴選,最低爲舉人功名並獲得當地府學學官舉薦信方可參加。

且必須有門生二十人,若無功名或功名未及者可至帝都受庠序教諭部單獨考覈、呈報內閣御批。

獲得御批,方可以參加經筵。

……

總之林林總總,兩位學士和馬文升很快的將大致的章程給整理出來了。

三日後,《帝國時報》、大明邸報全數傳抄了一份內閣及弘治皇帝硃批的聖旨。

首先就闡明標點符號的應用,已經度過了初級適應的階段。

爲了華夏文統傳承將召集天下大儒,於本科放榜後至京師展開經筵辯講。

遴選鴻儒十五人,歸爲內閣下新設“弘文註釋院”。

此院將專職負責天下儒學經典註解,完成後交予內閣、弘治皇帝御批。

由庠序教諭部印製爲範本,供大明所有士子研學。

此論一出頓時天下譁然,這……這可是爲自家學派搶位置的時候啊!

誰能夠在那“弘文註釋院”中的名額佔的多,就意味着會在官刊的範本中影響大!

這已經是關乎到各家文統傳承的問題了,哪怕是平日裡再淡定不屑仕途的大儒也坐不住了。

“師兄……”

倫文敘拿着邸報、《帝國時報》,對着剛剛從報館回到了家中的湛甘泉輕聲道。

“我等,也該出發了。”

從倫文敘的手裡拿過了邸報和《帝國時報》,湛甘泉看了一眼輕嘆道。

“這玉螭虎,當年三大閣老贊他爲‘天下風雲麒麟兒’爲兄還覺着過譽甚高了……”

“如今看來,三閣老之斷哪兒有絲毫錯處啊!”

湛甘泉說着,放下了兩份報緩緩的站了起來。

“迂岡,此番入京爲兄恐怕還需你多加引薦啊……”

聽得湛甘泉這麼一說,倫文敘頓時眼眶微微一紅:“師兄……”

倫文敘如何能不知道,自己這位師兄的孤高?!

當年那科舉的路引,真是說燒他就給燒了。

這等心胸氣魄,倫文敘自問是肯定沒有的。

“哈哈哈……迂岡迂腐了,爲兄豈是那等着相腐儒耶?!”

湛甘泉自己倒是無所謂的笑了笑:“此番出粵,乃爲師尊學問、爲我白沙一脈!”

“又非爲我個人功名利祿,學問嘛!若只是學而不用,學之何用耶?!”

同樣在看到了邸報、《帝國時報》後,默默的啓程的還有很多人。

比如以劉健的老師薛文清夫子爲代表的河東學派,吳子傅康齋公爲代表的崇仁學派,

另其他學派,亦默默的收拾行囊啓程。

都知道,這一波哪怕自己再躲亦是躲不過去的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五百零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九)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復生至桃林,野史傳聞頓得解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諸己第七十章 信跡表心,吾往賊處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堂波潮起,草原有風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伍)第七百五十五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肆)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五百八十一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三百零八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門三衛生驚懼,黑潮鐵甲國防軍第八百四十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四百八十五章 帳幕之內三兇現,果敢決斷系火篩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從來非無故,怨懟亦非無來由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六百四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第一百零三章 事前安置妥,奠基徵扶桑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門三衛生驚懼,黑潮鐵甲國防軍第五十三章 妙安梨花槍,縣試終開考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軍開拔津門港,粵北老章忐忑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諮政元老將出臺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七百七十九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壹)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八百二十七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明珠還京師,火篩提請內閣難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二十五章 御前閣老難題試,天下風雲麒麟兒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若有不服且來戰,三箭入靶麒麟兒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