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

邦看着侍從們將食物一一奉上,待所有侍從都退下後中酒派人查探真相,今日親見大王安然無恙,這心裡纔算放下了。”他手擡了擡,道:“劉季先敬大王一樽,祝大王從此安樂康寧,福壽綿綿。”說罷,一仰而盡。帳內衆人也隨之舉樽賀道:“臣等同敬大王。”

如今的劉邦在重要場合裡說話漂亮了許多,但細品他說的這幾句話,總覺得似乎另有味道,卻一時也咂摸不出來。

熊心清瘦的面容上露出一絲笑意,舉起面前的酒樽,道:“寡人也敬漢王。”說罷,也一口飲盡~

劉邦放下酒樽向帳中衆人道:“各位想必奇怪大王何以在此,我也不瞞着大家。大王遇難的消息傳來之後,我總覺得大王不會這樣就離世而去,因此廣發人手,尋找大王的下落,天幸讓我在山野之中找到了大王,但爲怕項家暗害,不能將消息外泄,只能悄悄將大王送來漢營以作保護。還好一路平安,讓大王安然到此。”說到最後,他臉上流露出一種由衷感激上天神明的表情,若我不知道熊心原來的故事,只怕也要信了十分。

曹參等人都紛紛點頭,附和道:“是啊,果然是上天不滅楚王苗裔,讓我大王平安渡厄……”只有韓信仍保持着沉默,目光銳利的看着熊心和呂臣。

我看了一眼熊心。他聽了劉邦這話,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靜靜地,看不出有什麼情緒。坐在我對面的呂臣也沉默着,目光落在自己放在膝上的右手之上,也不知在想什麼。再瞟了一眼陳平,他卻正容而坐,微垂眼簾,掩住了一雙顧若有情的丹鳳眼。只是嘴角微彎,似是有一絲笑意。只是分不清是微笑還是嘲笑。

大概是劉邦事先已經和他們通過氣,所以在明面上都認可了這個說法。

劉邦說完後,看了看熊心。熊心這才幹巴巴地說了一句:“是啊,實在是多虧了漢王了。”

劉邦微笑了一下,這笑容隨即掩去,沉着一張臉道:“可是若非我王命不該絕。豈不就當真被項羽那廝害了!”

帳內沉默了一下,陳平輕咳了一聲,道:“當日霸王確實向大王暗中下了毒手,陰派遣英布三人率數百近衛夜襲大王座舟。戮盡船上人等,唯有大王在呂將軍拼死護衛之下方得逃脫。英布等人爲毀其罪跡,又放火焚舟。對外宣稱懷王意外翻舟溺水而亡……唉。其實大王已經退往縣。項羽何必還這般苦苦相逼,定要取大王性命方纔罷休。如此喪心病狂,真是古來少見。”

陳平這麼一說,那就算是給項羽做的事情定了性。其實我知道就算項羽當真是動了手,死在船上的也不是熊心。項羽以爲自己殺了熊心,用義帝的一條性命將三秦王牢牢捆在了一起,形成了最牢不可怕的利益共同體,卻不知道這個熊心早已掉了包。可只要熊心不出言反駁,連項羽也不能否認他所做過的,畢竟這些是事實,而這中間李代桃僵地一段就從此沉埋了下去,成爲僅存在於幾個人心中的秘密。

我擡頭又看了看熊心,他的神情還很冷靜,只是眼神裡似乎掠過一絲悲傷。

劉邦正色道:“大王平安入營後,我與陳大人商議了一下,無論如何,也該給大王一個公道,就算天下人都怕了項羽,我劉季也得站出來說句良心話。大王當年任項羽爲上將軍,將二十萬兵馬都交給了他,何等看重。哪知項羽勢力一成,他狼子野心先是驅逐王室於僻野,後又暗中謀殺於途中,實是罪不可赦。”

衆人摒住呼吸,等待劉邦說下去。其實在座的人都知道今日小宴只是一個藉口,大事當前,誰還有心思吃喝。聚在這裡,是爲了一個決定,一個將會影響天下局勢地決定。而這個決定可能就在劉邦下一句話裡說出來。但劉邦卻閉上了嘴,只是用眼睛看着懷王熊心。

韓信右手輕捻着酒樽的底座,終於打破了沉默:“那麼漢王的意思是……”在這裡,也只有他的身份能夠問出這句話。

劉邦將目光從熊心那裡收回來,環視了一下帳中衆人,慢慢地道:“本王打算於洛陽會盟衆家諸侯,合兵一處,

討弒主反賊項羽。”帳內完全寂靜下來。雖然劉邦進,但衆人心裡始終還沒有把項羽當作自己真正地對手,或許隱隱中也有幾分恐懼,便都回避着這個念頭。

與項羽正面爲敵,這世上真的有人能做到嗎?

熊心依舊平靜無語,而呂臣這時卻擡起眼,從帳中人的面上一一看去,粗短的鬚髯隱隱含着一絲冷笑。

韓信慢慢皺起了眉頭,然後他將手中地酒樽慢慢放回了案幾之上,向着劉邦微微俯了俯身,道:“漢王,末將以爲不妥。”

這句話說出,帳中衆人又都呆了一下,雖然面對項羽需要莫大的勇氣,可無人可以否認,此時正是對付楚霸王的最好時機。項羽被拖在齊、趙兩國地叛亂之戰中脫不開身,彭越又不斷於側冀騷擾其糧道,短時間根本無法解決眼前地戰事。若此時能會盟衆家諸侯,集衆人之力,未必便打不倒那個戰神項羽,形勢永遠比人強,項羽再厲害也是個人,不是神仙。而且如果是由劉邦出面主持會盟,那也就意味着,項羽倒臺之後,這天下就要姓劉了。真是一個巨大地誘惑啊。

不管這主意是誰替劉邦出的,或者是劉邦自己想出來地,對於目前的漢軍來說,確實是一個有遠見的戰略。之前奪陳倉入關中,再東出關中連掠數國之地,雖然戰果赫然,但說到底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如今老天爺把受苦受難的楚懷王送到漢王這裡,實在是天也在成全漢軍,給了漢軍一個最正義也最有號召力的理由,不趁機利用一下,豈不是浪費?

所以劉邦提出會盟諸侯,衆人都在意料之中,並不奇怪,反倒是韓信的反對讓大家吃了一驚。

劉邦微微眯了眯眼,瞟了韓信一眼,淡淡地道:“哦,想必大將軍有自己的理由,不妨說來讓大家聽聽。”

韓信沉聲道:“末將以爲,我軍尚不是楚軍敵手,當前應養精蓄銳,練兵積糧,經營關中、巴蜀等地爲後盾,待二、三年後,或可與楚軍一戰。”說到這裡,他環視了一下帳中衆人,道:“末將曾在楚營呆過,實話說,楚軍之精銳,絕非列位可以想像。”言下之意,如今的漢軍與楚軍差距太大,根本是不堪一擊。

雖然韓信已經儘量婉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但他的話還是讓劉邦的臉色黑了下來,可一時也找不着什麼話來反駁。畢竟韓信對楚、漢兩軍都知根知底,說出話來也應該有根有據。但這話當着熊心說出來確實是太不給劉邦面子了。

呂臣鬚髯裡那一絲隱含的冷笑愈發的濃了。

“呃,此話倒也不盡然。”陳平只能出來圓場子,“我軍如今已有近三十萬軍力,就算以十萬留守,尚有二十萬可以出征,再加上諸侯兵馬,少說還得有二十萬,算來便有四十萬之多,而項羽自諸侯軍散去後,自領兵馬尚不到十萬,以四敵一,總有勝算。”

“看來陳大人是帶過兵了。”韓信嘴角微動,雖像是笑了一下,但笑得冷冰冰的,帶着幾分未加掩飾的嘲弄。“莫說是以四敵一,就算是以十敵一,我軍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何況那些諸侯兵豈是能信得過的,當年趙王被困鉅鹿,多少諸侯都派兵前往,最後還不是作壁上觀?等到項羽一戰得勝,才一起擁在後面撿點便宜,這些人,哼哼。”畢竟是當着懷王熊心的面,他沒有再說下去。

陳平的丹鳳眼裡終於顯出一絲惱怒,卻微笑道:“似乎大將軍有些信不過自己手底下的士卒呢。”

“不是信不信的問題,我說的是實情。”韓信語鋒依舊銳利,“若這批士卒能在信手下訓足兩年,或可抵擋楚軍一時,可如今不過區區數月而已,且有大量剛從關中召募的新卒,怎能與百戰之餘的楚軍相抗。”

“夠了。”劉邦看着自己一一武兩個重臣當着熊心的面便爭了起來,終於忍不住出聲喝止了他們。陳平和韓信兩人對視一眼,閉上了嘴。

九八章 定計第三百零九章 北軍一四三章 混亂四八章 傷逝三八章 相得三五章 夫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一二九章 李代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來一一五章 接應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五十三章 錢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題七二章 宿命第三百二十章 距離第二百七十二章 飲鴆第一百八十一章 班底一四八章 韓信四五章 三戶第一百五十章 破綻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諾第二百零四章 潛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垂簾(五)第二百四十章 輸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傅第八章 滄海之遠五七章 殘酷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葉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第三百零七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一一九章 赴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九一章 入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換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餘悲九四章 秘辛一三五章 首富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裔第三百一十三章 楚王三三章 天命九五章 邀請一一一章 移民第四章 飲食的創新之道第二百章 曇花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頓第一百六十九章 未來一三六章 納妃第三百一十二章 籌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葉一一零章 說和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喪(下)一三六章 納妃一三四章 成全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一零九章 海選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城一二三章 大婚六四章 易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故人七八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三章 胎脈第一百七十四章 整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第二百三十三章 固陵七五章 援兵四十章 利用八四章 鉅鹿(一)一二九章 李代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六一章 彭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因由第二百一十一章 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戰第四章 飲食的創新之道五六章 對陣五一章 朋友第十章 絕色三二章 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修仙第二百零二章 苦役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第二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章 破綻一二八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簾(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第二百三十二章 醉酒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