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

“沒事兒!我有虎哥兒!”

熊孩子對於癡虎兒的信心,比對自己的信心還足。

在他看來,虎哥兒那必然是無所不能的!

當然,若是張小公爺知道他怎麼想的話大概會告訴他:

至少,生孩子這事兒我還得靠女人做……

皇宮裡的玉螭虎一頓的謝恩,然後就是例行賜宴。

妙安、足利鶴二女則是例行的被兩宮找去,在後宮裡用膳。

這可是超一般的高待遇了,也就她們二人目前能夠得到這待遇。

一般的命婦,頂多是集體賜宴的時候可以來。

而且那還得看品級、看皇家對你的態度,她們倆直接就是單獨的皇家宴請。

“癡虎兒,聽聞你於居庸關前又有作賦了?!”

賜宴上,弘治皇帝笑眯眯的對着張小公爺問道。

張小公爺無奈的站起來,躬身作揖道:“回陛下的話,小子有感而發是作了首賦。”

殿上羣臣如何能不知張小公爺之文名耶?!

於是當下都站了起來,鼓譟着要聽這玉螭虎的新賦。

那劉健老傢伙更是趕緊招手讓蕭敬把紙筆尋來,賜宴哪兒有着玉螭虎的新賦重要?!

“且寫來!且寫來!你且手書此賦,朕好給太后送去!”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張小公爺還能說啥。

只能是苦笑着站起來告了聲罪,便走到案前輕聲將那首《憶秦娥·居庸關》吟誦而出。

不得不說這首詞之豪放大氣,直接讓這殿上諸臣連呼吸都沉重了幾分。

他們一個個可都是進士及第考出來的啊,不敢說詩詞做的如何但這鑑賞能力是實實在在的。

開篇的那“西風烈”三字,誦出時便如那燒刀子烈酒入喉。

一時間滾燙的讓人熱血噴薄,不住當爲贊之。

後續跟着的那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與那“西風烈”遙相呼應。

哪怕是在這金鑾殿中,一衆羣臣們亦是頓感蒼莽雄關之氣撲面而來。

沉浸於此詞中那凜冽詞風,仿若置身於蒼莽山巒巍峨白雪皚皚之雄關上。

雪拍鐵甲,罡風如刀!旌旗獵獵,長槍在手!

那氣息,便如首句一般——“西風烈”!

而收尾之句“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更是讓此詞顯得壯懷激烈!

“此詞……好!!”

劉健劉晦庵竟是快步回到案几前,一把抓過酒杯便一飲而盡!

“此好詞,怎可不佐酒耶?!諸卿,且飲勝!!”

弘治皇帝亦是漲紅了麪皮,哈哈一笑抓過酒杯高舉而起!

“飲勝!!”

張小公爺呼出一口氣,看來咱大明的風氣果真如古籍所載。

什麼話都能往外蹦,比之後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便滿門抄斬好多了。

“哈哈哈……癡虎兒有新賦是好事兒,可回來了不再做一首麼?!”

劉健這個老傢伙顯然是得寸進尺了,卻見他笑眯眯撫着自己的長髯望着張小公爺。

這剛寫完字的玉螭虎還沒反應過來,直接被這話問住了。

什麼鬼?!爲何我又要作賦?!

顯然弘治皇帝對於張小公爺好久不作賦這件事情,也是有些耿耿於懷。

這小子明顯肚子裡貨色不少,可就是不肯往外抖。

上回的那“人生只若初見”還是錢福錢與謙逼着他作的,那之後他好像就真沒作賦了。

張小公爺氣嘟嘟的望着弘治皇帝,狗皇帝你賞賜不多給也就罷了。

還跟劉健那老傢伙統一戰線,逼着我作賦!

這乾的特麼叫人事兒麼?!

得得得……小爺認慫認栽,回去我就揍你兒子!

皇帝都在鼓譟了,張小公爺還能怎樣?!

“陛下與諸位大人,總得給小子一些時間罷……”

苦笑了一下,躬身將筆放回張小公爺走下了案几。

那劉健促狹的一笑,嘿嘿的道:“三國有曹子健七步成詩,不知癡虎兒欲行幾步耶?!”

聽得這話張小公爺的腳步頓時停下了,瑪德!這老東西真真是壞透了!

若是行出步子多於曹子健,便是不如之。

可若是直接成詩,豈非是自傲比之曹子健更勝一籌麼?!

這張小公爺“詩詞橫推八百年無雙對”、“詩之嫡仙”之語,可算是傳遍了。

若是敗在這一籌上,當略屬難堪。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

可他要是直接成詩了,又顯得不謙遜有恃才傲物之態。

“比之曹子健小子未必敢,但做一首詩卻可當下便得……”

張小公爺翻了個白眼,那就來麼!反正裡外都不對,咱不如干脆傲氣點兒得了!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慾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哪有閒情逐野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擡腿兩步,張小公爺哈哈一笑運以胸腔中氣長吟此詩!

邊上首先鎮住的卻不是劉健,而是弘治皇帝。

他剛纔還有些許不滿呢,劉晦庵你個老傢伙何必爲難癡虎兒?!

剛想打個圓場,未曾想癡虎兒便已經做出此詩甚至吟誦而出了。

“晦庵公,此《入都》可還入眼麼?!”

那瞪大了眼珠子,嘴巴有些合不攏的劉健嗬嗬了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

聽得張小公爺的話,老傢伙苦笑一聲長嘆。

“老夫不過促狹莞爾,本意與你言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理……”

這話一說張小公爺自己倒是不好意思了,對着劉晦庵撣衫作揖。

“倒是小子孟浪了……”

響鼓不用重錘敲,劉晦庵的意思是張小公爺鋒芒太盛。

擔心他恃寵而驕行歪踏錯,所以用這種方式給他予提醒。

怎知道張小公爺居然真的三五步,便將一首詩唱誦了出來。

頓時這打臉的,就換成了劉晦庵了。

“哈哈哈哈……不過能得見玉螭虎這首《入都》,老夫這不虧啊!”

劉晦庵哈哈一笑,看着倒是無比豁達。

只是張小公爺笑眯眯的不吱聲,從老劉抽搐的眼角他知道。

其實自己詩裡面對老劉的諷刺他是聽出來了,可老傢伙沒法跟自己計較啊!

老劉這會兒也很後悔,老夫特麼暈了頭了!

明知道這小魂淡就是個嘴毒的,何必要上杆子去招惹他啊!

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一百章 心有噬人斑斕虎,溪澗垂首嗅薔薇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柒)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七百四十三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捌)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八百三十九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玖)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伍)第四百六十八章 歸至京師二三事,穩妥司機玉螭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六百三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肆)第五百一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七)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六百五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叄)第六百七十一章 獨木難支將傾廈,盟約守望或能存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四百八十章 雜事交予足利鶴,正事交予太子爺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六十二章 吾欲殺人,心性之變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下)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動歪心,洪坤親赴見瑾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風雲起,夷州淘金忙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上)第六百六十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從來非無故,怨懟亦非無來由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拾)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