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

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

在劉曄以自己的見解爲曹丕解除一個心中巨大的憂慮之後,曹丕臉上的喜色越來越盛。

而一些有着見識的魏臣見曹丕的臉上浮現喜色後,他們中的某些人終於亦有勇氣出身對曹丕繼續建言。

司馬懿從劉曄的身後走出,然後他來到曹丕的御座前一拜道:“臣以爲陛下當今憂慮之處,不止宛城,尚應有關中。”

聽到司馬懿今日竟然會主動出來向他進言,曹丕的臉上浮現一些詫異之色。

當初漢軍在漢水河岸擺出卻月陣大敗魏軍鐵騎,司馬懿亦是戰敗逃回宛城的將領之一。

只是曹丕知道,當初那一場戰敗最大的責任在於曹泰與夏侯霸這兩位宗親,司馬懿只是聽令行事而已。

Www ¤ttκΛ n ¤CΟ

所以他也沒有對他的這位心腹好友,做出任何處罰。

相反的,曹丕私下裡還曾多次好言寬慰過他的這位好友。

只是在回到宛城中後,有着遠見卓識的司馬懿,或許是因爲慚愧,所以他一直就顯得很是沉寂。

所以面對現在司馬懿的突然出身進言,曹丕難免有些詫異。

而還讓曹丕感到詫異的則是司馬懿的進言。

當下是討論宛城之事,仲達怎麼會又扯到關中去了呢?

見曹丕的臉上浮現詫異之色,司馬懿沒有遲疑,他沉着的對着曹丕繼續進言道:

“子揚之策,可保我軍宛城無憂。然劉賊自稱漢帝,常以進犯我國爲念。他之狼子野心,一日不曾或缺。”

“今宛城靠近中原,我軍可撫集司豫之兵,固守宛城。

劉備知南陽外乃驍騎所騁之地,當左將軍到來之日,他定會暫守疆土,不會輕易攻打宛城。

然劉備野心路人皆知,今日他因無騎兵之利而退卻,他必定會痛定思痛,謀求他攻以補自己所不足。

而賊軍若想獲得騎兵之利,唯有轉攻關中,割據雍涼,方能成事。

故而當劉備退兵之後,陛下應深思來日之患,早做防備。”

當司馬懿對曹丕說出這番話後,不止曹丕,就連大殿中的其他魏臣,臉上也盡皆浮現憂慮之色。

因爲司馬懿說的很有道理,劉備是人傑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身爲人傑的劉備,明知道在中原地帶無有騎軍之利會吃大虧,所以他不可能不會想方設法彌補自己這個短板的。

最重要的是,當今的局勢與歷史上很不同。

歷史上的季漢勢力在經歷過敗走麥城及夷陵之戰兩場大敗後,已經在亡國的邊緣。

那樣的一個割據勢力,曹魏上下根本就不會對他起任何忌憚之心。

哪怕得到情報季漢可能會北伐關中,恐怕他們也只會當做笑話來看。

但在今世中因爲糜暘的努力,季漢不僅保住了荊州,還連續取得數場震驚天下的大勝。

這樣的敵手縱使國力遠弱於己方,但也足夠讓曹魏上下君臣,對他們來日的可能進攻感到憂慮了。

所以在聽完司馬懿的話後,曹丕馬上問司馬懿道:“仲達既知劉備來日方略,可有何策制之?”

面對曹丕顯得有些焦急的詢問,司馬懿冷靜地將他心中早就思慮好的對策給說了出來:

“賊軍數次來犯,皆以野戰取勝,縱其後出,定不復攻城,當求野戰。

而賊軍每以糧少爲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數年不能動矣。”

“賊軍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馳騁襄樊。

然關中之地,多爲平原,賊軍水軍無法再逞威。

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

漢中四道,賊之入寇心喉,陛下當下令鎮西將軍分派精兵守之。

另可令安西將軍下令,西北要城加緊修繕城防。

來日若賊軍從漢中四道入寇,鎮西將軍可率軍阻之。

若賊軍出其不意,轉從旁道而出,我軍亦可以堅城耗賊軍之銳氣、糧草。

而陛下再另遣一位大將率精騎坐鎮長安,擇機而出。

待賊軍精疲力盡之時,數萬精騎傾巢而出,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

在司馬懿說完這番話後,曹丕不禁身體前傾。

他用讚賞的目光看向司馬懿,以往他果然沒有看錯人。

司馬懿的這番獻策,無論是從戰略還是戰術方面來說,都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內心中的憂慮。

亦解除了他心中對漢軍野戰能力的一些畏懼。

縱使漢軍野戰能力再強,魏軍不與漢軍戰,漢軍又能如何?

其實司馬懿的這番獻策在戰術上,雖有獨到之處。

但與當初賈詡對曹丕所囑咐的“以守爲攻”的策略,在戰略這一方面來說本質上是差不多的。

只是兩個差不多的戰略思想,這時卻在曹丕這裡起到不同的效果。

這並非是曹丕的智商陡然增長,只是他現在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

現在盤踞在襄樊周圍的賊軍,不是代表着割據勢力的蜀軍或者是楚軍,乃是真的有能力能夠滅亡他大魏的漢軍。

這種心態在襄樊會戰魏軍慘敗後,不止是曹丕心中有,恐怕隨着時間的推移,整個大魏的治下都會如此覺得。

這樣的敵手,現在縱算是自稱爲“中國之主”的曹丕,也會以平等的心態看待了。

曹丕的目光代表着他會採納司馬懿的建議。

而當這種信息釋放出來後,立馬就有另一位大臣起身來到曹丕的身前,對着他再進言道:

“雍涼之地,至關重要,不下於關中。御史中丞之策雖佳,然尚有所缺。

臣當年曾任職雍涼,亦隨先帝左右參與漢中之戰,對雍涼之風土人情瞭解頗深。

雍涼人士,性情勇悍,好動難安。

而雍涼諸州長吏慢法,盜賊公行,州知而不糾,雍涼人心復何取正乎?

以此人心,若賊軍大舉攻來,恐雍涼有內患也。

臣願自求爲雍州刺史,爲陛下嚴查不法,穩定雍涼人心。”

出身對曹丕說這番話的,正是現任兗州刺史的賈逵。

而當賈逵對曹丕說出這番話後,配合他過往光輝的政績,曹丕對賈逵的毛遂自薦心中充滿了期待。

若說司馬懿是從軍爭方面提出對抗漢軍的策略的話,那麼賈逵就是從內政方面了。

曹丕並非是無才之人,或許他之前會忽略這一點,但現在在賈逵的建議下,他也反應過來了。

要想最大程度穩住關中局勢,那麼最好就是從軍政兩方面共同入手。

況且雖然都是刺史,但與兗州這種大州相比,賈逵自請爲雍州刺史,無疑是降職了。

可見賈逵完全是出於一片公心。

面對股肱之臣這樣於國於己有利的請求,曹丕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他看着賈逵不禁讚歎道:“汝真國臣矣。”

在讚歎完賈逵之後,曹丕馬上讓中書令孫資擬詔。

他要快速將今日國之幹臣所獻的策,以最快的速度給實施下去。

讓曹丕沒想到的是,就在方纔他還爲國無良臣獻策而感到惱怒。

沒想到在劉曄出來後,就接二連三有良臣出來爲他獻策。

要是之前有良臣如此獻策,爲他打敗漢軍該多好呀。

曹丕不知道的是,現在之所以會有這番情勢,完全就是他自己造成的。

誠然劉曄對時局的見解乃是當世翹楚,但要是說目前在宛城中的魏臣中只有他有着非凡的見解,那也是不然。

方纔一部分魏臣,是如劉曄一般不同意放棄宛城的。

但之所以他們沒及時出來進言,是因爲曹丕之前的表現令他們心有顧慮。

就連被曹丕倚重爲心腹好友的司馬懿,他心中也有着這種顧慮。

現在的子桓不再是當初那個禮賢下士的魏太子了,他變得越發乾坤獨斷,越發剛愎自用。

要知道就在這個大殿中,一位名爲鮑勳的忠臣所灑下的血腥味,這時還依然飄蕩在衆臣的心中。

難道鮑勳當初所進言的不是良言嗎?若當初曹丕肯聽鮑勳的,魏軍又豈會大敗?

甚至當初賈詡所獻的良策,曹丕要是肯採納的話,目前魏軍的局勢也不至於如此被動。

魏國從來不缺良臣。

而之所以在劉曄出來後,司馬懿與賈逵會接連出來獻策,只是因爲他們看到曹丕終於肯接受正確的意見了。

而在這三位大臣中,劉曄因爲想要更高的權力或者說地位,他的表現更像一位投機者。

只是從曹丕目前的反應來看,劉曄冒險的投機行爲,無疑是做對了。

因爲在曹丕的口述詔書中,有一道詔令便是賞封劉曄爲關內侯。

至於其他的司馬懿與賈逵兩人,亦各有封賞。

在孫資快速寫好曹丕口述的詔令後,隨着孫資在衆臣面前高聲朗讀曹丕詔書中的內容。

這個舉動代表着今日劉曄三位大臣的獻策,馬上都會變爲曹魏的一應戰略國策開始施行下去。

而在孫資朗讀完詔書中的內容之後,暫時穩定住心神的曹丕開始下令讓羣臣都退下。

雖然他現在的心情算不上好,但總比一開始的無盡悲切與憤恨好了許多。

曹丕在諸臣皆退出殿外後,他便用眼神示意一直坐在一旁的郭貴嬪將他攙扶起來。

哪怕方纔曹丕在衆臣面前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但是剛纔他差點暈倒也是事實。

他的身體狀況在剛纔劇烈的情緒起伏中,其實是受到了一次很重的打擊的。

這一點是任何藥物都無法頃刻間扭轉的。

郭貴嬪眼帶擔憂的將曹丕從御座上扶起,然後攙扶着曹丕一步步朝着內殿走去。

在朝着內殿走去的同時,曹丕對着郭貴嬪問道:“寒食散還有嗎?”

當郭女王聽到曹丕問她的這句話後,她的眼神一凝。

但面對既君既夫的曹丕的詢問,郭女王並不敢有所隱瞞,她用溫糯的嗓音回答道:“還有一些。”

聽到郭女王如此說,曹丕並沒有繼續說什麼,他的臉上只是閃過一絲思索之色。

寒食散這種藥物,曹丕是知道的。

傳說他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乃是前朝帝王命方士熬煉的仙藥。

而這種藥物傳至當朝,亦在一些達官貴人之間流傳着。

例如魏武帝曹操的假子何晏,便是此藥物的極力推崇者。

在何晏的極力推崇下,曹丕對寒食散也有一些瞭解。

在剛纔他因身體不適擡入內殿時,趕來的太醫縱算大多是國手,但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讓曹丕恢復清醒的神智。

但是曹丕知道若是他不能儘快恢復神智,那麼時間拖延之下,宛城的局勢即將就會面臨崩塌之勢。

所以他在情急之下,使用了何晏向他推薦過的這種奇藥。

雖然爲保險起見,他服用的量並不多。

但是他在服用寒食散後,頓覺身體中的不適快速減少,神明開朗,體力也有所恢復。

有了這種感覺良好的嘗試後,曹丕心中對寒食散的感官十分不錯。

於是在被郭女王一路攙扶到牀榻上正要閉眼休息時,曹丕對着郭女王言道:“待回洛陽後,多向平叔取用些。”

待說完這句話後,曹丕便安心的進入了夢鄉之中。

只是當曹丕輕微的鼾聲響起之時,郭女王望着放在一旁的寒食散,聰慧的她卻感覺到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正慢慢包裹住她。

這藥,真是仙藥嗎?

南陽郡,新野城中。

在昨日爲關羽守靈結束的劉備,便親自帶着關羽的靈柩返回襄陽。

雖然在劉備的詔令中,張飛現在已經是荊州都督。

但對於荊州這一個大州來說,張飛要想全盤接手荊州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所以劉備並沒有下令讓糜暘早日返回益北,他先命糜暘暫時處在新野城中,爲荊州守衛着北方。

而糜暘留在新野城中,還有一個任務。

在襄樊會戰後,南陽郡中有十數個縣都歸附了大漢。

儘管漢軍暫時無法拿下宛城,達到全取南陽的最佳戰果。

但在這十數個縣加入大漢的版圖後,不僅大漢的北疆已經接近曹魏的中原地帶,亦讓荊北的戰略縱深得到很大的擴展。

這樣的地理態勢,足以讓漢軍在荊州處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

只是畢竟宛城還未拿下,所以劉備想着以新野爲中心,將周圍歸附大漢的十數縣重設爲義陽郡。

這樣才更有利於大漢在這塊地域的統治。

糜暘現在在新野城中主要做的,便是這件事。

而劉備爲了鍛鍊糜暘,他在臨走前還給了糜暘一個任務,那便是向他推舉出一個義陽太守的人選。

很明顯,這是劉備在考察糜暘的識人之明。

這兩天都暫且一章。

(本章完)

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9章 糜暘到了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6章 幼時情誼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0章 夜襲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推兩本書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