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

在曹彰與張郃心心念念等着來自略陽的消息時,在漢軍大營中的糜暘,也抱着與他們一樣的想法。

只是與曹彰不同的是,曹彰關注來自略陽的消息是爲了自保,糜暘卻爲的是破敵。

隨着時日往六月慢慢逼近,西北的天氣也漸漸變得炎熱了起來。

剛剛取得一場勝利的糜暘,身穿一件清涼的單衣,看向下列的王洪,口中問出了與曹彰相似的疑問:

“略陽還未有消息傳回嗎?”

聽到糜暘的詢問後,王洪不敢怠慢。

他連忙起身對着糜暘一拜答道:“尚未。”

王洪的回答,讓糜暘有些不喜。

心情不喜之下,糜暘的聲音難免顯得生硬了些:

“再派出司聞吏去探。

無論伯約是成是敗,孤都要第一時間得到確切的消息。”

王洪乃是糜暘的舊時好友,加上他自統管司聞曹後,大部分時間都跟在糜暘的身邊,對糜暘日常的行爲語氣很是瞭解。

所以王洪很輕易地就從糜暘當下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自己的不滿。

意識到這一點的王洪心中不由得一驚。

儘管糜暘以往對部下大多是和煦的態度,可隨着糜暘功勳的不斷累積,他身上早就自然地帶着一股令常人難以抵擋的威勢。

王洪知道他能有今日的一切,靠的全是糜暘的一句話。

但同樣的,糜暘若想奪走他的一切,也只需要一句話而已。

心中警示的王洪連忙再對着糜暘一拜,口中承諾道:“不出三日,臣一定爲大將軍探得略陽消息。”

糜暘在聽到王洪的這句承諾後,他的臉色纔好了一些。

街亭距離略陽畢竟有些距離,加上消息往返耽誤的時間,王洪的三日之諾已經算的上很急切的了。

糜暘對着王洪輕輕應了一聲嗯。

見糜暘准許自己戴罪立功,王洪心中欣喜,他對糜暘告退後,便立即走出大帳外前去安排一切了。

看着王洪離開的身影,糜暘似是自言自語,他言語中帶着嘆息說道:“子狹,難以大用。”

當糜暘說出這句話,糜暘身後的丁封像是沒聽到這句話一般。

他依舊保持着依舊保持着眼觀鼻,鼻觀心的神態,像個木頭人。

不是丁封耳背,是他知道這句話,不是他應該回應的。

不過丁封雖懂得避嫌,但當下的大帳內不止有丁封在。

鄧艾也在。

鄧艾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與丁封不一樣的是,鄧艾立即對糜暘的這句話做出了迴應。

“司聞校尉的確難當大任,可大將軍也不用爲此煩惱,今大漢人才濟濟,大將軍可擇賢任之,又何必因此嘆息呢?”

說實話,鄧艾對王洪的辦事能力,也是抱有疑慮的。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由此可知情報對軍事的重要性。

正因爲這種重要性,糜暘纔會早早的設立司聞曹,來充當他的眼耳。

可惜隨着漢軍作戰範圍的不斷擴大,就算糜暘派了不少糜氏子弟協助王洪,但王洪還是很快暴露出他能力上的欠缺。

不提今日的這件事,前段時間糜暘詢問孟達的下落時,王洪不也是遲疑着答不上來嗎?

一次失誤算意外,可若是兩次失誤,那隻能說是失職。

而將來漢軍攻伐、鎮守的疆土會更加廣大,王洪能力不濟導致的失職,在將來很可能會引發大的隱患。

對於這一點,鄧艾覺得不能不防。

所以在聽到糜暘的話後,鄧艾纔會不假思索地附和糜暘的話。

附和之餘,鄧艾還寬慰了糜暘一番呢。

鄧艾覺得自己的本心是好的,他的行爲也是妥當的,但他沒有注視到,糜暘身後的丁封,這一刻正在瘋狂向他使眼色。

丁封想提醒鄧艾,這件事不是臣子可以參與討論的。

可惜現在鄧艾的目光都在糜暘身上,並沒注視到丁封善意的提醒。

不提丁封的反應,就是糜暘在聽到鄧艾竟然對他作出迴應後,他也不免得愣了一愣。

不過在簡單的愣神後,糜暘看到鄧艾還流露着一副理所當然的神色,他最後直接笑出了聲。

糜暘突地想起了歷史上發生的一件事。

歷史上是司馬昭掌權曹魏的時期,曹魏對季漢發起滅國之戰的。

司馬昭當時之所以想攻滅季漢,不是說他懷抱着一統天下的志向,他只是想通過攻滅季漢的功勞,來爲自己積攢篡魏的政治資本。

一開始當司馬昭流露出要南征的意圖後,曹魏朝廷中有許多人不贊成。

只是那些人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司馬昭的真實目的,因此他們都不繼續諫阻。

但讓司馬昭想不到的,在朝廷內外大多對這件事緘默不言的時候,時任雍州刺史的鄧艾,卻一直上書勸阻他不要南征。

而且鄧艾的上書,言辭懇切不說,還列舉出種種理由,讓司馬昭沒辦法在軍事上反駁鄧艾。

最後司馬昭被鄧艾煩的沒有辦法了,只能派出自己的主簿前往雍州,在私下裡直接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告知給了鄧艾。

鄧艾這才停止了上書之舉。

從這件事足可以看出,鄧艾的政治情商有多低。

就拿當下來說,不管王洪是否能勝任司聞校尉一職,由於司聞校尉是糜暘的耳目,那麼這件事都不應該由臣子來置喙。

方纔糜暘那句話也只是有感而發,並不是要詢問的意思。

誰知鄧艾還自顧自地接上來了。

得虧今日鄧艾的主君是糜暘。

要換做其他人,恐怕難免會懷疑鄧艾的那句建言,有着其他的企圖。

瞭解鄧艾的糜暘當然不會因爲這件事,就對鄧艾有所懷疑。

糜暘甚至還覺得這樣的鄧艾有些可愛。

在正常的臣子都會爲了避嫌閉口不言的時候,唯有鄧艾會只想着爲主君謀劃利益,而不去顧忌太多,想說就說。

糜暘是喜歡這樣的臣子的。

糜暘沒有直接回應鄧艾的建言,他示意鄧艾來到他身前。

鄧艾不疑有他,連忙踱步至糜暘的身前跪坐。

在鄧艾坐下後,糜暘將手中的蒲扇交給鄧艾,示意他爲自己搖扇。

面對糜暘的示意,鄧艾很樂意地接過了糜暘手中的蒲扇,徐徐地爲糜暘扇了起來。

糜暘與鄧艾這對君臣的互動,讓糜暘身後的丁封很是羨慕。

從糜暘對鄧艾親暱的舉動可以看出,糜暘是將鄧艾當作心腹中的心腹了。

隨着陣陣清涼的風送到臉上,糜暘顯得很是愜意。

愜意之餘,糜暘對着鄧艾言道:“待街亭一戰結束後,孤會上表陛下,讓你爲折衝將軍。”

“到時候你就去荊州,協助車騎將軍攻打宛城吧。”

聽到糜暘這麼說,鄧艾搖扇的手不由得停頓了一下。南中之戰結束後,他因功獲得了中郎將的軍職。

現在糜暘想再把他提爲折衝將軍,本來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讓鄧艾感到意外的是,糜暘想要派他前往荊州的舉動。

看見鄧艾意外的眼神後,糜暘笑着解釋了自己的用意。

“你是有才略的。

加上你是南陽人士,年少時又被賊軍掠去潁川郡,這讓你對兩郡的地形頗爲清楚。

派你去協助車騎將軍,是想你協助車騎將軍,爲我軍打開在中原的局面。”

一直在關注天下各處戰場形勢的糜暘,當然不會忽略了宛城這處重要的戰場。

而據之前得到的情報可知,當下張飛在豫州的進展並不順利。

雖然之前張飛利用靈活的戰術,爲漢軍打開了北伐的通道,可戰術再怎麼靈活,也要服從於戰略。

豫州戰事的戰略關鍵點,便在於宛城的得失。

荊州的漢軍要想進入豫州,從而威脅洛陽,那麼宛城就是一個始終繞不過的坎。

可宛城的城池之堅厚,實在世所罕見,可以說與長安城都有的一比了。

加上司馬懿乃是善守之將,宛城又有着豫州整個州的國力爲後盾,這種種因素都讓張飛遲遲未拿下宛城。

這一點倒是在糜暘的預料之中。

以往因爲街亭的戰局尚不明朗,所以糜暘一直未放太多精力在宛城方面。

但經過前段時間的那一場大勝後,可以說街亭的局面已經打開,接下來擊破曹彰的魏軍,在糜暘看來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如此,糜暘也要將注意力分出一部分放在其他方面了。

由於長安尚未被漢軍拿下,所以糜暘是沒辦法親至宛城的。

他無法親自前去,也只能派出鄧艾這個善奇謀的心腹,前往宛城了。

不能說鄧艾前往宛城,就一定能協助張飛將宛城奪下。

可鄧艾的前往,總歸能爲荊州漢軍的取勝,多爭取一些砝碼的。

在說完自己的這層意圖後,糜暘又笑着說道:

“孤以前曾聽你說過,你少時在南陽郡與潁川郡受了不少屈辱。

這次你以折衝將軍的身份回到南陽郡,想來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

你的折衝將軍,官籍會掛在孤的幕府中。”

在聽完糜暘的最後一句話後,鄧艾手中搖扇的舉動徹底停下。

一種感激的神色浮上他的臉龐,然後下一刻鄧艾便趕忙對着身前的糜暘行叩拜之禮。

這是鄧艾對糜暘的叩謝。

在咚咚咚的三聲巨響後,鄧艾方纔止住了叩拜的舉動。

當鄧艾重新擡頭後,他的額頭上已然出現了一片淤青。

折衝將軍只是一雜號將軍,論地位不算太高。

但糜暘的最後一句話表明了,鄧艾的折衝將軍是他幕府中的屬臣。

單單這一點,就是當世人許多求都求不來的榮譽。

有着這樣的榮譽,一旦鄧艾率軍回到南陽郡,又如何不算衣錦還鄉?

他可是糜暘的幕府屬臣!

而除去這一點外,糜暘讓他衣錦還鄉的用意,更讓鄧艾感動莫名。

鄧艾跟隨糜暘已經有數年之久,這樣的時間在當世已經不算短。

少時受欺辱的事,鄧艾只在投奔之初在糜暘面前提過一次,僅僅提過一次而已。

在鄧艾看來,像糜暘這般人物,他應該是不會在意這種小事的。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糜暘卻一直將數年前,他偶爾一次提及的過往,一直記在心中。

並在今日,給了他能夠一雪前恥的機會。

這樣的愛護,這樣的重視,又怎麼能不讓鄧艾感恩戴德呢?

想着想着,鄧艾的眼中出現了淚水。

但爲了不讓糜暘覺得自己無用,鄧艾努力地想將眼中的淚水給收回去。

看着鄧艾又感性,又愛逞強的一幕,糜暘不由得再次笑了出來。

他對着鄧艾說道:“你先下去收拾行裝吧。

想來不用幾日,街亭就會落入孤的手中。”

在說這句話時,糜暘的語氣中充滿着自信。

哪怕當下略陽尚未有確切的消息傳來,可糜暘對姜維有自信。

糜暘的話讓鄧艾緩緩起身,然後便轉身朝着帳外走去。

只是還未走出多遠,鄧艾就轉身對着糜暘一拜。

一拜過後,鄧艾對着糜暘承諾道:

“大將軍放心,臣一定會爲大將軍看好荊州的。”

說完這句話後,鄧艾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大帳之中。

看着鄧艾離去的背影,琢磨了一會鄧艾留下的那最後一句話後,糜暘心中突地浮現了一個猜測。

鄧艾的最後一句話,是在一語雙關。

而鄧艾的另一層用意,讓糜暘不由得想扶額嘆息。

士載呦,你是不是誤會什麼了!

糜暘推斷的沒有錯,就在兩日之後,一道驚人的消息就從略陽縣內傳到了街亭。

曹彰在聽說略陽有消息送到後,他連忙讓張郃將送消息的人帶到他面前。

只是當那人來到曹彰的身前後,曹彰的心中卻浮現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只見那人全身上下滿布血污,從這一幕就可以看出,這人剛剛經歷了一場惡仗。

但問題是,略陽縣在街亭的後方,又怎麼可能會有惡仗?

又怎麼可以有惡仗!

曹彰顫抖地將手指向那名信使,想讓他將所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

而當那名信使將知道的一切都告知給曹彰後,曹彰差點沒直接暈了過去。

“你說什麼?!”

“略陽縣長謝牽投敵,王生爲糜暘派出的使者斬殺。

現在我軍的糧道已經被賊軍截斷?!”

直到現在,曹彰還是不敢相信他所聽到的一切。

就這種令人難以接受的消息,試問誰聽到不想暈?

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章 糜暘獻策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番外:亡國之恨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23章 誅心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