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

州試在結束三天後發榜,一百六十四名考生最終有五十七人上榜,雖然只有三成士子州試合格,但和南方各州相比,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

曹萬年考中第三名,第一名叫冷洋,第二名叫高文旭,都是豐州豪門子弟,另外榆林縣也有十二人上榜。

州試結束後,考生們各自回家繼續努力,準備明年三月進京參加省試,不過對於落榜的士子們,他們卻有一個新的選擇,參加豐州和三鎮經略府的文吏選拔。

開春後不久,豐州選拔過一次文吏,不過那次選拔最後只招到九人,主要是大部分士子都要參加秋天的科舉州試,當了文吏就沒有時間溫習功課。

所以這次秋試結束後,開始招募第二批文吏,一共招募三十一人,落榜的士子們終於認清了形勢和自身條件,他們連州試都考不過,還能指望考上省試嗎?

還不如趁早佔一個文吏名額,反正就算考上明經科也是當文吏的命,和他們又有什麼區別?

想通這一點,幾乎所有的落榜考生都報名參加選拔,場面火爆。

選拔也是分筆試和麪試兩部分,筆試很簡單,就是考書法,用一個時辰時間,默寫《孝經》的序和前三章,這是基礎,每個考生都必須會背的,背得對不對不重要,關鍵是字要寫得好。

筆試還是在之前州試的大帳內舉行,不到一個時辰,所有的考生都交卷了。

在主考大帳內,郭宋一篇篇看着考生的書法,總的來說,書法都不錯,都下過一定苦功,儘管如此,還是能分出一個三六九等。

這時,縣令謝長治把一份試卷遞給郭宋,“使君看看這份。”

郭宋接過瞥了一眼,眉頭一皺道:“這份書法雖然看起來字不錯,但謀篇太差,你看前面寫得很鬆散,後面紙面不夠了,就寫得緊緊巴巴,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卑職覺得這名士子最好還是考慮一下。”

郭宋翻過試卷看了一眼姓名,九原縣冷海,他立刻明白了,這是冷家子弟。

“這個人冷家事先拜託過你嗎?”郭宋問道。

選拔文吏不是科舉考試,優秀者固然要錄取,但如果是豪門子弟,最好也破格錄取,畢竟縣裡很多事情都要這些豪門鄉紳協助。

謝長治點點頭,“他是冷謙的嫡次孫,他兄長冷洋這次考中州試第一,他卻落榜了,冷家主說,非常希望他的這個孫子能爲州衙效力。”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像冷海這樣的豪門子弟?打過招呼的,你都挑出來,如果不是太差就可以錄取,總人數不能超過十人,不過醜話要說在前面,文吏是要做事的,想風光又不肯做事,那最好自己放棄。”

“卑職明白!”

郭宋的目光忽然變得凌厲起來,注視着謝長治道:“你沒有收取別人的好處吧?”

謝長治嚇了一大跳,連連擺手道:“怎麼可能,卑職若收了好處,就不會直接要求使君錄取了。”

停一下,他又解釋道:“都是鄉里鄉親,收了他們的好處,很快就會傳得滿城風雨,這種有損名譽的事情,卑職絕不會做。”

郭宋點點頭道:“我也知道大家辛苦,所以我現在也在考慮做些賺錢的門路,我打算在官田內種植葡萄,然後賣給釀酒坊,這份收入就用來改善大家的住房,提高幕僚補貼,然後逢年過節給大家增加一些肉蛋補貼,夏天有冰錢,冬天有炭錢、綿錢,算下來,一年也有一兩百貫,總而言之,我不會虧待大家,讓大家安安心心拿合法收入。”

謝長治連忙起身行禮道:“卑職感謝使君的厚愛。”

郭宋擺擺手笑道:“不必多禮了,我之前不太懂,後來才慢慢明白,當一個主官也真不容易,要考慮士兵的糧食軍俸,要考慮下屬的收入福利,大家都要養家餬口,生活不易,這次滅蝗成功,我已經向朝廷爲大家請功,如果朝廷賞賜下來,大家都會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謝長治嘆息一聲道:“有使君這樣的主官坐鎮豐州,是豐州軍民和官員之幸也!”

“好了,我們繼續,再看下一份卷子。”

........

次日一早,州衙在大門外發了榜,一共錄取了三十一名文吏,另外二十名文吏作爲候補,之所以要有候補,是因爲三十一名文吏不一定肯去受降城,而在明年要恢復永豐縣,也需要一批文吏,如果豐州擴軍,也同樣需要文吏。

候補俸祿稍微低一點,主要是作爲從事,聽從各種臨時差遣。

除非是考中明經科那種朝廷任命的文吏,其他州縣自己招募的文吏,朝廷不管俸祿,由各縣自己解決,郭宋只要能把釀葡萄酒這條財源做起來,他就不愁解決不了大家的俸祿問題。

院子裡,五十一名年輕士子站滿了院子,郭宋站在臺階上對衆人高聲道:“萬般皆下品,唯有練武高,這句話已經流傳了二十餘年,在北方深入人心,難道學文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這個觀念我不贊成,武有武路,文有文道,文武相濟纔是大唐興盛繁榮的保證,像各位讀書人,豐州一樣離不開,你們一樣會成爲豐州和受降城的基石,你們中有人會留在州衙,有人會去縣衙,有人會安排在三鎮經略府,也有人會去三鎮擔任六曹參軍,總而言之,不管你們在哪個位子上,我都希望你們兢兢業業,勤勉自律,爲了自己的前途好好拼搏一番。”

........

五十一名士子被薛長壽領去具體安排事務,這時,有人上前稟報,“啓稟使君,榆林縣趙縣令求見!”

郭宋一怔,隨即令道:“請他到我官房來!”

郭宋回了自己的官房,不多時,榆林縣令趙知吾被領了進來,他躬身行禮,“參見使君!”

“趙縣令請坐!”

郭宋請趙知吾坐下,又讓茶童上了茶,他看趙知吾面帶憂色,便笑道:“難道趙縣令擔心我言而無信,不肯把糧食補償給榆林縣百姓?”

趙知吾連忙搖頭,“不是這件事,而是....哎!我真不知該怎麼開口。”

“趙縣令但說無妨,連蝗災都戰勝了,你覺得還有什麼事情是我不能承受的?”

趙知吾嘆息一聲,“當初從勝州逃難到榆林縣的一批百姓,還有不少河濱縣百姓,他們都不願回去了。”

“他們不願回去是什麼意思?想留在豐州?”

趙知吾點點頭,“是這個意思,他們覺得豐州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糧食產量高,而且留在豐州還能獲得土地,他們都要留在九原縣,怎麼也勸不聽。”

郭宋半晌問道:“一共有多少人想留下來?”

“大約有兩千四百戶,一萬餘人。”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其實他倒希望這些百姓留下來,但這樣一來,勢必會引起勝州官府的嚴重不滿,向朝廷告狀,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幾年後的移民計劃。

“使君是擔心勝州?”趙知吾看出了郭宋的一絲擔心。

郭宋點點頭,“勝州本來就人口不多,這一批移民,估計勝州就沒有多少人了。”

“其實使君不用擔心,勝州、夏州和鹽州都是用來安置党項人,設置官府也是爲了管理他們,漢民減少並不影響官府的職能,而且還能減輕官府的壓力,他們應該不會反對,其實唯一麻煩的是,他們戶籍還在原籍,來豐州是災民的性質,官府恐怕很難給他們分配土地。”

“這倒沒有關係,朝廷鼓勵百姓遷徙邊疆,只要開墾荒地三年後,朝廷就承認土地歸他們所有,他們的戶籍更沒有問題,我以後會稟報朝廷遷徙戶籍,朝廷肯定鼓勵他們遷徙到豐州。”

趙知吾大喜,“原來使君是歡迎他們留下來!”

郭宋微微笑道:“當然!豐州人口太少了,我現在正在千方百計引進人口,哪能不歡迎他們留下來。”

“那使君打算怎麼安置他們?”

郭宋想了想道:“我打算在九原縣周圍恢復三十個村落,一部分縣城內的農民已經願意搬出來了,這批百姓如果之前是生活在縣城,那可以留縣城,如果之前生活在鄉村,那我也希望留在鄉村。”

趙知吾起身道:“那我就去通知他們!”

郭宋笑着擺擺手,“先不急,我會和謝縣令談一談此事,然後讓他一起跟你去。”

郭宋忽然發現招募二十名候補從事還是很明智,現在安置這些災民正好需要人,他們就派上用場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