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

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

張郃目前的心神震盪,不是因爲激動,反而是因爲畏懼。

他在畏懼現在曹丕對他所說的話,是在試探他。

其實張郃沒有理解錯,曹丕的確就是在試探他。

曹丕在問完張郃那番話後,他便仰靠在御座上,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着張郃。

他在觀察張郃聽到他這番話後,反應會是什麼。

在曹丕用目光審視張郃的同時,他的腦海中亦回憶着張郃的一應過往。

“魏有良將,五子爲先。”

這句話是當年魏軍上下流傳的一句話,這句話代表着在魏軍中的五位戰功赫赫的異姓將領。

而既然張郃能被諸軍評爲五子良將之一,他過往所立下的戰功當然是不俗的。

張郃最早的從軍資歷可以追溯到黃巾之亂時,這樣的從軍資歷在數十年後的今日,沒有幾人能夠擁有。

而且不提張郃跟隨曹操之後立下的累累戰功,就說張郃在韓馥與袁紹帳下時,那亦是屢立戰功的名將。

本來這樣的一位名將,曹操在世時應該很器重他纔是,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曹操在世時,五子良將中的其餘四位大將都有不少獨當一面的事例,但是張郃卻幾乎沒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五子良將中,張郃是最後一位被曹操授予假節之權的大將。

甚至之所以曹操會授予張郃假節之權,根本就不是真心實意的,乃是夏侯淵死後穩定漢中局勢的一種無奈之舉。

由此可見,在曹操心目中他根本就沒信過張郃。

不過曹操對張郃的不信任,並非單單是出於張郃是降將的身份。

因爲同樣是降將的張遼與徐晃,就沒有得到曹操的這番對待。

張郃之所以一直得不到曹操的信任,乃是因爲張郃是當年袁紹兵敗官渡的罪魁禍首之一。

當年官渡之戰時,曹操採納許攸的計策親自率軍奇襲烏巢,一把火燒掉了袁紹大軍的絕大部分糧草。

但是烏巢被燒,並不會直接導致袁軍立即全軍潰散。

按照常理來說,袁軍大營中一定是會有能支撐數日的糧草的。

而且那時的袁軍主力尚在。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烏巢的糧草全部被燒光,袁紹亦可以在主力部隊的掩護下撤到後方的城池中。

也正因爲有着這條最後的後路在,袁紹纔會採納郭圖的圍魏救趙之計,想着派張郃與高覽率重兵攻打曹軍大營。

這個計策在當時看來更像是一種賭博,但袁紹又不是傻子,賭博得有一定賭本這個道理他是懂得。

只是讓袁紹沒料到的是,他在將袁軍中的精銳交給張郃與高覽之後,這兩位他信任的大將,竟然率領着袁軍的大部分精銳投降了曹軍。

這一幕別說袁紹沒料到,就是曹洪亦沒料到。

所以當時在張郃與高覽投降之時,曹洪一開始根本就不敢接受。

而當這個消息傳回袁軍大營後,加上烏巢糧草被燒的影響,才導致袁軍軍心崩塌,然後袁紹才倉皇的棄軍而逃。

“紹將張郃、高覽燒攻櫓降,紹遂棄軍走。”

五子良將中徐晃與張遼亦是降將不錯,但至少他們沒有如此坑害過原主。

所以相比于徐晃與張遼,曹操對張郃一直不敢太過委以重任。

他不想成爲第二個袁紹。

同樣曹丕他也不想成爲第二個袁紹,特別是在如今宛城內外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

曹丕在審視着張郃的反應的時候,他的手指不停地敲擊在身旁的扶几上。

曹丕修長的指端敲擊在扶几上時,發出一聲聲悅耳的脆響。

只是當這聲聲悅耳的脆響傳入張郃的耳中時,卻讓他的心神愈發震盪起來。

他知道自己有着怎樣的污點,所以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得到曹家天子的真正信任。

不過幸虧以往曹操在世時,就曾多次對張郃做出類似的審視過。

正所謂習以爲常,所以面對現今曹丕言語中的試探,張郃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

他微微擡頭,看向曹丕的神色愈發恭敬。

在這種恭敬的神色之下,一道板直的身影漸漸彎曲。

隨後一句滴水不漏的回答從張郃的口中說出。

“陛下英明沈斷,超然卓絕,一切但憑陛下決斷。”

“郃是陛下的臣子,臣子的本分是聽命行事,這等言論不是臣能置喙的。”

當張郃說出自己的回答之後,莫說曹丕,就連在一旁的司馬懿亦不禁擡起頭看向了張郃。

張郃的這番回答不是最完美的,要是司馬懿被曹丕問這種問題,那麼司馬懿的回答肯定會比張郃更好。

但是張郃的這番回答,卻是最適合他的。

議者言要穩定宛城局勢,就必須以張郃爲大將。

現在的曹魏的大才中,能夠有信心擊敗漢軍的或者不多。

但是要想找出能穩定一郡局勢的人才,卻並不困難。

既然張郃不是那個唯一人選,那麼在張郃的那種過往下,當然不會有議者說這種話了。

所以曹丕口中所言的議者,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

曹丕要的不是張郃的答案,他要的是張郃態度。

所以張郃在他的迴應中,明確表明了他的態度。

而張郃的這種願意安分守己的態度,正是曹丕所希望聽到的。

因此曹丕在聽完張郃的回答後,他臉上浮現起一絲喜色,他眼中審示的目光亦陡然消失。

心中已經有所判斷的曹丕,終於給了張郃以他的身份本該擁有的待遇。

“張卿請入座。”

在聽到曹丕的這句話後,張郃知道他已然通過了曹丕的試探。

所以他在心中長鬆一口氣之下,緩緩來到曹丕所指向的位置上坐下。

等張郃坐下後,曹丕便當即問張郃道:“我軍經襄樊一役損失慘重,軍心頹喪,若賊軍前來攻打宛城,張卿可有策略抗之?”

雖然張郃的忠心不能完全信任,但是張郃的能力是公認的。

而曹丕現在對張郃所問的這個問題,乃是他目前心中最憂慮的。

聽到曹丕問及此事,張郃沉思了一會答道:“賊軍現囤襄樊一帶,若遠來攻我,必心急請戰,因此緣由,則我軍利在不戰。”

張郃的這番回答,令曹丕微微點頭。

張郃是當世宿將,他的看法與劉曄、司馬懿等人看法一致,這無疑讓曹丕的心中又多了幾分底氣。

只是曹丕心中還擔心着一點。

曹丕又問張郃道:“若我軍固守宛城不戰,敵軍或許將旁攻他城。若如此,南陽不復存已。”

南陽郡之所以在天下間有着極爲重要的戰略意義,乃是因爲境內的數十縣城都是富庶之縣,且大多都處在緊要的位置。

之前南陽郡南方的十數縣投降漢軍的事,已經讓曹丕憂心不已。

所以曹丕現在擔心的是,漢軍會在魏軍固守宛城的時候,將除宛城之外的其他縣城都攻打下來。

到時候魏軍在南陽郡掌握的縣只有宛城,那也不是長久之計。

面對曹丕的這層擔憂,張郃卻心中早有計較。

張郃拱手對着曹丕再答道:

“賊軍士氣正盛,我軍當以不戰爲本,然兵者詭道也,我軍可當另擇長計以制之也。

宛城附近諸縣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當不會反覆。若賊軍轉道侵略周圍諸縣,我軍可設置遊兵,定可敗之。”

曹丕聽到張郃說設置遊兵可以擊敗漢軍,他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勾引起來。

遊兵這個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於是曹丕臉露好奇之色問張郃道:“卿口中所言遊兵爲何?”

見曹丕對他口中所說的遊兵來了興趣,張郃的眼神中浮現一絲得意之色。

他之所以能夠在受到曹操猜忌的情況下,軍職還能步步高昇,靠的就是他出衆的軍事才能。

並且他自身的軍事才能,與其他四位齊名的良將都有所不同。

在曹丕好奇目光的注視下,張郃緩緩拱手答道:

“遊兵者,謂其兵無定在也。

欲組遊兵,須有兩備,一備爲士果銳而騎超捷,二備爲將勇悍而善應變。

而施用遊兵者,有三法:

一法爲:敵怒而迎,我引而退,敵倦而息,我臨而憂;

二法爲:擊其左復擊其右,擊其前復擊其後,擊其懈馳而無備,令敵倉卒難救;

三法爲:抄其穀食,焚其積聚,劫其輜重,襲其要城,取其別營,絕其要道;

遊兵之要在於或朝或暮,伺敵之隙,乘間取利,飄忽迅速,莫可蹤跡。

如此方能時而東復時而西,時而出復時而入,令敵無從招架。

若能善用遊兵,則遊兵或百、或千、或萬,皆可我爲軍之聲援,於敵爲彼之後患。

夫使賊腹背均患,進退維谷,則不難於翦除。”

張郃的遊兵之法雖不短,但在張郃縝密的思維之下,張郃通過一要兩備三法,將他的遊兵作戰之法概括的條理分明。

在張郃的層層敘說之下,就連曹丕這種不精通軍略的人,都對張郃的遊兵之術感到讚歎不已。

更別說本就頗通兵略的司馬懿與蔣濟等大臣了。

因此在張郃敘述完他的用兵之法後,司馬懿與蔣濟等在場的大臣臉上都浮現欣喜的神色。

而曹丕臉上的喜色就更加深重了。

他直接撫掌大笑起來。

那日劉曄所獻的戰術,只是侷限於襲擾糧道這一項上。

而張郃的遊兵之法,卻包羅萬象,襲擾糧道只是他衆多戰術中的一種而已。

怪不得當年和張郃一同領兵投降的高覽已然消失不見,而張郃卻能成爲先帝所倚重的“五子良將”之一。

現在曹丕終於能體會到他父親對張郃,那又愛又忌的心情了。

在曹丕撫掌大笑完之後,他臉上的讚賞之意絲毫不加掩蓋。

曹丕對着張郃笑言道:“先帝在世曾言五子良將中,張卿用兵最爲機變無方,今日聞張卿言,朕遂不惑矣。”

聽到曹丕的這番稱讚,張郃並沒有將他心中的自得之色表現出來,他只是微微拱手錶示自謙。

哪怕現在曹丕表現的對他有多讚賞,方纔曹丕對他的試探,張郃可還是未曾忘記。

只是曹丕這時可沒心情注意張郃的自謙,他在得知張郃的遊兵之術後,略帶着些焦急地問道:

“張卿這遊兵之術既然可在南陽中施用,那關中亦可行否?”

看着曹丕臉上焦急的神色,張郃肯定得答道:“若兩備齊聚,關中之地形相比南陽,反而更容易施行遊兵之術。”

張郃肯定的回答,讓曹丕臉上的喜色更甚。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

而曹丕心中的遠慮,莫過於來日漢軍對關中一帶的大舉進攻。

之前在司馬懿的進言之下,曹丕打消了很大一部分對這事的憂慮。

如今在張郃的回答下,曹丕心中剩下的爲數不多的憂慮亦完全消除。

一種無憂的情緒開始瀰漫在曹丕的心間。

這種情緒讓曹丕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好。

在心情甚佳之下,曹丕突然想起張郃在來宛城之前,剛剛立下平定安定叛亂的戰功。

所以他當即下令晉張郃的爵位爲都鄉侯。

在之前五子良將中其他四位良將,至少都是亭侯的爵位的情況下,戰功不低的張郃還僅僅是一有名無實的關內侯。

所以當曹丕的這番封賞說出口後,張郃的臉上終於浮現喜色。

他要的不是什麼口頭讚賞,要的就是這樣的實利。

張郃趕忙起身來到曹丕身前對他拜謝,而面對着張郃的拜謝,曹丕卻只是淡淡一笑。

隨後曹丕將目光看向了司馬懿,司馬懿在看到曹丕的目光傳來後,他立馬會意地起身來到張郃的身旁。

在司馬懿來到張郃身旁站定之後,曹丕亦站起身來走到張郃的身旁。

曹丕親手扶起張郃微微下拜的身子,然後他對着張郃言道:“朕離開洛陽已有一段時日,今張卿到達,以張卿之纔想來宛城定然無憂。”

“因此朕決意不日迴轉洛陽。”

聽到曹丕說的這兩句話時,張郃的心中浮現一絲不可思議的情緒。

難道陛下竟要對他委以方面之任嗎?

只是讓張郃失望的是,曹丕接下來的話,直接打消了張郃心中的所有奢望。

“在朕走之後,張卿要好好輔助司馬中丞,爲大魏守好南陽郡這個要地。”

(本章完)

第8章 關羽之憂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32章 小心有詐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章 先斬後奏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