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世榮寵英國公,賢才宅中議奸佞

這張溶算起來已經是張侖的兒子了,皇帝當時都換成嘉靖了。

但罵神跳腳叫罵了半天,皇帝居然連象徵性的罰俸、下旨申訴都木有。

一起被彈劾的其他人,包括了錦衣衛都督李隆等人一併都回家啃了老米飯。

僅有張溶屁事兒木有,樂呵呵的照樣吃着酒肉、領着俸祿四處蹦達。

這等迴護恩寵已經是到了不講道理的程度了,其他人可都趕回家啃老米飯了啊!

偏偏他英國公連象徵性的罵一句、罰個款都不帶的,估計罵神也很鬱悶。

皇帝你帶不帶這麼玩的,這已經是不講道理了好不好!

大家說好遊戲規則的,你回頭就給他套個無敵光環這怎麼行啊!

藍而,皇帝表示:我是系統我說了算,不服丫憋着。

滿級神裝的歐陽大神以爲能單挑大龍了,結果對方瞬間變成套無敵光環的NPC……

就連史官也沒法記,只是寫了一句“溶留,餘俱貶黜”。

但《世宗肅皇帝實錄》卻老老實實的記載“仁宗昭皇帝忌辰,奉先殿行祭禮遣英國公張溶祭獻陵”。

及“清明節遣英國公張溶”、“霜降節遣英國公張溶”、“丙午中元節遣英國公張溶”……等等。

簡單說,皇帝一旦有祭祀啥的公派還是讓張溶去辦。這又說明什麼呢?!

《左傳·成公十三年》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此爲何意?

就是說國家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與軍隊,張家負責祭祀還管着京營。

這信重和恩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那會兒言官們大概也心底裡清楚了,甭管人家幾代的英國公反正你彈劾不動他。

幹翻了首輔的罵神都在他身上遭了滑鐵盧,你難道比罵神還牛逼?!

傳至七代英國公張維賢那更牛逼了,明末三大案這位英國公照樣掌着京營巍然不動。

魏忠賢權勢滔天,和東林黨在朝堂上打的你死我活互相攻伐。

張維賢卻皮毛不傷,該幹就幹嘛。

直至移宮案時候魏忠賢親赴現場,力阻攔轎無人敢過。

也是這位英國公瞪着眼珠子,親自擡着天啓帝從乾清宮到文華殿。

以魏忠賢之權勢居然是攔都不敢攔他,可見英國公家哪怕傳至七世照樣牛逼哄哄。

張侖爲何敢隨便瞎鬧騰?!

因爲上輩子被迫熟讀明史的他很清楚,大明朝老朱家這些皇帝對張家的迴護恩寵……

近乎到了不講道理的程度!

甭管權閹、權臣還是御史言官,拿張家就是沒辦法。

歷大明二百餘年,張家不吱聲的時候御史言官彈劾不動。

張家要是開聲的時候,權閹權臣阻攔不住。

所以張侖敢明目張膽的給那些朝臣說: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也是因此癡虎兒他爺爺敢一言不合,就在宮門前直接砂鍋大的拳頭揍的倆御史豬頭模樣。

“蕭公公,這事兒還是過幾天罷!現在朝堂吵吵嚷嚷的,還沒個結果。”

張侖拉着蕭敬在校場上坐下,然後道:“而且太子的功課還得先打好基礎。”

說話間讓蕭敬也坐在自己身邊,說您這麼大年紀還站着我哪好一直坐着啊。

蕭敬笑眯眯的也就坐下來了,跟着張侖一起看太子在練大槍。

弘治皇帝自詡瞭解張侖,但實際上蕭敬或許對張侖瞭解的更爲全面一些。

皇帝具體關心的是張侖的品德、才華,還有能力。

而蕭敬的消息卻是多方面的,比如宮裡那些低品級的小太監們。

不管誰過來張侖都是待之以禮,不會因他們閹人身份、品級不高而有所區別。

能說一兩句書文有心向學的他還會贈一些書籍,言道讓他們多熟讀不懂可詢自己弟子。

還專門把江潮、許庭光他們幾個喊過來,說以後有人跟你請教學問不許因人廢言。

只要是有心向學、虛心求教的,無論身份地位都需盡力講解。

這纔是傳承聖人之道、這纔是聖人所提“有教無類”的根本,要讓我知道你們因人廢言……

不用張侖說,幾個弟子都知道這是要打斷狗腿的。

“還是等武舉結束了再說吧,正好幫國朝挑選幾個賢才。”

張侖淡淡的道:“閒着也是閒着,到時候我去考個武舉混個解元罷!”

蕭敬聽得這話不由得苦笑,小公爺您要是去了還有其他人活路麼?!

楊家梨花槍、王家傳承自前宋名宿周侗再由嶽武穆修整過的大槍法您都有。

還有刀法、拳法,騎射還有你家九邊下來的老親兵親傳親授。

更身兼三豐真人傳下的內丹吐納,那些個武舉能打得過你纔是見鬼了。

比策論更不用說了,您可是應天府解元啊!

跑去跟一羣武舉子比策論,明顯這就是欺負人去了……

“此子雖是有才但實在胡鬧過度,也是到了該教訓一下的時候了!”

兵部尚書馬文升府邸內,他剛剛命人把來哭訴求助的禮科、兵科幾個給事中勸走。

回過頭來臉色非常的難看,老管家收拾了一下殘茶再給剛剛上座的劉大夏奉上茶水便躬身退去。

“早在前次那張懋宮門前毆打御史,老夫就要彈劾於他!約齋公你卻來勸!”

劉大夏臉色陰沉的冷哼道:“靠着祖輩功勳,他張家也算榮寵了!現在是持寵而驕!”

“陛下不曉事三大學士也是無恥,竟是將堂堂太子交付那張家小兒教授!……”

馬文升臉色複雜,悠悠一嘆:“東山公,張家你是彈劾不動的……”

“那便任由他肆虐朝堂、羞辱名教,乃至於壞了禮數人心麼!”

劉大夏猛的豁然起身,雙目含怒:“那王越,一個結交權閹的佞臣陛下居然許他假死遁走!這像什麼話!”

“還有那汪直,本已貶斥至南京便算了。現在居然歸到天津衛養老!”

卻見劉大夏低聲喝道:“此舉豈非助長了那權閹、佞臣之氣焰乎?!”

“我等既然爲這國朝重臣,自當力阻陛下鑄成大錯!遠奸佞、拔國蠹!”

卻見劉大夏一擺袖子,沉聲道:“此事約齋公求於自保,那便老夫親自去辦!”

“一介勳貴家黃口小兒居然敢違律下海、擅自征伐太祖不徵之國,挾扶桑自重……”

“更是伐害國朝樑才貢生、肆意打擊言官御史,刊文攻訐國策、辱罵朝中重臣要部!”

“甚至擅辱聖人弟子、信口雌黃害禮傷理!!簡直狷狂至極!”

卻見劉大夏的臉色逐漸的猙獰了起來,近乎低吼着道:“此獠不除,必是國害!”

馬文升沉默了一會兒,纔對着鬚髮皆張的劉大夏低聲道。

“此事急切不得,御史言官之事有其取死之道!結連朋黨,本就不該!”

卻見馬文升沉吟着站起來,揹着手渡了一會兒步。

轉身望向了劉大夏沉聲道:“他癡虎兒既喜造勢,那吾等亦造一勢!”

“陛下目前所在意者爲武舉也,些許丘八若入朝堂必然成禍!還需吾等先行拔除那些佞相者。”

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鱉奸商欲行惡,螭虎教你來做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強辯,癡虎引經又據典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八百二十七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粵北豪紳驚雷震,閃亮登場周瑾山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肆)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肆)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學士吃稀飯,螭虎諫言立新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七章 隨手對聯有機鋒,聲名在身悔不得第一百零六章 翩翩公子踏海來,輕取扶桑攝津國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上)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二百四十一章 時報造聲勢,敕建顯忠祠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五百八十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多方風雷驟然起,誓爲天下朱寘鐇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三百三十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經筵御前再相辯,大內演武陳釣翁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二十七章 春闈大案,伯虎受難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五十一章 京師故事,倒黴錢能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七章 隨手對聯有機鋒,聲名在身悔不得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五百八十六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九)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六百八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壹)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風雲麒麟兒,臥槽尼瑪方信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三百二十四章 弘治陰招來扣人,可憐巴巴玉螭虎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