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探病

着如意和玉華出了前殿,外面馬車已經備好,可走到趙夫人和薄夫人兩個人牽着各自的孩子站在馬車的旁邊,初春的風尚冷,劉友身體健壯,年紀又大了一些,看着倒還好,劉恆小臉都凍得發白了,瘦弱的小身體緊緊的靠着薄夫人的腿,還時不時的抽一下鼻子。

見我們走近,趙夫人和薄夫人忙施禮道:“臣妾見過皇后娘娘。”

我微微皺了皺眉,問道:“你們在這裡做什麼?風寒得很,別把孩子給凍壞了。”

趙姬瑟縮的看了我一眼,囁嚅着道:“娘娘,友兒和恆兒也想跟隨您到老太爺的府去磕頭。孩子雖小,這點孝心還是要有的。”

我瞟了薄青一眼,見她垂着頭,一手緊緊攬着劉恆,卻只是不作聲。略一沉吟,知道趙姬這句話倒也名正言順,劉友和劉恆雖是庶出,到底也是正牌的孫子。孫子探望爺爺,總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自己若硬是攔着不讓見,反而顯得心胸太過狹窄了。便點頭道:“那也好,讓人替你們備車,跟在後面來就是。”頓了頓,對薄青道:“恆兒身體差,你就先帶着他坐我車上,再在風頭上這麼站着,回頭怕是又要病了。”

說罷,扶着一名內侍的手登上馬車,然後是玉華跟着進來,再後面就是薄青,她抱着劉恆也低頭上了馬車。

大漢朝初建,劉邦基本上還保持着一些艱苦樸素的作風。雖然是皇后地御駕。也只是比普通的馬車寬敝些罷了,若論精緻,卻還比不上當初給張良特製的那輛。不過,車內的炭爐早已經起,小小的空間裡暖哄哄的,有那麼一股焦炭與薰香相摻雜的氣味。

我輕輕撩開車簾,見如意已經騎上了一匹白馬。他歲數雖還不大,可自幼在飲食方面相當富足,發育得便比一般孩子要高上幾分。再加上一直有騎射高手的悉心教導,遠遠看去,身姿高挑挺拔,絲毫也不輸給旁邊騎馬隨行的侍衛。自己地孩子。總是看着百樣都好。我的嘴角不禁含起一絲微笑,放下車簾,這才把目光放到小劉恆的身上。

只見他膚色微黃,四肢瘦弱。坐在薄青的身邊,睜大眼睛看着我。雖只是個三、四歲地孩子,神情卻相當從容鎮定。

“恆兒的身體怎麼一直也沒見好?”我道,“當初生下來的時候。也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按說皇宮裡什麼也不缺,怎麼孩子倒越長越瘦了。”

薄青將劉恆又向身邊攬了攬。低聲道:“臣妾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按說吃穿一應都不曾委屈他。可就是看着他病懨懨地,請醫官來看了幾次。卻也沒說什麼,只開了些和脾胃的藥,好在他雖然柔弱,但精神倒還好,也就罷了,興許長大些就好了。”

我看着小劉恆的眼神,沉吟了一下,道:“我記得你以前提過讓恆兒認我爲義母,當時戚姬那種情況你也是知道的,我如答應了,倒像要和她搶孩子似地。如今卻不必顧慮這些,若你還有心,那我就把恆兒接到我的椒房殿來。”

薄青眼神滯了一下,有些勉強的笑道:“娘娘錯愛,臣妾和恆兒實不敢當。可是您看恆兒如今之般模樣,送到椒房殿去,只怕拖累了娘娘。”頓了頓,咬着脣又低聲道:“不瞞娘娘,自恆兒出生以來,皇上從未去過薄青那裡,諾大地宮殿,有恆兒在,纔多少有些人氣。”

我凝視着她,過了片刻才淡淡笑了一下:“我也只是這麼一說罷了,你不用放在心上。其實論起來,滿宮裡地這些女人們,我也只和你淵源深些。恆兒是我看着生下來地,也是我第一個抱的他,心裡自然格外地多些疼惜。你若捨不得那就算了,孩子在親孃身邊也是好的。”

“多謝娘娘。”薄青在車廂內俯身低頭道。

我有些悵然若失,聯想起當初在彭城碰上的薄青,卻怎麼也和眼前的她合不到一處。當初的她雖然狼狽不堪,但總還有股生氣,不像現在這樣謹慎得甚至有些瑟縮。

自己

無甚意思,便用手撐着頭,閉目養神。大約是這幾日一會兒竟淺淺的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耳邊聽得玉華輕聲喚了一聲:“母后。”一驚睜眼,感覺車已然停下,再轉眼看去,車簾撩開,薄青帶着劉恆已經下車侍立在一旁。不由得暗自搖頭,心裡知道自己靠那顆金丹雖然能延續生命,但精力卻已大不如前。

劉邦稱帝后,尊劉太公爲太上皇,但並不在宮中居住,而是在緊鄰長樂宮的地方建了一座佔地足有上百畝的太上皇行宮。對於皇家來說,孝道永遠放在第一位,所以若論起豪奢,這座行宮比長樂宮還要更甚幾分。宮裡有的,這裡肯定有,宮裡沒有的,這裡也有。我與劉家的關係素來極淡,只在行宮落成的時候,爲太公慶賀喬遷之喜的時候來過,這回也才第二次而已。

這會兒行宮的大門拉開,一堆人立在門前相迎,打頭的一個便是秀兒,後面則跟着劉仲夫婦。

“母后。”秀兒匆匆行了一禮,便拎着袍擺小步跑過來抱住了我的胳膊。這個懂事的孩子其實才十三歲而已,若在後世,也不過是剛剛小學畢業的光景,可現在貴爲公主的她卻主動承擔起了替父母盡孝道的責任。

“我的乖秀兒。”我一把攬住了秀兒,細細看着她。一段日子沒見,這孩子的個子出挑了些,臉上原有的一點嬰兒肥也神奇般的消失了,眉目如畫,出落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見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門前的衆人一齊跪倒施禮。這些人多是劉氏族人,現在劉太公這一支發達了,一些關係近些的便都依附了過來。

我放開秀兒,微微俯了俯身,客客氣氣地道:“二哥請起。”劉仲終究還是劉邦的二哥,受他這麼大的禮細論起來並不很恰當,何況我也知道他爲什麼要巴巴的到行宮的大門迎我,還要當諸多族人的面這麼謙卑給我行禮。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而劉仲究竟想向我求什麼,我也很明白。

大漢建立後,劉邦曾經封過一批劉姓諸王,其中劉仲的封地就在代國,是爲代王。其實劉邦封他這個代王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他當初不得志的時候,在家裡沒少被劉仲和他老婆欺負,當時劉仲能做買賣,算是家裡的頂樑柱,而劉邦卻是個典型的敗家子,所以一家人自然而然的便偏向了劉仲那邊。親兄弟之間倒也不至於多麼記恨,但總歸有些不痛快,所以在封王的時候,劉邦便把劉仲丟到了那個偏遠荒蕪的邊境之地——代國。

代國這地方,不僅偏遠貧困,而且還時常被匈奴人搶掠,百姓不得安定,自然經濟生產就更加上不去了。上次匈奴人襲來,韓王叛離,劉邦率兵親征。卻哪裡知道代王劉仲膽子小,見匈奴人兵勢洶洶,竟等不及劉邦軍到,自己帶着妻妾和數百親兵逃回了長安,把代國的百姓丟給了匈奴人。幸好匈奴人的軍隊大部分集中在韓國境內,只有一些零散的部落人馬跑到了代國境內,總算損失不大。

等劉邦在路上接到消息的時候,劉仲已經逃回了長安,躲在劉太公的太上皇行宮裡,劉邦雖然氣惱,卻也拿他沒辦法,總不能派人衝進太上皇行宮把劉仲揪出來砍頭吧。也只能等自己回長安以後再處理這件棘手的事情。哪知道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活着回到長安。

“娘娘,殿下,這邊請。”劉仲陪着笑臉在前面引着路。

“二哥,您先請。”我微然一笑,跟着劉仲踏進了行宮的大門,如意和秀兒隨後,最後纔是由趙夫人和薄夫人抱在懷裡的劉友和劉恆。

第二百零五章 犧牲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一四零章 規矩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一二四章 霸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悟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居第二百七十三章 胎脈四九章 新楚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第一百五十九章 護具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葉第三百章 聞傷第一百九十八章 換命一三零章 入蜀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帶三六章 反覆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胎脈第三百一十六章 撞破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帶第八章 滄海之遠一二七章 錦囊第二百一十九章 相見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彈指拈花(上)劉邦32正文六九章 安陽一三五章 首富一零八章 死志第三百一十八章 趨炎一一七章 喜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行一零九章 海選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來呂氏同人之一(作者:飛翔的大象)蛙)32劉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敲打一二二章 希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傅一一九章 赴死第一章 單父的呂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五五章 李由十六章 要約一二六章 小宴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六一章 彭城六四章 易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百六十二章 稱帝一二八章 意外第二百六十八章 閒話一二零章 族滅一一四章 情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變八二章 陳留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疑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亡一二五章 分封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七七章 斬宋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諾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話九二章 灞橋第二百九十六章 冒頓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別劉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劉氏00劉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劉氏00第一百七十章 觸動第二百三十章 指婚第一百六十三章 席捲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第二百零三章 暗記十二章 書一百章 軟禁第一百七十六章 掠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八二章 陳留第二百八十七章 離開第三百三十八章一一一章 移民第三百二十九章 喪鐘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簾(三)四六章 蒼頭第三百二十章 距離八八章 洛陽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喪(下)第六章 大鐵錐第二百三十二章 醉酒十三章 咸陽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十一章 妹妹一四六章 派對八一章 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