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節 自己人

就在吳掌櫃講述自家來歷和遭遇的過程中,東方天色漸漸開始發白,環境變得明亮起來。

這時候,吳掌櫃也漸漸發覺了“山精”的真面目:這他孃的不是山精,是怪人!

面前這幾人膀大腰圓,手拿鐵器,清一色身穿花衣,面上塗抹着橫七豎八的彩紋。

在吳掌櫃想來,就這種裝束和彩紋,這幾位大約是附近山裡的畲瑤之民?再聯想到那怪異的口音,掌櫃覺得自己接近事實真相了。於是他趕緊說道:“不合衝撞了幾位山勇,還請放過我二人,待老朽回去後,必有後報!”

不想領頭的卻沒搭理這一茬,而是對另一件事來了興趣:“老頭,你方纔說你們是從鬼頭窪裡逃出來的,那就是知道鬼頭窪的底細了?”

“底細談不上,我二人不過被抓進去一日功夫而已。”

吳掌櫃是老江湖,見對方話頭不對,雖說搞不清楚狀況,但他還是本能避開了話題。

emmwww....打頭的那位點點頭,不置可否。大概是看出了吳掌櫃有顧慮,所以他扭頭看向一旁的賀扁擔。

這時候,被掌心雷打倒的賀扁擔已經緩了過來,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手腳,試圖從地上爬起來。

頭領這時發話了:“都帶回去再說。”

然後賀扁擔被人拉了起來:“老實點,再敢亂動還電你!”。

至於已經渾身虛脫,癱坐在地上的吳掌櫃,卻反而受到了良好待遇:幾個畲瑤人用樹枝砍砍削削,十分鐘不到就製作了一副臨時擔架,將吳掌櫃擡了上去。

下一刻,賀扁擔屁股上被踹了一腳:“等着開飯呢?擡你家掌櫃去!”

被電傻了的賀扁擔這下又成了苦力,化身擔架兵,擡着吳掌櫃,稀裡糊塗跟着隊伍出發了。

吳掌櫃則是心中暗暗叫苦:這是前腳出狼窩,後腳進虎穴的節奏?然而他們兩個人現在毫無還手之力,也只能任由這幫畲瑤擺佈了,所謂聽天由命大抵就是如此。

可是這一閒下來,躺在擔架上的吳掌櫃,卻漸漸觀察到了一些不尋常之處。

首先是方向。這支隊伍按理來說是應該往西走進山的,但此刻卻沿着增江在往南走。要知道畲瑤民如果沒必要的話,通常是不和漢民打交道的。像這樣再走下去,怕是一路到了漢民聚集之地,所以吳掌櫃有點疑惑。

接下來,走南闖北的吳掌櫃又發現了更多的不同之處:無論是從穿着還是身上的各種零碎,現在細細看來,這夥人不像畲瑤民,倒像是行伍之人。

首先,那股令行禁止的行伍之氣,吳掌櫃早年間,曾經是在一些軍營裡見過的。

其次,這些怪人身上那些閃亮的古怪物件且不說,光是腳上那雙在廣州城裡時興的,要上“鞋油”的軍靴,窮苦的畲瑤民就是穿不起的。

夷州作坊出產製作的軍靴和普通皮靴,不但分左右穿着極其舒適,而且鞋底是明人無法仿製的厚牛皮製成,質量遠遠超過了常用的木底鞋和布底鞋,價格非常高,現在是有錢人的標配。畲瑤民平日裡窮得連土布都穿不起,怎麼可能一人一雙軍靴?

滿頭糊塗的吳掌櫃一路走一路納悶,隱隱的,彷彿總有什麼地方是自家遺漏了——直到他上船。

心思各異的小隊伍,起先一直保持着沉默行軍的姿態,沿着水網地帶徑直往南。一直走了有小半個時辰後,突然間,路邊竄出來了兩個同樣穿着花衣的怪人。

這一舉動把坐在擔架上的吳掌櫃嚇了一跳:之前沒發現周圍有人啊?怪了,這花衣能迷人眼?

竄出來的伏兵默不作聲打了幾個手勢,隊伍就拐進了一旁的蘆葦從。然後大家眼前豁然開朗:一處小小的水窪裡,停着幾艘小船。

到這時候,不用說也知道要上船了。而就在吳掌櫃下了擔架,被賀扁擔攙扶着上船的那一刻,他突然間知道這些人是誰了——有一個人取下了頭上怪模怪樣,有點像銅盆盔的布帽,露出了一頭短短的髡髮。

髡髮,隨着曹將軍勢力的不斷擴張,現在早已是閩粵經濟發達地帶的標配了。

一開始,髡髮是隨着艦隊官兵,以及夷州工頭和賬房來到明人地盤的。

到了後來,新奇勁過去後,人們也就無所謂了。再往後,慢慢的,工地上很多給曹大帥抗活的人自動理了髡髮。畢竟不理髮的話,每個月發工錢時會扣掉一點“肥皂”費,理由是長髮用肥皂比較多。

就這點不多的費用,讓很多窮苦的明人索性理頭了事。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凡是有曹氏產業和大型工地之處,遍地都是髡髮,明人早已習以爲常。有些年輕人甚至受不了新式理髮店那明亮櫥窗和彩色手繪畫報的誘惑,還專門跑去理髮店洗剪吹抹髮蠟,這在少年人中間居然成了一種時尚。

而這個時候,看到對方留着的是髡髮後,吳掌櫃心念電閃,腦海中瞬間將他所知道留着髡髮的軍隊過了一遍,然後他得出了一個貌似奇怪,但是正確的答案:“敢問這位副爺,莫非是夷州曹大帥麾下?”

下一刻,那位臉上塗了花泥的頭領,對着吳掌櫃露出了一個可怕的笑容:“看出來了?老頭,你倒是老奸巨猾啊,怎麼看出來的?”

“哎呀!”吳掌櫃這時滿臉喜色,狠狠一拍大腿:“這可是遇到自家人了。好叫副爺知道,小老兒供職的白記的商號,正是增城片區夷州七種雜貨的代理商啊!”

“哦,這麼說,那鬼頭窪的勞七,這次搶了我家大帥的生意?”

吳掌櫃連連點頭:“對得對得!這批貨本就是小老兒前日從廣州總代理處領出來的,可恨棧單被匪人搜走了,不過廣州碼頭還是有底聯的。”

“嗯,搶了我家大帥的生意,這就是死罪了。”那花臉頭領聞言點了點頭:“可是這鬼頭窪的底細,我們弟兄現在還是不清楚,沒辦法幫你報仇啊?”

“好說好說!”吳掌櫃一把拉過有點看傻眼的賀扁擔:“小老兒和這位小兄弟都是去過匪窩的,副爺只管打問,我等絕無半句虛言。”

可花臉頭領這時反倒不急了:“嗯,咱們先走,到地方了慢慢說。”

緊接着,三艘小船隊起航了。

在蘆葦蕩裡鑽了一陣後,小船很快就拐入了增江順流而下。到了正午時分,賀扁擔和吳掌櫃又看到了停在黃埔新港的那艘藍金色大艦——這次是近距離觀看,因爲兩人被帶到了大艦所在的軍港裡。

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192節 勘探隊第682節 北歸(七)第243節 小軍閥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36節 夏先澤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470節 京觀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335節 開港(一)第205節 殺王(二)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04節 臺北(三)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122節 利潤點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307節 建制(五)第473節 彈劾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59節 楊二入彀第474節 爆吧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311節 瘟疫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470節 京觀第447節 打援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322節 鍾四毛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591節 突至第28節 破莊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92節 村落實景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134節 砸響窯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43節 合作模式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372節 黑狀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379節 到站第394節 大手筆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503節 臺北(二)第99節 許心素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459節 再造第268節 阿隆索第147節 駁運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674節 幻變(二)第481節 後果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631節 調停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42節 小年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44節 家園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723節 囚徒第386節 節奏感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507節 PPT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541節 頭籌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627節 討逆(五)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239節 火燒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