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

劉健氣呼呼的丟下了《帝國時報》,而李東陽則是笑着勸慰道:“麒麟兒鬧上這一鬧也好。”

“再說了,他現在又無官身怎麼呈上來啊!”

謝遷也是笑眯眯的對着劉健道:“晦庵公莫惱,麒麟兒鬧這一鬧也是好的。”

“若是我等提出恐怕這些言官們又得頂回了,就在朝堂上撕扯都不知道會撕扯到什麼時候……”

李東陽聞言臉上露出了絲絲苦笑,嘆氣道:“誰說不是呢!”

謝遷和李東陽的話,叫劉健長嘆一聲不復再言。

朝堂上這些個言官最初的設立就是爲了制衡於六部內閣權限,讓他們有封駁之權。

這原本並非什麼壞事兒,只是歷任言官逐漸發現自己若是封駁回去頓時得享仕林大名啊!

哪怕是因此貶斥人家也只會說尚書閣老氣量不夠,自己回去養幾年望再論起復又是一條好漢。

即便是最差一步無法起復,那憑藉此事自己也是風骨傲然的一流名士啊!

再有朝堂上的座師、同窗相互扶持,當地父母官到任也得先去拜訪一下口稱老大人。

史官們又喜歡稱頌這種行爲,記載上去的時候都是各種溢美之詞。

這導致的就是彈劾之風頓盛起來,現在都還不算最盛的時候。

最盛的時候不管你說什麼言官就是要彈劾你、封駁你,到最後皇帝閣老們都明白他們的想法了。

一律留中不發,既不給你騙廷杖也不給你騙詔獄。

然而這看似解決方案實則助長了言官的氣焰,帝國看起來在運行實際上很多政策完全滯後。

甚至很多行政職能近乎停滯狀態,你試圖做事一堆人就出來噴你、槓你。

哪怕你想做事都得先跟他們撕逼完,而且很多時候你撕贏了事情也被擱置。

這個情況劉健何嘗不知道,然而他對此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張侖這一手算是直挺挺的一拳就砸在了他們的臉上,打的他們眼冒金星鼻血長流。

次日朝堂上居然出奇的平靜,禮部左侍郎張升眼觀鼻口觀心一言不發如泥塑木雕。

昨日還羣情洶涌就差把張侖罵成國賊的諸位言官們,此時一片風平浪靜無人吱聲。

禮部、禮科周璽等人戰戰兢兢,生怕那彈劾落到自己頭上來了。

結果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度過了今日早朝,走出宮門便看到了着急等待的家人。

從着急的家人手裡接過今日的《帝國時報》,禮部、禮科諸官不由得一口老血就要噴宮門上。

卻見那《帝國時報》上登着新篇:《炮打狗禮部——我的第二發轟天炮》!

這回張家麒麟兒一如既往的在罵禮部、禮科,只是罵的方向改了。

說你禮部執掌帝國教化之責、自號聖人聖人門下,可前朝蒙元都知道要設立社學之策。

至本朝太祖設國子監、州縣並舉社學,已是成大功。

在此基礎上你禮部做了什麼?!你狗屁沒做啊!

社學缺教習你們知道麼?!貧家子需養家餬口無力上學你們知道麼?!

帝國各貧縣區、鄉里村中根本無力設置社學,你們又關心過半分麼?!

家有資財者自立族學,稍有善心者協立義學。

可這於帝國教化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於聖人教化而言更是九牛一毛。

何以百姓愚鈍,稍有賊寇煽動便引發大禍?!

還不是你禮部教化之責根本就不到位?!禮科也是一羣狗逼,這些弊病你們可曾關注半分?!

再者而言,你既是管天下教化怎的不設立禮部教習、規範帝國學習教材、規劃帝國教化體系?!

還有禮科那幫子狗犢子,你們除了彈劾勞資之外這些弊病你們可曾解決一二?!

說你們尸位素餐那都是輕的了,整個禮部帶禮科上下因教化無功可稱禍國殃民啊!

若你們廣傳教化百姓識字去愚,哪兒會有歹人煽動一二便釀成大禍之事?!

朝堂政令又怎會無法直抵鄉間村裡?!還好意思自號聖人門下、自擔教化之責。

我張侖呸你們一臉,去休!

一票舉子們現在不流行詩詞酒會了,他們更流行大家聚在一起通讀《帝國時報》看着麒麟兒罵人。

這尼瑪罵的簡直不要太爽,刀刀致命、針針見血。

大家之前還沒有回過味兒來,但現在張侖這麼一罵一羣人頓時關注到此事了。

大明時期畢竟信息不通暢也沒有後世信息大爆炸時期的便利,一些有路子的人便開始尋找這方面的信息。

一查閱不要緊,頓時得說人家麒麟兒罵的到位。

前朝蒙元人家確確實實有做社學,前元至元二十三年頒令:

凡各縣所屬村莊以五十家爲一社,設社長一人,“教勸農桑爲務”。

並設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爲教師,農閒時令子弟入學。

本朝洪武十八年敕令各地立社學,延請師儒以教民間子弟。

正統元年又令提學官及府縣官,當對各地社學扶持、督促。

至有社學中品學兼優者,可免試增補秀才。

頓時一衆舉子、士子們拍着大腿直呼,麒麟兒此罵真真直面命門啊!

端的是如他所言“大明帝國時弊,皆於鍼砭報之”,一衆舉人士子們這下算是真的服氣了。

都不由得對三大學士給張侖“天下風雲麒麟兒”之評語,心服口服。

張侖此時也在看着弘治皇帝着人送來的一大票賞賜感嘆,大明朝朱家的皇帝對英國公張家真的沒話說。

回顧整個大明朝的歷史朱家皇帝對張家那回護和恩寵,簡直到了不講道理的地步。

最爲典型的案例大約得算“罵神無奈”事件。

他,是大明朝二百多年曆史上第一罵神、全華夏服歷史上至少排名前三的榮耀級嘴強王者!

古今第一彈劾王中王、槓精本精、撕逼聖手,專治各種不服!

完全可以高唱一曲《無敵是多麼寂寞》,大神中的大神——歐陽一敬!

歐陽大神當年那叫一個威風凜凜啊、那叫一個殺氣騰騰啊,一張嘴那必須有人滾蛋慘死!

還是七品小官的時候死在他彈劾下的,便有正四品上太常少卿晉應槐、正二品吏部尚書董份。

刑部受不了把他趕到兵部去,希望兵部丘八們能鎮住他。反正別禍害自己就行了。

結果這位去了還不消停,三個月後韃靼入侵陝西釀成大禍。

大神再發神威!於是總督陳其學、巡撫戴才慘死在罵神鳥下,抱頭痛哭後雙雙還家啃老米飯。

隨後慘死在罵神鳥下的更多了,罵神生冷不忌反正必須幹你!

慘死於其鳥下大明國臣計有:山西總兵董一奎,浙江總兵劉顯、錦衣衛都督李隆……

直至當時內閣首輔高拱!

堂堂一代罵神三品以下都不屑記錄了,那算熱身不算動手。

僅算彈劾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二十餘人最高直達當朝首輔,並侯爵一人、伯爵兩人——皆吃雞霸。

大神,就是如此霸道!說請你吃雞霸,就請你吃雞霸!

哪怕你首輔、錦衣衛都督都是混假。

儘管當年他沒有霸道可開,但不妨礙罵神如此霸道。

然而,便是這樣一個威風凜凜的第一罵神在彈劾當時的英國公張溶的時候——慘遭滑鐵盧。

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二十三章 琳琅少年郎,花錢也張狂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奴悍僕真好嘢,城狐社鼠真系勁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廬之內通牒至,道友貧道擇其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七十三章 都是江湖老夜梟,誰會心思輕飄飄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五百二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五百一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三百一十一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肆)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貳)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三百八十九章 狀元及第倫文敘,輕挑思緒玉螭虎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八百三十七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海御史劉子仲,面目猙獰始揚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六百一十二章 御前賺得陛下金,米魯田蕾需離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陸)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終有別,百鍊放成鋼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內開壇拓,豪商陳杰談利忙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第三百三十二章 教諭部長方信之,老懷寬慰李東陽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六百五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陸)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復生至桃林,野史傳聞頓得解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八百零一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貳)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一百八十四章 御前寫作業,西涯有家憂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陸)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動歪心,洪坤親赴見瑾山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上)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一)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螭虎終歸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