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

張小公爺說不考就真的不考了,帶着他的姬武將們就這麼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中。

一羣羣聞訊而來一睹玉公子風采的女子們哀嘆可惜,怎的自己不是那姬武將中一員呢!

然後心下又想着這玉公子什麼時候會再出來,可惜玉公子回去後便再沒出他的莊子。

只有那《帝國時報》上每日可以看到他寫的《天龍八部》,和偶爾的一些時評。

當一切都開始上了軌道之後錢福、王越這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傢伙,能夠把《帝國時報》打理的很好。

這倆老頭兒也深切的體會到了言官罵人的爽感,然而他們都是君子。

所以哪怕是針對於邸報的很多評論,也都是一次次再討論下來的結果。

江潮和許庭光兩個人現在已經是自發的來幫忙了,能夠跟在兩個國朝老臣身邊學習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

其他人求還求不來呢,每次只需聽他們二人辯論朝堂條令得失便收穫不少。

今日之論是錢福的主筆,論的是最近朝堂十餘言官、數位侍郎與通倭海商勾結一事。

錢福畢竟是科舉出身的狀元,說話自然不會跟張侖似的那麼直接的喊打喊殺。

只是一邊感嘆國朝初期太祖設立科道官,意爲“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維,爲國監察”。

不曾想才過百五十年居然已經淪落至結黨營私、朋黨勾結,甚至做出損國利己之事。

前有南京御史、給事中家人倖進貢生,還行敲詐勒索之舉禍延鄉鄰竟被壓下不得上報。

後又有科道官結連成朋黨,以國朝官職、銀錢爲邀鼓譟貢生衝擊扶桑公主駐地。

現在更是爆出二十餘海商勾結倭寇多年,違禁下海更是劫掠沿海無比放肆。

這些個科道官們哪個不是飽讀詩書、哪個又不是進士及第?!

哪個不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可哪個又不是操持着損國利己的生意?!

這些還是被查出來的,那些沒有被查出來的又有多少?!

科道官啊,國朝啊!若是再無改變,恐怕就得被他們蛀空了……

後世有一種觀察結果表明,多數人平均接受習慣一件事物大約需要二十一天。

在經過了足足一個多月後京師無論從官員、士子,還是普通百姓都習慣了《帝國時報》。

每天買上一份似乎已經跟開門七件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般的地位,若是不買上一份總覺着少了什麼。

朝堂上大家戰戰兢兢的不再是科道官,而是每天出刊的《帝國時報》。

禮部、禮科上次被連罵兩天後,就被來京趕考的舉子們堵着丟了無數的爛菜葉子、雞蛋。

然後被追着罵的狗血淋頭,以至於上朝的時候不得不一塊兒謝罪請辭。

弘治皇帝溫言寬慰了一番後留中不發,只是讓他們先出一個春闈解決方案來看看。

這意思就很明白了,春闈這件眼前最要緊的事情如果你們搞不定那就回家啃老米飯罷!

可……他們是真搞不定啊!要是搞得定的話,何必麒麟兒罵了半天都沒有出個章程應對?!

還得被一羣舉子們到處丟爛菜葉子、臭雞蛋……

“老夫這已經是實在沒辦法了,所以只能來請玉公子援手一二。”

張升說這話的時候滿臉苦澀,陛下留中不發讓他們上報個章程的時候那眼神……

老張頓時感覺自己就像是被磨刀霍霍的那頭豬羊,陛下就是那位持刀的屠夫。

禮部、禮科上下一堆人急的團團轉,可誰都拿不出個合適的章程來。

拿上去幾個被硃筆批註了一通丟回來,總結就是:不切實際,狗屁不通!

眼瞅和陛下和內閣臉色越來越難看了,他們也知道再拿不出合適的章程來恐怕就得大禍臨頭了。

一個瀆職的罪名是跑不掉的,人家問題都指出來你卻解決不了。

這不是明擺着顯示自己的無能麼?!

既是無能你還賴在位置上,這是要耗費國朝米糧麼?!

還不趕緊回家耕田啃老米飯?!

張侖看着張升這本家老頭兒無奈的嘆了口氣,這可真不能怪他們啊。

畢竟禮部一大票人就沒幾個負責處理過這種大型事物的,大家從來也不琢磨這事兒。

驟然間讓他們負責規劃數千人同時考試,還不許走舊制……

這直接讓他們抓瞎了,做不出來方案是理所當然的。

“柏崖公言重了,此事小子義不容辭。”張侖微笑的對着張升微微頓首,輕聲道:“只是此事不易啊!”

本來張侖說義不容辭,張升還鬆了口氣。

但接着張侖說此事不易就讓張升的眉頭皺了起來。

張侖見狀,笑着給張升倒了杯茶輕聲道:“柏崖公,並非是小子要推脫索取好處……”

“只是,此事若是要立下章程那麼就必須得戶部、工部乃至刑部的配合才能完成。”

卻見張侖說着,擺開了袖子誠懇的道:“戶部需要撥款,工部需要出工匠……”

“我是不考慮發起徭役的,所以考慮由刑部提供一些罪囚負責修建、工部的工匠負責督建。”

對於封建王朝總是徵發徭役這件事情張侖是非常詬病的,本來生產力就低下。

一個小康之家若是被徵發了徭役,那幾乎就是家破人亡了。

家裡就那麼些許壯勞力,徵去的徭役多數吃喝也不好、醫療也跟不上。

傷亡率是極高的,而且還都是逼着去免費幹活兒。

這樣的情況下有幾個肯賣力幹活兒的?!

在張侖看來這是效用比最低的一種做法,非常的煞筆。

與其折騰他們延長工期達不到效果還不如不要徵徭役,讓他們在家裡多種糧食呢!

他們能給國朝提供的稅收,都可以供應國朝招募工人短期內完成這項工作了。

張侖看得張升皺眉,便嘆氣把自己的看法說了一遍。

“國朝這總是徵發徭役的事情,該停就停下來了。”

卻見張侖緩緩的站起來,輕聲道:“多與百姓休養生息,國朝百姓已經夠苦的了!”

“真要人手,那些個強盜、飛賊、無賴子……在京城裡也是禍害,不如讓他們出來贖罪!”

老張捻着自己的長髯點了點頭,唔……有道理!不夠再從通州這些地方給抓上一批。

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六十一章 王家院子,鮮血鋪地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靜默皆待時,動則生死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四百六十二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海御史劉子仲,面目猙獰始揚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六百五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叄)第七百八十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貳)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四百八十九章 黑心包工弘治帝,九邊事宜汝爲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戰不過,癡虎亦要學真訣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壹)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八百二十二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四百九十章 帝國爪牙初顯露,關外草原風捲雲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伍)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九十章 莫與天才比,比之自傷神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七百七十九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壹)第五百九十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六)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置諮政元老院,再釐帝國三司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八百六十九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完)第六百五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叄)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粵北士商心皆碎,歃血爲盟驅螭虎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經筵御前再相辯,大內演武陳釣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螭虎終歸來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三十一章 罷黜爲吏,還是滿門抄斬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晉武舉下馬威,粉絲太多亦難爲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