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行路難

好不容易留長的頭髮已經恢復成短寸。此刻老夏站在船艏,身上套着件明顯大一號的屎綠色衝鋒衣,牛仔褲,腳下是義烏產阿迪達斯防水鞋,正在和前來送行的曹川他們告別。

曹川身着很騷包的杏黃色松江棉布道袍,手中依舊拎着把摺扇,看着老夏這身災後重建人員的扮相,實在和已經看習慣的員外兄反差太大,所以他時不時輕笑幾聲。一旁有人貌似關心得揶揄道:“夏總,這船可是晃,路上藥別停。”

“知道了,你們就可勁詛咒領導吧。”夏先澤聞聲從口袋裡掏出一瓶小白兔暈船藥晃晃,苦笑着說到。

就在這時,身材高大,一身防水衝鋒服的劉哲走過來,指一指手腕上的航海表,低聲道:“該出發了,潮水要漲。”

衆人聞聽後再不耽擱,劉哲一聲高喊後,不相干的人紛紛從跳板上走下船,然後站在岸邊一邊抽菸一邊揮手。船上的人沒那麼清閒,呼喝奔走,拉帆起錨,兩艘吃水沉沉的大沙船,出塘河口,過鱉子門,趁着錢塘漲潮,帶着公司積攢已久的家當,帶着全體穿越者改變世界的決心,緩緩往外洋駛去。

......

浪起潮落,波濤翻滾,入目處一片灰濛;濃雲密佈,霧氣瀰漫,天地間不見光芒。明明是清晨十點來鍾,然而此刻海天之間,卻是黑夜降臨一般的昏暗。

穿越者組建的船隊,這時正在暗海中乘風前行。距離昨日衆人誓師出發,已經過去快三十個小時。

在加裝雷達和聲納後,遠征船隊終於可以擺脫黑夜和暗礁的桎梏,乘着烈烈北風從杭州灣一路南下,用平均4—6節的航速,取近乎直線的航路,連夜穿過了大半水道崎嶇的舟山洋麪。

一晝夜在浙江外海船行160多公里,這種航速在中古時代的帆船中是不可想象的——哪怕是順風順水。無論是在閩浙沿海近岸航行,還是走外海舟山航道,老式帆船必須在入夜前找地方下錨避風。十七世紀的舟山海況,暗礁密佈,海霧瀰漫,險惡程度遠遠超過後世,夜間沒有儀器導航,十死無生。

局面貌似大好,然而此時在不停上下起伏,猶如後世公園裡海盜船一般的“狗眼”號艉樓內,氣氛卻顯得有些凝重——幾小時前,雷達觀測到有氣團正從東南方向襲來。

夏先澤臉色蒼白,氣息雜亂,一副暈船後彌留的樣子。此刻他眉頭緊皺,緊緊靠在艙內的短椅上,有氣無力得問道:“確定嗎?不會是誤報吧?”

“肯定不是誤報,雷達目前運轉良好,風暴的路線圖剛剛纔打出來。”說話的是白鴻達,當初“爲民請命”的勇士,他平時負責船隊的電子儀器。

夏先澤聞言後用指頭揉了揉眉心,擡頭看看船艙裡或坐或站的五六位穿越者,咧着嘴向劉哲發問:“躲不過去嗎?”

“正好卡在航線上,躲不過去。”劉哲搖搖頭,接着又補充道:“咱們這是沙船,扛浪性本來就是海船裡面最差的,馬上這場風暴雖說看上去強度不高,但是餘波就夠咱們喝一壺了,最好還是避避。”

“這都幾月了還有大風!”老夏捂着眉頭無奈說道:“既然躲不過去,那還等什麼,抓緊避風頭唄,這算是出師未捷吧?真尼瑪晦氣......”

CEO既然下了戰略決心,其他人再不管這個暈船鬼嘴裡唸叨什麼,紛紛開始行動。白鴻達這邊拿起手咪就開始呼叫:“洞倆洞倆,這裡是洞幺,注意跟我掉頭,跟我掉頭......”

不久後,海面上兩艘沙船開始在逆風中艱難掉頭。好在船隊此時距離懸山島不遠,掉頭之後通過走之字形路線,一個多小時之後,兩艘沙船好不容易駛進島西的一處小海灣裡。

懸山島在舟山羣島的最南端,穿越者之前練兵時,根據土著海員的報告,曾經在舟山所有島礁都登岸詳細考察過。眼下這個小海灣就是預案中規劃的駐泊地之一,此地背山面海,船隊可以駐泊規避菲律賓海方向刮來的風暴。

進入海灣後,明人水手們敬畏的看着幾個穿越者開始操作“龍尾”。隨着馬達的一聲吼叫,沙船輕快的在狹窄的海灣裡劃了個圈,繞開了電子海圖上早就標記好的礁石,然後落帆,開始靠岸,下錨。

靠岸後不久,船上便開始組織人手上岸休整。其中有夏先澤這種暈船反應大的病號,也有“乙類”勞工。一隊人腳下虛浮,搖搖晃晃徑直往環抱着海灣的小山走去。後世這裡是旅遊區,怪礁林立,巖洞遍佈。然而十七世紀的懸山島還處於原始狀態,渺無人煙,只有漁船偶爾過來避風。

小山的海拔只有100多米,一行人在沒膝深的雜草和灌木叢中沒走多遠,就看到電子地圖上專門標記好的一處巖洞。兩個打頭的穿越者打開突擊步槍上的戰術手電,進去逛一圈後,示意病號組可以入內,然後勞工組被領到另外的洞穴。

這處巖洞並不深,大約是地勢高的原因,裡面很乾燥。洞內的面積有100個平方左右,足夠這隊病號休息過夜。

很快幾盞煤油野營燈點起來,不大的洞穴裡一片光明。隨行的水手在穿越者指揮下,喊着號子拉起了兩頂“鋼盔”——其實是兩頂美式“哈德威爾”野營帳篷。

半圓形,外面罩着網繩的帳篷,和經典的二戰美軍M1頭盔簡直一模一樣,只不過放大了幾百倍,看上去很萌的樣子。

每個帳篷裡能塞5—8個人,幾個高度暈船的穿越衆被安排進一個帳篷。另外一個帳篷裡是明人勞工裡暈船反應重的——儘管出發前已經挑選過一遍,但是一到海上還是有人暈吐不止。

沒過多久,水手們就從其他溶洞裡接了桶水擡過來,幾顆二氧化氯淨水片撒下去後,就開始撿石頭搭竈拾柴,準備煮飯。

第145節 熊道第145節 熊道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134節 砸響窯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503節 臺北(二)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132節 動真格第344節 開港(十)第621節 大會(四)第89節 土著貢達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210節 殺王(七)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683節 北歸(八)第727節 歷史(二)第513節 錯判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51節 血舞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53節 同行第679節 北歸(四)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514節 兜截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365節 自駕遊第335節 開港(一)第563節 接收(六)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25節 到地頭第594節 上門第502節 臺北(一)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710節 收線(二)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675節 幻變(三)第723節 囚徒第679節 北歸(四)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64節 粉墨登場第276節 惡意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506節 拆遷款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642節 小年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6節 打聲招呼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443節 好戰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450節 直線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481節 後果第276節 惡意第410節 黑煙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644節 年話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504節 臺北(三)第302節 龍巖戰記(二十四)第164節 淨街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196節 夜景第561節 接收(四)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296節 龍巖戰記(十八)第676節 北歸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434節 亂戰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682節 北歸(七)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