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心煩意亂

郭致遠此時卻顧不上去想朝廷會如何對付他,將冷弦凝帶回東蕃後,雖然楚婉兒大方地表示不介意郭致遠將冷弦凝收入房中,但冷弦凝卻是堅持不肯脫下尼袍,說是已經打定主意從此遁入空門,再不念紅塵。最後郭致遠拗不過冷弦凝,只得讓人在陽明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又仿造冷弦凝在西禪寺寄園的住處建了一座一模一樣的二層閣樓給冷弦凝居住。

不過最讓郭致遠頭疼的還不是這個,而是他的便宜老爹!郭正域到東蕃以後就一直紮在東蕃書院那邊專心教書育人,對郭致遠的事很少過問,不過這次事情鬧得這麼大,郭正域想不知道都不可能了,氣得直接跑來把郭致遠罵了個狗血噴頭,說郭致遠要是敢做叛臣賊子,他就不認他這個兒子,還甩手準備離開東蕃回江夏老家去。

郭致遠可以不忠,但是不能不孝,只能低聲下氣地向郭正域解釋自己確實是迫不得已,冷弦凝對自己和東蕃有大恩,沒有她就沒有自己和東蕃,自己總不能看着她被周王世子逼死吧,保證下不爲例,加上楚婉兒這個兒媳也在一旁幫着開脫,好說歹說才讓郭正域平息了怒火,答應留下來。

這個時候京城的情報站也提前把朝廷準備將郭致遠降職另派官員來東蕃接替郭致遠任東蕃知府的消息傳回來了,聽到這個消息,郭致遠團隊的骨幹們頓時炸了,把郭致遠降職讓他進京反省,還派人來接替他任東蕃知府,這分明是敲一悶棍還要派人來摘桃子,還不如直接把郭致遠列爲叛黨呢,至少不需要糾結。

“這分明是卸磨殺驢,不如直接反了吧!這樣腐朽的朝廷有什麼值得好效忠的!我們東蕃從來就沒要過朝廷一錢一糧,每年還要給朝廷上貢,既然朝廷不仁,就不能怪我們不義了,大人乾脆自立爲王,何必受朝廷的窩囊氣,沒有朝廷,我們東蕃只會發展得更好!……就算朝廷派大軍來攻打我們,我們也不怕,保管叫他們有來無回!……”以沈君蓉爲首的軍隊強硬派歷來對朝廷沒什麼好感,反應最爲激烈。

“事情還沒有到這樣糟糕的地步吧,畢竟…畢竟朝廷並沒有把大人列爲叛黨嘛,不過大人確實不能去京城,實在危險了,唉!……”以徐光啓爲首的文臣派對朝廷還存有一絲幻想,畢竟當叛黨對於他們這些在傳統儒學思想薰陶下長大的傳統文人來說還是有些太難以接受了,但是說着說着連他們自己都說不下去了,因爲他們知道現在擺在郭致遠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直接豎起反叛大旗,和朝廷徹底撕破臉,要麼向朝廷低頭,接受朝廷的處置,任由朝廷拿捏。

這兩條路別說郭致遠,就是他們也覺得難以接受,前一條路就是一條沒有退路的險路,歷朝歷代多少曾經煊赫一時的勢力舉起過反叛大旗,最終能成正果的卻少之又少,別看現在的東蕃人強馬壯,朝廷也在日益腐朽,但是廋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的東蕃和大明朝這個龐然大物比起來,簡直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如果按照郭致遠制定的“高築牆、廣積糧、多造船、緩稱王”的發展方針發展下去,或許有一天東蕃能成長到和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但現在卻全被打亂了!

至於後一條路就更不用說了,郭致遠是東蕃的精神領袖,是不可替代的,如果郭致遠接受朝廷的旨意去京城反省,那就是把性命送到了朝廷手裡,要是朝廷派來接替郭致遠的官員再攪合一通,東蕃就徹底亂套了!

衆人爭論不休,可爭論了半天也沒爭出個兩全齊美的法子,倒是郭致遠這個正主一直沒有說話,面無表情地沉思着什麼,徐光啓比較心細,最先注意到郭致遠的異常,連忙有些焦急地問道:“大人,你倒是拿個主意啊,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其實此時郭致遠心裡也是亂成一團麻,好不容易把冷弦凝救回來了,冷弦凝卻執意要遁入空門,還有固執的便宜老爹,要是自己真的公然豎起叛旗,只怕便宜老爹會氣得當場吐血而亡,而且他確實還沒有做好和朝廷完全撕破臉的準備,此時的明朝國力雖然在逐漸衰弱,但卻還沒有到即將敗亡的地步,原本的歷史時空裡滿清能最終取代明朝奪得天下,實際上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幫了大忙,如果明朝不是內憂外患,兩面受敵,只是單對單地和滿清對壘,那結果還真不好說,至少明朝不會亡得那麼快,所以現在顯然不是和朝廷撕破臉的最好時機。

見衆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郭致遠也忍不住有些心煩意亂地揮揮手道:“怎麼辦?涼拌!……”話一出口郭致遠馬上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這個時候他絕不能亂,更不能在屬下面前露出心煩意亂的樣子,否則不等朝廷派來接替他的官員來,東蕃內部就先要亂套了,便又打着哈哈展顏一笑道:“你們慌什麼?放心,天塌不了!你們該幹嘛幹嘛!我自有打算!……”

聽郭致遠這麼一說,衆人也略鬆了一口氣,這些年來他們已經對郭致遠產生了一種近乎盲目的崇拜,在他們眼裡就沒有郭致遠解決不了問題,既然郭致遠說天塌不了,那就說明郭致遠已經有了對策,便紛紛散去了。

等衆人都離開了,郭致遠的臉色才重新變得凝重起來,他雖然暫時還沒有想出對策,但這件事必須慎重對待是必須的,他想了想轉頭向被自己單獨留下來的張承問道:“朝廷派何人來接替我可有消息?……”

張承點了點頭,彙報道:“剛從京城傳來的密報,朝廷派來接替大人的人選已經確定了,這個人大人您也很熟悉,就是您曾經的上司---福州知府秦壽!……”

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六十一章 東蕃條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朕再想想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執不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三百五十一章 辣椒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逃得好第二百六十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八章 萬曆動了殺機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三百四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二十五章 曾啓聖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稅監高寀(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第二百四十七章 勇闖虎穴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慘了第六十二章 拍馬屁比賽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許敗不許勝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赴福州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五十八章 少爺路線第二章 妖書案第二百三十七章 要死就一起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尋找李旦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郭致遠的底牌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威難測第二百零五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九十章 打臉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誘敵(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七十二章 羣體事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添堵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零六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膽計劃第二百八十六章 未來岳父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二十一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鑽山豹與響尾蛇第三百零六章 不一樣的婚禮(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東蕃書院開學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添干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折中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對勁第一百四十二章 臥底第六十章 福州第一美女第一章大難臨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二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四百零六章 臣接旨第一百七十四章 目瞪口呆第二百零五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心第二百零九章 又發財了第一百零九章 惡魔的微笑第六十一章 蛤蟆公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依計行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十八章 天下棋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四百三十一章 難以改變的歷史進程第六十六章 見知府第一百七十四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三十二章 忽悠神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度的背景第二百一十九章 營救李旦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火第八十八章 我是來談生意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