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

滿寵沒有去參加宴會。

一方面是因爲他在曹魏官場中的知名度太高,有不小的風險會被人認出來。

另一方面在於他身上有着其他的任務。

姜維想刺殺王生,目的在於要擾亂魏軍的糧道。

要想完成這個目的,除去王生必須死之外,還必須要讓略陽縣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姜維與滿寵的控制之下。

而相比於姜維,年老體衰的滿寵,自然是不適合承擔刺殺王生的任務的。

那麼另一個任務,理所當然地就落到了滿寵的身上。

不過這樣的安排也是不錯。

多年來歷任中外的滿寵,他的專長本就是綏靖地方。

歷史上滿寵鎮守合肥淮南期間,吳軍連合肥的一塊磚頭都沒啃下來過。

儘管這其中有着孫權的拉胯,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視滿寵的能力。

術業有專攻,現在遇上處置自己擅長的事,滿寵顯得很是得心應手。

當姜維離開偏廳前去赴宴之後,看似無所事事的滿寵,實際上早就暗中安排好了一切。

滿寵先是讓謝牽的奴僕,前去宴廳外暗中觀察着動向。

在得知王生前來赴宴之後,滿寵就用謝牽給他的璽綬,派人去將略陽縣的四面城門全部關閉。

這是以防宴席中出了差錯,從而讓王生率軍一路衝殺出城外。

畢竟縣兵的戰鬥力,若讓他們守城或許尚可,但要是真刀真槍地與王生的百戰精兵對抗,那還是要擔着許多風險的。

隨後滿寵又派出一隊又一隊的縣兵,將整座縣府團團包圍。

這一部分縣兵實際上是謝牽的親軍,相較於尋常的縣兵,無論是裝備與戰鬥力都好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這一部分縣兵皆是擅長弓弩的人。

滿寵之所以讓弓箭手將縣府包圍起來,主要擔憂的是,在王生死之後他帶來的百餘親兵會暴動。

有着衆多弓箭手的箭矢震懾,能將這種風險降到最低。

在做好這兩個準備後,滿寵便靜心地待在偏廳內,在埋頭寫着什麼。

滿寵寫的正是他對“科舉制”一事的構想。

滿寵都活到這把年紀了,該有的榮譽、該立的功勞,他基本都有了。

本來他的內心,應該是無慾無求的纔是。

而以滿寵剛正的性子,第二次被俘後他倒也不是不能爲曹魏捐軀。

可惜這一切的基礎,都要建立在曹魏爲天下至強的基礎上。

這是大勢。

只要這等大勢不變,如滿寵這般的人,心志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但近幾年來在糜暘的努力下,天下中的有識之士,不乏有人心中猜測出,將來的天下至強很可能是大漢。

這是一種新的大勢。

人老成精,滿寵自然也注視到了這種大勢。

大勢一變,人心自然就會變了。

第一次被俘時,滿寵大體上還是從容鎮定的,絲毫不讓糜暘有機可乘。

而在第二次被俘時,滿寵卻顯得頗爲急躁,從而被糜暘順利“攻破”。

這樣的攻破,有着滿寵故意爲之的原因。

或許糜暘也看得出來,只是糜暘與滿寵都是在順勢爲之而已。

包括在來略陽的路上,滿寵流露出的那些遲疑與震驚,又有幾分是真的呢?

從當下對略陽縣的防務安排可以看出來,滿寵能在三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能力與目光是保持着高水準的。

很多事不需要點破,將來才能在史書上留下一段佳話。

對於這一點,原來身爲曹魏重臣的滿寵,顯得很是駕輕就熟。

不提心中的那些小心思,當下心中有了新的鬥志的滿寵,正沉浸在未來的構想之中。

哪怕他的身前剛剛被擺放了兩具屍首後,這血腥的場面也未影響滿寵的思緒。

可就在滿寵又想到了一點上佳的構想後,門外謝牽的奴僕卻突然進來,對着滿寵稟報了一件事:

“滿君,城外有信使到來。”

這是個意外的狀況。

在得知這個狀況後,滿寵擡起老花的目光望向謝牽的奴僕,奴僕站的有些遠,這讓滿寵看不清他的身影。

可這並未影響到滿寵的反應。

“可知信使送來的是什麼情報?”

哪怕遇到了意外的狀況,但滿寵依舊保持着冷靜。

在聽到滿寵的詢問後,謝牽的奴僕很快將得知的情報告知給了滿寵。

等聽到情報的內容後,滿寵驚訝的擡起了正要落筆的右手。

剛剛浸染墨汁的毛筆突然被懸在半空,這讓筆尖的墨汁一滴滴落到了案上的白紙上。

墨汁落在白紙上後,經過流散後形成了許多片雜亂的圖像,這好似預示着滿寵當下複雜的內心。

好一會後,滿寵才收起內心中的驚訝。

這一次的驚訝,他不是假裝的。

滿寵不由得將目光望向遠處的隴山方向,他要看的不是那座橫亙南北的山脈,而是率軍駐紮在那片山脈之後的糜暘。

可惜這件事很明顯是妄想。

滿寵會突然有這妄想,實在是他收到的情報,令他的心情起伏過大。

他早就見識過糜暘的善戰,但之前糜暘的善戰更多體現在奇謀上。

滿寵之前是沒想到,在指揮一道上,糜暘亦能如此耀眼。

只不過滿寵很快就收攏起內心的震驚,他的嘴角緩緩露出一絲笑容。

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許多了呀。

王生那兩名親軍的屍首正在眼前放着,滿寵心中當然清楚現在宴廳中的局面發展到了哪一步。

隨後滿寵笑着對着謝牽的奴僕吩咐了一件事,在聽完滿寵吩咐的事後,謝牽的奴僕很快就離開了偏廳之中。

等奴僕離開之後,滿寵的心中由於激動漸漸浮現了一個想法:

若糜暘早出生於數十年,與武帝同時代競技,那麼這天下是否還會有“魏”之國號的存在呢?

這個想法顯得荒謬,卻讓滿寵於四下無人的偏廳內哈哈大笑起來。

新的天下大勢,他把握住了!

謝牽的奴僕行動很快,沒用多久他就回到城門後,憑藉着謝牽的印信,將來自街亭的信使給放了進來。

這位由曹彰親自派出的信使,是來向略陽縣長謝牽告知一件大事的。

等城門打開後,信使就迫不及待地駕馬駛入幽深的城門之中。

可就在信使要往着縣府一路趕去的時候,他卻被謝牽的奴僕攔下。

謝牽的奴僕在用印信向信使表明身份後,便對他耳語了一番。

手持縣長的印信的謝牽奴僕,這一刻猶如謝牽親臨。他對信使耳語的,自然是他對信使下達的命令。

而在聽完奴僕代謝牽傳達的命令後,信使的臉上浮現了奇怪的神色。

只是他只是一小小信使,當然沒有資格違抗謝牽的命令。

於是在得到命令之後,信使便又重新上馬,朝着縣府疾馳而去。

在信使重新朝着縣府疾馳而去時,與方纔不同的是,一聲清亮的報信中在他的口中響起:

“街亭交戰,我軍大敗,急需援兵!”

“街亭交戰,我軍大敗,急需援兵!”

信使的聲音不算高昂,可在夜間這個靜謐的時候,他的報信聲卻顯得格外響亮。

很快的,在信使經過的街道兩旁中的民居中,尚未入睡的百姓就聽到了這個讓他們感到震驚萬分的消息。

震驚之餘,還有着濃濃的恐懼。

可就在衆多晚睡的百姓,還沉浸在驚恐中難以自拔的時候,街道之中又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敲鑼聲。

鑼聲振響之下,一則更清楚的軍情從衆多巡夜的縣兵口中報出:

“街亭一戰,大將軍暘擊破數萬魏軍,魏軍死者堆積如山!”

相比於那名信使報出的軍情,這則軍情帶來的內容更爲讓人驚恐。

因爲這則軍情中,有了具體的數字量詞,更重要的是出現了大將軍暘四個字。

在聽到那四個字後,許多處在驚恐中的百姓瞬間轉醒,然後直接躲入了榻上的被褥之中。

好似這樣能帶給他們安全感一般。

只是一想到糜暘不久後會率軍殺到略陽,許多百姓躲在被褥之下的身軀,還是在不可抑制的顫抖着。

梁州一戰,十餘萬魏軍覆滅。

那十餘萬魏軍中,又何曾缺乏了來自略陽的良家子呢?

當這個慘痛的消息傳到略陽時,略陽的百姓除去悲痛外,還在心中早就深深烙下了對某人的畏懼。

殺一是爲罪,滅萬則爲雄,正此理也!

就在越來越多的略陽百姓嚇得膽戰心驚之際,那一則引發這幅現象的情報,正在隨着信使的移動快速朝着縣府逼近。

而在這時,縣府內也早就是一副劍拔弩張之勢。

當宴廳的驚叫聲逐漸蔓延後,值守在外的百餘王生親兵很快就察覺到了異常。

很快的百餘王生親兵,因擔心王生的安危,便齊齊衝入了宴廳之中。

當百餘身穿精甲的魏軍惡狠狠地衝入宴廳後,引發了宴廳中更多的驚叫聲。

饒是謝牽也嚇得直接站起身來。

在謝牽站起身來後,原本隱藏在內堂的一些刀斧手也衝了進來,守衛在謝牽的身前。

只是與身經百戰的百餘王生親兵相比,這些刀斧手的氣勢顯得弱上許多。

而百餘王生親兵在衝入宴廳後,便見到了王生的首級,正被姜維提在劍上不斷搖晃。

在常人看來,姜維的這個舉動是很好的示威之舉。

但在百餘王生的親軍看來,姜維的這個舉動卻無疑將他們的怒氣點燃到最高。

哪怕羣龍無首,百餘王生的親軍還是自發的朝着姜維不斷包圍而去。

面對百餘精兵的合圍,姜維的臉上卻沒有浮現畏懼。

相反的是,姜維還將劍身上的王生首級朝前方提了一提,好讓百餘精兵能夠更容易看清那顆血淋淋的首級。

姜維這副讓百餘精兵驗明正身的舉動,更是讓幾名王生的族人大怒。

見過囂張的,可這麼囂張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他到底知道不知道,當下的局勢是由誰掌控?

那幾位族人已然抽刀在手,下一步就要朝着姜維撲殺而去,可姜維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們下意識地停住了腳步:

“生負漢罪,大將軍暘遣我誅之,爾等無干者,何故送死!”

姜維聲若鷹鳴,猶如當頭棒喝。

這一喝,讓百餘精兵不由得遲疑起來。

大將軍暘,那不就是糜暘嗎?

怪不得眼前這人敢這麼囂張,原來是糜暘的人。

不止百餘精兵在聽到糜暘的名號後心生遲疑,就連謝牽在聽到姜維搬出糜暘後,他的腰桿子也不自覺地硬了起來。

甚至宴廳內的賓客,也漸漸地停止了驚叫。

很多本來不合理的事,在糜暘的威名下,卻變得讓人容易接受起來。

而糜暘威名的作用,卻不止這些。

王生的幾名族人見身後的同袍開始遲疑着不上前,一心想着爲王生報仇的他們立即出言鼓動道:

“就算他是糜暘派來的又如何?

糜暘現在正被任城王攔截在街亭,又豈能對今日之事有所作爲?

諸位快速速與我一同上前擒殺此僚,若得其首級,必大功一件也!”

王生族人的話讓大多數魏軍從驚疑中清醒。

糜暘的威名是很大,可有着任城王曹彰擋在前方,姜維想單單憑藉糜暘的威名而不戰屈人之兵,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王生族人的鼓動下,百餘魏軍精兵皆紛紛抽出腰間長刀,繼續朝着姜維包圍而去。

看到這一幕,姜維還是沒有驚慌。

可就在姜維要召喚出弓箭手的時候,一道道由遠及近的報信聲卻隱約傳入了宴廳之中。

“街亭交戰,我軍大敗,急需援兵!”

這則軍情,再次讓百餘魏軍精兵停下了腳步。

停下腳步後,他們不由得將頭朝着宴廳外望去,想看着究竟是何人膽敢傳播這“謠言”。

不止百餘魏軍精兵如此,這一刻宴廳內的所有人包括姜維,都驚訝地將目光朝外望去。

而當那道報信聲傳到宴廳外後,越來越多的報信聲響徹在縣府外的街道中。

“街亭一戰,大將軍暘擊破數萬魏軍,魏軍死者堆積如山!”

隨着時間的發酵,這一刻小小的略陽城,都快速傳播着這一則重若泰山的軍情。

這個軍情相比第一個軍情,顯得衝擊力更大,甚至讓不少魏軍的手上都冒出了冷汗。

百餘魏軍都將目光死死地盯着廳外,他們在害怕一道身影的出現。

只是心中的祈禱並不能扭轉事實的存在,不久後那名報信的信使就衝入了宴廳之中。

初入的信使還不知道宴廳內剛剛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卻收到了許多熱辣的眼神。

而宴廳內的衆人,在看到那名信使的裝扮,及手中那封由特製紅羽覆蓋的軍報後,他們感覺到腦海中的某根神經,直接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絞斷。

這讓宴廳內的很多人,都無力地倒在了地上。

相比於那些人的不堪,姜維的臉上卻流露出興奮的笑容。

只是很快姜維就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一道清冷的聲音從他的口中發出: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族矣!”

雄鷹再度鳴叫。

而這聲鳴叫,直接讓那百餘魏軍精兵,嚇得脫落了手中的武器。

他們現在真的不敢動!

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訂婚啦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章推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2章 出獄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