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佳人恨難絕

“你,你就這麼走了?”

鬼使神差的,秦晉竟問出了這莫名其妙的一句話,事實上他話一出口就後悔了,如此發問不是將話柄送到了人家手裡嗎?韋娢是個外剛內柔的女人,看起來強勢無比,但內心的軟弱只有她自己清楚。

韋娢的腳步輕緩下來,回頭看向秦晉,冷冷的反問:

“明知道秦大夫不會答應任何事情,我留下來難道還要抱着你的膝蓋,苦苦哀求嗎?”

她的聲音有些發抖,但話鋒依舊犀利。

“就算我苦苦哀求,只怕秦大夫也不會有一絲絲的心軟吧?”

“這…..”

秦晉又是一陣語塞,他捫心自問,的確不會因爲一個女人的哀求就對公事朝令夕改。韋見素與夏元吉和第五琦的爭鬥是他們之間的事情,只要將這種爭鬥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亦既是不使形勢失控,對各方權力的制約絕對是有好處的。

如果他現在插一腳進去拉偏架,就必然會脫離了身爲上位者超然物外的身份,夏元吉也好,第五琦也罷,必然會因爲他的插手而或多或少的產生不滿。更爲緊要的是,這麼做對局勢沒有任何補益。

至於眼前這個楚楚動人的女子,她的任何請求或者說是懇求,都只會讓秦晉愈發的內疚。因爲他不會答應的,任何關於韋見素與夏元吉、第五琦之間的事情都不會答應。

秦晉愣怔了多久,韋娢就呆呆的看了他多久。終於,那雙如水似火的眸子裡,希望的光焰又漸漸地暗淡了下去,冷笑又重新回來。無言,他們之間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韋娢哪裡還肯猶豫,扭過頭去,眼淚也隨之甩落。

秦晉知道這個女人對他的情愫,但是,他能夠做的也僅僅是保證她在韋氏家族中的地位,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任何舉動。

韋見素意欲代子赴江南,夏元吉和第五琦是求之不得的,實際上他們針對的目標本就是韋見素,只是礙於清議,纔將目標對準了他的兒子。現在韋見素自己跳了出來,正是求之不得的。

很快政事堂就傳出了風聲,韋見素將以宰相的頭銜宣撫江南,這是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以來,朝廷第一次派遣宰相一級的重臣趕赴江南,這既表明了朝廷對江南的重視,在另一方面也在試探江南的幾大節度使對朝廷究竟有沒有異心。

這可謂是一舉兩得的舉措。不過,江南各大節度使的態度在此前一直曖昧不明,甚至在一個月之前還有消息稱,淮南節度使高適與鎮海節度使劉展有可能擁兵造反。眨眼之間,叛亂的陰雲竟然解除了,這讓朝廷上的官員們如何放得下心呢?只要稍稍正常的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爲,江南節度使一百八十度的態度轉彎,這裡面一定有貓膩。

但是,貓膩歸貓膩,朝廷總要派人去對江南的情況加以確認,派誰去自然就成了官員們紛紛迴避的問題。現在政事堂做出了決定,以韋見素爲宣撫使,自然是皆大歡喜,尤其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更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韋府,上下已經是一片哀傷之氣,作爲兒子的韋倜苦苦哀求,希望父親不要以身犯險,他願意冒着殺身的危險到江南去。但韋見素的態度卻從來沒有過的堅決。

“你以爲夏元吉和第五琦是真打算讓你去?他們不過是要用你來要挾爲父,讓爲父妥協而已!”

韋倜哭道:

“阿爺便妥協了又如何?何況,何況阿爺也不是一直就……”

啪!

冷不防,韋見素一巴掌拍到了韋倜的臉上。韋倜白淨的麪皮上登時就起紅腫了起來。

“阿爺這是作甚?”

“打你這個不開眼的愚蠢之人!”

韋倜被打了,卻不認爲自己是愚蠢的,反倒覺得父親的指責毫無理由。

好半晌,韋見素的氣才喘勻了,氣咻咻說道:

“我來問你,秦晉讓爲父進政事堂,究竟爲何?”

“還不是看上了阿爺的……”

他本想說“軟弱”二字,但覺得這麼說不太合適,便又改了口,“阿爺的與世無爭?”

韋見素冷笑數聲,反問道:

“你真道爲父是軟弱可欺嗎?爲父所爲,不過是迎合了手握權柄者讓爲父入政事堂的初衷而已!”

這麼說雖然不是很直接,但意思也是很明顯了。從前楊國忠堅持讓韋見素進政事堂,自然是希望他做個不干預任何事的影子宰相,所以,深諳爲官之道的韋見素便做個影子宰相。現在,秦晉有意讓他重返政事堂,旁人都認爲,秦晉也是看中了他的軟弱,但只有韋見素清楚,秦晉真正的意圖是希望他能夠牽制住夏元吉和第五琦二人。

韋倜還是不服氣。

“上位者不就是看中了阿爺的與世無爭嗎?如何現在又爭了?只要阿爺肯妥協,夏元吉和第五琦必不會趕盡殺絕的!”

韋見素斥道:

“與夏元吉和第五琦何干?爲父真正在意的只有秦晉,秦晉正是要爲夫牽制他們的啊!”

此話一出口,韋倜好像是聽到了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又好像在懷疑自己的耳朵。

“這怎麼可能?”

韋見素嘆息了一聲,別看韋倜已經年近不惑,但若論心思,甚至還不及那個二十多歲的秦晉。秦晉正在重用夏元吉和第五琦,當然不可能弄一個強勢的宰相進入政事堂,那樣的話誰都看得出來其目的,夏元吉和第五琦也必定會很不舒服。

但以名聲素來軟弱的他就不一樣了,其間一舉多得之意,心思不可謂不深沉。

費了好一番脣舌,韋倜終於在父親的口中明白了秦晉的用心之身,在明白的同時,他也禁不住渾身打了個冷顫。想不到阿妹看上的小子居然已經成了這般人物。

想想以往對其人的輕視和不屑,頓時覺得汗顏無地。

但不論如何,韋倜都不希望老夫年過花甲還要到江南去冒那丟了性命的風險。

韋見素卻繼續訓斥道:

“你以爲爲父此去僅僅是替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嗎?現在也不妨實話說與你聽,此去江南未必便是禍事,如果高適果真存了反心,只要時機不成熟,他必然會小心翼翼的招待爲父,爲父不但沒有性命之憂,還會受到前所未有之盛情款待。只要,只要成功返回長安,夏元吉和第五琦還敢像以往那般對待爲父嗎?”

父親的話對韋倜而言大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他忽然發現,一直認爲軟弱的父親居然也有如此堅韌的一面。

實際上,這就是身爲一名老謀深算的政客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韋見素不是不想強硬,而是此前的處境中,都位於尷尬的邊緣境地,此時的機會來了,雖然是個兇險與幸運並存的豪賭似的機會,但他也不想放棄了,沉寂的時間太久了,久的他本人都以爲這沉寂不會有盡頭。

相比於韋倜的哭哭啼啼,身爲女人的韋娢反而一直旁觀着父兄的對話,好像無動於衷一樣,事實上她在秦晉那裡離開以後就想明白了,其父明顯是有脫身的機會的,可他仍舊縱身入彀,明顯就是故意爲之,既然猜到了是故意爲之,這背後的動機自然也就不難猜測了。

在韋娢的心中,對這位引人多年的父親是有怨恨的,韋見素爲了家族利益狠下心將她許配給了出身自清河崔氏的崔安世,如果崔安世是個好郎君也就罷了,偏偏是個喪偶的鰥夫,又人品卑劣,險些誤了她的一聲。

也是造化因緣,正是因爲這段孽債,韋娢才遇到了那個讓她又愛又恨的人,只是命運之神仍舊不肯光顧,只能讓她遠遠的看着,看着他受苦,看着他飛黃騰達,看着他娶妻生子,而這一切都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阿爺此去一定保重身體,縱使江南的節度使沒有歹意,長途顛簸也不是等閒出行……”

但看着韋見素有些佝僂的身子,韋娢終究還是心軟了,叮囑着父親一路上要小心身體,不要着涼……

韋倜眨了眨眼睛,好像忽然想起了什麼。

“阿爺若去江南,是不是可以多帶些隨從,再選幾個善戰的勇武軍將?”

韋見素捋了捋喝下鬍鬚,沉吟道:

“此事,秦晉應該已經有了定計,不是爲父操心的事,爲父要關心的乃是談好條件,以我一人之犧牲,好歹也爲你換來個門下侍郎的差使吧!”

從門下給事中到門下侍郎,這其中的升遷過程,若放在尋常光景,至少也要十年之功,現在韋見素一句話就言道給兒子謀了個門下侍郎的差使,又如何能不讓人驚訝呢?

韋見素擺了擺手,又道:

“你不必驚訝,難道爲父堂堂宰相的一條命還換不來個門下侍郎嗎?”

韋倜趕緊說道:

“孩兒寧可不做這個門下侍郎,也希望阿爺能平平安安的回來!”

韋見素展顏一笑。

“放心吧,老天一定會眷顧我們韋家的,爲父也一定會平安的回來,你且安心做你的官!”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父子自相殘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誤打又誤撞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夜間有警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第五百三十一章:駭然竟食人第一千五十二章:陳王自飲劍第八百六十一章:語出驚衆人第七百零四章:敗訊動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暴雨將欲來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一千七十二章:慧眼識英才第八百八十三章:引出神秘人第九百七十四章:不計前嫌也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一百九十一章:脫運又交運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一千二百十四章:重金買撤兵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一百八十章:罪惡難再書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四十四章:揮手自茲去第一百二十九章:金甌不自持第一千二百二十章:三十萬流水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商隊先行也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將計就計也第三百三十一章:哥舒存忠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兩軍有博弈第三百三十三章:賊子生惡念第一百七十九章:深宅有洞天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巧遇名門後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父子決生死第二百一十一章:天子慼慼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拉伊的反抗第六百九十章:祖孫夜相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終將有決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螳螂欲捕蟬第一百二十章:一肩挑千鈞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八百一十五章:奸相的謀劃第五百五十八章:行刑儆效尤第四百八十章:波瀾平又起第九百九十四章:天子難再見第一百四十七章:瑣事亂人心第八百二十五章:攻心方爲上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七百七十六章:騎虎又難下第八百五十二章:生在帝王家第二百五十六章:深夜有秘聞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呼羅珊總督第四百零二章:韋濟生野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計謀難識破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子忽罷相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一千五十六章:重振千牛衛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法茲勒受挫第五百三十章:賊將添血債第九百七十七章:花間談興掃第一千七十七章:河東蠢欲動第六百一十二章:大寧坊拿人第七十一章:驚弓之鳥雀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難洞明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機第八百五十一章:捷報入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開第七百九十四章:援兵求不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一千五十八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二百十四章:重金買撤兵第一百五十一章:離間君與臣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轉進數千裡第一百七十章:願爲天下哭第七百零一章:再現火牛陣第一百九十章:摧眉更折腰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第八百四十九章:夜宴無好宴第七百六十四章:執賊首要挾第一百零三章:佳人空掛懷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鋒指長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雄獅豈甘心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親臨敵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聖人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一將萬骨枯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九百四十四章:徹底削羽翼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一千七十四章:河北事難決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動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須嘗