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靠近

夏先澤天暈地轉,已經吃不下飯了。哼哼唧唧趟一會後,讓人從他私人行李裡拿珍藏的咖啡出來泡......好吧,誰家領導沒點怪癖呢?等到大夥吃飯的時候,夏總已經灌下去了兩杯渾濁的,富含着二氧化氯,溶洞礦物質,以及反式脂肪酸的咖啡色不明液體。這之後某人終於消停下來,躺在不會搖晃的地墊上昏睡過去。

老總倒下,其他人可是還要忙。儘管海風越來越強勁,陶正還是在風中帶着人爬到了山頂,架起了摺疊天線,然後打開電臺開始發報。

陶正的本行是四兒子店修車工,第二技能是業餘電子愛好者。穿越後暫時沒車可修,就在海軍落腳,負責通訊聯絡。

拜這個世界純淨的電磁環境所賜,陶正平時可以輕鬆的通過60W車載電臺,在杭州城周邊50公里範圍內實現語音通話。然而現在就不行:懸山島和塘莊基地之間的直線距離遠遠超過100公里,關鍵是這中間還有寧波附近的山系阻隔,所以眼下他只能用莫爾斯電碼來給塘莊基地通報情況。

好在這年頭科技發達,不用培養髮報員。陶正用筆記本聯通數字電臺和一個煙盒大的莫爾斯碼轉換器,然後在轉譯軟件上輸入漢字,一敲回車,電腦就自動把文字信息變成莫爾斯碼發送出去。

一邊指揮着水手來回轉動天線,一邊敲鍵盤,陶正又重複發送出兩組信號。沒過多久,在滴滴答答的響聲中,塘莊基地發來的回信就出現在筆記本的液晶屏幕上。

看到“家宅平安,祝好運”的回信後,陶正第一時間開始招呼大夥收拾家當撤退。眼下的海風已經相當強勁,天際連綿的黑雲彷彿就在頭頂,真真是黑雲壓城。雖說暴雨還沒有開始,但是徵兆已經相當明顯。

船隊裡除過抓緊時間捆綁甲板物資的水手之外,海軍衆基本都留在船上——底艙裡還關着一票“丙級勞工”,還要監督這幫人輪流去踩發電腳踏車呢,眼下是停船狀態,正是給電池充電的好時候,不能放過。

下午三點來鍾,風暴終於來臨。好在來襲氣團的強度並不高,勉強能達到熱帶風暴的級別;而且中心是衝着福州方向去的,舟山一帶只是被擦個邊。

遠征隊的人們待在乾燥的巖洞裡,吃着熱食,輪流去洞口看看風雨,休整的效果倒是蠻不錯得。

這場風暴停歇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經過討論,船隊最終還是決定等到次日拂曉再行出發——反正已經耽擱了,也不差這點時間,還是讓飽受暈船之苦的人們多休息幾個小時吧。

第二天凌晨,東方出現魚肚白的時候,遠征船隊補充完淡水,拔錨起帆,重新踏上征途。

船隊再次起航後,大概是老天爺的考驗終於結束,接下來雨過天晴,海波不興,航程開始順利起來。按着既定航線又行駛了四天,這天傍晚時分,船上的人已經能遠眺到臺灣島那明藍淺綠鑲白邊的海岸美景。

遠征船隊的航線有悖於這個時代沿岸航行的傳統。依仗着電子六分儀精準的即時定位,船隊大體上就是從舟山到臺灣島直直拉出來一條最短的斜線。

船過舟山後就是茫茫大海,沒有地標參照物,也不會看到大陸沿岸常見的漁船商船海盜船,堪稱一段孤獨的旅途。現如今終於遠眺到臺灣島,船隊的士氣一時間高漲不少。

小心的與海岸保持着一定距離,兩條沙船沿着海岸線徐徐南下——這個時代臺灣的最北端既沒有富貴角燈塔,曲折多礁的海岸線也和後世完全不同。

穿越者不敢大意,仔細測量沿途水文,第二天旭日東昇之時,已經將臺北甩在後面,來到新竹海岸一帶。

如果能保持目前4—6節的大概速度,那麼船隊明日午後就能到臺南。鑑於此,一些戰前的準備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艙下的乘客們被陸續換到甲板上放風,頻率比前幾天高出許多。目測這些人的精神面貌都還不錯,得益於充足的食物和關鍵性的淡水,以及每天輪流去“騎鐵騾”......其實是踩固定在艙板上的單車發電機,勞工們的體能普遍保持在水準線上。

電力不但要供應船艙裡的電子儀器,另一個時空澳洲產的便攜式海水淨化裝置,同樣需要電能纔可以產出淡水。一套旅行箱大小的淨化裝置,通過電泵和反滲透濾膜,每天可以產出3噸淡水。

在飲用之餘,艙裡的人甚至可以奢侈的用淡水簡單洗漱,然後再擦洗嘔吐物和坑髒的艙板。以上這些再加消毒噴霧,使得穿越船隊的衛生狀況,始終保持在一個可以勉強接受的狀態。

船員們也被陸續召集過來,這些本質上還是海匪的貨色在出航前只是被簡單告知:“今次要幹一票大買賣。”

到了這時候,也就無需再隱瞞。當得知明天要:“攻打一處紅毛海盜的寨子”後,船衆紛紛表示情緒穩定。已經習慣了背後有AK撐腰的海員們,對搶一把紅毛人並不牴觸,倒是有幾分小期待。

衛遠和韓小波斜靠在微微起伏的船幫上,樂呵呵的看着幾個“陸軍”同仁圍着一挺M2忙來忙去。

即便是在後世,像衛遠這樣體型的人依舊不多——身高1米93,體重200+,寬厚的肩背腰腿,彷彿隨時要把門框擠破的樣子。

曾經混跡於非洲多個安保公司,一臉橫肉,一身血腥氣的衛遠,自從穿越伊始,就被關在塘莊後院不讓見人。沒辦法,這廝實在是太引人注目。杭州城裡即便有一些身量高挑的富家子弟,然而長寬厚依舊和這貨差得太遠,放出去就是禍事,因爲會被圍觀。

衛遠無奈只能窩在塘莊,然後和韓小波這幫部隊待過的人自發組成教官團,每天無聊教人打靶。好不容易等公司霸佔下摩雲觀,前後腳大夥就都被髮配過去,衛遠就地轉職成野方丈。希姆萊的感覺還沒找到,遠征船隊就要南下,一幫人連夜押着勞力就上了船。

第724節 雞肋第416節 天津衛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158節 小書房第54節 海軍建設第181節 入役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593節 定約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65節 秋闈第74節 忙碌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538節 談話(一)第17節 銀元寶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242節 華容道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365節 自駕遊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154節 黃老爺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67節 出航前(二)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96節 四大將軍第450節 直線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263節 入住第449節 大貝勒第639節 火光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630節 夜訪第11節 接着忽悠第8節 兩隻老闆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484節 到埠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685節 北歸(十)第227節 有光號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308節 建制(六)第572節 鴻基堡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360節 去舟山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592節 毛承祿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212節 殺王(九)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15節 購物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311節 瘟疫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244節 捷報送達第647節 赴任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7節 狗死了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209章 殺王(六)第714節 收線(六)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434節 亂戰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559節 接收(二)第484節 到埠第673節 幻變(一)第52節 新貴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78節 本子第624節 討逆(二)第514節 兜截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8節 兩隻老闆第400節 方岳貢第205節 殺王(二)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183節 強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