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籌謀

灌嬰那裡還有五萬人馬,一半由他帶去武關,另一半帶去函谷關。傳令下去,從現在開始,通往關外的各道關口必須嚴查符傳,凡有可疑人等一律先行扣留,查明身份後方可放行。”我沉吟了片刻,決然道。

“雖然憑符傳出關是歷來的規矩,但突然這麼嚴厲起來,又臨時增兵,只怕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陳平微有些遲疑,“娘娘,如今朝廷兵力空虛,這仗還是能不打就不打的好。”

我道:“你的意思我懂,但是這個誤會終究是要出現,與其等到日後,還不如趁着皇上駕崩的關節眼上先下手爲強。”

“娘娘的意思是要把他們都……”陳平臉色微微有些發白。

“你剛剛不也說朝廷之憂應在諸侯嗎?”我淡淡地道:“你放心,我不是那種不識大體的女子,現在的局勢,這些諸侯王們既不能死,也不能放。如果死了,正好給他們的兒子或大將什麼的在屬國有了造反的理由,可若是放虎歸山,日後再想解決諸侯王的問題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我嘆了一聲,“其實皇上剛剛駕崩,朝廷需要穩定,只要他們肯安安穩穩呆在長安城裡,一切都好說。可若是……”

正說到這裡,聽得門外有人道:“微臣蕭何求見。”

“進來吧。”我道,便見蕭何推開門扇走了進來,到近前行禮已畢。慢慢退到原先的位置上跪坐了下來。看他地臉色極度難看,而眼圈微紅,似乎是剛剛垂過淚,不過現在已經平靜了下來,多少恢復了些一國之丞的氣度。

我瞅着他,過了片刻才道:“丞相來得正好,我正在和陳大人商議諸侯王的事情,大人不妨也給點意見。”

何諾了一聲,強打起精神。聽陳平將剛纔所談的大概轉述了一遍。聽到後來,不由眉鋒深鎖,看了我一眼,道:“微臣知道娘娘是欲將諸侯王們禁於京中。可一年半載總還能找出些理由,時間長了,怕是說不過去。這些大王們個個手握兵權,若是被得罪得狠了。一起造起反來……”他頓了頓,沒再說下去。

“不瞞二位大人,自平城回來的路上,我便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先時也想不通,後來便想,就算我們禮待衆位諸侯王。恭恭敬敬的送他們出關。難道他們就不會造反?”我冷笑一聲。“昔日霸王夠強大了吧,這些人骨子裡又何曾服過。還不是找着機會就反了。何況以後長安城大殿上坐着的是如意,一個孩子,誰會把他看在眼裡。”

我慢慢地道:“王朝爭霸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毫無情義可言,政治原本就是世上最骯髒的東西。”說完這句話,心裡突然涌出無限疲倦,明白自己就算無比清楚,卻依舊要踏進這盆髒水裡面去,因爲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沒有了選擇的權力。

蕭何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垂首不語,似是在想着什麼。而陳平則有些疑惑的問道:“政治?”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也懶得解釋,只道:“兩位大人是朝廷臣之首,不知有何妙計教我?”室內靜默了一會兒,陳平側頭看了看蕭何,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便將身體微微趨前,道:“娘娘,微臣倒有點想法。”

“陳大人請講。”

陳平沉吟了片刻道:“娘娘,要造反,就得有兵,若是沒了兵,這些諸侯王們就是有心也無力了,所以咱們只要除了他們的兵權,自然就解了這心腹之患。”

“這我也知道,可他們誰不把兵權當命根子看待,豈能輕易放手?”我皺眉道。

“所以微臣建議娘娘出面向諸侯王借兵。”陳平微微眯起了眼,“朝廷和匈奴地這一仗,前後損失了近十萬士卒,這個空額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補得上來的,與其把那些兵留在諸侯王那裡讓咱們不安,不如借過來自己用,可謂一舉兩得。”

蕭何側過頭看着他道:“陳大人的想法雖好,只怕那些諸侯王們未必肯吧。”

陳平微笑道:“只要娘娘覺得這法子妥當,微臣自有讓他們點頭的辦法。”

“說來聽聽。”我挑眉道,開始覺得有陳平這樣地

謀專家全力爲自己謀劃的感覺很不錯,至少省了自己胞啊。

“回娘娘,其實在微臣看來,只要能讓楚王、齊王和趙王三人點頭借兵,這事便已經成了大半了。”陳平含笑道。

我微一沉吟,點頭道:“陳大人果然看得透徹。”

大漢朝如今的諸侯王們可以分爲三種。一種是因功封王,比如韓信、彭越、英布幾人,一種是項羽所封地故六國王室或貴族的後人,比如趙王、長沙王等,第三種則是劉氏宗族子弟,其中又以劉肥爲首。而陳平所提的楚王韓信、齊王劉肥和趙王張敖則是這三類諸侯王地代表。

“不過,”我話語一轉,“趙王倒也罷了,他還是個孩子,長年居在長安,本就不太管屬國之事,可齊王和楚王則不同。這兩國論地域,論實力都是衆諸侯王裡最強地,國內兵力不下十萬,他們若是當真翻了臉,只怕我也很難收拾這個局面。”

陳平呵呵笑道:“娘娘是齊王之母,只要娘娘一句話,難道齊王還敢不應諾?”

蕭何輕咳了一聲,皺眉看了陳平一眼。

我哼了一聲:“兩位大人都是聰明人,有些事何必逼我講得這般明白,我雖是齊王地母親,卻不是他的生母,肥兒在我身邊地日子也不多,他如今大了,是一國的大王,他父皇的話或許還能聽進去些許,至於我說的話,只怕是半點用處也沒有。”

陳平微微一笑,道:“娘娘應該記得曹王后數月之前亡故了。”

他所指的是劉肥的親生母親曹氏。劉肥封王后,便把親生母親接去齊國居住,尊爲齊王太后。不過朝廷裡提起來,還是稱她爲曹王后,畢竟當時劉邦尚在,她好歹也算是皇帝的一個外室,看在劉肥的面子上,稱一聲王后也不過份。可是曹氏卻是沒福的命,好日子沒過多久,竟一命嗚呼,消息報到長安時,恰巧出了韓王投匈奴的這檔子事,劉邦自然顧不到這頭,只是賜了些財物,允其以王太后的規格入葬,算是給了極大的恩惠了。

“不敢瞞娘娘,齊王曾私下給臣提起,希望能將曹王后入葬長陵。”陳平看着我,有些謹慎的道。

“他真這麼提過?”我停了一會兒,問道。長陵是劉邦在世時親自選的墓地,與長安城同時修建,這會兒也有點雛形了。生同寢死同穴在這個時代是極其講究的,對於後宮女子來說,更是一種政治待遇問題。雖然曹氏給劉邦生了第一個兒子,但畢竟沒有正式的過門,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雖允許她以王太后的規格下葬,算是承認了她是皇帝的女人,但卻沒提讓她入葬長陵,這也就從另個層面上否定了她的地位。

否定了曹氏的地位,其實也就間接了否定了劉肥,所以齊王不管是從孝心出發,還是爲着自己考慮都希望能將母親的棺木送入長陵隨葬。

不待陳平回答,我微微閉上眼,點了點頭,道:“陳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既然齊王是私下和你提的,那就由你再私下告訴他,只要他肯挑頭將齊國兵馬盡數借與朝廷,想讓曹王后隨葬長陵的事倒也不難。”人都死了,我還和她計較什麼,長陵地方那麼大,加個陪葬坑也只是小事一樁。

陳平笑道:“既如此,那齊王這邊便不必多慮了。”

我淡淡的道:“肥兒終究也是我的兒子,我認真吩咐一句,難道他真的敢不聽?不過是不想勉強他罷了,能讓他心甘情願總是好的,讓天下的老百姓也看看皇家的母慈子孝。”說罷,看了眼陳平道:“齊王這事也好解決,那麼最後剩下的就是……韓信了。”

屋內的空氣突然凝固起來,每個人的神情都有點木然。

“我死之後,韓信必反。”我深吸了一口氣,道,“這是皇上臨終前親口和我說的。”

第二百二十章 夫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場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阿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三百零九章 北軍一零三章 仇恨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亡二二章 新生活第三百章 聞傷六八章 恩怨第二百八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第二百章 曇花一三零章 入蜀一一六章 誅曹第二百零七章 簡單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二一章 嫁與第三百章 聞傷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亡彈指拈花(上)劉邦32正文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一一零章 說和一三七章 拜師四四章 王孫一一零章 說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第二百八十七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三章 楚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帶七四章 對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喪鐘一二三章 大婚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城第三百零四章 駕崩(二)劉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劉氏00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簡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使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錢馬三五章 夫妻一一一章 移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張敖第三百零六章 變故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城五一章 朋友七一章 衝突四七章 羣雄一零五章 寒病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忠心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一三八章 川馬第一百九十八章 換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三十章 天變第一百九十章 耳光一一二章 相托第三百一十一章 集權十三章 咸陽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一三九章 專利第一百七十章 觸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戚姬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一四七章 相親四五章 三戶一三三章 百工第一百六十三章 席捲第三百二十一章 探病第六章 大鐵錐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親四八章 傷逝一一九章 赴死六拾章 三軍一三五章 首富一二四章 霸王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一二一章 天隼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簾(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後宮第二章 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題一二六章 小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九四章 秘辛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一百五十四章 築壇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