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

就着年節纔有的好菜,喝着口味獨特,但是很適合中老年人腸胃的清淡啤酒,忙碌了一天的兩個老兄弟這會終於有時間坐下來細談了。

吳掌櫃大約是今天一切順利的緣故,又見到老友放鬆許多,兩口啤酒下肚,就先是倒了一番苦水出來。

白記雜貨之前其實也是每況愈下。大環境不好,各地盜匪四起民衆生活困頓官府苛捐雜稅加碼,作爲最貼近底層的雜貨企業自然日子不好過,銷售額下降,道路不靖客源萎縮,之前好幾年不敢來賀家壩子做買賣就是縮影。

雜貨企業日子過得艱難,賀家寨這種莊戶人家,何嘗又有一天輕鬆過了?

聽完老弟的訴苦後,賀人仲也是長嘆一聲: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這幾年來氣候怪異,老天爺不給臉不說,各路牛鬼蛇神也愈發繁雜,官府勒逼日甚,寨子裡的普通莊戶,整年見不到一絲葷腥,都是在苦熬啊!

然而互相講述一番別情後,兩位各自企業的中層幹部赫然發現,雖然沒見面,但是他們這幾年的經歷很相像,都是在艱難中掙扎求存,然後日子突然間峰迴路轉,變得好過起來。

去年下半年,白記雜貨拆巨資去廣州競標,搏回來了7種夷州雜貨的代理權。從那時候開始,白記就進入了一道分水嶺,彷彿突然轉運了一般,四面開源遇難成祥,硬生生把生意又做了起來,回到了之前的鼎盛場面。

賀家寨也一樣。這次剿匪之後,寨子裡各種明暗支出大降,族人們很久以來,終於過了一次所謂的“肥年”,家家戶戶有了頓肉吃,還請了戲班來唱了一天。

要知道,之前每到年關,官府的各種“孝敬常例”且不說,就是本地各路盜匪上門勒索掉的錢糧,那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現如今這些勒索全部省下來不說,道路一通後,吳掌櫃還帶着平價貨物送上門,這都是寨子裡的隱性收益。

另外,交通順暢以後,寨子裡的糧食和藥材等山貨還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賣出更高的價格,這都是眼睛能看得到的長遠好處。

總之,老哥倆這麼一合計,最後追根溯源,才發現令他們生活改變的根源,都是在那位曹總兵來到廣州之後發生的。

“唉,雖說是個招安海寇,但是勤政愛民,清除匪類,可比那些正牌官兒強多了”

賀人仲這時臉色微微發紅,半是感慨,半是氣憤地舉起杯:“來,老弟,咱們也爲總兵大人乾一杯,祝他老人家官運亨通!”

“呵呵,說起這位總兵,兄弟我可是狠狠打過交道的。”

碰了一杯純大麥精釀啤酒後,臉色同樣發紅的吳掌櫃這時候嘿嘿笑了起來,面露得色。

“哦?還有這種事?快給爲兄說來!”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嗯......要從日前兄弟押貨過石灘,船壞在鬼頭窪說起了。”

就這樣,吳掌櫃就着美酒和好菜好心情,絮絮叨叨將自己因禍得福的那一段神奇經歷講了出來。

之前吳掌櫃在被特戰隊員搭救回黃埔港後,其實還是發生了一些故事的。他當時並不是簡單的被搭救,到了地方,他先是看到了港灣裡的藍色大艦,然後在經過簡單的治療和洗漱換衣後,吳掌櫃被告知,這裡是南澳總兵麾下的官軍水軍營盤。

接下來,他就被帶到了一間有着大長桌和壁掛地圖的作戰室。在那裡,一些穿着奇怪對襟短衫,戴着大檐帽的年輕軍人,開始盤問起他所知道的關於匪窩的一切來。

得知對方是正規官軍,再加上被人救了性命,驚魂普定的吳掌櫃自然是知無不盡,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講了出來。而這一講,就是整整三天時間。

對於開拓軍司令部的作戰參謀們來說,吳掌櫃這位常年負責運輸物流的老司機,可謂是瞭解增城周邊社情敵情以及地形風土人物的最佳選擇了。現在既然來了這麼一位,又肯合作,那自然是要多聊一會了。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情報起始也是很珍貴的。吳掌櫃作爲一個浸泡在社會第一線的中層人物,他的視角,包括他對上至大戶下至小民的看法細節,這些都是急於瞭解一地社情的穿越衆所需要的。

就這樣,吳掌櫃在這幾天時間裡,不光把自己所知道的周邊匪情和地形如實相告,還把包括增城各處縉紳大戶土豪官府在內的其餘風土人物關係等等情報也講了個十足十。

這之後,吳掌櫃就被送回了增城縣城關的白記雜貨總店。

當然,和穿越衆合作的人,都是有好處的,吳掌櫃也不例外。

這一次吳掌櫃的奇遇,直接給他本人,以及白記雜貨帶來了滔天的好處——就在不久後,白記的掌門人白舉人,就親自和吳掌櫃一起去新區拜訪了丁立秋丁大區長。已經得到軍港那邊發來的函件,知道事情前因後果的丁區長,當即給吳掌櫃本人給了一樣大好處:增城縣境內的夷州食鹽批發權。

這一下就是皆大歡喜了:吳掌櫃原本在白記裡只有一些身股,現在他有了食鹽批發權,股份額度得以增加,成了小股東。

而白舉人不但得到了食鹽渠道,更加重要的是,他得以搭上了穿越衆高層這條線,這是善於鑽營眼光銳利的白舉人事前打死都沒想到的......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

於是,纔有了今天吳掌櫃來賀家寨這一出:有了批發權,有了股份,幹勁大增啊,自然要好好跑渠道了。

聽完了老兄弟這一番故事,賀人仲也是連連咋舌,直說這是富貴險中求,並且連連爲老兄弟道喜。

吳掌櫃這會也是即後怕又得意,趕緊碰了杯酒壓一壓激動的心情。

就在這時,賀家大屋的門卻被推開了,一個穿着厚布棉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老爺,你怎麼來了?”

賀管事見到來人後,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站起身急忙說到。

第85節 管制第3節 西崑崙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509節 雞湯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7節 荷月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646節 站長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341節 開港(七)第434節 亂戰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203節 傳道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714節 收線(六)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728節 歷史(三)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3節 備戰備荒第713節 收線(五)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156節 卡位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6節 迴歸第85節 管制第430節 反賊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221節 人質第145節 熊道第15節 購物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496節 裂縫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210節 殺王(七)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465節 溫尚書第163節 新服務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341節 開港(七)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36節 夏先澤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52節 新貴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14節 兩筐石頭第24節 出山剿匪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4節 海軍建設第45節 崑崙神僧第118節 公開信第30節 杭州第628節 討逆(六)第435節 淬火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429節 生養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66節 出航前(一)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243節 小軍閥第257節 辭職第275節 養豬第227節 有光號第48節 緊鑼密鼓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594節 上門第435節 淬火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720節 鯁骨第466節 解惑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473節 彈劾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435節 淬火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379節 到站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177節 船廠第240節 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