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兵器的演變

“遵禮,你怎麼說?”

尉遲恭愣了片刻以後,回過神,盯着李君羨問。

李君羨一下更爲難了,臉都擰巴成一團了。

別看他模樣出衆就以爲他性格也出衆,事實上他是那種老好人性格,誰也不想得罪,也不想跟誰對上,只想踏踏實實的打他的仗,當一個富貴的透明人。

如今被迫夾在中間,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抉擇。

殷開山也有點老好人的性格,在察覺出了李君羨的爲難以後,站出來喝斥道:“殿下才剛到靈州,還沒坐下喝口水呢,你們就要比試,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殿下?”

尉遲恭、程咬金、薛萬均、侯君集、李君羨聽到這話,齊齊陷入了沉默。

他們中間的恩怨再大,也沒有李元吉大。

他們想做的事情跟李元吉起了衝突,那自然是他們讓步,總不可能讓李元吉給他們讓步吧?

他們固然都是歷史上的大拿,名留青史的人物,可在李元吉面前依然不夠看。

“殿下,您說,該怎麼處置他們?”

殷開山在教訓完了尉遲恭等人以後,拱手向李元吉請示。

言外之意是想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收斂收斂。

李元吉左右打量了尉遲恭等人一圈後,笑着道:“處置就不必了……既然大家都有比試之心,李帥又得兩日後才能回來,那不如就藉着這兩日,舉行一場全軍大演武,讓各部的將校都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比試一場。

奪魁者,賜錢百萬、馬百匹、牛羊千頭、草場一萬畝,加官三級,晉爵一級,餘者以此類推,諸位以爲如何?”

殷開山、尉遲恭、侯君集、薛萬徹、李君羨,乃至站在一旁一直做局外人的謝叔方等人聽到這話,齊齊一愣。

侯君集聽到有錢拿,還能加官進爵,幾乎是第一個響應,“殿下英明!”

其他人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像是這種不用拼命,只需要跟互相瞭解的同僚比試一場,就能加官進爵的機會可不多。

所以他們幾乎毫不猶豫的就點頭贊成了此事。

在所有人都表過態,幾乎沒有人反對以後,李元吉就毫不猶豫的宣佈此事就這麼定下了,具體如何實施,怎麼個章程,怎麼個流程,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他只需要將具體的事宜定下,然後等着看戲就行了。

如果具體怎麼實施,怎麼個章程,怎麼個流程還需要他親自過問,並且從頭盯到位的話,那麼這裡的軍司馬、長史、參軍等等半文職就可以不用幹了,可以直接打包東西回家了。

李世𪟝治軍極嚴,在李靖手底下充任副帥的時候,由於是以李靖爲主,所以他有所收斂,等到到了他自己軍中以後,他就不用收斂了,他將他那一套相當嚴苛的軍法全部搬了出來,並且貫徹的落實到了每一個將士身上。

所以他軍中將士的執行力很快。

早上才交代下去的事情,下午就辦的差不多了。

短短三個時辰的時間,不僅清出了一大片空地,還在空地上夯土爲基,搭建了一個約莫有一丈高的擂臺,在擂臺四面,還有相當整齊,就像是磚砌出來的上擂臺的臺階。

此外,還準備好了所有將校可能會用到的兵器,並且全是用蠟木製成的。

不僅如此,在擂臺一側的大校場上,他們還鋪設了一圈圍欄,將大校場重新做了一遍清理,供給將校們馬戰所用。

當殷開山趕到中軍大帳內稟報此事的時候,李元吉詫異的道:“這麼快?”

殷開山笑着道:“這已經算慢的了,如果是李帥主持此事的話,可能兩個時辰就完成了。臣不如李帥,所以用了三個時辰。”

殷開山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在軍中的威嚴不如李世𪟝,手段也沒有李世𪟝那麼酷烈,所以辦事不會不計較損耗,只追求時間以及質量和結果,所以用的時間長了一些。

這話其實是一句戲言。

殷開山再怎麼說也是名將,雖然偶爾會站出來做老好人,但他並不是真的好人,也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所以他真要是下狠手的話,在軍中的威嚴,也不一定會輸給李世𪟝,手段說不定還會比李世𪟝酷烈。

所以他這是在拉踩自己,拿自己做墊腳石來捧李世𪟝。

他這麼做也不是爲了拍李世𪟝的馬屁,而是話趕話趕到哪兒了,他又不能貶低李世𪟝來擡高自己,也不能得罪人,只能拉踩自己去捧別人。

李元吉心中是感慨連連,果然,不論是在後世,還是在現在,在基建這方面,中華兒女都不會掉鏈子。

“好,既然一切都準備好了,那就儘快開始演武吧。”

李元吉感慨着道。

殷開山躬身應允了一句,下去傳令。

兩刻鐘以後,營地內的所有人都聚集到了演武場。將士們簇擁在擂臺下,簇擁在大校場外看熱鬧,一個個都在等着爲自家的校尉和將軍加油。

校尉和將軍們全部簇擁在擂臺上,正在觀看擂臺上張貼出來的演武細則,正在逐字逐句的核對着不同名次的賞賜。

殷開山在人全聚攏到了一起以後,拿着一卷黃娟,向所有將士們宣讀了此次演武的細則,以及相應的賞賜。

將士們在聽完了粗暴的細則,以及豐厚的賞賜以後,羣情激昂。

也就是細則中限制了校尉以下的將士們參賽,不然的話,將士們估計都想到擂臺上去跟自家的校尉和將軍較量一二。

在細則和賞賜宣讀完了以後,殷開山又招呼着營地中所有的校尉和將軍們報名。

最後經過統計,報名參加此次演武的校尉和將軍們足足達到了兩百人之數。

殷開山在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頭皮有點發麻,急匆匆的找到了坐在高臺上等着看‘比賽’的李元吉。

“殿下,人似乎有點多,全部比試完的話,可能需要四五日之久。李帥離營之前說過,他此次勘察完了地形以後,就要立馬對西突厥用兵,所以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可用。”

殷開山站在高臺上,苦笑着稟報。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後,道:“那就再搭建兩座擂臺,讓將校們同時比試。”

殷開山大致計算了一下,覺得趕得上,當即點頭應了一聲,然後下去重新宣佈新的規矩去了。

在軍中的軍司馬、長史、參軍們帶着民夫們,以及一部分搞後勤的將士們去搭第二座、第三座擂臺的時候,第一座擂臺上的比試已經開打了。

第一場比試是一個校尉對陣一個遊擊將軍。

雖然校尉在職位上輸了遊擊將軍一等,可兩個人所率的兵馬,以及在軍中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甚至校尉還隱隱高過遊擊將軍一頭。

所以說,在大唐,當將軍的未必就厲害,也未必重要,但是做校尉的,尤其是處在校尉中中上游的,那都是軍中的中堅力量,其作用和重要性不亞於一般的將軍。

甚至,在大唐的一些時期,校尉的地位和重要性還高過一般將軍。

因爲,校尉那都是真校尉,手裡都掌着兵,所以即便是職位不高,權柄和重要性也大。

但將軍未必就是真將軍了,有可能手裡沒兵,只是個虛職,論權柄和重要性,幾乎都沒有,只是個榮譽身份。

所以那校尉對上了遊擊將軍以後,根本不虛,也沒有因爲對方職位比他高就讓對方几分,而是手持着一柄長刀瘋狂的進攻。

那遊擊將軍雖然職位高,可是面對校尉手裡的那柄明顯有別於軍中其他長刀的長刀,也節節敗退,疲於招架。

最後更是一個不注意敗下陣來。

高臺上,李世民在遊擊將軍輸了以後,就忍不住感慨道:“看來你麾下的闞棱並沒有偷懶,真的用心教了……”

沒錯,那校尉所用的正是由杜伏威的長刀軍所演化來的陌刀。

刀身、刀柄跟長刀軍所用的長刀有些許的不同,但大致能看出長刀的樣子。

而這種改變不僅沒有降低長刀的殺傷力,反而讓長刀更好的融入到了軍陣中,更具殺傷力了。

所以這種改變是一個好的改變。

事實上,歷史上歷朝歷代的人,都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對他們所用的兵刃做出一些改進,或是爲了滿足戰場的需要,或是被經濟、冶煉技術所限,反正隨着時代不斷的進步,隨着敵人不斷的變換,隨着需求不斷的改變,兵刃也在隨着改變。

所以歷朝歷代都有比較有名的兵刃,歷朝歷代所用的兵刃也各有不同。

像是秦,因爲冶煉技術的關係,絕大部分的兵刃就是以青銅爲主,到了東漢,冶煉技術提升了,尤其是冶鐵技術成熟了,鐵製的兵器也就逐漸的取代了青銅器,成爲了主流。

像是唐,因爲馬戰的需要,就誕生出了陌刀,因爲對付倭寇以及僞倭的需要,就創造出了唐刀。

到了宋朝,因爲沒有馬,也沒有燕雲十六州做屏障,冶鐵技術也一般,步戰就成了主流,宋朝的匠人們就在弓弩、甲冑、刀、槍上下起了功夫。

從而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弓弩,步人甲,以及宋砍等兵器。

到了元明清,爲了應對不同的敵人,不同的戰事,不同的需求,兵器也做了一些改變。

比如大名鼎鼎的繡春刀、苗刀等等,就是根據時代的需求創造出的兵器。

所以,在古代,兵器方面的推陳出新,兵器方面的改變,並不是什麼值得驚奇的事情。

今日那校尉藉着陌刀戰勝了遊擊將軍,就是佔了這方面的便宜,當然了,那校尉能戰勝遊擊將軍,跟闞棱的教導也分不開關係。

畢竟,陌刀是一種新興的兵器,只有闞棱等少數人瞭解它,如果不是闞棱悉心教導,傾囊相授的話,那校尉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掌握陌刀的用法,並且熟練的將其應用到實戰中。

所以李世民誇讚闞棱用心了,沒誇錯。

第318章 儺戲第515章 玄武門(二)第205章 你是不是有問題?第28章 後軍總管第203章 兒子都是上天派來討債的第11章 妙言第163章 洛殤第205章 你是不是有問題?第257章 甘州急書第473章 尹德妃的小秘密第660章 唐突之戰(八)第193章 廬江王的‘神’助攻?第62章 齊王爺亮劍!第316章 皇位和皇權第272章 淡淡的疏離感第474章 面子惹的禍第882章 備戰!第699章 唐突之戰(四十七)第327章 真正的家天下!第118章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634章 忠厚老實的殷開山,黑心的小崽子們第726章 李神通!你出賣我!!(加更!)第5章 老謀深算第10章 齊王妃第662章 唐突之戰(十)第1054章 古人知道世界之大第789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266章 右屯衛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683章 唐突之戰(三十一)第705章 唐突之戰(五十三)第375章 餘威赫赫第623章 突地稽部的妙用第517章 玄武門(四)第489章 後發制人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809章 給個皇帝也不要啊!第301章 齊王殿下的威懾力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511章 老六的逆子!第811章 還可以這樣?第133章 你去彈劾我第244章 齊王府的排面第534章 青史難尋的極品第559章 柴駙馬的妙用第887章 誰來監國?第894章 說服任瑰第110章 孫思邈!第767章 科舉選不了才第409章 疑難雜症第409章 疑難雜症第1040章 李世勣的頭腦第74章 三天三夜第34章 當歸四逆湯第193章 廬江王的‘神’助攻?第75章 獻‘禮’第3章 中山狼第519章 玄武門(六)第106章 請殿下出關?第554章 武德四傑第629章 他們要衣食富足,也要不屈的脊樑!第948章 亂營第381章 大唐第一粉刷匠第817章 大唐從不缺人才第838章 李孝恭的辦事方法第985章 大唐的皇帝又不是我第835章 吃癟的王圭第743章 全是心眼子第704章 唐突之戰(五十二)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第1021章 阿史德思恩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589章 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裴?第632章 大軍出征,李氏添丁第340章 我要不要星夜兼程的去趙州給他們賠第468章 魚與熊掌第581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595章 傳璽?!第452章 還真敢啊?!第723章 不安分的人心第832章 心狠手辣的世家豪門第237章 薨!第963章 不是壞,就是無知第222章 逼迫第906章 你還知道啊?!第728章 五年策第478章 大朝會(中)第921章 安息茴香第419章 驚呆了的李淵!第664章 唐突之戰(十二)第479章 大朝會(下)第77章 一槊又見一槊第350章 仰着頭的貴人們第101章 參戰!第502章 剝奪李建成權勢的罪魁禍首第1046章 難纏的李綱第664章 唐突之戰(十二)第1010章 全民皆兵第285章 紅白第701章 唐突之戰(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