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楚王

信在長安住了有大半年。京中的楚王府是劉邦特令模比劉肥的齊王府還要大上三分之一,充分顯示了劉邦對韓信的尊重。瓊英一年前生了個兒子,韓信從楚地動身來長安的時候,孩子才幾個月大,捨不得,便把這孃兒倆一起帶到了京城。

孩子大名叫韓瑞,因爲瓊英前面小產過一次,所以對這個兒子更加寶貝,只盼望他一生吉祥順遂,故而取了這個名字。做週歲的時候韓信大宴朝中的武百官和在長安的諸侯王,聽說收的禮物堆滿了幾間屋子,可見韓信在朝中的威望。當時劉邦正好徵韓未回,我也不張揚,照規矩賞了財物,自己則輕車簡從悄悄到楚王府內院給瓊英道喜,見那孩子圓頭圓腦,鼻子很挺,眼睛雖不是很大,但靈動有神十分討喜。

一時高興,便把身上佩的一枚鳳玉掛到了小韓瑞的脖子上。這枚玉其實論質地也不算極品,只是奇在天生有一道紅色的鳳紋,所以才被人作爲奇物晉獻了上來。瓊英知道這塊玉是我常佩之物,慌得忙推辭不敢受。我笑道:“是給小世子的,你推辭什麼。將來若有事,你持這枚玉來,我必應諾你。”只是說出這句話後,自己倒先後悔起來,但也不好改口,便打個岔將這事含糊了過去。

那時我想着就算將來有事總也要緩一緩,而且到底還有劉邦頂在前面。我曾經仔細思量過呂雉與韓信的那段歷史,總覺得其中着實有些古怪。呂雉到底只是個後宮女子。與韓信沒有發生過實際上地尖銳衝突,哪至於突然下此狠手,而且一捕即殺,連送交廷尉議罪的程序都省掉了。

既然事情透着這般詭異,那必有不可告人之因。想來想去,能使得動呂雉的,也唯有劉邦。簡單來說,劉邦纔是天底下最希望韓信死的人。因爲秦亡之後,天下曾一度出現過劉邦、項羽、韓信三足鼎立的局面。等到項羽死後。三雄剩其二,劉邦接下來自然就要把這唯一有資格和他爭天下的人消滅掉。這種想法其實在現在的劉邦身上依然存在,只看他臨終於交代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死之後,韓信必反”。便可知一二。

可是韓信終究是開國的功臣。要殺功臣,其中一條重要原則是最好不要自己親自動手,就算實在要動手,也要有充分地理由。韓信在軍中的影響極大。劉邦還要考慮到不要因爲殺了韓信而使軍心動搖,這便使得他雖然一次次起殺心,但一次次還是沒有下殺手,只是把韓信貶了又貶而已。因爲他實在是不方便自己跳出來動手。卻又找不到能讓他徹底放心的那個劊子手。

但是劉邦已經不能再等,他感到自己越來越衰老,感到自己的日子可能不多了。他不能把這個自己都難以對付地人留給自己未成年的兒子……

當然最後。還是與他做了多年夫妻的呂雉洞悉了劉邦心中這種不可告人的焦慮。主動出面做了這個惡人。對於日漸衰老,越來越感覺精力不濟地劉邦來說。呂雉的這次出手是如此的光茫四射,充分體現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在處理極端事件時應有地冷靜、穩定和無情,甚至……還有一點瘋狂。

也正是因爲呂雉的這一殺,劉邦才徹底打消了立劉如意爲太子的念頭。因爲就算立了如意,以呂雉殺韓信地手段,難道就殺不了後宮中地一介婦人和幼子?除非是劉盈死掉,讓呂雉沒有了指望,劉如意纔有可能逃得一線生機。但劉邦終究還是不忍心對自己地兒子下殺手。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他更喜歡劉如意,但劉盈若是被傷害了,他還是會疼的。

所以若再往深處想,歷史上地呂雉殺韓信一事,表面上是劉氏皇家與韓信之間的尖銳矛盾不可調和之後的結果,而骨子裡則又是一場帝后之間的博弈。

但這一切對於我來說已沒有意義,因爲劉邦的提前死去,使得我不得不自己走上這場內戰的最前線。

也曾想過也許不需要那麼激烈的手段,未必就得拼到你死我活。韓信到底是人中梟雄,若能收服爲已用,那我

必擔心關東的那些諸侯王們。一個韓信,十萬人馬,平天下。但是我不敢,我不敢冒着任何一絲一毫的政治風險。因爲我不相信歷史上呂雉殺韓信的事件中,韓信就是那麼的清白無辜。

說到底,人心是天下最難測的東西。我不能把自己和兒女的安危寄託在對人性善良的期待之上。那不叫天真,那叫愚蠢。

只是一瞬間,這許許多多的念頭閃過了腦海。我看了看蕭何,他與韓信的私交算是不錯的,從一國之丞的角度,他自然計算得出韓信這個人可能造成的巨大傷害值,但從私誼出發,蕭何顯然還是不希望韓信有生命之憂。

“皇上這麼說,想必有他的道理。”我道:“楚王有大功於社稷,我實在不願意這般……臆測於他。只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皇上一去,朝廷風雨飄遙,而以楚王在漢軍中的威望……”頓了頓,道:“也罷,反正我也很久沒見過楚王后了,明早便把她們母子接進宮來陪陪我。蕭丞相,你與楚王私交甚厚,不如明夜親往楚王府一趟。該說什麼,該怎麼說,丞相你自然清楚。”

蕭何沉默了一下,神色中看不出多少喜怒,俯身喏道:“是。”

我點點頭,既然做法已經決定,心裡反而寧定了一些,道:“那麼明日就下旨將皇上駕崩的消息詔告天下吧。大喪。長陵那裡要加緊趕工,萬萬不能耽誤皇上的靈柩下葬。還有,衛尉要加派人手守衛宮室,尤其是太子宮那裡。這些日子兩位大人要辛苦些了。”

何和陳平一齊諾道。

“先就這樣吧。”我有些疲倦的道。連日趕路,回了宮連氣都沒喘勻就先是見樊噲、審食其、蕭何、陳平,商量着怎麼應對以後的局面。着實是傷神,這會兒又飢又倦,只想躺下來讓腦子空白一會兒。

蕭何和陳平都是人精,立刻便知道我有送客之意,喏道:“是,微臣告退。”陳平頓了頓,道:“稟娘娘,陸大人、周將軍還有周呂侯、建成侯在外侯見,娘娘一路勞倦,不若先歇息歇息,明日再見他們。”

“不必了,”我掐了掐太陽穴勉強提起精神,“有些事情還是得先交代好。陳大人,麻煩你出去後把我宮裡一個叫呂默的侍女叫來。”這前殿的內宦侍婢不是心腹,在談這些私密事的時候自然都打發得遠遠的,以至於現在竟然想要杯水喝都沒有。

兩人應喏去了。不一會兒呂默捧着盞參茶悄悄走了進來,我端來啜了兩口,道:“默兒,還是你知道我的心思。若不喝點蔘湯吊吊氣,可實在是撐不住了。”

呂默輕輕替我揉着肩頸,柔聲道:“娘娘這一去十幾天,奴婢見您可瘦多了,臉色也沒先前在宮裡的時候好,這一回宮,奴婢可得侍侯您多調養調養。”

“哪裡有這個空閒啊。”我嘆了一聲,也不再多說,閉着眼寧了寧神才道,“讓周呂侯和建成侯進來吧。”心裡則開始考慮下面怎麼和呂澤、呂釋之談劉邦死後的利益分配問題。

現在呂澤在朝中擔任的是中尉一職,主要負責的是京師治安方面的問題。但我讓樊和審食其籌立京師都尉府後,必然會將兵權盡都收攏了過來,且只聽命於內廷,這也就意味着將呂澤的軍權給抽空了,以後中尉府最多也不過是充當治安民警的職責,順便斷斷一些小案子罷了。

而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我心裡已經漸漸開始不太敢信任呂澤了。

他雖然是我的大哥,可同時也是呂氏的族長,雖然我並不願意往某些方面猜想,但毫無疑問的是,成爲皇族永遠比做外戚要好得多。千年之後武氏臨朝,武家子侄還不是爭着要做太子嘛,先做太子然後做皇帝,最後改朝換代,這套程序操作起來其實一點也不難。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四八章 傷逝六一章 彭城一三四章 成全四五章 三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第一百六十三章 席捲六拾章 三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四六章 蒼頭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七四章 對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一二一章 天隼第一百九十四章 夫妻第二百五十三章 錢馬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情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六二章 西進一零六章 傷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第二百三十章 指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蹤跡二四章 希望一一五章 接應十八章 焚書坑儒六七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疑一零二章 罪孽十九章 人言可畏五拾章 風雲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懷璧三九章 三忍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一三零章 入蜀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護具一一五章 接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第一百六十三章 席捲第二百九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承受第三百四十一章 恩旨八二章 陳留第三百三十九章 衝突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荊軻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場三八章 相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話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七五章 援兵九九章 刺趙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張敖五三章 賭約十六章 要約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七九章 高陽九八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聖誕外篇 我和我的女人們(上)——劉邦第二百零四章 潛逃第二百五十五章 狼皮第二百三十五章 避嫌第一百五十四章 築壇第一百七十一章 承受第二章 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熊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第一百六十章 致命第三百零八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宿命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親第三百章 聞傷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傅第三百零六章 變故一三八章 川馬五三章 賭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八七章 借良一零四章 逃離第二百一十七章 藥毒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記一一七章 喜事第二百零九章 范增第二百二十七章 荊軻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