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

“你確定郭致遠真的走了?!你親眼看着他下船的?……”秦壽緊緊抓住他派去監視郭致遠的心腹手下的胳膊,反覆確認道。

那心腹手下的胳膊被秦壽捏得生疼,卻又不敢喊疼,強忍着稟報道:“是的,大人,屬下親眼看着郭致遠在東蕃上的船,一直跟到福州港,又親眼看着他在福州港下的船,巡撫大人親自在福州港接應的,絕不可能出岔子!……”

秦壽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他真的就這麼走了?就這麼輕易地走了?他真的甘心就這樣把東蕃留給我?……”繼而突然狂笑起來:“他終於走了!東蕃從此就是我的天下了!哈哈!……”

那心腹手下目瞪口呆地望着秦壽,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連忙奉承道:“恭喜大人,郭致遠一走,他那幫子手下就沒了主心骨,東蕃便成了大人的囊中之物!……”

秦壽總算還有點理智,搖了搖頭道:“也沒那麼容易,郭致遠這廝慣會蠱惑人心,看那些東蕃百姓就知道了,不過我不信他真能把東蕃經營成鐵板一塊,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不變的忠誠!……”

郭致遠的突然離開讓他的團隊骨幹們有些措手不及,一時間感覺很難以適應,不過好在郭致遠之前對團隊骨幹的職責分工都很明確,大家各司其責,所以短時間內倒不至於亂套,不過郭致遠的突然離開還是在衆人的內心激起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

有的人覺得郭致遠只是暫時離開,一定會回來的,自己一定要郭致遠回來前幫他守住東蕃,不能讓秦壽一夥人亂搞毀了東蕃的大好局面。

有的人則覺得這回朝廷是動真格的了,郭致遠既然不敢豎起叛旗,那麼此去京城一定是凶多吉少,自己得爲自己做些打算了,不能跟着郭致遠一起完蛋。

劉若思就是後一種想法的人的代表,他本來就是什麼意志堅定的人,所以纔會加入趙秉鑑的叛軍,又被郭致遠說服倒戈一擊,當然如果郭致遠仍在東蕃他肯定不會有任何的想法,但現在郭致遠離開了,他的小心思就有些活動了,開始偷偷和秦壽派來的人接觸了。

秦壽得知劉若思肯跟他派去的人接觸了自是大喜過望,劉若思是東蕃守備,手底下掌管着近五千精兵呢,如果能把劉若思拉攏過來,那秦壽掌控東蕃的把握就大大增加了,所以秦壽高度重視,親自去密會劉若思。

一見到劉若思,秦壽就放低姿態,主動逢迎道:“識時務者爲俊傑,劉將軍深明大義,乃真英雄也,那郭致遠無識人之明,放着劉將軍這樣的將才不用,居然讓一女子(指沈君蓉)掌管兵權,實在是委屈將軍了!……”

劉若思卻不吃他這一套,冷冷地道:“秦大人,你就不用給劉某戴高帽了,我有幾斤幾兩自己清楚了,對於郭大人,劉某隻有敬服二字,若他仍在東蕃,我劉若思絕不會有二心,可惜朝廷無識人之明,居然讓你來接替他……我是粗人,不像你們文官那麼多彎彎繞繞,咱們還是來點實際的吧,你要劉某投靠你可以,朝廷能給劉某何等好處?!……”

秦壽被劉若思說得面紅耳赤,爲了拉攏劉若思又不得不強壓怒氣,尷尬地賠笑道:“劉將軍果然爽快!秦某就喜歡和劉將軍這樣的爽快人打交道,那秦某就不繞彎子了,只要劉將軍能助我掌控東蕃,秦某保你官升三級!如何?……”

劉若思猶疑地望了秦壽一眼,他有些信不過秦壽,秦壽自己也不過是五品知府,有什麼能力保他官升三級?不過聽說秦壽是顧憲成的弟子,東林黨如今在朝中日漸得勢,不說官升三級,保自己當個總兵應該還是能辦到的,想了想便咬牙道:“可以,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我還要一萬兩銀子,如今這世道,只有真金白銀才靠得住!……”

不得不說劉若思算盤打得還是很精的,他是想萬一秦壽說話不算數,又或者郭致遠東山再起回來搞清算,他有銀子在手,至不濟也可以帶着自己的手下逃離東蕃,照樣逍遙快活。

秦壽一聽卻是傻眼了,朝廷是不可能拿出一萬兩銀子獎勵劉若思的,只能他自己想辦法,可東林黨人一向以清廉自居,除了朝廷給的那點可憐的俸祿,他也不敢大肆撈錢,別說一萬兩,一千兩他也拿不出。東蕃倒是有錢,但是郭致遠早有準備,在他來之前就把府庫裡的錢都轉移了,他現在就是個空頭知府,上哪裡去弄一萬兩銀子啊?

不過秦壽這個時候他絕不能猶豫,所以也只能硬着頭皮承諾道:“成交!劉將軍放心,本官一定說到做到,會盡快把銀票送到劉將軍府上!……”

劉若思也只能選擇相信秦壽,點了點頭道:“劉某相信秦大人會守信,不過劉某還得提醒一下秦大人,僅靠劉某秦大人要想徹底掌控東蕃是不可能的,郭大人在東蕃威望極高,尤其是自新軍上下,對他都是忠心耿耿,沒有十足把握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在秦大人決定動手之前,我們只能暗中聯絡,劉某可不想舉事不成,先被忠於郭大人的手下給殺了!……”

這話正說到秦壽的擔憂了,他已經領教了郭致遠在東蕃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了,別說那些郭致遠的那些團隊骨幹了,就是知府衙門裡的底層書吏和衙役都對他們極其排斥,要麼消極怠工,要麼乾脆使喚不動,甚至出門都會被東蕃百姓怒目而視,有些膽大的百姓更是直接朝他們吐口水,搞得他和他的人都像過街老鼠一樣。

不過在劉若思面前,秦壽當然不會把他的擔憂流露出來,故作高深地打着哈哈道:“劉將軍考慮得周全,不過劉將軍放心,本府自有安排,不動則已,一動必是馬到功成,要知道東蕃懂得識時務的可不僅只有劉將軍一人啊!……”

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番來襲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結下的樑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無人響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誘敵(二)第六十六章 見知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五十五章 明朝的官場規矩第一百八十三章 升官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搞建設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蕃土著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一百八十五章 紅薯詩會(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註定的敗亡第七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五十六章 依計行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一百章 妖孽少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會沈有容(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依計行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旦歸心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第二百三十八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疏忽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結下的樑子第四百零一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八十三章 壟斷海貿第九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三十五章 徐光啓第二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赴福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式推廣第八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第一百七十六章 態度轉變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高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弗朗西斯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力紡紗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破敵(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事業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五章 老奸巨猾沈一貫第三百五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八十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二百九十一章 獻俘儀式(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見沈鯉(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慘了第四百零五章 心煩意亂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鬥第三百二十九章 處處不同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依計行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繼承人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力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九章 崑崙奴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捲菸廠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六十二章 拍馬屁比賽第三百三十六章 襲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談判(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三百三十六章 襲營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二百六十八章 破敵(二)第一百八十章 忘年交第四百一十七章 後金第九十五章 勇士大闖關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二百六十七章 破敵(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工廠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二百零六章 出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審大會(一)第七十二章 羣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